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农村经济未来发展模式的探索_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64956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我国农村经济未来发展模式的探索_1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对我国农村经济未来发展模式的探索_1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对我国农村经济未来发展模式的探索_1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对我国农村经济未来发展模式的探索_1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对我国农村经济未来发展模式的探索_1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我国农村经济未来发展模式的探索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我国农村经济未来发展模式的探索_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对我国农村经济未来发展模式的探索 【摘要】中国 人口 最多的是农民,国民 经济 的基础是 农业 ,最大的 市场 在 农村 ,三农问题是中国最根本的问题。这是中国的国情。可以说,“农民不富,中国不富”,农民富则天下富,农民稳则天下稳,农业强,则天下强。然而我国现阶段农村经济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农村经济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我国现阶段的农村经济现状出发,对我国未来农村经济的发展模式作了一个简单的设想,并据此提出了现今的工作方向和任务。中国编辑。 【关键词】农村经济发展

2、模式二元结构农业招商AnResearchToOurCountrysFutureDevelopmentModeOftheCountrysideEconomy 【Abstract】FarmerstakethemostinChinaspopulation,agricultureisthebasisofournationaleconomy,andvillagesarethemaximummarket,meanwhilethe“threeagriculturalproblems”isthemostfundamentalprobleminchina.Thatisournationalconditions.

3、Wecansaythatifpeasantsgetrich,steadyorprosperous,ourcountrywouldgetso,andviceversa.However,therearemanyproblemsinourcountrysideeconomyandrevolutionisindispensable.Thethesisbeginswiththeactualstateofouragriculturaleconomy,thengivesasimpleimaginationandbringsupourrecentworkingdirectionandmissions. 【Ke

4、ywords】CountrysideEconomy developmentmode dualitystructure agriculturalrecruitconsult 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在XX年3月初的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中,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提出了从今年起,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平均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5年内取消农业税;并且力争用三年时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疾病 预防 控制和救治体系,提高应对重大传染病等突发 公共 卫生事件的能力。这充分说明了现阶段解决农村问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及党和

5、国家对农村问题的重视,我们必须要从理论到实践真正的行动起来,尽快解决农村经济的问题。 一、 我国现阶段农村经济的现状 、发展是毫无疑问的。 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农村改革如火如荼的不断进行着,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农村经济的问题,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其成就之巨大是举世公认的。农村的面貌也在这短短20多年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从原来的饥肠辘辘到后来的解决温饱又到现在的小康生活水平;他们的收入变化也是巨大的,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以看出,在改革开放的20多年里,农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8倍多,这一功劳不仅仅在我们的农民勤劳耕作以及农业科技的发展,还要归功于我们党和国

6、家的英明决策,土地承包制度改革为农民收入的增加提供了可能性;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创举,而小城镇建设又为农村经济注入了活力。全国广大农村的巨大变化就是我们取得的成就的真实写照。 、问题是真实存在的。 成绩是可喜的,然而问题也是突出的。当前农村经济中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多年增长缓慢,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许多纯农户的收入持续徘徊甚至下降。近几十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状况如下图所示: 由图中看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增长率一直呈下降趋势,直到XX年才有所回升。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不仅影响

7、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不仅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不仅关系农村 社会 进步,而且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 政治 问题。 与此同时,城乡差距不断的拉大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尤其表现在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上,1997年以来,农民收入已连续7年低速增长,不及城镇居民收入增量的1/5,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由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1左右,扩大到:1,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较严重,下表以XX年的城乡医疗状况的对比就可清楚地看出差距,这一问题的存在是不符合我们共同富裕的目标的,所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是一个很紧迫

8、的任务。 、国家重视是有目共睹的。 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实行土地承包制度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先后发出了6个“一号文件”。1982年1月1日,党中央发出了第一个“一号文件”,肯定了“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制,为“双包”制正了名,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开辟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局面。中国农村从此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此后,中央又连续发了4个“一号文件”:1983年的“一号文件”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1984年的“一号文件”决定延长土地承包期,使农民吃上“长效定心丸”;1985年的“一号文件”取消30年来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制度,

9、对粮、棉等少数重要产品采取国家计划 合同 收购的新政策;1986年的“一号文件”肯定了必须贯彻执行农村改革的方针政策。 004年2月,就在人们还沉浸在春节的余庆中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第六个“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这无疑是给中国亿农民的一份暖融融的新春贺礼。 18年后的中央“一号文件”终于又回到了“农村”。这份被称为“高含金量”的文件,将着力点放在增加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上,抓住了多年来农民收入最难提高的部分,不啻给广大的农村带来了政策上的及时雨。事实上,当前我国农产品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超过三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农民近一半的收

