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风险分级分类监管工作总结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395419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风险分级分类监管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食品风险分级分类监管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食品风险分级分类监管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食品风险分级分类监管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食品风险分级分类监管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品风险分级分类监管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风险分级分类监管工作总结(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食品风险分级分类监管工作总结xx县市场监督管理局XX年食品生产流通环节安全监管工作总结XX年,xx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流通监管工作在市局党组和上级主管科室的正确领导下,严把“六关”,专项整治和日常监督相结合,多措并举,切实推进生产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各项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工作做法1、严把监管队伍思想关。XX年底至XX年初,是食品监管机构改革关键之时,xx县率先启动并实现工商、食药监、质监“三局合一”,各种流言较多,食品监管队伍在上出现一些思想浮动、工作松动、责任

2、意识下降的迹象。县局党组对此高度重视,在各种会议上多次强调目前食品监管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在机构改革未到位之前,全系统上下必须全力以赴,严防死守,站好最后一班岗,确保辖区无食品安全责任事故。今年初,结合“三严三实”教育实践活动,全系统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开展整治“四风”、坚定责任意识活动,通过学习教育、查摆问题、及时整改等阶段在思想上、作风上狠刹了队伍中责任意识上的放松风,执法检查中的马虎风,工作当中的拖沓风、观望风、摇摆风。今年五月,机构改革基本尘埃落定,全系统食品流通监管各项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执行都基本到位,体现了监管队伍思想作风上稳定、可靠。2、严把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准入关。为做好改

3、革过渡期间食品流通许可工作,要求全县系统从严把握许可条件,严禁放宽、降低许可标准,认真实施现场核查,现场核查不走过场;严禁过渡期间突击发证、“搭车”上路,确保审查、核发食品流通许可证质量。严格市场准入,做好食品生产企业QS证书年审工作。严格按照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要求,指导xx食品、xx食品、xx镇挂面食品加工厂等7家企业做好QS换证工作。8家食品生产企业提交了食品生产许可证年度自查报告,通过了QS证书年审。5月,制定了食品行政许可规范,组织各所所长、许可人员、核查人员进行了行政许可培训。截止目前,我局共核发食品流通许可证6814户,其中食品批发344户、食品零售3487户、批发兼零售2283

4、户,乳制品经营户908户。同时,从今年1月开始,全系统陆续开展了乳制品经营主体、批发户、总代理等以及农村食品市场经营主体资格清查整治工作,认真开展食品经营主体资格清理,加强食品经营主体经济户口管理,不断完善进货查验、索证索票等制度,实施问题商品退市等制度,规范食品市场主体资格。今年五月,县局注册股、餐饮股、生产流通股等股室展开讨论、征求意见,完成关于食品经营许可下放相关问题的调研,将餐饮服务许可证、食品流通许可证的行政审批下放到基层所,以体现机构改革后统一监管的整体要求,也有利于便捷、高效的工作原则,方便人民群众就近、便利、快捷的办证需求,实施统一、高效的服务。3、严把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关。

5、加强食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监管。通过监督检查,产品查验、教育培训等方式,加大对全县123家食品生产企业的检查和指导力度,以查促改,进一步增强其主体责任意识,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在检查中强调食品生产企业要建立生产经营全过程记录制度,持续保持食品许可和卫生条件,整体提升食品生产水平。食品经营者是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为培育食品经营者树立食品安全责任意识,今年,一是从食品经营从业人员业前培训入手,帮助、指导、监督食品经营者开业前建立食品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培训制度,进货查验、索证索票、购销台帐登记制度,定期清理库存、不合格产品退市制度和入市食品质量承诺制度等相关食品安全自律制度;二是加强对食品经

