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训的语言特征及翻译原则分析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58696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校训的语言特征及翻译原则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大学校训的语言特征及翻译原则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大学校训的语言特征及翻译原则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大学校训的语言特征及翻译原则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大学校训的语言特征及翻译原则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校训的语言特征及翻译原则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校训的语言特征及翻译原则分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大学校训的语言特征及翻译原则分析一、引言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校训,校训是对学校人文传统、办学精神、治学风格进行抽象凝练后的符号表示,集中展现出学校治学理念、人才培养方向和学校特有精神。因为既有底蕴又有实效,所以被一代一代的师生传递下去。汉语大词典中解释道:“校训,即学校为了进行道德教育的方便,选择若干符合本校办学宗旨的醒目词语,作为学校全体人员的奋斗目标。”从词义解释中可以看出,校训主要是对学生提出期望与要求,是对全体师生进行导向、激励、规范、勉励的号召与训示,

2、以期形成良好的品德并践行之。早在古代,中国一些书院采用精炼的格言、警句教育学生,形成了最早的院训。如:无锡东林书院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长沙岳麓书院的“忠孝廉节”等。这些院训成为中国大学校训的先声。据考证,“校训”一词是1894年甲午战争后,日本的舶来词。19世纪末,中国大学开始蓬勃发展,作为“欧风美雨”的产物,从建校理念到学校制度都深深打上了西方文化的烙印。近代最早对“校训”概念进行解释的是1930年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百科辞典,对“校训”的解释是:“学校为训育之便利,选若干德育条目制成匾额,悬见于校中公见之地”“目的在于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建国后至改

3、革开放前,清末民初存在的大学校训随着旧制度一起被废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联盟针和政策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校训”。改革开放后,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全国高校掀起了一股“校训热”。二、大学校训的来源及语言特征分析根据XX年中国校友会网公布的公办高校综合排名前100强和民办高校综合排名前95强,通过电话咨询、网络收集、邮件联系等方式,对这195所高校校训进行了整理和归纳,总结这些校训,发现其语言表述来源和语言特征如下:大学校训的语言表述来源1.源自学校治学理念校训是大学治学理念的精髓,往往蕴含了大学的办学目标和育人要求,展现出办学者的教育理念、价值追求和精神境界。如求知、求真、追求学术自由和

4、捍卫学术独立等。中国政法大学校训“厚德,明法,格物,致公”要求学子具备崇高的法律道德修养和职业道德,心怀正义,学以致用,亲民、仕众,天下为公,形成为公众服务的意识和强烈的使命感。首都医科大学校训“敬德修业,扶伤济世”体现了首医大在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要求,勉励学子不断提高个人医德、医术和服务能力,促进医学的发展,为人类健康事业服务,追求“德、业”境界,履行“济世”义务。2.源自传统经典表1是当代中国大陆地区部分公办大学的校训。可以看出,高校校训结构工整,表达简练,内涵丰富,大多源于传统经典,尤其是儒家著作,如论语礼记周易中庸等。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周易中“乾”“坤”两卦

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中山大学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典出中庸第十九章:“博学也,审问也,慎思也,明辨也,笃行也”,要求学生透过“学、问、思、辨、行”五个环节,按“至诚”之本性修养成“君子”。东南大学XX年恢复的校训“止于至善”,出自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其校训意在引导学生实现自我完善,并从这种完善的自我出发,关爱自然、服务社会、贡献人类,成就天人合一之境。表1:公办大学校训3.源自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校训强调引导和训诫功能,旨在激励、

6、训导和鞭策学子律己修身,达济天下。热爱祖国,学有所成后为社会和祖国服务的理念在一些学校的校训中也得以体现,如上海交大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饮水思源”作为校训,不久又拓展为“饮水思源,爱国荣校”,时刻提醒学生要有一颗感恩的心,不忘培养自己的母校和祖国,学有所成,报效社会。南开大学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始于1934年。教育家张伯苓认为“中华民族之大病,约有五端:愚、弱、贫、散、私”,而“允公允能,足以治民族之大病,造建国之人才”。南开大学校训表达了学校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爱国爱群之公德,与之服务社会能力”的学生。4.源自当前时代精神校训具有稳定性和传承性,一经确立,轻易不会更改,但随着时代的

7、进步和社会的变迁,历久弥新的校训也会不断更新理念内核,赋予其时代的新意。中国的校训往往蕴含较强的实用理性精神,在与传统文化产生千丝万缕联系的同时,也致力于结合时代精神扩充校训内容,从而展示学校的独特个性。浙江大学校训的变迁史就生动展现了与时俱进的校训文化。1938年,浙江大学将“求是”作为校训,时任校长的竺可桢解释,“求是”的内涵即为中庸里表述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用科学精神、革命精神、牺牲精神、开拓精神追求学术真知,为社会服务。改革开放后,为了适应迅猛发展的现代科技和社会需求,在发扬“求是”精神的基础上,1988年5月,路甬祥校长决定以“求是创新”为新时期浙江大学校训

8、并解释道:“创新精神,严格地说,它已包含在求是精神之中,创新,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科技和教育发展的规律。要使我们学校同步于时代,并不断地取得进步和发展,必须在继承和发扬求是精神的基础上强调创造力的开发,强调培植求是创新精神。”从表2可以看出,与公办大学偏爱传统经典不同,中国当代民办高校校训大多源于时代精神的总结,激励学子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做时代的弄潮儿,自立自强,艰苦创业,以创新精神开拓进取,学会做人和做事。表2:民办大学校训大学校训的语言特征分析1.选词用字精炼作为“内聚人心,外塑形象”的宣传口号,校训用词精炼典雅,词义朴实明快,词意积极向上,内涵深厚丰富,具有极强的感召功能。校训多选用广为流

