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经济发展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298905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1.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划生育,经济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计划生育,经济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计划生育,经济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计划生育,经济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计划生育,经济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划生育,经济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划生育,经济发展(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计划生育,经济发展中国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历程一、计划生育的提出节制生育和计划生育的提出中国建立之初,党和政府面临的紧迫任务是巩固刚刚诞生的人民政权,迅速恢复遭到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使社会秩序得到安定,人民群众得以休养生息,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条件。当时,战乱初平,广大人民群众政治上、经济上获得解放,有了繁衍后代的较好的条件。当时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的一些社会经济政策实际上也是限制节育,鼓励多生的。那么节制生育是在什么情况下被提出来的呢?这里有两方面因素和影响:一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控

2、制人口过快增长。1953年,中国在完成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后,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期。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国内环境由长期战乱转入和平安定,人民生活有了明显改善,医疗卫生和防疫工作以及妇幼保健事业得到开展,危害人民生命的急性传染病得到控制,死亡率显著下降,由1949年的20?降到1953年的14?,出生率则保持高水平,因而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49年的16?增至1953年的23?,进入了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人口增长高峰期。1953年进行的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弄清了人口底数。当时,包括台湾、港澳、国外华侨和留学生在内的全中国人口总数突破了6亿大关,达到60193万人,其中大陆人口

3、达58060万人。人口基数之大,增长速度之快,引起党、政府和社会有识之士对人口问题的关注。实践已经昭示人们,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二是人民群众对节育的迫切要求。随着经济建设规模的扩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妇女走向社会,投身劳动的人数日益增多。生育子女过多过密,必然影响她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和对子女的教养,因而越来越多的妇女要求摆脱家庭羁绊和多子女的拖累,实行避孕节育,但又苦于缺乏避孕节育知识和药具。一些人往往自行采取一些不科学的办法。为此,不少人向政府有关部门呼吁,要求给予帮助和指导。在以上两方面因素的作用下,1953年8月,当时的政务院副总理邓小平指示卫生部改变限制节育的态度和

4、做法,帮助群众节育,并且批准了卫生部修订的避孕及人工流产办法。邓小平同志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中第一个提出和倡导节制生育的。随后于1954年12月,当时的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刘少奇在国务院第二办公室召开的节育问题座谈会上,代表中共中央发表重要讲话,指出:“现在我们要肯定一点,党是赞成节育的。”“反对的理由都不能成立”。1955年3月,中共中央批转了中共卫生部党组关于节制生育问题的报告。1956年9月,周恩来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中提出:“我们赞成在生育方面加以适当的节制,卫生部门应该协同有关方面对节育问题进行适当的宣传,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

5、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在公开发表的文献中阐述节育问题。1957年,毛泽东主席在多次讲话中,根据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和中国人口发展现状,阐述了人口要有计划地增长的思想,指出了实行计划生育的方针、原则,指明了开展计划生育的基本途径。根据中央指示和毛泽东讲话精神,1957年10月我国正式公布了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其中第二十九条提出,要宣传和推广节制生育,提倡有计划地生育子女。这对于在全国城乡开展这项工作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节育活动的初步开展避孕节育在6O年代以前只搞口头宣传,不作公开宣传,很多群众不知道。1965年8月,卫生部根据中央指示精神和形势发展需要,发出关于避孕工作的指示,

6、提出避孕节育要改变过去的做法,进行广泛的公开宣传。从此,各地卫生部门在妇联、工会等群众团体的协同下,对城乡居民、机关干部、工人和学校教职员广泛宣传避孕科学知识,进行避孕方法和节育技术指导,设立避孕指导门诊,训练避孕宣传骨干和技术人员,出版避孕常识小册子、图片、幻灯片等,同时加强了避孕药具的供应和质量检查。一些大城市还举办了避孕展览会,扩大了避孕指导门诊点和避孕药具销售点。与此同时,卫生部门简化了做人工流产和“结扎”手术的手续。这时,节制生育的群众活动已在国内一些地区初步展开,有些地区还抓了计划生育试点工作。这一时期,许多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医学家纷纷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参加座谈讨论,阐述控制人口

7、增长、实行计划生育的必要性,提出解决中国人口问题、推行避孕节育的途径和建议。其中最具影响的就是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发表的新人口论等有关人口问题的文章和讲话。它系统地阐述了作者的人口理论观点,提出了控制人口的主张和建议,受到当时国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指导思想的反复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起步不久就由于对人口问题的指导思想出现反复而遇到挫折。首先,在1957年被严重扩大化的反右派斗争中,以马寅初为代表的关于控制人口的正确主张,被当作马尔萨斯主义遭到围攻和批判。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出于对工农业生产形势盲目乐观、不切实际的估计,而片面强调了人多是好事的一面,忽视了人多有困难的一面。这样,在人口问题指

8、导思想上的失误,导致了人口理论研究和生育宣传活动被迫停顿。19591961年,中国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人口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人口增长陷于停滞。在这种情况下,计划生育工作自然地被搁置下来,广大群众的生育仍处于自发状态。二、计划生育的实行重新提倡计划生育为克服“大跃进”以及自然灾害等原因带来的严重困难,党和政府从1960年冬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自1962年起,工农业生产开始得到比较顺利的恢复和发展。随着国民经济的好转、人民物质生活和营养状况的改善以及社会和家庭正常生活秩序的恢复,结婚生育人数大幅度上升,人口变动迅速走出低谷,

