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论实验报告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366165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量子论实验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量子论实验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量子论实验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量子论实验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量子论实验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量子论实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量子论实验报告(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量子论实验报告量子论100年1.中国科学家纪念量子论创立百年新华网2.踏在跨世纪的台阶上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3.量子物理百年回顾D.Kleppner&R.Jackiw新华网北京12月14日专电中国著名核物理学家、纳米专家、半导体专家等科技界权威人士今天聚会,纪念100年前创立、对本世纪经济、科技、军事和社会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量子论。应用量子论,参与研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物理学家、中国科学协会主席周光召在纪念大会上说,量子论和量子力学对人类社会的科学、哲学、技术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2、“没有量子论就不可能有半导体、集成电路、激光器和信息科学”。周光召说,由于人类能够操纵单个原子,在21世纪,人类按照量子力学将会设计出越来越多符合人们要求的,具有特殊功能的微结构。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开幕式上说,量子论和相对论的诞生堪称本世纪最伟大的科学革命。从1982年开始的新一轮量子力学研究将深化对这一学科基本概念的认识,“有可能对当代电子学、光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等产生革命性的影响。路甬祥说,量子论和相对论已共同成为20世纪人类科技文明的基石,从哲学上根本改变了人们关于时间、空间、物质和运动的概念。他说,100年前的今天,德国的理论物理学教授普郎克在柏林宣读了他的论文论正常光谱能量

3、分布规律,这一天标志着量子论的诞生。中国科学院在过去两年特别安排了有关量子物理与信息研究的项目。踏在跨世纪的台阶上-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1900年12月14日,普朗克在柏林德国物理学会宣读了他的划时代论文论正常光谱能量分布定律。这一天便标志着量子论的诞生,它同1905年由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已共同成为20世纪人类科技文明的基石,也从哲学上根本改变了人们关于时间、空间、物质和运动的概念。正如江泽民主席今年5月在接受美国科学杂志独家专访时强调指出的:“可以说,如果没有量子理论,就不会有微电子技术。如果没有相对论,就没有原子弹,也不会有核电站。”我曾在中国科学院XX年科学发展报告的序言中提到过,量子

4、论和相对论的诞生堪称本世纪最伟大的科学革命,使物理学和化学乃至天文学和地质学可以统一在物质科学的名义之下。爱因斯坦统一引力相互作用与电磁相互作用的思想,由于相对论和量子论结合所导致的原子核和亚核层次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的发展,而形成了关于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统一的研究纲领。这一研究纲领的第一个重大成果是在强子结构的夸克模型基础上完成的弱相互作用与电磁相互作用统一的理论。但包括强相互作用在内的大统一理论和包含引力于其中的超统一理论还在探索之中。相对论宇宙学的大爆炸模型把物质的微观结构研究和宇宙起源的研究融合在了一起。据考证,普朗克是历史上第一个被冠名为理论物理学教授的,量子论的发现与他天才的理论思

5、维分不开。同时,正如周光召院士在去年10月的一次报告中所指出的,量子论之所以会在德国产生,主要得益于他们理论和实验密切结合的传统。1923年,普朗克在纪念把黑体辐射测量从维恩的近红外到紫光区结果做到远红外的鲁本斯的演讲中指出:“倘若没有鲁本斯的介入,辐射定律的表述以及量子论的建立也许会是另一种样子,有可能根本就不会在德国诞生。”量子论之所以在德国首先被发现,也是基于当时德国工业化需求而建立起来的精确的光谱分析技术。有着5000年历史文化的中华民族具有高度的聪明才智与创新能力。至今华裔科学家已有6人获得诺贝尔奖。但无须讳言,在20世纪前半叶,中国物理学家在理论和实验上做出的重大发现基本上都是在国