9、传、脍炙人口的名人佳句或经典名言,词性较为单一,多为文言色彩浓厚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偶用连词,无过多的修饰语,这也是文言文的显著特征:一是以单音节词为主;二是讲求“微言大义”,以省略的方式凝练出简洁的风格,非常切合校训简单易记的要求。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大学的校训存在字或词的同质化现象。在195份研究样本中,“求是”或“求实”出现32次,“创造”或“创新”出现34次,“厚德”或“明德”出现34次,“博学”出现24次,“自强”出现22次。同质化、政治化、口号化的校训使高校个性丧失。所以,在凝练校训的过程中应注意彰显学校特色。2.句法结构严谨校训陈述规范,言简意赅,在句式结构上采用传统对偶成

10、联的短语,以动词为主,多用“四言八字”“二言八字”。根据数据分析,在195所高校中,使用“二言八字”“四言八字”句式的有145所,占调查样本的%。除此之外,也有采用“一言”“三言”和“五言”“四言十六字”等句式。这些结构使得校训字简言深,意境深远,能集中表达出四个甚至八个层面的意思,寓意丰富的同时琅琅上口,便于记忆和传播。3.注重修辞美学古典诗歌讲究对仗和押韵,传统“四六骈体”格式在校训上发挥得淋漓尽致。可以看出,高校校训在形式上对称工整,均衡美观,朗诵时铿锵有力,节奏鲜明,使人过目难忘。经典的大学校训都带有浓郁的传统伦理色彩,从古今佳词或格言警句中凝练出缜密流畅的词句,结构上前后呼应互补,往

11、往能给学子带来强烈的心灵震撼和美学感受。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训智周万物,道济天下。中国农业大学校训育天下之英才,解民生之多艰。苏州大学校训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三、文化翻译论视角下校训的翻译原则分析中国大学校训是大学文化的集中体现,传达着大学的文化品牌和精神实质,展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宗旨。因此,翻译大学校训必须考虑到文化因素。传统的翻译理论仅局限在语言层次,忽视了文化内涵。翻译是一个语言编码过程,也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20世纪80年代,翻译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翻译的文化论。翻译研究从单纯的语言层面过渡到了文化层面。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巴斯奈特,她指出翻译研究不仅仅是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

12、小分支,更是一个产生深远影响结果的广阔复杂的领域,而翻译的过程也不仅仅局限于语言层次,还涉及到一系列超乎语言之外的标准。我国翻译理论家郭建中指出:从语言和文化两大方面看,翻译是可能的,但可译性是有限度的。在文化方面,可译性限度主要出现在文化差异和文化空白两个方面,这是由不同的社会风险以及时代背景等非语言的因素引起的。南京大学许钧教授认为:翻译是以符号转换为手段,意义再生为任务的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可见,语言和文化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二者是翻译研究的基础。下面从异化、归化和翻译等三个角度对此进行分析。异化原则“异化”和“归化”首先是由Lawrence Venuti提出的。他的思想深受德国思

13、想家SchelEiermacher的启发。异化的翻译是“通过保留原文的某些成分有意地打破目的文化的规范”,而归化翻译是“采用透明的,流畅的风格为译者把陌生感降到最小的翻译策略”。可见异化翻译是以源语言为主,引导读者接近作者。Lawrence Venuti是异化翻译策略的代表人物,他提倡“存异”而不提倡“求同”,翻译中应体现源语言中的文化特色。“异化”主张保留源语言文化中的特有表达方式,使目的语读者适当了解源语言文化。而“归化”则主张使用目的语文化的表达方式,以便目的语读者更能深刻体会其内涵。“异化”和“归化”不互相排斥,二者是互为补充的。文化移植需要多种方法并用。因此,我国大学校训的翻译也应该

14、是异化和归化两种策略并用。中山大学的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英译为“Study Extensively,Enquire Accurately,Reflect Carefully,Discriminate Clearly, Practice Earnestly”;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英译为“Learn to be an Excellent Teacher; Act as an Exemplary Person”;浙江大学的校训“求是、创新”,英译为“Seek Truth and Be Creative”;中国人民大学的校训“实事求是”,英译为“Seek T

15、ruth from Facts”;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校训“德才兼备,知行合一”,英译为“To acquire both ability and moral integrity,and to combine knowledge and practice”。上诉校训翻译均以异化翻译为主。归化原则“归化”翻译策略的代表人物是西方翻译家Eugene ,他提出了“最切近的自然对等”概念,强调把译文读者放在首位,并通过仔细分析源语言的信息和意图,做到“译文基本上应是源语言最切近的自然对等”。可见,归化原则是以目标语言为主,引导译者接近读者。在翻译实践中,适当的归化策略是十分必要的。翻译的目的就是用译入语再

16、现源语信息,使译入语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感受。然而,在翻译的过程中,由于不同的译者对源语有不同的理解,因此译文有时会产生很大差异。这就要求译者深刻理解校训原文内涵,并侧重关键词的翻译。如山东大学的校训“气有浩然,学无止境”。“气”指“精神”,“浩然”表“刚正宏大”之义。“学无止境”中的“学”指“知识”。山东大学这一校训可以英译为“Noble in Spirit; Boundless in Knowledge”。这正是遵循了归化的翻译原则。再如南开大学的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公”指“公而忘私”,“能”指“实干苦干”。一方面强调了“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道德观念,另一方面则是训练青年“智勇兼备”的能力。因此应译为“Dedication to P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