9、开始猛增。同1959年初婚妇女数万人相比,1961至1963年初婚妇女数增至万人、万人和万人,比1959年分别增加了、和;同时还有一些因过去生活困难未生孩子的已婚育龄妇女进行补偿性生育。因此,从1962年起出现了全国性的生育高峰,人口出生率从1957年的?升至1962年的?,1963年进一步达到?。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57年的?升至1962年的?和1963年的?。1964年进行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72307万人,其中大陆人口达到69458万人,已接近7亿。人口的急剧回升和膨胀再度引起党和政府对人口与计划生育问题的重视。196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认真提倡计划生

10、育的指示,重申要重视和加强对对计划生育政策的现状分析一、导言研究背景、意义中国一直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同时又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从小受到的教育,谈人口问题必提“人多地少”,到现在经常被提及的“人口安全”,即包括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结构、人口分布在内的人口问题,是中国客观存在的许多基本国情中的首要问题。因此人口政策或者说计划生育政策,不仅关系到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也实实在在地关乎社会细胞即每个家庭的利益,为社会各界和广大公众所关注。对人口政策的研究,以前往往是归入社会学、经济学的领域,但我认为人口政策作为国家最大的公共政策之一,同样可以从政治学的角度,即以政策制定和决策科学

11、性的角度,来审视我国的人口政策。根据H?K?科尔巴奇提出的政策活动理论,“政策活动可以分为一系列的阶段,即确定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和对策,对提出的方法进行评价,决策,修改,评估结果。”1国内学者也认为,决策过程可以分解为政策动议、政策选择、政策实施、政策评估和政策总结。2计划生育政策是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公共政策之一,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们可以选择上述理论进行政策分析。首先是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提出,从马寅初50年代发表“新人口论”3开始进行讨论,由于国家领导人对当时的基本国情判断不明,“新人口论”的观点没有被接受,马寅初先生也受到严厉批判;60年代人口高峰出现后,人口增长太快的问题,开始得到中

12、央领导的重视,实行计划生育作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对策,逐渐摆上国家的议事日程。从20世纪70年代初提倡计划生育,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将计划生育确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全国范围内普遍实行城乡有别的鼓励一胎、严格二胎的生育政策,最终确定并延续至今的生育政策,其后三十年只是对某些方面进行微调。计划生育现行政策一直实行到今天,基本格局未变,还于XX年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4,这可视作政策上升为国家法律的新阶段。计划生育政策实施近40年,全国少生4亿多人,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都出现了明显的下降,我国步入了低生育水平国家的行列。国内外对此评价一直较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

13、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作了全面的肯定,应当视为对我国现行人口政策实施情况的主流评估结果,也可以说是阶段性的政策总结。但许多学者开始反思现行生育政策,关于生育政策是否应该作出调整?如何进行调整?调整后会产生什么影响的问题?存在许多不同见解,人口政策的一举一动经常成为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这可以视作理论界开始对生育政策进行评价或者说是评估。可是在人口计生主管部门及行政系统,尚未见到积极的回应,特别是XX年中共中央决定还是特别指出:“必须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稳定现行生育政策不动摇”5。XX年10月曾有新闻媒体报道“放开生二胎新政策在黑吉辽苏浙五省试点”6,浙江等地基层的人口(转载于:写论文网:

14、计划生育,经济发展)计生部门也曾着手对夫妻有一方是独生子女的进行调查,为试点“单独”7生育政策作准备,结果仍然是不了了之。目前这些问题还是存在,这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对于人口政策,国内外对此有过广泛的探讨,是从紧控制,还是放任自由,或者鼓励生育,都要相对适应各国不同的国情。从我国的国情而言,为了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采取适度的人口政策,使人口结构和人口质量适应经济的发展需求,更是当务之急。本文即是鉴于现时的形势,对现行生育政策进行认真的分析,从而得出应该调整现行政策的结论,主张采取适度宽松的人口政策,从而统筹人口发展以缓解人口安全的压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协调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发

15、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除了有很强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外,还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1、本文的研究内容:本文根据作者所在地区即浙江省XX县及附近地区的实例,结合作者多年从事人口计生工作的实践,着重研究新中国解放以来人口发展走过的历程,70年代将计划生育政策作为基本国策的背景,计划生育政策实行以后带来的正面效应,客观分析目前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和现行生育政策的弊端,从而得出新的政策选择建议。2、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本文拟采取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首先,运用历史分析法客观综述我国人口国情的变化及生育政策的抉择。其次,比较研究生育政策对不同地方的影响,从而为现行生育政策的评估

16、、重新决策提供参考。本文从政治学之政策决策的角度分析了生育政策的影响,不同于以往分析生育政策多从社会学或者经济学的角度。另外本文首先阐述中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必要性,再接着分析新形势下延续现行严格生育政策的不足,再对生育政策调整后会产生的影响进行基本的判断,最后总结出调整现行生育政策是必要的。因此观点较为折衷,而不是现在经常看到的非此即彼互相对立的理论观点。二、人口政策及其基本理论在新中国建立之前的数千年里,传统社会一直奉行“多子多福”“不孝有三、无后为代”“养儿防老”以及男女不平等的生育观念。在中世纪,西方以基督教圣经的思想为指南,长期鼓励生育。18世纪之前,全球包括中国的人口,始终呈现缓慢增长的态势,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的人口发展模式。人口数量对于社会而言,无论是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军事力量增强,或是一个民族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