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体力学,总结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253843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粉体力学,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粉体力学,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粉体力学,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粉体力学,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粉体力学,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粉体力学,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粉体力学,总结(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粉体力学,总结1、颗粒的几何特征主要包括颗粒的大小、形状和表面积等,其中颗粒的大小最为主要。表征颗粒尺寸的主要参数是和。2、颗粒层填充状态的两个极端是和填充状态。为避免料仓里料流阻塞,要求粉体层处于状态,而造粒往往要求状态。3、一般的气力输送装置是由如下的主要构件组成风机、。4、等径球形颗粒的规则排列有基本的平面排列形式,在此基础上又可形成形式的空间排列。5、圆锥体规则颗粒的形状系数分别为s=、V=、=。6、粒度分布的表达形式有粒度表格、和。7、按照莫尔库仑破坏准则,当粉体单元体处于

2、极限平衡状态时,其极限应力圆与抗剪强度线相切,说明此时单元体中已出现了一对剪破面,那么剪破面与最大主应力面的夹角称为破坏角,与粉体内摩擦角的关系式为f=。8、某粉状物料的真密度为2500Kg/m3,当该粉料以空隙率=的状态堆积时,其容积密度V=。9、莫尔圆的圆心坐标为,123,则圆半径为。10、沉降室中固体颗粒能够被分离出的条件是:固体颗粒在垂直方向的降落时间必须气流在水平方向的运动时间。1、用小孔通过法测出的是颗粒的,所得的粒度分布为。A、体积当量径B、等沉降速度当量径C、表面积当量径D、有效径E、个数分布F、质量分布2、颗粒间若存在介质,粒间吸引力会。A、削弱B、不变C、增强D、无法判断3

3、、CDRep曲线分为三个经验区,那么颗粒在层流区运动是的阻力是,紊流区是。A、粘性阻力B、惯性阻力C、粘性阻力和惯性阻力D、重力E、浮力4、可以观察和测量单颗粒粒度的方法是A、筛分法B、气体吸附法C、显微镜法D、液相沉降法5、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冲击、振动等外部干扰可以使粉料的休止角。A、减小B、增加C、不变6、不能测定粉体粒度分布的方法是A、显微镜法B、气体吸附法C、勃式法D、筛分法E、液相沉降法7、粉体自容器底部孔口流出时,质量流出速度与粉体层的无关。A、内摩擦角B、高度C、粘度8、在摩尔圆与粉体层的对应关系中,一般情况下,X-Y坐标中的,相当于摩尔圆中。A、B、2C、/2D、3/29、为提

4、高重力沉降室(降尘室)的分离效率,通常采用的方法来实现。A、增加沉降室的长度B、降低含尘气流速度C、加设水平隔板D、加设垂直隔板10、某一库仑粉体,当时,为非粘性粉体。A、00B、0=0C、00D001、颗粒在静止流体中的沉降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沉降速度如何确定?阻力系数如何确定?ut答:颗粒在静止流体中的沉降速度的公式为:因此,它与颗粒的直径、密度、流体的阻力系数及密度有关。阻力系数是一个实验值,它取决于雷诺数和颗粒的形状。计算沉降速度时,应首先知道沉降属于哪个区域,一般用检验法或图解法找出流态区域及其沉降速度。2、为什么料仓设计时,其结构、尺寸等一般应使物料的仓流呈整体流状态?答:整体流仓

5、内没有死角,流动均匀且平稳,能把粒度分离的物料重新混合,而漏斗流虽然对仓壁磨损较小,但它是局部性的流动,存在大量的死角,减少了料仓的有效容积,所以漏斗流是一种有碍生产的仓流状态,而整体流才是料仓正确设计的合理结果。3、某砂土地基的=20,c=0,若在均布条形荷载p作用下,计算得到土中某点1=120kPa,3=40kPa,问该点是否破坏?【解】1120kPa,340kPa,c=0kPa,20直接用与f的关系来判别+31-3120+40120-40=1+cos2=+cos110=2222-3120-40=1sin2=sin110=22破坏面上的抗剪强度为:f=c+tan=?tan20=40kPa2

