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到退休年龄劳动合同终止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323664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达到退休年龄劳动合同终止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达到退休年龄劳动合同终止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达到退休年龄劳动合同终止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达到退休年龄劳动合同终止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达到退休年龄劳动合同终止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达到退休年龄劳动合同终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达到退休年龄劳动合同终止(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达到退休年龄劳动合同终止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劳动关系不必然解除黄健王戬-【案情】XX年4月,苏某与某公司签订为期7年的劳动合同,期满后,双方又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XX年7月,公司以苏某年龄偏大为由将其解雇,且一直未为其缴纳社保。苏某申请仲裁,仲裁委裁决该公司为苏某缴纳从XX年4月至XX年7月期间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费;公司向苏某支付赔偿金。公司不服裁决,诉至法院。【评析】笔者认为,苏某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之后双方劳动关系依然存在,公司应依法为其缴纳社保;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给予苏

2、某经济赔偿。理由如下:1.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劳动关系并不必然终止。虽然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终止。但根据劳动法法理,该条规定一方面赋予劳动者以主张权利到龄退休享受“退休福利”的依据,另一方面赋予用人单位人事自主权杜绝到龄该退者“占”而不退的依据。由此可见,该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兼具权利和义务。如果用人单位愿意主动履行义务,放弃要求劳动者按龄退休权利,且劳动者也不主张退休权,法律就应该维持双方劳动合同效力。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解释第七条“用人单位与其招用的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发生用工争议,向人民法

3、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务关系处理”也可从另一侧面支持本案可依法按劳动关系处理。我国法律并没有规定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的年龄不得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用人单位应当明确提出终止劳动关系,并与劳动者签订劳务合同。否则视为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应当按照劳动关系处理。2.违法终止劳动合同应予赔偿。本案双方签订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依法有效,应当遵守,不因合同期间横跨职工法定退休年龄前后就效力各异。公司以苏某年龄偏大为由解除合同,属于违法单方解除,不属于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因此,根据该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

4、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按规定支付赔偿金。劳动者到法定退休年龄合同是否可终止从1951年开始,我国政府机关、城镇企业和事业单位便实行了退休制度。根据有关政策和法律规定,职工达到退休年龄男60岁,女50岁,女干部55岁、工龄年限连续工龄满10年和身体健康状况的条件,即可以申请退休。从批准退休的第二个月开始,停发工资,按照工龄及其他条件支付个人工资一定比例的退休金,直至退休人员死亡。劳动法未对退休年龄作出规定。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企业职工“法定退休年龄”涵义的复函劳社厅函XX125号的解释,“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指国家法律规定的正常退休年龄:“男

5、年满周岁,女工人年满周岁,女干部年满周岁。”我国劳动法并没有规定劳动者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劳动合同即终止。而劳动合同法只规定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合同终止。在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并没有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其劳动合同是否终止?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该规定在目前的环境下适用是存在障碍的,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只有累计缴纳养老保险费15年以上的,劳动者才可能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由于实践中执法不严,相当一部分用人单位根本就没有参加社会保险,假如劳动者已经五十五岁以上,如果现在开始缴纳养老保险,达到

6、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条件时可能年龄已经70有余了,但根据我国一直沿用的法定退休年龄规定,社保机构一般是不可能再接受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缴纳养老保险费的,这就会导致一部分劳动者无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导致劳动合同无法终止的尴尬局面。对此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作了补充规定,规定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尚不能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用人单位也可以终止劳动合同,实践中更具有操作性。以往司法实践中基本上均认为劳动合同应当终止,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即丧失了劳动者的主体资格。劳动合同法第44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

7、劳动者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不必然导致劳动合同终止,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时劳动合同才终止。【典型案例】何某是深圳某电子公司女清洁工,在公司已经工作了8年,XX年6月份,公司与何某签订了一份劳动合同,合同期限为1年,XX年6月份到期。XX年11月份,何某年龄已经50岁。同年12月份,公司向何某出具了一份终止劳动合同通知书,通知书称何某已经年满50周岁,已经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不再具有法律意义上的劳动者身份,公司决定终止劳动合同,并不予支付经济补偿金。何某不服,认为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尚未到期,公司终止劳动合同不符合法律规定,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但公司坚决认为何某已经达到退休年龄,公司

8、有权终止劳动合同,不同意支付经济补偿金。何某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支付其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受理此案以后,经审理认为,本案事实清楚,争议的焦点在于劳动者达到退休年龄时,如劳动合同尚未到期,用人单位能否终止劳动合同。何某与公司签订的合同至XX年6月份到期。鉴于何某在XX年11月份已经年满50周岁,已失去我国法律规定的劳动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不具备签订劳动合同的合法的主体资格,因此,该劳动合同自XX年11月份后的部分无效,公司提出终止劳动合同不违反有关法律规定,遂驳回何某的申诉请求。【评析】此案的裁决结果代表了以往司法实践中对此类案件的普遍性认识,司法

9、实践中认为劳动者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已经不再具有劳动者身份了,用人单位可以终止劳动合同,且无须支付经济补偿金。正是由于司法实践中存在该认识,导致了与本案何某一样的众多劳动者被企业“无情”地辞退,这些劳动者大多数无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被辞退后找工作更加不易。劳动合同法对此作了全新的规定,明确了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合同才终止。【风险提示】实践中应当区分“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和“达到退休年龄”这两个概念的含义。根据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有关规定,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因此,“达到退休年龄”的,如果个人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将无法享受

10、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其劳动合同不能随意终止。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劳动合同终止,用人单位是否需支付经济补偿?关于这个问题,法律未作任何规定,用人单位可不支付经济补偿。【法律链接】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终止。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企业职工“法定退休年龄”涵义的复函劳社厅函XX125号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你局关于请求对“法定退休年龄”概念予以解释的请示京劳社办文号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年月我部下发的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号中,“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指国家法律规定的正常退

11、休年龄,即:“男年满周岁,女工人年满周岁,女干部年满周岁”。请你们按此精神解释执行。关于如何处理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终止劳动合同的说明及建议何总:1、根据劳动合同法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无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的是固定期限还是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也无论劳动合同期限是否届满,只要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用人单位均可与其终止劳动合同关系2、如果按法规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者,应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

12、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3、以前处理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终止劳动合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工龄大于12年的员工,以12年为基数减去已交养老保险的年数乘以870元基数为经济补偿金。工龄小于12年的员工,以实际工作年限为基数减去已交养老保险的年数乘以870元基数为经济补偿金。4、以前处理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终止劳动合同者有特殊情况的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处理。5、不能具体写出处理方案,因有许多变数。而且不符合法规。抄报:刘书记、潘总、李总、喻老师、双经理、财务李总、建议人:唐志抡XX年12月8日目的-通过该培训员工可对保安行业有初步了解,并感受到安保行业的发展的巨大潜力,可提升其的专业水平,并确保其在这个行业的安全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