6、外研究机构完成的,如二三十年代赵忠尧、吴有训先生的工作,四十年代黄昆先生的工作,五十年代还保持中国国籍的李政道先生、杨振宁先生的工作。这种现象并不偶然,它反映了旧中国和新中国建立初期科研实验条件的落后和孕育科学创新土壤之贫乏。今天,我国走改革开放之路,与世界有广泛交流与合作,经济实力比当年创立量子论的德国更强,中国已经到了可以自主创新的阶段。在中国科学院第一期创新工程试点中,我们鼓励原始创新,加强了实验基地的建设,在中央的特别支持下,配备先进的实验设施。我相信近代以来重大科学发现没有在中国本土产生的历史将很快结束。量子论的发现确实得益于由康德和黑格尔发展出来的德国哲学传统。自牛顿以来,物理界一

7、直受机械论的控制,任何系统都必须归结于眼睛直觉的世界。在量子力学诞生后,经典物理的机械论才被彻底打破,人类才第一次认识到我们所处的物质世界远不是我们日常看到的图像。玻尔曾经说过:“不为量子论所震惊者,必然不理解量子论。”能量的分立,动量与位置的测不准原理等量子世界的奇妙现象现在已为每一个大学生所熟悉。今天,当我们踏着跨世纪的台阶,深情回眸量子论带给人类的文明与对宇宙认识的同时,我们更应从量子论的诞生与成长的历史得到有益的借鉴。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的是,我们的年轻物理学家应该注意到对量子论创立有重要贡献的两位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与玻尔关于量子论的诠释长达几十年的争论时至今日并没有结束。1982年巴黎

8、大学的阿斯佩克特等人所做的实验已把这种思辨性的争论提高到实验辩证。这一轮量子力学的新研究高潮不仅仅涉及量子力学基本概念的深化,而且有可能对当代电子学、光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等产生革命性的影响。中国科学院第一期创新工程试点的重大前沿领域特别安排有量子物理与信息研究项目,就是顺应这个量子论的世纪性新发展的需要。我希望我们的年轻科学家加入当代物理学这一非常活跃、非常有基础意义、甚至会产生革命性跃迁的新领域,期望在21世纪从他们当中诞生在中国土地上成长起来的普朗克和爱因斯坦式的大科学家,产生出如同量子论、相对论一般伟大的、新的科学发现和科学理论。发表人:Sloop_C(天堂鸟XX)版面名称:Dept

9、AandAP2754文章提要:量子物理百年回顾源发站:中国科大BBS站(Sun,17DecXX18:29:05)译者序:本文是世界著名科学刊物Science纪念Planck提出量子概念100周年的一篇评论文,基本上描述了上个世纪物理学波澜壮阔的发展场面。故特此译为中文,以飨读者。量子物理百年回顾D.Kleppner&R.Jackiw全面列举一下20世纪最有影响的科学进展应当包含广义相对论、量子力学、宇宙大爆炸、遗传密码的破译、生物进化理论和其他一些读者喜欢的课题。在这些进展当中,量子力学深层次的根本属性使得它处在一个最为独特的位置。它迫使物理学家们改造他们关于实在的观念;迫使他们重新审视事物最

10、深层次的本性;迫使他们修正位置和速度的概念以及原因和结果的定义。尽管量子力学是为描述远离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的抽象原子世界而创立的,但它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无比巨大。没有量子力学作为工具,就不可能有化学、生物、医学以及其他每一个关键学科的引人入胜的进展。没有量子力学就没有全球经济可言,因为作为量子力学的产物的电子学革命将我们带入了计算机时代。同时,光子学的革命也将我们带入信息时代。量子物理的杰作改变了我们的世界,科学革命为这个世界带来了的福音,也带来了潜在的威胁。量子力学既不象广义相对论那样来自于对引力与几何关系的光辉洞察力,也不象DNA的破译那样揭开了生物学一个新的世界的神秘面纱,它的起源不是

11、一步到位的,是历史上少有的天才荟萃在一起共同创造了它。量子的概念如此的令人困惑以至于在引入它以后的20年中几乎没有什么根本性的进展,后来一小撮物理学家花了三年时间创立了量子力学。这些科学家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所困扰,甚至有时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失望。或许用下面的一段观察资料能最好地描述这个至关重要但又难以捉摸的理论的独特地位:量子理论是科学史上能最精确地被实验检验的理论,是科学史上最成功的理论。量子力学深深地困扰了它的创立者,然而,直到它本质上被表述成通用形式75年后的今天,一些科学界的精英们尽管承认它强大的威力,却仍然对它的基础和基本阐释不满意。今年是MaxPlanck提出量子概念100周年。在