6、营者各项自律制度执行落实情况的监督,督促经营者把质量管理贯穿内部经营各个环节,提高其自律意识与执行能力;三是各大超市、批发户严格执行食品质量自查制度,超市、批发户自行对经营的食品实行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对问题食品自行下架处理,严守上市食品质量第一关,执法人员日常监管再查,建立食品安全的双保险制度。4、强化食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按照政府XX年食品定期监督检验计划目录,XX年食品定期抽检任务下达计划为838个批次样品,覆盖食品生产企业及小作坊、批发市场、超市商场、食品店、食杂店等。截止XX年12月5日共抽查食品550个批次,其中:市级定检371个批次,白酒专项抽查46个批次,食品流通抽样133个批次

7、。已出检验报告363份,不合格60个批次,合格率为%。5、开展食品生产经营者教育培训。按照市场安全大约谈工作机制,为进一步提高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自律、诚信、守法意识,切实规范生产经营行为,组织召开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约谈暨培训会,对该县150家食品生产经营重点企业负责人进行集体约谈。约谈会上,深刻分析了该县当前食品安全形势,并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提出明确要求:一是正视问题、高度警醒。要求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要深刻把握当前食品安全新常态,对检查中暴露出的问题保持高度警醒,严格遵守食品安全“红线”,切实做到诚信守法经营;二是落实责任,严格整改。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有效执行食品安全制度,建

8、立安全隐患台帐,落实专门责任人,逐一整改消号;三是严管重罚,绝不手软。通报了我县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存在的问题,组织学习了xx省食品生产经营管理规范、国家商标广告法律法规、食品检验知识培训,讲解食品生产许可证下放到市级后的申报要求,并与参会企业负责人签订了XX年度食品安全责任书。宣传贯彻新的食品安全法,印制食品安全法单行本3万册,分发到各部门、经营单位。6、严把食品违法行为整治关。一是在生产环节开展白酒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按照省、市白酒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要求,我局本着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原则,把整治与规范、监督与自律的各项措施有效结合,从XX年2月3日至4月30日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为期3个月

9、的白酒质量专项整治。一是摸清我县白酒生产质量基本情况。目前,我县没有一家白酒生产企业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但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我县广大的农村市场,各乡镇采取传统工艺采用固态发酵酿造白酒,就地散装销售的小作坊还大量存在。据统计,我县有白酒酿造小作坊132家,从近几年白酒定期监督检验的情况来看,XX年合格率为%,XX年合格率为%,XX年合格率74%,我县散装白酒的总体质量不稳定且呈下降趋势。二是全面动员,突出整治重点,开展隐患排查。专项整治结合春节期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对全县白酒小作坊和散白酒经营单位进行全面排查。我局分八个组,对全县白酒生产小作坊和散白酒经营户进行排查,摸清辖区内白酒生产小作

10、坊的数量及生产情况等信息,建立完善管理档案,填写了散装白酒生产经营单位基本信息表,做到心中有数。三是强化依法查处和监督管理。在专项整治中,我局共出动执法人员264人次,检查委托备案生产企业1家,小作坊、小经营户191家,专项整治中发现问题企业1家,小作坊、小经营户25家,发放整改文书26份。共组织抽样16批次,抽样不合格2个批次,没有发现白酒中甲醇、氰化物等重要安全指标不合格的,排查中未发现用工业酒精或甲醇制售散装白酒等违法行为。共立案处理9起,处罚款元。通过专项整治,摸清了我县白酒生产经营的现状,督促白酒小作坊切实承担起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提高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全面规范白酒生产经营行为,提高了

11、我县白酒生产质量安全保障能力,为老百姓的身体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从元旦春节节日食品市场专项整治开始,陆续开展了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百日专项行动、乳制品及婴幼儿配方乳品专项整治行动、冷冻肉类及其制品清理行动、五一期间食品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农村食品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等。在整治的同时,大力开展各类宣传活动,提升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3月15日,开展了“”宣传活动,宣传食品安全知识。3月30日,开展了为期一天的全国食品药品投拆举报宣传工作。宣传活动以“合力打假、守护健康”为主题。县市监局工作人员通过搭建展台、发放资料、受理举报、展示假劣食品药品等方式向公众公开食品药品投诉报举报电话,宣传投诉报举受理程

