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探讨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64582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对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对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对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对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探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对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探讨1 原有事后审计模式面临的严峻挑战我国对建设项目的审计大都采取事后审计的做法,即工程项目完工后才进行竣工决算审计。随着建设规模的扩大和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事后审计模式正面临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审计决定或结果得不到法律支持根据合同法、招投标法、民法通则等法律规定,投标单位中标并签订合同后,其权利义务即受法律保护,可以依据合同约定的价格取得工程款。审计部门不可对合同的内容进行审计处理;也不能对虽在合同以外,但已经由甲、乙双方已签字认

2、可的变更工程款进行审计处理。因为法院认定不可对中标后经合同认可的内容进行审计处理,也不能对甲乙双方已签字认可的合同以外的变更工程款进行审计处理。例如:某审计部门在对某建设单位综合办公楼工程进行审计,发现已结算支付工程款不实,审计核减120万元,并做出审计决定将多付出工程款予以全额追回。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退款时,遭到施工方拒绝,于是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依据审计决定判令施工方返还多付的工程款。结果法院认定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是平等的合同关系,且施工单位不是审计行政法律关系的一方主体,所以审计决定对其不具备法律约束力,判决建设单位败诉。潜伏着较大的审计风险事后审计,往往是:审计人员看不到建设项目

3、施工以及有关物资设备进出、安装等具体过程。只能将有关签证单、验收单、进货单等本应加以审计的资料作为审计依据。使资料背后的许多违规违纪问题经审计后披上了合法的外衣,以致形成真账难查,从而放纵了违规违纪行为,并由此产生了相应的审计风险。1.难以发挥审计的作用当前建设单位管理不到位、监理不到位、施工不到位甚至设计不到位等问题还相当严重。在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几乎都存在资产流失的漏洞,但由于事后审计让审计人员脱离实际,远离具体的建设过程,审计部门在事后审计时,因时过境迁,不仅难以发现建设单位管理、监理、施工甚至设计不到位等问题,尤其是建设周期比较长的项目,即使发现了一些问题也很难加以补救,对合同确定的不

4、合理价款无法追缴。全过程跟踪审计的特点跟踪审计应用于建设项目审计无疑能够较好地适应审计对象的特点要求,因而是非常恰当的。审计实践也已经证明了正是采用了这种方式,才促进了建设项目审计的深化与发展,开辟了效益审计的崭新天地。全过程跟踪审计与传统的事后结算审计相比主要有以下特点: 审计时间和次数不同全过程跟踪审计将整个建设过程合理的划分为若干个期间或阶段,及时对每个阶段实现审计;审计次数联盟比竣工结算大大增加;审计介入时间由竣工以后提前到工程建设的过程之中。2.降低了审计风险审计人员可以经常深入到工程现场,能够观察到物资进出、设备安装、建设施工的具体过程,及时对设计变更事项的合理、合法性进行审计,对

5、签证单、验收单、进货单及相关事项包括隐蔽工程等进行审计,从而大大减少审计人员因不了解实际情况所带来的审查风险。2.提升了审计地位和人员素质跟踪审计从被动到主动,从滞后到超前,还解决了审计在建设项目关键环节的缺位问题,使审计成为工程建设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参与者,使建设项目得以实现规范、高效、优质、低价、廉政等目标,取得了更加丰富多彩的审计成果。同时,不仅使工程审计人员原有知识学有所用,还学习掌握了更多更新的知识,包括工程建设、绩效审计、比价采购审计等,因而能全面提高工程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搞好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措施和建议合理确定项目,量力而行实施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审计部门应根据年度重点建设项目

6、投资计划,选择具有全局性、影响广泛、群众关注、投资规模大的建设项目实施跟踪审计,要考虑重要性和效益性原则,重点放在涉及企业发展、影响大的重点项目上。对资金量小、周期长、次要环节、审计力量和能力不及、以及审计风险大的建设项目不应采取跟踪审计。制定跟踪审计实施方案,明确主要内容一个好的审计实施方案是审计质量控制的灵魂,它指导着审计人员的现场作业,对审计质量起着全面控制作用,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审计实施方案的编制。跟踪审计中,应当对重要事项以及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进行记录,编制审计工作方案或审计底稿,并对审计工作底稿的真实性负责。促进相关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在跟踪审计过程中,应注重审计成果转化,坚持边审

7、计、边整改、边规范、边提高,及时总结工作中的不足,及时调整跟踪方案,逐步完善内控制度,要围绕法规和审计工作职责,研究和制订开展跟踪审计的操作规范,规范和指导跟踪审计工作,要通过制度规范跟踪审计行为,保证跟踪审计有效实施,使跟踪审计逐步进入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中。提出审计意见和审计报告跟踪审计实施阶段,审计组应按照“跟踪审计、分期报告、迅速反馈、及时纠正”的原则,定期或不定期地提出审计意见或建议,并出具书面的分期报告和终结报告。根据造价审计与其他情况审计两种不同情况作不同的处理。在最后一次审计结束后应出具建设项目审计结果汇总表,告知总共核减金额及审定金额,交被审计单位据以调整工程结算,并

8、作为与建设单位结算资金往来的依据。项目终结后的审计报告,可随最后一期工程项目造价审定书一并交施工单位征求意见及盖章。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整合审计资源由于跟踪审计涉及到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极具政策性、专业性和复杂性,因此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审计人员的数量与质量。一是审计部门要加大审计资源的投入力度,加大工程技术人员的数量与比重,达到充实审计技术力量,提升审计机关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能力的目的。二是审计人员要坚持专业理论及技能的学习和充实,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要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升实践经验,努力成为复合型、实用型人材。总之,建设工程跟踪审计作为工程审计的一种创新,开创了审计工作的新局面,不仅使事后审计面临的一些问题得到了解决,而且大大拓展了审计的功能,在实践中已彰显出它的优越性以及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跟踪审计加强实践和研究,使它不断完善和提高,从而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企业的改革发展服务。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