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研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20688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国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国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国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中国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国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由中华文明演化汇集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它光辉灿烂、源远流长, 包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风俗习惯、教育科技等诸多内容。它所包含的价值理念是我们建立一系列道德规范的价值尺度。“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要搞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使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不流于形式,真正收到实效,就很有必要从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正本清源。在当下,传统文化对高职院校德育工作

2、具有很好的教育价值,是高职学生德育工作的基石,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生动教材。高职院校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一个独特的组织形联盟式,他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在今日经济快速发展,竞争残酷的时代,高职院校所承担的一项重大责任就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即通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创新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培养出德才双馨,适应时代发展的技术型人才。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教育思想内容及教育价值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深厚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历经几千年的发展、筛选和积淀,今天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教育价值,比如“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合”的和

3、谐人际观;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千斤一诺”、“一言为重”,重诺守信的诚信思想等。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与当前大学生的培养目标相一致,在大学生的德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启发作用。二、中国传统文化在高职学生中的缺失及原因从目前高职学生的现状来看,大多数的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还都是只停留在表面,只有基本的概念,但缺乏深层次的认知。他们对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情不够高,对传统文化中优秀思想的价值认识不足。形成如此缺失的现状笔者认为有以下原因:从社会环境来看:社会宣传力度不够,不能引起青少年的重视和兴趣。从家庭环境来看:一个人最先接受的是家庭教育的影响和熏陶,青少年的家庭教育主要来自父母。从学校

4、环境: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高职院校更多的是重技能,而轻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影响了社会对于人才需要在德才方面的双重要求。从娱乐环境看:信息网络技术发展迅速,一方面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全新的平台和载体,使德育教育传播得更加快捷,工作效率更加提高;而另一方面也给德育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三、中国传统文化应用于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途径作为高职院校的德育教育工作者,应进一步确立 “解放思想,勇于实践,勇于创新”的工作思路,善于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容,思想和方法,作为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宝贵材料,并努力寻找传统和现实的结合点,采取有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引导,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

5、文化中的优秀思想价值,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德育中实现它的价值。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深入到大学新生的第一堂课以我院为例,我院学生管理系统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经过精挑细选,把国学中的经典弟子规作为新生的必读书。学生们在每天的早自习时间都要诵读弟子规,并由辅导员老师原文传讲弟子规,使学生了解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把其中蕴含的人伦教育、人格教育、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准则讲授给学生,引导学生领悟、落实弟子规。同时向学生推荐其他利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书籍和经典篇章,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取代单纯的德育说教,立足现代, 挖掘传统文化与现代的结合点, 进行新的诠释, 赋予新的时代内容,让学

6、生在进人大学校园后心里树立一个做人的“规矩”,做大学生的“规矩”,引导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开拓创新,探索多样教育手段1.校园文化环境的营造。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2.寓教于乐,结合有效的实践活动,强化传统文化影响力。学习传统文化,最关键时要做到知行合一,实践活动要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组织和展开。大学生既是组织者同时也是参与者,活动既是理论学习的延伸,也是大学生传统教育学习的深化。3.努力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学校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教师起着决定学生文化意识方向的作用。如同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一样,对教师也应该进行充分的针对性教育。可见,“建设一支合格的从事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教师队伍,对于促进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有重要意义。”我们要采取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对教师队伍进行培训,达到队伍素质的目标使其达到“信仰坚定、言行一致、知识广博”。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