10、入来自非农产业,城乡发展的互动性、互补性越来越强,与世界农业的关联程度日益明显,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内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文件重点解决农民增收,给农民平等的权利,给农村优先的地位,给农业更多的反哺,不仅重“民力”即农民的生产力,而且重“民利”即农民的利益上,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体现了新一代领导集体科学发展观 指导 下的新“重农”思想。 而在XX年3月的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上又提出从今年起,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平均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5年内取消农业税;力争用三年时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和救治体系,提高应对重大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这所有

11、的一切,无不体现了国家对农村经济的重视。 二、对未来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设想 未来的农村经济应该是一片繁荣的景象,农业实现高度的现代化,城乡实现一体化,没有明显的城乡概念,取而代之的只有第一产业和第二第三产业的区别,从事农业的人数会有所减少,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生产会在“看不见的手”的指导下自由调节农业生产内部生产结构。我的设想模式可以 总结 为以下几个要点: 、原有的土地承包制度改革,实现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是未来农业经济发展的唯一出路,也是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按照我国社会发展三步走战略的要求,到这个世纪中叶,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农业现代化更是必不可少的了。但要实

12、现农业现代化,就目前的我国现状来说,单靠农民和国家的农业 投资 恐怕在几十年之内是很难解决,建议可以灵活的适当改变现有的土地承包制度,在农民承包优先的条件下,把多余的大片土地承包给有一定资金和技术的团体或个人,推行农业生产的“招商引资”。但他们承包后要求他们必须进行现代化农业生产,这样不但能提高农业产量,而且他们所拥有的对市场的考察能力是单个农民所无法匹及的中国 编辑。,他们可以根据 市场 的变化而适时改变他们的农产品生产结构,又解决了 农业 结构不合理的弊病,同时原有的农民可以继续呆在农业内部帮助农业生产,这样农业利润提高了,原有农民的收入比单个生产时还要高,同时又避免了单个农民生产的风险,

13、何乐而不为呢? 在这同时恐怕又要求全 社会 能够更新观念,转变思想,与时俱进。不要以为动摇了农民的土地承包制度,农民失去了土地就像丧失了一切,失去了做主人的地位,可能还有人怕误入了 资本主义 的制度,这些担忧都是没有必要的,我们城市的广大工人阶级不是也没有土地吗,但事实上他们比现今的农民生活得更好,更有 社会主义 主人的荣誉感。邓小平同志的“三个有利于”中就有一条说过,只要是有利于社会主义发展的东西我们都可以用,更何况这只是土地承包制度的一种转变,土地这一生产要素还是掌握在社会主义的人民手中,有什么可不放心的呢? 、城市化普及,城乡“二元结构”替代为城乡一体化。 城市化也是社会发展和 经济 繁

14、荣的标志,未来的 农村 应该全面实现城市化,农村这个概念将逐步被人们淡忘而退出 历史 的舞台,全国基本是共同富裕,业已没有现在的东中西部差距、农村和城镇及城市的差异,也就是说无论你在祖国的哪一个区域,都享受几乎一样的社会福利、社会服务及社会保障。但城市化也要允许适当的差异,不可能每一个地方都同步发展,拥有一样的资源和特色,我们也要允许一部分城市充分发挥资源、技术、人文资本等要素先发展起来,形成规模和特色,让他们成为其他城市的榜样和窗口,最终通过辐射效应达到共同发展。 那么未来从事农业的 人口 的生活方式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他们和城市的从事 工业 生产或从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居民没有区别,他们在农业

15、承包商的农场或农副业生产基地工作,或者自己承包土地来进行农业生产,总之让市场来调节资源配置。他们白天去上班,晚上回他们在“城市”的家。他们的收入分配基本遵循平均利润率来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在未来将没有农民的概念,换之以从农人员。 现今的城乡“二元结构”在将来会逐渐淡化至消失,变之为城乡一体化,二元结构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这一桎梏必须要打破,这就要逐步实现城市化。 、由市场调节农业生产和农业的生产结构,政府的宏观调控减少。 我们吃过了计划经济的苦头,也初尝了市场经济的甜头。实践证明市场是调节经济的最有效方式,市场也是经济发展平衡的自动稳定器。在未来的经济中,市场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农业经济也不例外,土地承包者必须全面掌握市场的变化信息,根据市场需求调节生产的品种、规模;千方百计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产品质量,并发展规模和特色农业。在市场的指挥棒下,土地承包者也会根据需求来优化农业的生产结构,现今的农产品积压低价的状况会有很大的改善。 同时,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在将来完全可以有较大的减少,农产品保护价以及对农业税的减免和粮食购销体系等制度完全可以取消,让农业在竞争的 环境 下发展得更好;同时又减少了国家对农业的大量投入,增加国家的 税收 。 、现有的五级 行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