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计划评审技术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391612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计划评审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项目计划评审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项目计划评审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项目计划评审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项目计划评审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项目计划评审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计划评审技术(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项目计划评审技术计划评审技术求工期、标准差、方差以及概率计划评审技术。PERT使用3种估算值来界定活动持续时间的近似区间:最可能时间。基于最可能获得的资源、最可能取得的资源生产率、对资源可用时间的现实预计、资源对其他参与者的可能依赖以及可能发生的各种干扰等,所得到的活动持续时间。最乐观时间。基于活动的最好情况,所得到的活动持续时间。最悲观时间。基于活动的最差情况,所得到的活动持续时间。PERT分析方法对以上3种估算进行加权平均,来计算:根据正态统计分布图,预期活动持续时间表示50%概

2、率的可能性在该工期完成。工期落在预期活动持续时间1个标准差的范围之间的概率是%,落在2个标准差的范围之间的概率是%,在3个标准差的范围之间的概率是%。例1:公司的某项目即将开始,项目经理估计该项目10天即可完成,如果出现问题耽搁了也不会超过20天完成,最快6天即可完成。根据项目历时估计中的三点估算法,你认为该项目的历时为该项目历时的估算标准差为。A10天B11天C12天D13天A天B天C天D天解答:(37)BT=(6+4x10+20)/6=11(38)C=(20-6)/6=例2:A任务持续时间悲观估计为36天,最大可能估计为21天,乐观估计为6天。那么A行为在16到26天之间完成的概率有多大?

3、%解答:求出=/6=5由可知21+5=2621-5=16,因此1626天落在1分布内。由1的概率P为可得答案为B.%注意:必须记住三个数字是1%2%3%学习导航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了解项目计划的主要内容;熟悉工作分解结构;掌握风险计划管理;正确进行沟通计划管理。项目计划项目计划作为项目管理的第二个阶段,在项目管理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项目管理中,项目计划阶段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进度计划管理、成本计划管理、风险计划管理和沟通计划管理。一、进度计划管理1.工作结构分解工作结构分解,又称工作分解结构,是对项目的工作范围进行分解的过程,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所做的事情有多少,是做计划的第一步。要分解项

4、目范围,首先就要对项目范围进行定义,其目的是把项目的逻辑范围清楚地描述出来并获得认可。范围陈述被用来定义哪些工作包括在该项目内,哪些工作在该项目外,并作为WBS分解的依据。项目范围与产品范围的区别在于:产品范围定义了产品或服务所包含的特性和功能;项目范围定义了为交付具有规定特性和功能的产品或服务所必须完成的工作。项目范围包含产品或服务的范围和项目管理的范围两个方面。工作结构分解的实质工作结构分解的实质是“大事化小”,是将项目的任务按照一定逻辑进行逐渐层分解,分解到可预测、可管理的单个活动为止。工作结构分解的方法工作结构分解的方法有两种:第一,自上而下法。自上而下法是领导按照项目层次,自上而下进

5、行分解。第二,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是项目团队成员一起开会讨论,发现问题,并进行项目分解。工作结构分解的表达形式工作结构分解的表达形式有两种:第一,图形式。图形式,又称树形法,指把项目按照逐级进行分解。第二,目录式。目录式,又称列表法,是把项目按照活动任务进行分解。工作结构分解的思路工作结构分解的思路主要有四种:第一,按项目的主要交付成果分;第二,按职能分;第三,按产品结构分;第四,按项目实施顺序分。在项目管理中进行工作分解结构时,这四种方法都有可能被用到。工作结构分解的原则工作结构分解的原则是完全穷尽,彼此独立。分解至穷尽的特征是一个清晰的任务完成,一个清晰的责任人,能够估算的工期和工作量。

6、通常而言,工期为半年的项目的活动长度应小于两周;工期为一年的项目的活动长度应小于四周,即一个月。一个月是一个高峰值,一般都情况都应尽量以一个月为限,特殊情况除外。2.建立责任矩阵RAM责任分配矩阵,是将WBS中的每一项工作指派到OBS中的执行人员所形成的一个矩阵,用于项目组织分配工作任务和落实责任。在RAM矩阵中,一般列出了项目活动在不同阶段的负责人、协助人、知会人、审批人和承包人等,即人事对应,也称为人力资源的预排。3.活动排序和工期估计活动排序活动排序的方法是采用网络计划评审技术,即网络图。网络图简称Pert,是一种排序工具,它按照工作的客观规律顺序、项目目标的要求顺序、轻重缓急和项目本身

7、的内在关系进行排序,让相关联的活动形成一个子网,再把这些子网进行合并。网络图的分类。网络图又可分为单代号网络图和双代号网络图。单代号的网络图又称前导图,即通过一个代号来表示一个活动,指把每项工作作为一个节点,按照工作先后顺序用带箭头的界限图表示活动先后顺序的排序过程。单代号工作位于节点上,即每个节点表示一项工作,箭头表示工作的先后顺序及相互关系。这个代号可以是字母,也可以是数字。如图1所示:图1前导图活动的依赖关系。如图2所示,活动的依赖关系主要分为四种:一是上个任务必须结束,下个任务才能开始,如洗锅炒菜;二是上个任务开始,下个任务才能开始,如清洁地板刷油漆;三是一个任务必须有开始,才能有结束

