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是一定时代的反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262714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0.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绘画是一定时代的反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吴道子,送子天王图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绘画是一定时代的反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吴道子,送子天王图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绘画是一定时代的反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吴道子,送子天王图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绘画是一定时代的反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吴道子,送子天王图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绘画是一定时代的反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吴道子,送子天王图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绘画是一定时代的反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吴道子,送子天王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绘画是一定时代的反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吴道子,送子天王图(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绘画是一定时代的反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吴道子,送子天王图第8课笔墨丹青一、选择题1.我国最早的绘画作品主要绘制在()地面上岩壁上陶器上麻纸上A.B.C.D.解析:最早制成植物纤维纸是在西汉时期,而我国的绘画艺术开始于新石器时代,可见不符合题目要求,故排除含的选项。答案:A2.右图为顾恺之的传世名作洛神赋图,图中洛神似来又去,含情脉脉,表现出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惆怅的情境。下列对作者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最先提出“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B.提出画人物要注重表现人的精神气质C.其代

2、表作是送子天王图D.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画家解析:送子天王图是唐朝画家吴道子的代表作。答案:C3.苏东坡曾这样评价王维与吴道子的作品:“吴生虽妙绝,犹以画工论。摩诘得之于象外,有如仙翮谢龙樊。”他极力推崇王维,誉之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苏东坡对王、吴的评价()A.改变了王、吴二人在中国画坛的地位B.彻底否定了写实、形似的主导思想C.有利于文人画体系的形成D.开创了“以形写神”的画风解析:“犹以画工论”是指吴道子的画虽技巧娴熟高妙,达到了物象造型生动、形神兼备的境界,但只是一个画工而已,缺少“象外”的诗意,故境界不高。而王维的画,画的“象外”能见出诗意。联系教材内容可

3、知,传统文人画注重诗意。因此,苏东坡通过对两人的对比评价,强调诗意,有利于文人画体系的形成。故C项正确。答案:C4.某同学在探究中国绘画的发展时,发现这样一段描述:“绘画在基础上继续发展,宫廷绘画、士大夫绘画和民间绘画各自形成体系,彼此间又互相影响、吸收、渗透,共同构成绘画的面貌。”此描述的朝代应该是()A.秦朝B.唐朝C.北宋D.清朝解析:宋代由于农工商贸易的发展和士大夫阶层的进一步壮大,各种绘画形式繁荣,自成体系并彼此间影响、渗透,构成宋代绘画丰富多彩的面貌,这一融合渗透的过程需要一种宽松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故C项正确。迄今已发现的秦代绘画中仅有宫殿壁画遗存,此外,士大夫绘画产生于唐,尚未

4、形成体系,故A、B两项不正确。清朝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不宽松,因此D项不正确。答案:C5.在故宫博物院的馆藏文物中,有一幅传世名画,从画面上可以看到人烟稠密,粮船云集。横跨汴河上的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木质拱桥,形式优美,宛如飞虹。这幅画反映了()A.魏晋的文人个性C.北宋的风土人情B.唐朝的经济繁荣D.明清的商业兴盛解析:仔细阅读材料,可以看出这幅画是清明上河图,反映的是北宋时期的风土人情。答案:C6.某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古代中国的绘画艺术时,展示了一幅作品(如图),作品中有题诗:“向来俯首问羲皇,汝是何人到此乡。未有画前开鼻孔,满天浮动古馨香。”同学们判定这幅画属于典型的文人画,他们的依据应是()

5、A.该画的作者应是文人的代表B.该画集书法、篆刻、绘画于一体,追求抒情写意C.该画以自然风景为描绘内容D.该画造型准确且线条流畅,色彩绚丽并追求神韵解析:文人画的基本特征是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答案:B7.以右图为代表的一类绘画,在明清时期盛行起来。其主要原因是()A.明清时期政治清明B.士大夫钟情于年画C.商品经济发展D.年画艺术水平高于文人画解析:年画属于民间画。此类画盛行,反映的是民间文化繁荣,而民间文化繁荣的基础条件是商品经济的发展。答案:C8.国画,又称“中国画”,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和审美情趣,体现

6、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以下有关国画的表述不准确的是()A.山水画是以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如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B.人物画是以人物形象为主体的绘画之通称,如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C.风俗画以社会风俗为题材,属山水画的一种,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D.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如八大山人的松鹰图解析:风俗画属于人物画的一种,是以社会生活风俗为题材的人物画。故C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答案:C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汴梁瓦舍(戏场)有大小勾栏50余座,最大的可容纳数千人。纵贯南北的御街两侧,酒楼、茶馆

7、、商店、香药铺等鳞次栉比,常常营业到三更。材料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代理学大师张载张子语录材料三(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宋城市发展的主要特点。(2)材料二体现了中华民族怎样的民族性格?(3)根据材料三,指出宋代绘画的特点,并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答案:(1)城市商品经济发达;城市经济文化功能增强。(2)注重气节和德操,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3)特点:文人山水画从注重写实变为更加注重意境;描绘民间风情的风俗画盛行。原因: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理学的兴起,文人注重内心修养。第8课笔墨丹青课程标准概述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