6、这表明:在最大主应力120kPa的条件下,该点如处于极限平衡,则最大主应力为。故可判断该点已破坏。1-3sin=301+3+C?ctg=此计算值为极限平衡时所需的内摩擦角值,它大于实际20,也可判断该点4、何为中位径?中位径与平均粒径是否相同?累积筛下和累积筛余的意义?已破坏。二者曲线的交点在何处?答:中位径是指粉体物料的样品中,把样品的个数分成相等两部分的颗粒粒径。中位径在累积分布曲线上是累积频率为50%处所对应的粒径,因此也称为50%粒径,用D50表示。平均粒径实际上是在某一特征相似的前提下,用假想的均匀系统代替实际的非均匀的系统,用人为定义、具有某种代表性的粒径来表示颗粒的大小。把颗粒大

7、小的频率分布按一定的方式累积,便得到相应的累积分布。累积分布表示小于某一粒径的颗粒在全部颗粒中所占的比例。工程上累积分布比频率或频数分布曲线用的广泛。其意义在于1)可以通过曲线微分求得频率分布曲线;2)根据累积分布曲线,可以大致估计粉体中细小颗粒所占的比例,可以用于几种粉体粒度特性的比较。二者曲线的交点可以直接得出中位径。设直径为d、密度为s的光滑球形颗粒在密度为,粘度为的静止流体中作自由沉降。此时颗粒受到阻力、浮力和重力的作用,其中阻力是由摩擦引起的,随颗粒与流体间的相对运动速度而变,仿照管内流动阻力计算式:3F=mg=dPPgg63则,受力情况:Fb=dPg612122F=CAu=CdPu

8、ddPd242试计算直径为100um、密度为1500kg/m3的球形颗粒在常温的水中作自由沉降时的沉降末速度。-62)?(-)gu=(100?10)?(1500-1000解:假设沉降在层流区进行ut=ppt-318?1018-3dpu100?10-6?10-3?1000=?10(m/S)验算Rep=粉体力学,总结)小来测量,同时某一衍射角的光强度与相应粒度的颗粒多少关。4)激光衍射500m;X光小角衍射m;所用方法即为投射电子显微镜法;扫描电子显微镜法;优点:可观察粒径小,图像富有立体感,较真实,易于识别,可观察微区,一般同时进行成分分析。缺点:造价昂贵,试样制备要求严格,真空度要求严格5)原

9、子力显微镜:x,y方向分辨率可达到2nm,垂直方向分辨率课达到小于优点:AFM具有操作客易、样品准备简单、操作环境不受限制、分辨率高等优点缺点:与SEM相比,成像范围太小,速度慢,受探头的影响太大。6)光散射法和消光法光散射法原理:利用颗粒对激光的散射角度随颗粒粒度而改变的原理测定粒度分布。消光法原理:通过测定经粉体散射和吸收后光强度在入射方向上衰减确定粒度。符合朗勃比尔定律。优点:适用于气溶胶和液体分散系、非接触测定、精确给出粒度分布曲线和平均粒度、测定速度快;电传感法粒度测试:当一个小颗粒通过小孔时所产生的电感应,即电压脉冲与颗粒的体积成正比;7)水利分析法沉降法测量原理:在具有一定粘度的

10、粉末悬浊液内,大小不等的颗粒自由沉降时,其速度是不同的,颗粒越大沉降速度越快。大小不同的颗粒从同意起点高度同时沉降,经过一定距离后,几颗将粉末按粒度差别分开。重力沉降:10-300m;离心沉降:m。优点:测量重量分布;代表性强;经典理论,不同厂家仪器结果对比性好;价格比激光衍射法便宜;缺点:检测速度慢(尤其对小粒子);重复性差;对非球型粒子误差大;不适用于混合物料(即粒子比重必须一致才能较准确);动态范围窄8)气体吸附法原理:使气体分子吸附于微粒表面,测定吸附量,换算粉体比表面积,求出粒度。常见粒度分析方法:7:粒度测定方法的选定根据数据的应用场合选择;根据粉体的粒度范围选择;根据粉体的存在形