8、,如哨兵上岗哨兵下岗;四是一个任务的最后一个环节结束,这个任务才能结束,如批准整个设计制订下一步计划。图2活动的依赖关系网络图的绘画要点。归结来讲,在画网络图时要注意四点:第一,不要出现喇叭形和八字形;第二,尽量不要出现交叉;第三,不要出现拐弯;第四,尽量从外向里画。工期估计工期估计是指根据项目范围和资源的相关信息,确定完成所有活动所需的工期。估算情况。工期估计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专业的工作量。专业工作量是指表现项目直接的活动和交互,并对项目的直接成果有关键性影响的活动,属于专业活动。对专业工作量的估计,先要估计其规模、生产率,然后得到工作量,从而得到工期,这一过程也要考虑到人的数量和能力。

9、计算公式为:规模/生产率=工作量第二,非专业的普通工作。此类活动先估计工作量,再考虑人的数量和能力,再到工期。第三,管理或简单性的活动。此类活动直接估计工期,如开会。估算方法。工期估计常见的估算方法两种:第一,三点估算法。三点估算法指采用乐观、悲观和最可能的三点对工期进行估算,并进行平均值、标准差值等有关计算来确定工期的方法,用公式表示为:工期=/6其中,a代表乐观估计时间,b代表正常估计时间,c代表悲观估计时间。第二,专家判断法。指由项目经理组织13名团队成员对任务消耗的工期进行估算,并确定项目日程。工期估计常见的方法还有六点估算法。三点估算法和六点估算法都是针对个人而言的。需注意的是,任务

10、的工期估计要以“谁来做”和“如何做”为基础。4.关键路径和甘特图关键路径关键路径可以理解为一个工作原则,是1957年杜邦公司发明的,指有制约关系的工期总和最长的那条路径,它是完成项目所需的最短时间。关键路径上的每一项任务都是关键任务,如果这些任务的完成时间延迟,就会影响项目或阶段的完成时间,即总工期是受关键路径影响的。甘特图甘特图,又称横道图,是1917年由亨利甘特发明的,其以图示的方式通过活动列表和时间刻度形象地表示出任何特定项目的活动顺序与持续时间。甘特图一般都是线条图,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活动,线条表示在整个期间计划和实际的活动完成情况,菱形表示里程碑,箭线表示活动的关系,如图3所示。

11、图3甘特图目前,微软的office系列中有一个项目管理软件,可以自动生成甘特图,这大大提高了项目管理工作的效率。二、成本计划管理项目成本主要由人工成本、材料成本、设备费用、不可预见费用等构成。1.总预算的信息来源项目总预算的信息主要源自四个方面:第一,历史项目;第二,任务的执行者;第三,专业评估人士;第四,行业权威。2.总预算的估算方法项目总预算的四种信息来源对应四种估算方法。自下而上法自下而上法的信息来源于任务的执行者,是指由项目的执行者估算最详细的计划活动费用,然后将这些活动费用汇总到更高层级。专家判断法专家判断法的信息来源于专业评估人。专业评估人可以是公司内部的,也可以是公司外部的。类比

12、法类比法的信息来源于历史项目。一般来说,利用历史信息和专家判断,只有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才比较可靠:第一,先前的项目不仅在表面上且在实质上和当前项目是类似的;第二,做估算的个人或小组具有必要的经验。参数成本法参数成本法的信息来源于行业权威数据。比如,确定项目成本与编写计算机程序代码的运行关系。这些权威数据可以是公司内部的,也可以是外部的。所谓参数,是公司以往项目经验的累加,累加的越多,这个参数越准确。项目总预算并不是项目计划阶段做的事情,而是项目启动阶段的项目任务书中应包含的内容。得到项目总预算,就要制订阶段资金计划表,以加强资金的阶段性控制,这些是要在项目计划阶段做的,即成本计划管理。三、风险计

13、划管理1.管理要点风险管理贯穿项目始终风险是指不期望发生的事件的不确定性,不一定是指损失或损害,所以风险管理贯穿项目始终。风险管理风险的识别是全员、全过程的项目的全部成员都有识别风险的义务。风险管理只需一张表格风险管理只需一张表格,这个表格只需具备一些基本要素即可,如序号、风险描述、风险类型等。通过这张表格了解风险的基本信息,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等级,从而制订相应的响应计划并进行风险跟踪及处理。2.管理步骤识别风险风险需要全员识别,项目风险一旦被识别出来就需要进行风险管理。识别风险的方法主要有四种:第一,假设;第二,回顾WBS;第三,头脑风暴法;第四,回顾以往项目中出现的问题。评估风险等级风险等

14、于影响大小乘以发生概率。因此,进行风险评估需要从发生概率和影响大小两个维度来进行等级评估,即分别将这两个维度分成不同的档次进行相乘,得到风险的等级。通常来说,发生概率和影响大小一般分为高、中、低三档,具体可根据公司风险管理水平的高低及项目的精细化程度进行划分。制定风险响应计划工程教育学院CollegeofEngineering工程硕士讲义课程名称:项目计划与控制任课教师:王守清教授XX年11月王守清博士/教授/博导简介1963年生于福建,清华大学建筑结构工程学士/经济与管理硕士、香港理工大学管理工程博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项目融资(BOT/PFI/PPP)博士后,曾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任教5年,现为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暨清华大学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清华大学与企业合作委员会(海外)联络教授,兼FIDIC-清华大学-中咨协会培训中心主任、全国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教育协作组(102所大学)组长、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教育学院客座教授、浙江理工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双法)项目管理研究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双法)应急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对外承包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