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2019年高考物理 考点突破每日一练(42)运动学的综合问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334893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连云港市2019年高考物理 考点突破每日一练(42)运动学的综合问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2019年高考物理 考点突破每日一练(42)运动学的综合问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2019年高考物理 考点突破每日一练(42)运动学的综合问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连云港市2019年高考物理 考点突破每日一练(42)运动学的综合问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连云港市2019年高考物理 考点突破每日一练(42)运动学的综合问题(含解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突破每日一练(42)运动学的综合问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是物体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间的势能之和B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或者气体分子的热运动C气体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分子间斥力增大,引力减小D利用浅层海水和深层海水之间的温度差制造一种热机,将海水的一部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是可能的E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压强不变时,分子每秒对器壁单位面积平均碰撞次数随着温度降低而增加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摩尔质量和密度,可算出该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B为了保存玉米地的水分,可以锄松地面,破坏土壤里的毛细管C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快,合力

2、表现为引力D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比较可靠的办法是从各向异性或各向同性来判断E能量耗散从能量角度反映出自然界的宏观过程具有方向性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细玻璃管竖直插入它的不浸润液体中,静止时,管内液面为凹面且低于管外液面B冬季室内的人向窗户玻璃哈气,玻璃内外表面均会出现雾状小水珠C非晶体其实是粘稠度极高的液体D若规定两分子相距r0(r0为平衡距离)时分子势能为零,则当rr0时,分子势能为负4图为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压强p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它由状态A经等容过程到状态B,再经过等压过程到状态C.设A、B、C状态对应的温度分别为TA、TB、TC,则TA_TC,从状态B到状态C过程气体_热(填“吸

3、”、“放”)5汉中天坑群是全球较大的天坑群地质遗迹,如图是镇巴三元圈子崖天坑,最大深度320m,在某次勘察中,探险队员利用探险绳从坑沿到坑底仅用89s(可认为是竖直的),若队员先以加速度a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经过40s速度为5m/s,然后以此速度匀速运动,最后匀减速到达坑底速度恰好为零。(1) 求匀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及匀加速下降的高度h。(2) 求队员匀速运动的时间。参考答案1ADE由内能的定义可知,A正确;布朗运动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B错误;r减小时,引力、斥力都增加,C错误;将海水的部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符合热力学第二定律,D正确;T降低,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少,而p不变,分子每秒对器壁

4、单位面积的碰撞次数增加,E正确2ABE摩尔体积V,气体分子所占空间V0,所以可以求得分子间的平均距离,A正确;锄松土壤可以破坏里面的毛细管,可以保存土壤里的水分,所以B正确;当分子间距离小于r0时表现为斥力,大于r0时表现为引力,所以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合力是有时表现为斥力,有时表现为引力,且引力和斥力都减小,C错误;晶体和非晶体一般从熔点来判断,D错误;根据热力学定律可知,宏观自然过程自发进行是有其方向性,能量耗散就是从能量的角度反映了这种方向性,E正确3C浸润液体情况下容器壁对液体的吸引力较强,附着层内分子密度较大,分子间距较小,故液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附着层内液面升高,故浸润液体

5、呈凹液面,不浸润液体呈凸液面,故A错误;冬季室内的人向窗户玻璃哈气,玻璃内表面会出现雾状小水珠,外表面不会出现雾状小水珠,故B错误;由液体的结果知非晶体的结构跟液体非常类似,可以看作是粘滞性极大的液体,C正确;当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距离时,分子力为零,分子势能最小,小于零,故D错误4.吸解析A到B为等容变化,故,知TBTA理想气体经历BC过程,等压变化,即TCTBTBTA,故TATC,理想气体经历BC过程,等压变化,由k知体积增大,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气体的体积变大,对外做功,WFxp0Sxp0Vp0(VCVB),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uQW,知气体需要吸热5【参考答案】(1)0.125m/s2,100m(2)39s【解题思路】(1)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可得: (2分)根据可得:h=100m (2分)(2)设匀速运动时间为,匀速下降的高度为,由题意有:(1分)匀减速过程 (1分) 又由减速过程 (1分) 联立解得:,(1分)- 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