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性教学研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88867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性教学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性教学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性教学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性教学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性教学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性教学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性教学研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性教学研究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新课程理念下,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获取科学知识、掌握基本实验技能、体验科学的学习方法,是高中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化学实验是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的重要途径。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的化学教学将实验教学作为极其重要的内容,改变了应试教育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模式。化学实验已经不再只是学生验证化学知识、训练操作技能的手段,而是

2、作为一种科学方法,将实验作为一种重要方式,让学生经历科学的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实验是新课程的中心,新课程的实施是围绕着实验来进行的。在新课程理念下,化学实验教学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一、贯彻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充分经历实验探究过程1.由教师的演示向引导学生动手实验的探究式教学转变过去演示实验教学的模式通常为:教师按着教材向学生传授有关新知识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用实验结果验证新知识师生做概括总结。这种教学模式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与学的关系上,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新课程实验教学要求激励学生自己动手实

3、验,老师的任务是引导、协助和点拨。要鼓励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实验协作。因此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在实验教学中尽量发挥实验的探究本性,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尽可能地将知识点设计成学生动手的探究性实验,引导学生做好每一个探究实验。如果实验条件有限,实验器材、设备不够,可以考虑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小组实验,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参与到实验探究中,又可以增加学生间的团结、合作、互助。2.教师应细致地钻研新课程标准和教材,联盟合理改进实验和补充实验教师在平时备课的过程中要努力挖掘蕴含于教材中的可供探究的素材,在教学过程中不拘泥于教材中的已有实验,对现象不明显、效果不好的实验进行必要的改进,这需要教师在

4、课余时间多进行实验研究,反复实验,寻求现象最明显的实验途径。教师还可以将教材中可供探究的知识点设计成探究性问题通过实验进行教学,使实验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如在探讨Na2O2与水反应的实质时,可以设计一个探究实验,在Na2O2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酚酞,可以看到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接着设计实验验证褪色的原因。这样学生参与到整个探究过程中,是自己通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后得到的结果,对知识的理解会更加深入,同时学生也会有一种充实、收获的感觉。3.在实验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拓宽学生的视野高中学生会接触到许多与化学有关的生活问题,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阔思路,

5、综合运用化学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分析解决有关问题。家庭小实验,厨房里的化学实验,就是加强化学教学与日常生活、生产联系的一种手段。4.追求绿色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所谓绿色化学实验是指设计对环境没有或者只有很小的负面作用的实验。绿色化学实验是社会对化学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它对于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应重视环保教育,意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以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协调发展。化学实验,特别是像制备硫化氢、二氧化硫、氯气等有毒气体,做铜与硝酸、浓硫酸的反应实验等,往往会毒化教室、实验室的空气,直接影响师生健康。

6、实验时将有害气体尽可能作化学处理,以消除或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二、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模式教学流程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的基本教学流程为:发现和提出问题实验探究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表达。第一阶段要求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问题情境。问题的设计一定要深思熟虑,尽管这个策略的基础也可以是一些相对简单的知识,如魔术、谜语、生活中的某个常见现象等。它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亲身经历那种类似于科学家们创造新知识的过程,但是,探究的起点却可以是非常简单的概念。第二阶段,实验探究阶段。学生搜集关于自己看到或经历过的这个问题的信息,将新的条件引入问题情境,以此来观察事物是否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实验有两个作用:探索和直接验证。探索改变

7、事物的条件以观察它是否变化。直接验证当学生检验一种理论或假设时,就出现了。把一个假设转变成一项实验的过程并非易事,需要付诸实际。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当学生已认定某变量无用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时去指导他们。第三阶段,教师要求学生组织资料并做出解释。从理解搜集到的信息到从中得出一个清晰的解释,这之间存在着一个智力跳跃。有些学生可能会觉得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学生陈述他们的解释,常常有助于使可能的假设变得清晰,然后把他们集中起来就可以形成一个对问题情境的充分的解释。第四阶段要求学生分析自己的探究过程,他们可以确定哪些问题最有效,找出最需要以及没有得到的信息类型。同时对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反思,并

8、主动与他人交流讨论探究的结果。在实验探究教学模式中,“实验”是手段,“探究”才是模式的核心,显然,这种对实验教学功能全面开发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探索性、发现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在新课程理念下,化学实验教学增强演示实验的探索性,增设边讲边做实验,多采用探究法教学;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和实验设计、评价能力;增强实验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督促学生完成家庭实验。学生由被动、机械的操作变为主动、探究的实验,活跃了学生思维,开发了学生潜能,使学生成了实验教学的主体,巩固实验教学效果。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