8、绘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一、绘画艺术的起源1原始绘画的起源(1)表现方法及内容:用稚拙的线条、简单的_和图案,描绘人物、动物形象或抽象的几何图案。(2)绘画材料:地面、岩壁和_。(3)基本特点:自然、生动、质朴、粗犷、又不失_。2战国和两汉时期的绘画(1)材料:毛笔、帛。(2)特点:浪漫、神秘又不失古拙。(3)代表作:战国楚帛画人物龙凤图。二、从顾恺之到吴道子1魏晋时期(1)绘画特点:凸显_的文人画成就最高。(2)代表人物:_,其绘画理论是以形写神。2唐朝绘画(1)背景:政治统一和经济繁荣,推动了文化的发展。(2)特点:表现了_的盛唐气象。(3)代表人物:吴道子被誉为“_”,其代表作送子天王

9、图。三、文人意趣1宋代文人山水画(1)原因:_不断壮大;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加注重内心的修养。(2)特点:画家从注重写实到更加注重_。(3)代表人物及作品:马远_。2元代文人画特点抒发文人的郁闷心情。3明清文人画(1)原因: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动荡。(2)特点:艺术风貌_,与正统的画风形成强烈的对比。(3)代表人物及代表作:清八大山人_。四、民间风情1宋代民间画兴起(1)原因:_兴盛、城市发展和文化普及,民间文化日益兴盛。(2)代表:张择端的_,描绘了市井生活。2明清民间画(1)种类:木刻版画、年画、_、剪纸画等。(2)代表作:杨柳青年画_;水浒传插图。五、中国古代绘画的艺术特点及作用1艺术特点:

10、一方面盛行注重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绘画;另一方面出现了非功利、主写意的文人画,融诗、书、画、印为一体。讲求神似、意境和_,注重_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自由。2作用:在启迪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等方面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知识点一绘画起源、从顾恺之到吴道子1以下各项叙述不正确的是()A绘画艺术可以从新石器时代找到源头B战国时期,已出现用毛笔绘制在绢帛上的作品C自然、生动、质朴、粗犷是新石器时代绘画的特点D汉代的绘画艺术中,浪漫幻想主题已不复存在2下列艺术作品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ABCD3元代富春山居图残卷分藏于海峡两岸。XX年初,两岸均有意联合展出该作品。下列作品与富春山居图同属于一个朝代的是(

11、)A顾恺之洛神赋图B吴道子送子天王图C王祯农书D李贽焚书知识点二文人意趣4下列关于不同时期文人画的叙述,错误的是()A顾恺之的绘画理论是中国古代的开创之举B吴道子的画被誉为“吴带当风”C北宋文人山水画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种D明清时期文人画与宋元文化没有任何渊源5明清时期,以“风流文采磨不尽,水墨自与诗争妍”为特征的文人画兴盛。下图是明清文人画的代表作之一。这类作品所表现的是()A个人的情感B真实的景象C多彩的生活D繁盛的社会6下列绘画作品中,最能体现文人画风貌的是()7徐渭是明代著名画家。他在画上自题诗:“从来不见梅花谱,信守拈来自有神。不信试看千万树,东风吹着便成春。”由此可见,他所作的画属于(

12、)A风俗画B风景画C文人画D山水画8在美术探究课上,学生对下面三幅画进行概括归类,其中概括不当的是()A三幅画都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B第一幅是帛画,构思神奇,布局严密C第二幅是年画,出现于明清时期,至今仍屡见不鲜D第三幅画同“马一角”“夏半边”出自同一时代知识点三民间风情9对下图所反映的信息认识正确的是()A描绘了北京汴河沿岸的繁华景象B反映“夜市”出现和交子广泛使用的情景C北宋商品经济发展,生产领域出现工场手工业D这是具有很高历史价值和艺术水平的风俗生活画10下面的美术作品都是山东地区经常见到的民间艺术品,对其判断正确的是()图一图二图三A图一是剪纸画,图二是木刻版画,图三是壁画B图一是剪纸画

13、,图二是木刻版画,图三是年画C它们都属于宫廷人物画D它们都属于文人写意画11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两幅画分别属于何种画风,反映了什么社会景象?(2)两幅画各有何主要特征?(3)分析出现不同特征的时代背景。12“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任潍县县令,他关心民间疾苦,曾经为自己的一幅画竹枝图题诗说:“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州曹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请根据材料,归纳郑板桥的绘画特点,这些特点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意境?第8课笔墨丹青知识清单一、1.(1)色彩(2)陶器(3)浪漫二、1.(1)个性(2)顾恺之2.(2)雍容华贵(3)吴带当风三、1.(1)文人阶层(2)意境(3)山径春行图3.(2)不拘成法(3)松鹰图四、1.(1)商业(2)清明上河图2.(1)布贴画(2)五子夺莲五、1.气韵个人主观性情对点训练1D汉代帛画中,充满了珍禽异兽、神仙魔怪,色彩鲜艳,气势宏大,形态飞扬,体现了浪漫、神秘又不失古拙的特色。2B为战国时期的人物龙凤图,为宋代马远山径春行图,为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为唐代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3C顾恺之是东晋时期的大画家;吴道子是唐朝的大画家;李贽是明朝末年的思想家;王祯是元朝时期的农学家,所以此题应该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