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研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65058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我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对我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对我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对我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对我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我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我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研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对我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研究 论文关键词:工程质量;监督 管理 体系;制度变迁论文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 社会 主义 市场 经济 的发展,我国建设领域出现了 投资 主体多元化和市场交易复杂化的格局,工程质量监督制度的制度 环境 发生变化,原有工程质量监督体系难以适应新的形势和市场经济的要求。为确保工程质量,必须对工程质量监督制度体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系统的改革。一、引言目前,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 法律 体系初步建立,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的初步形成,

2、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一大批在安全性、适用性、经济性方面均堪称上乘的建设项目在各地陆续建成,全国单位工程优良率逐年提高,这些都充分反映了我国在建设工程质量方面取得的进步。然而,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承认我国的建设工程质量仍面临极其严峻的形势。建设工程是指土木工程、 建筑 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及装修工程。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体系是指由建设工程中各参加主体和管理主体对工程质量的监督控制的组织实施方式,也就是建筑市场中,政府主管部门、业主、承包商、勘察设计单位、工程监理咨询单位、 材料 、构配件、设备供应单位在工程质量监督控制中各自的控制职能和作用。这种组织实施方式是由构成工程质量监督

3、体系的制度所决定的。二、我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的变迁历程单一的施工单位内部质量检查制度从建国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前三十年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阶段,在此期间建设生产主要是以来料加工为主,投资由 行政 部门拨付,施工任务由行政部门向各自所属的单位直接下达,主要材料随投资向项目拨付,建设、设计、施工单位是任务的执行者,是行政部门的附属物。工程建设监督方式属于政府部门的单项行政管理,是按行政系统对下级的工作监督。由于当时全国还没有统一的建筑工程质量评定标准,建设单位又大多为非建筑专业领域,对工程质量的保证主要依靠施工单位的自我控制,即实行的是单一的施工单位内部质量检查制度,政府对建设参与各方的建设

4、活动采取的是单项的行政管理。第二方建设单位质量验收检查制度1958年1962年,我国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经国家建工部向中央建议决定,对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检查工作,改由施工单位建立独立的质量检查管理机构负责自控,建设单位负责以隐蔽工程验收为主的质量监督检查,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相互制约、联手控制的局面,从而使我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从原来单一的施工单位内部质量检查制度进入到第二方建设单位质量检查验收制度。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制度工程质量政府第三方监督制度的建立,标志着我国的工程质量监督由原来的单向政府行政管理向政府专业技术质量监督转变,由仅仅依赖施工企业自检自评、建设单位第二方验

5、收检查,向第三方政府质量监督和施工企业内部自控、建设单位第二方检查相结合转变。这种转变,使我国工程建设质量监督体制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工程质量监督制度到了80年代中期,中国的改革开放已扩展到各个经济领域,“三资”(借贷外资、中外合资、外资)工程项目逐渐增多起来,国际 金融 机构 给予贷款的工程项目均要求实行招标投标承发包制和实行监理制,外国专业社会化的监理公司、咨询公司、管理公司的专家们出现在中国的“三资”工程上,他们均按照国际惯例,以业主委托与授权的方式,在工程建设管理方面显示出具有高速高效的优势,对中国传统的工程 管理体制 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工程监理制度的实施使政府

6、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有了监理单位的社会监督的扎实基础,标志着我国工程质量监督体制开始走向更完善的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阶段。三、我国现行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分析现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基本框架目前我国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是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的形成过程,分阶段对建设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管理的。其中,工程立项阶段的质量主要由建设单位负责,由国家计划部门对工程立项阶段的质量实行监督管理工程勘察设计阶段的质量主要由勘察设计单位负责,由施工图审查机构负责审查监督施工阶段包括竣工阶段的质量主要由施工单位负责,由建设单位委托的监理单位和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实行监督控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勘察设计和施工阶段所涉及

7、的所有对象工程建设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其中施工阶段的监督管理主要取决于委托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进行。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管模式的存在的问题随着我国建设领域的发展,我国现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相对于计划经济体制已经有了较大的变化。但是面对新形势,现行管理模式在管理实践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需要相应的改进和改善。综合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政府监督工作陷于微观。传统的工程质量监督偏重于单一的实物质量监督,而 建筑 工程相对于 工业 流水线产品特点的区别在于产品工期长,多专业、多工种、 材料 设备多品种。而目前部分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仍然表现为对工程实物的监督多,对质量行为监督少,监督工作仍然限于微

8、观,这和监督体制的改革方向是不符合的2、工程质里监督范围过于狭窄。当前,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范围主要局限在施工阶段,仅仅依靠在施工阶段对建设工程责任主体质量行为和工程实体质量的监督,只能对施工质量起到监督作用。因此,政府对于工程质量的监督范围应该进一步扩大,实行工程质量的全过程 管理 ,但这种管理不应该是直接的,而应该是间接的。3、质量监督机构定位不明确。大多数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是受政府委托,实施质量监督管理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个别机构是企业性质。因此,造成 社会 对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执法地位认同度不高。4、政府质监督方式过于具体。为保证质量,一些质量监督机构甚至规定每月定期、定次到工地核查,施

9、工的每道工序,每个环节质量监督人员都要到位。这种过于具体的管理模式使工程建设规模和有限的监督力量间产生较大矛盾,从而影响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性。5、原有工程实体质量的监工程实体质量监督模式过于单一。6、监理单位存在违规行为。监理单位是社会监督控制体系中非常重要的角色,其质量行为对工程质量目标能否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进一步健全社会监理制度,加强对监理单位及相关人员质量行为的监督,以保证社会监控体系的正常运行。四、完善我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转变质量监督管理理念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要转变理念,转变职能,严格依法 行政 ,不直接指挥、调控建设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也不插手建筑企业内部的管理,使

10、企业能真正按 市场 经济 的规律组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调控,建设主管部门应首先挣脱部门管理的约束,对不同所有制、不同隶属关系、不同地区的所有市场主体,无论是发包方、承包方,还是中介机构,都要一视同仁,使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同样的保护,为他们创造一个在相同的条件下展开公平合理竞争的宽松外部 环境 。要深化改革,精简机构和人员,开展竞争,优胜劣汰,保证建筑业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引导全行业合理发展。由无区别监督向差别化监督转变原有的对不同企业、不同工程均实施单一的、无区别的质量监督模式,不能起到扬优治劣的作用。因此,必须有所侧重,改变以往对每个企业、每个项目都实施平均资源监督

11、的思路,应该集中资源解决影响最突出的问题,抓住重点环节和薄弱环节,实行差别化管理。由定点监督向巡查监督转变随着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对于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应逐渐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结合实际进行调整,更有效地开展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大力发展工程咨询业政府有关部门应该积极鼓励工程咨询公司的建设和发展,重点扶持、保护大中型,促使专业协会趋于向管理科学化、经济实体化和组织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争取做到以建筑业每个专业领域均有相应的工程咨询公司提供服务。参考文献1郭汉丁,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满启祥,浅析工程建设质量责任主体管理,山东:煤炭科技,XX,3成虎,工程项目管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XX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