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全寿命期目标体系研究_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72738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项目全寿命期目标体系研究_1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建设项目全寿命期目标体系研究_1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建设项目全寿命期目标体系研究_1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建设项目全寿命期目标体系研究_1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建设项目全寿命期目标体系研究_1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全寿命期目标体系研究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项目全寿命期目标体系研究_1(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建设项目全寿命期目标体系研究 摘要 建立建设项目全寿命期目标体系,扩大了建设项目目标的内涵、时间跨度和代表性,使它更具有包容性和完备性;构造了建设项目目标层次和思维方式,将与环境协调和可持续 发展 的目标提高到 哲学 思维层次。这对于建立建设项目管理的基本 理论 体系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建设项目 全寿命期 目标体系 1 问题 的提出 建设项目全寿命期管理的起因。传统的建设项目管理以工程的建设过程为对象,由于如下原因使得建设项目全寿命期管理越来越重要: 1)

2、现代 建设项目高 科技 含量大,是 研究 、开发、建设、运营的结合,而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建筑工程。建设过程,特别是施工过程的重要性、难度相对降低,而项目投资管理、经营管理、资产管理的任务和风险加重,难度加大,项目从构思、目标设计、可行性研究、设计、建造,直到运营管理的全过程一体性要求增加。 )在建设项目中业主全过程投资责任制的实行。作为投资管理主体的业主,负责项目的前期策划、规划、设计、融资、建设管理、运营管理、归还贷款。因此他的管理对象就是一个从构思开始直到工程运营结束全寿命期的建设项目。 )在国际上,业主要求建筑业能象其它 工业 生产部门一样提供以最终使用功能为主体的服务,要求一个或较少

3、的承包商提供从项目构思到运营管理的全过程的服务,以降低成本,缩短工期,减少投资风险。 )工程承包和经营方式的变化。近十几年来工程承包业流行一些新的承包模式,例如“设计-供应-施工”总承包方式,承包商通过参加BOT项目,签订目标合同等承担项目的咨询(策划)、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责任,与工程的最终效益挂钩。 这使得现代建设项目的寿命期向前延伸和向后拓展,建设项目管理的任务范围也大大扩展,要求进行全寿命期的项目管理。 过去的建设项目管理以建设过程为对象,以质量、工期、成本为核心的三大目标,由此产生了项目管理的三大控制。这种以工程建设过程为对象的目标是近视的、局限性的,造成项目管理者的思维过于现实和视

4、角太低,同时造成项目管理过于技术化的倾向。这种状况损害项目管理理论的发展和 科学 体系的建立。 建设项目的价值是通过建成后的运营实现的。没有全寿命期的目标会导致建设项目全过程的不连续性,造成项目参加者目标的不一致和组织责任的离散;容易使人们不重视建设项目的运营,忽视建设项目对环境、对 社会 和对 历史 的 影响 ,不关注工程的可维护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建设项目通过它的服务和产出满足社会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对建设项目与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建设项目在建设和运营全过程都经得住社会和历史的推敲。 纵观项目管理的历史发展可见,项目目标对项目管理理论和 方法 的发展有前

5、导作用。只有研究并建立科学的建设项目全寿命期的目标体系,才能有相应的建设项目全寿命期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体系。 2 全寿命期管理对建设项目目标的要求 建设项目全寿命期目标系统必须符合如下要求: 应从建设项目的整体出发,反映项目全寿命期的要求。不仅包括建设期的目标,更注重项目的运营阶段。 应有极大的包容性。不仅应注重业主和用户的需求,而且应包括承包商、政府、投资者、项目周边群体的需求,能为各个方面接受,能使大家形成共识。 与 企业 目标一样,项目目标不仅包括项目各方从现实性思维出发的目标,还应有高层次的价值观念,能反映出项目的组织文化和品位,反映项目管理者良好的管理理念、思维方式、管理哲学、伦理道德

6、和价值观。 应充分利用近几十年来在建设项目的各专业领域研究的成果,如建筑规划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目标优化和项目评价方法等。 应反映社会大环境、历史、价值、美学、文化对项目的要求。项目目标应体现和追求对社会和对历史的贡献。 建设项目的所有参加者应就项目的全寿命期的目标达成共识。 3 建设项目全寿命期目标体系 按照上面的要求与思路,综合国内外对建设项目目标系统的研究成果,采用结构分解方法对建设项目全寿命期目标进行分解。 质量目标 全寿命期的质量目标追求工作质量、工程质量、最终项目功能、产品或服务质量的统一性,更着眼于工程技术系统的整体功能、技术标准、安全性等。包括: 设计质量。包括设计标准;系统

7、的均衡性和协调性、设计工作质量;技术标准;可施工性 1等。 工程施工质量。包括材料质量;设备质量;施工质量体系;各分部工程质量;施工过程的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工程总体质量。 运营质量。包括工程的使用功能;产品或服务质量;运营和服务的可靠性;运营的安全性,可维修性 2。 费用目标 全寿命期费用目标应综合考虑建设项目的全寿命期的相关的费用和收益。全寿命期的费用目标可分解: 全寿命期费用:建设总投资;运营(服务)成本;维护成本;单位生产能力投资;社会成本3;环境成本3等。 收益:运营收益;年净收益;总净收益;投资回报率等。 时间目标 对现代建设项目全寿命期管理,时间目标增加了许多新的 内容 ,不仅