11、式选择;根据测定精度的要求选择;根据样品量选择;.根据粒度测定所需时间选择;根据设备投资和分析费选择:8.粉体填充结构:是指粉体层内部颗粒在空间中的排列状态。一般而言,粉体层的排列状态是不均匀的。要注意到填充状态的两个极端,即最疏与最密填充状态。原因是:形状不规则,存在空隙。注意:粉尘的体积与其他固体物质的体积不同!粉尘的体积包括:尘粒的颗粒体积、粉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颗粒外开口体积、颗粒内闭孔和附面膜体积等五部分。9.描述粉体填充结构的参数容积密度:b,亦称视密度:单位填充体积的粉体质量,即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粉体的质量。填充率:,颗粒体积占粉体填充体积的比例如右图。空隙率:,空隙体积占粉

12、体填充体积的比例=1-=1-b/p配位数:某一个颗粒接触的颗粒个数配位数分布:粉体层中各个颗粒有着不同的配位数,用分布来表示具有某一配位数的颗粒比率时,该分布称为配位数分布。空隙率分布:以距观察颗粒中心任一半径的微小球壳空隙体积比率对距离表示的分布。接触点角度分布:将与观察颗粒相接的第一层颗粒的接触点位置,以任意设定的坐标角度表示的分布10.等径球的颗粒的规则填充相邻的四个球视为基本层的最小组成单位,则有正方形和单斜方形两种排列方式。掌握立方体填充和菱面体填充。立方体填充:配位数为6;菱面体填充:配位数12.11.均一球形颗粒的实际填充实际填充时,由于受到球之间的碰撞、回弹、摩擦、容器壁面等影

13、响,而成为不规则填充。均一球形颗粒群的随机填充结构统计分析结论是:空隙率比较大时,配位数分布接近正态分布;随着空隙率减小,趋近于最密填充状态的配位数。实验结论:高配位数的疏接触点多,填充疏松,空隙率大;低配位数的密接触电多,填充紧密,空隙率小。12.非等径球形颗粒的填充较大球形颗粒中加入一定数量的较小球形颗粒,空隙率可以降低;若进一步加入更小的球形颗粒,空隙率进一步降低。1)空隙率随着小颗粒的混入比增加而减小2)填入颗粒的粒径越小,空隙率也越低总结即是:小颗粒粒径越小,配位数越大,空隙率越小,填充率越大。13.影响颗粒填充的因素:1)壁效应:当粉体填入容器时,填充结构受容器壁面的影响,在容器壁

14、面附近形成特殊的填充结构,成为壁效应。2)局部填充结构:空隙率分布、填充数密度分布、接触点分布。3)粉体的含水量:潮湿粉体易于团聚,导致内部保持松散结构,致使填充率降低。含水量较低时候,容积密度略有降低,影响不大;随着含水量继续增大,形成大团粒,导致容积密度迅速降低;含水量继续增大,由于颗粒发生相对滑动而使填充率增大。4)颗粒形状:颗粒越接近球形,通常其空隙率越低。即空隙率随颗粒球形度降低而增加。5)颗粒大小:粒度很小时,颗粒间的附着力大于颗粒重力,发生团聚,此时空隙率较大,即表观体积增大;当粒度大于某一临界值,凝聚力可忽略不计,粒度大小则对堆积无明显影响。6)填充速度:对粗颗粒,填充速度越快会导致有较大的空隙率;对于面粉之类吸附力较明显的粉体,填充速度快,可降低空隙率。14.致密堆积经验1)用单一粒径尺寸的颗粒,不能满足致密堆积对颗粒级配的要求;2)采用多组分且组分粒径尺寸相差较大的颗粒,可较好地满足致密堆积对粒度与级配的要求;3)细颗粒数量应能足够填充堆积体的空隙,通常,两组分时,粗细颗粒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