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复合材料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358766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4.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遵义复合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遵义复合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遵义复合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遵义复合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遵义复合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遵义复合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遵义复合材料(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遵义复合材料遵义工程造价信息网信息价贵州省遵义市XX年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材料是人类发展中的重要物质,陶瓷属于A合成材料B无机非金属材料C复合材料D金属材料考点: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金属材料及其应用;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复合材料、纳米材料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已有的材料的类别进行分析解答即可,陶瓷属于无机硅酸盐材料,据此解答解答:解:陶瓷属于无机硅酸盐材料,硅酸盐属于非金属材料,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材料的类别,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材料的成

2、分进行2下列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A静置B吸附C过滤D蒸馏考点:水的净化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已有的水的净化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蒸馏得到的水中不含有任何杂质,是净水程度最高的方法,据此解答解答:解:蒸馏得到的水中不含有任何杂质,是净水程度最高的方法,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水的净化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3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甲醛溶液浸泡食品保鲜B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一氧化碳可用作燃料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二氧化碳的用途;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甲醛可破坏蛋

3、白质的结构性质解答;B、根据熟石灰的性质和用途解答;C、根据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判断;D、根据一氧化碳的可燃性解答解答:解:A、甲醛有毒,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不但对人体有害,而且降低了食品的质量,故A错误;B、利用了熟石灰的能和显酸性的物质反应,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B正确;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故C正确;D、一氧化碳可用作燃料利用了一氧化碳的可燃性,故D正确故选A点评:物质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在判断物质的用途时,首先要考虑物质相关的性质,所以掌握物质的性质以及性质和用途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4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有机物:甲烷、

4、碳酸钡B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气C混合物:氮气、空气D复合肥料:硝酸钾、氯化铵考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根据已有的物质的类别进行分析解答,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混合物是指含有多种物质的物质,复合肥料是指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至少两种元素的肥料,据此解答解答:解:A、碳酸钡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属于无机物,错误;B、石油和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正确;C、氮气是纯净物,错误;D、氯化铵中只含有氮元素一种营养元素,属于氮肥,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物

5、质分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5某反应的围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甲的化学式为NH3B该反应是置换反应C丙、丁属于氧化物D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化学反应的实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的分子构成,判断物质的化学式、类别,并写出反应的方程式,判断反应类型等解答:解:观察四种分子的结构可知甲、乙、丙、丁分别是NH3、O2、NO、H2O,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因此反应的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A、甲的一个分子由一个氮原子和三个氢原子构

6、成的,因此化学式为:NH3;故说法正确;B、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及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因此不属于置换反应,故说法错误;C、丙和丁分别是NO、H2O,都是氧化物,故说法正确;D、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故说法正确;故选项为:B点评: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6根据这4种微粒结构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们都带有电荷B它们表示同一种元素C它们核外电子排布相同D它们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

7、: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分析微粒所带的电荷数;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通常认为最外层有8个电子的结构是一种稳定结构;进行解答解答:解:A、在第二个和第四个微粒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呈中性,而其它两个都带有电荷,故A说法错误;B、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由于微粒的质子数不同,不可能属于同一种元素,故B说法错误;C、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应该是电子层数和每一层上的电子数也相同,可以看出前三种微粒的核外电子排布是相同的,最后一个多了一个电子层,故C说法错误;D、根据通常认为最外层有8个电子的结构是一种稳定结构,可知它们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8、故D说法正确;故选项为: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还要注意溶液呈无色透明,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等解答:解:A、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B、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但Cu的水溶液蓝色,故选项错误C、Fe、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氢氧化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

9、,故选项错误+2D、H、CO3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问题,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还要注意特定离子的颜色8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学习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在化学反应aA+bBcC+dD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一定等于c与d之和B若A和C都是盐,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C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D若取xgA和xg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

10、守恒定律分析: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不一定等于c与d之和;物质参加化学反应按一定的质量比进行,故可以判断B、C是否正确;若A和C都是盐,则该反应可能是复分解反应,质也可能是置换反应解答:解:A、参加反应的AB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生成的CD的质量总和,但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不一定等于c与d之和,故A错误B、若A和C都是盐,则该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若BD是单质也可能是置换反应,故B错误;C、参加反应的AB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生成的CD的质量总和,但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不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故C错误D、物质参加化学反应按一定的质量比进行,由于参加反应的AB的质量比不一定是1:1,故若取zgA

11、和zg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zg,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是运用化学中的基本思想质量守恒思想,通过归纳不同物质或不同变化过程中相同点和不同点,有效地寻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融合点和嫁接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9酸溶液中都含有大量H+,因此不同酸表现出一些共同性质,下列关于盐酸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酸的共同性质的是A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B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水C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D能与锌反应生成氢气考点:酸的化学性质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根据酸溶液中都含有H+,因此不同的酸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如酸能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碳

12、酸盐等反应等,据此进行分析判断3+2+解答:解:A、盐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其它酸也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属于酸的共同性质,故选项错误;B、盐酸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水,酸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其它酸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水,属于酸的共同性质,故选项错误;C、盐酸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表现为氯离子的特征,因此硫酸、硝酸等不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则该性质不属于酸的共同性质,故选项正确;D、盐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产生氢气,其它的酸也能与活泼金属反应产生氢气,属于酸的共同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项为: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的化学性质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

13、下列各项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除去CO2中的少量COB验证硫酸铵溶液C检验CaO中混有的CaCO3溶液D鉴别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铵态氮肥的检验;酸、碱、盐的鉴别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根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匀混合,不能被点燃进行分析;B、根据硫酸铵和氢氧化钠会生成氨气进行分析;C、根据碳酸钙和盐酸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分析;D、根据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都显碱性进行分析解答:解: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匀混合,不能被点燃,故A错误;B、取样品,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会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以鉴别,故B正确;C、取

14、样品,滴入盐酸,会产生气体,证明含有碳酸钙,故C正确;D、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都显碱性,都能是酚酞显红色,故D错误故选:BC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二、非选择题11用化学用于填空:氢原子H23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机密启用前遵义市XX年初中毕业生学业统一考试综合理科试题卷注意事项:1.答题时,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笔或黑色签字笔书写,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化学部分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