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激发小学生内在感受提高美术教学的研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65782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激发小学生内在感受提高美术教学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对激发小学生内在感受提高美术教学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对激发小学生内在感受提高美术教学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对激发小学生内在感受提高美术教学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对激发小学生内在感受提高美术教学的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激发小学生内在感受提高美术教学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激发小学生内在感受提高美术教学的研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对激发小学生内在感受提高美术教学的研究新的国家教育纲要明确指出“教育要以人为本”。当我们对于美术学科有了一个辩证的认识;当我们的教学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应用到现阶段的美术课堂;当我们不断探索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时。我们更多的是要深入学生的内心。确实要有服务每个学生的教育思想。感受、个性、创新就是小学美术教育的关键。感受来源于内心,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表现。个性是每个学生所独有的“属性”。创新是人类发展的必然需要。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我国要成为人力资源大国。就

2、要开展好“以人为本”的教育,小学美术教育的关键,就是做好感受、个性、创新三方面的工作。一、感受的重要性感受是生物的基本能力,感受是外在感触对于内心产生的触动,是内心世界对于外在事物的一种主观的反应。不同的人对于相同的一件事物,会产生不同的外在感受反应。内心对于外界的反应,受到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制约。这和一个人的生活经验,知识储备,个人阅历有着无不可分的联系。一件好的美术作品,会在广泛的人群中产生共鸣。不同的人群面对同一件美术作品,都会被吸引,被震撼,被感动,虽然每个人的内心感受并不同。这就是艺术的魅力,就是作品的张力。美术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美术基本的训练学习,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完善人对于美的感

3、受力。小学美术教育虽然教育的目的,不是以培养未来美术工作者为目的。但是艺术工作者的创作过程,却是学生学习美术的最好体验方式。美术的门类很多,美术的基本知识也很多。如果是,学生认识了点、线、面、色彩、明暗、空间和材质;如果是,学生了解了美的形式:多样统一、对称、均衡、节奏、比例等美术基本常识。是不是说学生就学会美术了呢?回答当然是,不是。无论是学生还是艺术家,脱离了自己内心的感受而进行的美术创作都是没有生命的。美术教育是要提高人的审美素质,如果单纯以美术的技法来进行学习。只能是培养出一批没有生机的,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美的匠人。没有感受就没有自我,没有了自我,就无法实现人格的健全。激发学生内心的感受

4、,就成为美术教育的第一步,也是进行美术教育的先决条件。二、激发学生对美的感受,要提高学生的眼界美术教育中感受非常的重要,感受是人内心的,感触反应。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年龄等息息相关。美术学习的第一步就是要激发学生内心感受,通过学生的美术作品,反应出学生的真实感受。通过对于学生感受的激发,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内在对美的感受,就要给学生欣赏高品位的作品。学生并不缺乏对美的追求,只是学生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缺乏美的视野。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收集多方面的相关资料,开阔学生的眼界。改变教育的原有方式,在体会和感受好的美术作品中提升学生对美的认识。从而完成美术教学任务。三、在自然、现实生活中

5、感受美美是无处不在的,只是人缺乏对美的欣赏感受。让学生进入生活,走入大自然。用心灵去感触生活的美好。美术教材中有这样一课春天在哪里,很多人都耳熟能详的唱出这首歌,但是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他也是仅能唱出歌来。如果这时,教师带领学生走入自然看哪“新出土的嫩草,柠黄闪烁如小星的迎春花,四季青刚刚吐露出的小丫儿,阳光挥洒照耀在杨树新发的枝叶的枝头,给人一种生命蓬勃的气息。这时“春天在哪里”就不言而喻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说过:“每个孩子都希望成为一个发现者,享受这发现的乐趣,享受成功”。如果在自然中恰好看到几棵垂柳,随口吟出咏柳这首诗来,对于学生是多么大的帮助啊。这时回到课堂,学生的作品就五

6、花八门了。因为,每个人都感受到了他自己的春天。激发学生内在对美的感受,让他在真实的自然世界,生活中去体会、去发现,去表达。他的作品会让你吃惊,会让你感动。因为这是他自己内心世界的表达,技巧对于这样的孩子就弱了很多。四、利用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备,激发学生感受教育的现代化给学生带来了新的空间。激发学生内在感受,变的比以前容易了许多。现在的社会是信息的社会,现在的教育是现代化的教育。网络技术、影视资料、多媒体应用等,这些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我们的条件不允许我们过多的带学生去参观美术馆、博物馆。学生接触真实世界的时间很少,为了“安全学生接触自然的时候也很少,尤其是缺少美术教师带领,

7、接触社会事物的机会少。因此,多媒体的应用就变的十分重要。多媒体的教学,可以直观的带领学生进入未知领域。并且可以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出来。由于多媒体的方便实惠,以及技术应用时的灵活。使得多媒体在教学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受到教育的重视。尤其是美术教育需要:通过多媒体我们可以带领学生接近艺术家,接近艺术的珍品,参观美术馆、欣赏自然风光、可以近距离的仔细观察我们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做到的一些事情。比如:在美术课我和动物做朋友中,我们可以在摄像机镜头的带领下进入非洲的动物世界;在海底世界中,我们又可以深入海底,探寻我们的未知。有了多媒体技术的帮助,我们可以上天入地,可以进入微观世界,也可以进入

8、浩瀚宇宙。这些直观的视觉启发,会让我们的学生产生无限的遐想,从内心深处激发学生内在对事物的感受。从而将感受表现在美术作品中。教育的技术永远不能替代教师在教育中的作用,信息技术只是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提高见识,增加视野,如果教师一味的使用多媒体技术,依靠多媒体来实现教师的教学过程,这也是不可取的。教育的现代化要和教师的教学相结合,最多限度的发挥好多媒体教学工具的作用。总之,美术教育的先决条件就是,多方位的去激发学生内在的感受,开阔学生的感受视野,在学生的不断感受中提高学生对美术学科的认识,完成好美术教学工作。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