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工程考研科目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366877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属材料工程考研科目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金属材料工程考研科目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金属材料工程考研科目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金属材料工程考研科目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金属材料工程考研科目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属材料工程考研科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材料工程考研科目(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金属材料工程考研科目全国高校报录比汇总6、金属材料工程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掌握金属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生产工艺、环境与性能之间关系的基本规律。通过综合合金设计和工艺设计,提高材料的性质、质量和寿命,并开发新的材料及工艺。本专业培养具备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冶金、材料结构研究与分析、金属材料及复合材料制备、金属材料成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从事

2、金属材料的设计制造、材料表面改性以及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功能材料等在机械与化工、能源与环境、电子与信息、冶金与矿山、电力与动力和国防建设等领域,以及汽车、石油化工、半导体等行业中的应用,也能从事材料生产组织、技术管理和材料的检测、失效分析等技术监督工作。也可以到高等院校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在硕士或博士研究生阶段可从事材料表面工程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等领域的新材料基础理论、设计、制造与分析测试等研究工作。开设院校云南大学、长安大学、武汉大学等全国高校报录比汇总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排名_开设的院校_毕业生能力用人单位评价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排名_开设的院校_毕业

3、生能力用人单位评价: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A+等级的学校有: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A等级的学校有: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B+等级的学校有: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B等级的学校有: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C+等级的学校有: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C等级的学校有: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D+等级的学校有:全国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排名前二十的学校1.上海交通大学2.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3.北京科技大学4.清华大学5.哈尔滨工业大学6.中南大学7.浙江大学8.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西北工业大学1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1.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12.大连理工大学13.华南理工大学14.湖南大学15.山东大学16.

4、四川大学17.同济大学18.天津大学19.东南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方向一、专业简介及培养目标金属材料工程是国家经济建设的支柱,在航空航天、能源化工、国防军工、冶金机电等各行业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西安交通大学优势学科之一,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金属材料工程主要研究金属材料性能优化的基本理论,探索提高材料使用性能的有效途径,了解金属材料的性能特点及其工程应用。学生通过院级课程的学习已经具备了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一定的实验技能,本专业重点向学生介绍金属材料合金理论、常见工程构件的失效分析、材料内部缺陷的检测技术、金属功能材料、复合材料等相关知识,使学生掌握金属材料合金化基础理论

5、知识,熟悉几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及其力学性能与应用。培养学生选择材料和使用材料的科学思路。使学生能从事工程零构件的失效分析工作,提出预防零件失效的具体措施,使学生掌握金属材料内部缺陷无损检测技术,提出预防零件失效的具体的措施,了解复合材料、生物材料及功能材料的基本理论及要求,培养学生完整的金属材料知识体系。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现代化建设所要求的系统材料知识、基础理论知识及工程技术知识,具有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研究开发能力。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具有学士、硕士、博士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是211工程建设学科的二级学科。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科学研究紧密结合国家科技发展的重大需求,瞄准国际前沿,开

6、拓研究思路,不断提高研究水平,保持本学科在国内外的特点和优势。二、课程设置根据培养目标,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主要以金属材料为核心,课程体系包括合金与强化理论、材料选择与应用、零件失效分析、组织缺陷检测等主要内容。主要课程有: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失效分析与防止,金属功能材料,复合材料,材料无损检测技术,生物材料。表1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课程三、就业方向本专业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课程的学习和大型综合实验的锻炼,使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并重,注重学生科学思维方式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后科研单位从事工程材料、新型材料及其加工技术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也可在机械、冶

7、金、化工、能源、电子、交通、轻纺、军工等企业从事材料制备、材料选择与应用、材料质量与性能检测工作。也可到高等学校从事教学工作。国家需求量大,学生就业情况良好。工作后适应性强,深受用人单位欣赏。四、师资力量本专业方向有教师11名,教授5名,副教授6名,讲师1名。其中1名,讲座教授1名,973首席科学家1名,教师的研究项目和承担的课题如表2所示。本专业的教师学术修养高,敬业奉献,目前承担国家级的科研项目20余项,研究经费4000余表2师资力量万元。在培养学生方面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培养宗旨,注重学生科学思维方式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表3是XX届毕业设计选题和指导教师情况

8、统计。五、试验条件与学院和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共享的设备: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学实验平台,材料微观组织分析的高分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以及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的系列试验机,满足本专业学生从材料热处理、金相式样制备和组织观察分析、性能测试等实验要求。金属材料专业方向的还具固定资产近1000万元的特色设备。微力疲劳试验机Tytron250:可用于薄膜或者小尺度材料在微小力加载的疲劳性能测试;高真空电弧熔炼炉和逆向真空压铸设备:可用于制备高性能非晶合金和特种化学成分的合金;真空热挤压炉:可实现材料在真空状态下把工件加热和挤压成型,避免氧化;还可进行真空状态下的高温烧结。复合热分析仪DCS/DTA:对各种

9、材料相变进行测定,确定其相变温度点以及热焓等数值。联想iCluster1800深腾高性能服务器计算平台:用于有限元、分子动力学计算大型计算。表面分析与磁控溅射系统:高真空下制备金属薄膜以及薄膜化学成分与结构分析等。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拟购置渗氢与复合挤压设备和聚焦粒子束及加工设备等,分别实现材料微观组织的微晶和纳米晶以及微米尺度试样的加工。六、科研成果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方向已形成了“金属材料强度研究及其应用”的学术传统和学科体系,在“发挥材料强度潜力”、“低碳马氏体理论及应用研究”和“材料强塑韧合理配合”等方面的基础理论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多项奖励,研究成

10、果已应用于多种行业和领域,显著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近年来,承担973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连续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十五”863、霍英东青年基金项目、博士学科点基金、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等科研项目20余项。研究经费4000余万元。在材料学科国际一流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引起国内外同行的普遍关注。现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20余人、博士研究生610人。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方向介绍一、概况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是材料科学与工程的新兴学科,是世界各个国家非常重视和大力发展的前沿性方向。为适应世界材料科学发展的新趋势,使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学科领域处于国

11、际发展的前沿,材料学院设立了“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方向。目前,“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方向依托材料学院新材料研究室和表面工程研究室,本专业方向的课程主要涉及无机非金属材料,及现代表面技术。主要研究领域涉及先进陶瓷及其复合材料、军工用新材料、功能陶瓷材料及薄膜材料及材料表面改性技术。此外,还包括新型金属材料、机械合金化等。多年来形成了以国家、企业需求为牵引,将材料基础研究与新材料应用开发相结合的特色。目前主要承担国家973、863、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国防军工,以及企业合作课题等各种重要科研项目。二、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课程的教学内容涵盖无机非金属材料粉体、块体和薄膜的合成

12、制备技术、陶瓷材料的结构与力学性能、功能陶瓷与纳米无机材料、生态环境材料,以及现代表面技术。培养具备无机非金属及其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的知识,能在无机非金属材料结构研究与分析、材料的制备、材料成型与加工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三、课程设置专业主干课程有:无机非金属材料合成与制备、陶瓷材料学、功能陶瓷材料、现代表面技术、无机非金属纳米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等课程。学生除掌握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外,通过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的培训,掌握无机非金属材料研究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进一步从事结构陶瓷、功能陶瓷、其它无机非金属材料,以及材料表面技术方面的研究开发能力。表1专业课程目的-通过该培训员工可对保安行业有初步了解,并感受到安保行业的发展的巨大潜力,可提升其的专业水平,并确保其在这个行业的安全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