8、包括建设期、投资回收期、维修或更新改造的周期等,还要考虑如下因素: 工程的设计寿命。设计寿命是由建筑的结构、材质等确定的工程寿命。 服务寿命。服务寿命由工程能否满足预定的服务需求确定,包括: 1)物理服务寿命。工程的各个组成部分在满足预定服务需求前提下的物理寿命。它与设计寿命有直接关系。 ) 经济 服务寿命。经济服务寿命由两个因素决定: 在各个部分满足预定服务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其维修价值小于重建价值的时点。经济服务寿命会随着工程的更新改造,产品转向而变化。 由市场决定的寿命,由于市场的衰退、科学技术的进步导致项目产品或服务失去市场,工程失去价值。 项目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周期。包括市场发展期、高峰期

9、、衰败期。 各方面满意 ISO9000的基本宗旨是通过建立企业内的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用户满意”。但建设项目是许多参与者的“合作项目”,项目的成功必须经过项目相关者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包括项目产品的用户、投资者、业主、承包商(包括设计者和供应商)、政府、所在地的周边组织、生产者等3。国外曾研究许多项目案例,将项目成功的因素分为4个方面,67个相关因素。其中参与者各方的努力程度、积极性、组织行为、支持等是一个主要方面。而这些由他们对项目的满意程度决定4。没有各方面的满意则不可能有成功的项目。 项目相关者的满意程度可以用满意度指标进行评价。要使项目相关者满意,必须 分析 研究他们各方的目标、利益和对

10、项目的企求: 1)用户:产品或服务价格;安全性;产品或服务的人性化等; )投资者:投资额;投资回报率;降低投资风险等; )业主:工期、功能、建设造价; )承包商和供应商:工程价格;工期;企业形象;关系等; )政府:发展地区经济;增加地方财力;改善地方形象;政绩显赫;就业等; )生产者:工作环境;工作待遇;工作的稳定性等; )项目周边组织:保护环境;保护景观和文物;工作安置;拆迁安置或赔偿;对项目的使用要求等。 项目目标系统应包容他们的目标,体现各方面利益的平衡,使各方面满意。这样有利于团结协作,能够营造平等、信任、合作的气氛,更容易取得项目的成功。 与环境相协调 人们越来越重视建设项目过程及其

11、产品的环境问题,运用全寿命期分析方法,研究项目的设计、施工和运营,到最终生命结束对环境的影响。建设项目作为一个人造的社会技术系统,在它的全寿命期中必须处理和解决好人与 自然 的关系,及人与人的关系。这已成为建设项目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早期人们对建设项目与环境的关系研究主要针对自然环境,近几年来随着建设项目全寿命期管理研究的深入,逐渐转向与整个环境系统协调的研究。例如注重项目对社会影响的评价,包括对公共团体、社会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 政治 、当地风气的影响,对当地的人文和社会发展的促进 5;进一步,又提出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方法,重点评价项目对地区、国民经济部门发展的影响6。 通过对建

12、设项目环境系统的研究,与环境协调的目标总体上应包括:与政治环境协调;与经济环境协调;与市场环境协调;与 法律 环境协调;与自然环境协调;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与上层组织的协调;与其他方面的协调。 作为建设项目最重要的是如下几方面: 1)建设项目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是人们最重视的,也是最重要的。建设项目作为人们改造自然的行为,它的过程和最终结果应与自然融为一体,互相适应,和谐共处,达到“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以人为中心,自然资源为人所用;而“天人合一”强调的是双方的和谐。这涉及到: 在建设、运营、最终报废过程中不产生环境污染,符合法律规定的环保指标; 保持健康的生态,如防止植被的破坏,水土流

13、失,动植物灭绝等; 节约使用自然资源,特别是对不可再生的资源,如土地、水、矿物资源等。 )建筑造型、空间布置与环境整体和谐。 )符合或体现社会文化、历史、宗教、 艺术 、价值观念对项目的整体要求,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应对民族传统文化有继承性,不损害已有的文化古迹,不破坏当地的社会文化。 )建设规模应与当时经济能力相匹配,符合环境(包括国情、地方情况),同时又有先进性和适度的前瞻性。 )在项目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符合法律,不带来承担法律责任的后果。 )项目应符合上层系统的需求,对地区、国民经济部门发展有贡献。 由于项目寿命期很长,环境又是变化的,必须动态地看待建设项目与环境的关系,要注重在项目全寿

14、命期中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可持续发展 建设工程作为在生态空间上的人工系统,经历出生、成长、进步、扩展、结构变异、衰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它必然不断更新、拆除重建、产品转向、改建。这要求建设项目必须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建设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有十分丰富的哲学内涵。建设项目作为人改造自然的活动,它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体现物质和精神的和谐和统一,人与自然的协调,而且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和向历史负责的精神,反映建设项目的伦理道德。 建设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特征不同,应有新的内涵: 建设项目对地区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建设项目必须符合城市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促进地区和城市的可

15、持续发展。 过去人们已对城市和地区的可持续 发展 的指标作了比较详细的 研究 ,例如 参考 文献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分解为4大类61个指标。 1) 社会 发展指标:人口、就业结构、 教育 、基础实施、社会服务和保障等; ) 经济 发展指标:GNP、地方经济、其他等; )环境指标:环境治理状、生态指标、环保投资等; )资源指标:资源存量、资源消耗指标等。 但城市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都是通过建设项目实现的,所以建设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在这些指标的基础上,可以以建设项目引起这些指标的变化量作为建设项目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指标。该指标应作为建设项目评价的重要 内容 和决策依据之一。 建设项目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建设项目在全寿命期中有自身的矛盾性:建设项目一般按照当时或预测的市场设立目标,则项目的决策和工程设计具有现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