12、他关于热辐射的经典论文中,Planck假定振动系统的总能量不能连续改变,而是以不连续的能量子形式从一个值跳到另一个值。能量子的概念太激进了,Planck后来将它搁置下来。随后,Einstein在1905年认识到光量子化的潜在意义。不过量子的观念太离奇了,后来几乎没有根本性的进展。现代量子理论的创立则是斩新的一代物理学家花了20多年时间的结晶。您只要看一下量子理论诞生以前的物理学就能体会到量子物理的革命性影响。1890年到1900年间的物理期刊论文基本上是关于原子光谱和物质其他一些基本的可以测量的属性的文章,如粘性、弹性、电导率、热导率、膨胀系数、折射系数以及热弹性系数等。由于维多利亚型的工作机

13、制和精巧的实验方法的发展的刺激,知识以巨大的速度累积。然而,在同时代人看来最显著的事情是对于物质属性的简明描述基本上是经验性的。成千上万页的光谱数据罗列了大量元素波长的精确值,但是谁都不知光谱线为何会出现,更不知道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对热导率和电导率的模型解释仅符合大约半数的事实。虽有不计其数的经验定律,但都很难令人满意。比如说,Dulong-Petit定律建立了比热和物质的原子重量的简单关系,但是它有时好使,有时不好使。在多数情况下同体积气体的质量比满足简单的整数关系。元素周期表尽管为化学的繁荣提供了关键的组织规则,但也无任何理论基础。在众多的伟大的革命性进展中,量子力学提供了一种定量的物质理

14、论。现在,我们原则上可以理解原子结构的每一个细节;周期表也能简单自然地加以解释;巨额的光谱排列也纳入了一个优雅的理论框架。量子力学为定量的理解分子,流体和固体,导体和半导体提供了便利。它能解释诸如超流体和超导体等怪异现象,能解释诸如中子星和Bose-Einstein凝聚等奇异的物质聚集形式。量子力学为所有的科学分支和每一项高技术提供了关键的工具。量子物理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原子层次的物质理论:量子力学;正是它我们才能理解和操纵物质世界。另一个是量子场论,它在科学中起到一个完全不同的作用,稍后我们再回到它上面来。旧量子论量子革命的导火线不是对物质的研究,而是辐射问题。具体的挑战是理解黑体辐

15、射的光谱。烤过火的人都很熟悉这样一种现象:热的物体发光,越热发出的光越明亮。光谱的范围很广,当温度升高时,光谱的峰值从红线向黄线移动,然后又向蓝线移动。结合热力学和电磁学的概念似乎可以对光谱的形状作出解释,不过所有的尝试均以失败告终。然而,Planck假定振动电子辐射的光的能量是量子化的,从而得到一个表达式,与实验符合得相当完美。但是他也充分认识到,理论本身是很荒唐的,就像他后来所说的那样:“量子化只不过是一个走投无路的做法”。Planck将他的量子假设应用到辐射体表面振子的能量上,如果没有新秀AlbertEinstein,量子物理恐怕要至此结束。1905年,他毫不犹豫的断定:如果振子的能量是

16、量子化的,那么产生光的电磁场的能量也应该是量子化的。尽管Maxwell理论以及一个多世纪的权威性实验都表明光具有波动性,Einstein的理论还是蕴含了光的粒子性行为。随后十多年的光电效应实验显示仅当光的能量到达一些离散的量值时才能被吸收,这些能量就像是被一个个粒子携带着一样。光的波粒二象性取决于你观察问题的着眼点,这是始终贯穿于量子物理且令人头痛的实例之一,它成为接下来20年中理论上的难题。辐射难题促成了通往量子理论的第一步,物质悖论则促成了第二步。众所周知,原子包含正负两种电荷的粒子,异号电荷相互吸引。根据电磁理论,正负电荷彼此将螺旋式的靠近,辐射出光谱范围宽广的光,直到原子坍塌为止。接着,又是一个新秀NielsBohr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1913年,Bohr提出了一个激进的假设: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处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