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体现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20696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体现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体现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体现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体现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体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体现(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汇民族特征、思想意识、观念形态于一体,集民族艺术之精华,具有浑然天成的艺术魅力。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合理融入传统文化,能让艺术作品更加完美。本文将对传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体现进行浅析,希望能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环境艺术实现完美结合。我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体现中国5000年源远流长的历史,造就了内容丰富而又魅力无穷的传统文化,展现了古代思想文化的精华,既广为熟悉,又具有联盟很强的可接受性,国内绝大部分

2、的环境艺术设计都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吸收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实现了实用性和审美性的统一。我国的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是环境艺术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儒家、道家、法家、佛家等多个学派的思想和理念给设计者提供了广阔的选择范围。传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的体现比比皆是,在环境规划、建筑设计、居室装修等诸多方面都可以找到传统文化的元素。中国传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1.传统色彩的运用色彩艺术在设计中具有重要地位,很多艺术作品都是依靠颜色来表达其内涵的,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更为突出。在中国传统色彩艺术中,不同类别的色彩代表着不同寓意,对人的视觉心理影响不同,人们观赏设计作品时感

3、受到的内涵也是不相同的。很多传统颜色已经发展成为一种象征,往往表达特定的含义,这是大家广泛接受的,比如,高档次的娱乐场所主打颜色往往是黄色,这种颜色给人的感觉是高端、大气、奢华,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黄色是帝王之色,象征着权利和地位;国内很多公园、园林建筑都是以红色,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红色代表喜庆,运用到环境设计中能带给人好运、激情和快乐。目前,利用传统颜色给当代环境艺术设计赋予特殊的情感和文化内涵已经成为艺术设计的流行趋势。2.传统文字的运用中国的传统文字是由象形字演变而来,具有丰富的内涵,是传承中国文化的载体。在现代艺术设计中,文字设计是必不可少的设计元素,其发挥的作用举足轻重。在现代生活中,文

4、字艺术作品随处可见,比如:北京XX年奥运会会徽的“京”字设计,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字和印章的艺术;上海XX年世博会会徽“世”字设计,将文字与人的运动形态融合为一体,展现了我国传统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赋予了会徽重要的象征意义;此外,在公园碑刻、石雕、城市景观等各个角落都可以见到中国传统文字艺术。可见,我国传统文字艺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广泛,不仅提升了作品的人文性和文化性,还提升了环境的整体格调,同时这种设计理念和作品也是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方式。3.传统造型的运用中国的传统造型种类繁多,绝大多数来源于民间艺术,深得百姓喜爱。传统造型艺术中既蕴含着厚重的民族地域风格与文化积淀,也承载了古代

5、艺术家喜爱的艺术设计元素,通过环境艺术设计的形式可以得到完美的展示。如北京各大商圈街道路边的铜像形象各异,有行走大街的游客,有路旁吆喝的小贩,有进城赶集的老农,有守门迎宾的门童)等等,不仅吸引了大批游客的驻足,也给大街生活带来了民间乐趣。这些传统造型不仅体现在街边小巷,还被现代艺术设计者灵活地融入到了现代建筑中,比如国家大剧院)的椭圆外形与周围的矩形水池相互映衬,阳光循环映射,体现了到家思想中天地合一的思想;鸟巢公园的盘古大观建筑),以中国民族图腾龙为造型,是发源于本土的根文化,从骨子里流露出的中式智慧,更在境界里据守了唯一,完美体现了传统造型的精髓。结语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审美和可接受性上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刻全面的认识传统文化,正确合理的将其运用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不仅能得到完美的艺术作品,还能达到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的目的。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