12、序、食品药品有奖举报奖励及食品药品识假辨假XX年度*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总结XX年以来,*县食品药品监督局以大型餐馆、学校及托幼机构食堂、示范街及示范乡镇餐饮单位、旅游景区餐饮单位等为重点,扎实推进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截至目前,全县现有餐饮服务单位169家,其中大型餐馆1家,已量化评定1家,评定率100%;中型餐馆25家,已量化评定25家,评定律100%;小型餐馆47家,已量化评定47家;持证学校、托幼机构食堂33家,已量化评定33家,评定率100%;旅游景区餐饮服务单位7家,已量化评定7家,评定率100%;机关及企事业单位食堂和集体用餐配送单

13、位8家,已量化评定8家,已评定律100%;其他餐饮服务单位49家,已量化评定8家。为做好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制定印发了*县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全面规范和推进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按照文件的部署和要求,加强领导、完善措施、积极推进,确保了量化分级管理工作顺利进行。一、加强宣传培训。让监管人员熟练掌握餐饮量化分级的标准、程序,让餐饮企业了解量化分级的目的意义,顺利开展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的两大基础性工作。我局对监管人员开展培训,确定量化分级的各项标准和把握尺度。同时,召开餐饮企业动员培训会,让餐饮单位明确开展量化分级的目的、意义、实施的方法、程序以及评定的标准,开展现场观摩讲解活动

14、。我们有序组织企业人员参训,要求餐饮单位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员、厨师长等管理人员每年接受不少于40小时的集中培训,从整体上提高食品安全意识。目前,我县已组织餐饮管理人员培训2期,对140多家餐饮单位290名安全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进行了培训。我们还通过县电视台、*县周报、政府网站等专题栏目,广泛开展舆论宣传,引导消费者选择等级高的餐饮单位就餐。由于宣传、教育培训到位,我县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得到了广大餐饮单位的配合和消费者的认可。二、加强布局流程审查。针对餐饮行业不重视流程布局设计的问题,我局将餐饮服务单位的布局流程列入到餐饮服务许可条件之一,凡新开办或改扩建的餐饮单位,必须符合许可量化分级的要求,

15、否则,一律不予许可。对中型以上餐饮单位和学校食堂,监管人员还提前介入,进行预防性审核。从图纸把关到现场指导、从布局流程到设备设施,逐一进行监督指导。通过指导,中型餐饮和学校食堂等风险较高的单位,流程布局更趋于合理,许可一次通过率大幅增加。对不符合开办学校食堂条件的,坚决不予批准。三、加强餐饮管理制度的建设。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并全面落实,是有效降低餐饮食品安全的风险,也是量化分级管理的重点内容之一。食品原料购进验收索证索票记录、从业人员体检培训和晨检、餐饮具清洗消毒、食品留样等重点制度,要求餐饮单位悬挂上墙。同时,为促进系列制度在餐饮服务企业有效执行,结合日常监管,对发现不执行相关制度的,责令改

16、正。四、加强动态监管结果公示。照我省量化分级管理方案要求,对辖区餐饮企业实行一年1次监管,年度根据监管情况,确认年度等级。建立监管信用档案,记载监管情况。通过每次监管的量化评分,确定动态级别和脸型。动态等级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分别以大笑、微笑、平脸表示。我们要求餐饮企业在店堂醒目位置悬挂“六统一”公示栏,统一公示许可情况、从业人员信息、食品安全管理员、食品安全承诺书、监管部门动态监督结果、餐饮安全投诉举报电话等,接受社会监督。并建立了监管信用档案。五、加强与示范创建的结合。一方面,鼓励餐饮服务单位相对集中、经营相对规范的街道,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量化评分的要求,增加硬件投资,优化布局流程,规范各项管理,争取达到年度B级以上水平,积极创建“餐饮示范一条街”。对经营规范、食品安全状况比较好、有一定引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