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校建设中专业总结报告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235632 上传时间:2018-11-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示范校建设中专业总结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示范校建设中专业总结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示范校建设中专业总结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示范校建设中专业总结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示范校建设中专业总结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示范校建设中专业总结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示范校建设中专业总结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示范校建设中专业总结报告计算机应用专业示范校建设总结报告计算机应用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示范校建设总结报告一、计算机应用专业项目建设基本情况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基本情况我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创建于1999年,现有专业教师34名。拥有与专业配套的实训室10个,多媒体教室33个,学生用计算机600余台,教学设备一流。本专业组曾被评为宝鸡市校本教研先进教研组、县级优秀教研组。建设思路通过调研行业、企业的用工需求,分析人才培养的核心能力,构建“校企对接、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实用、够用”为原则构

2、建“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体系;根据企业人才需求,确定核心课程;围绕核心课程,制定职业素质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在企业人员的协助下,积极探讨计算机应用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建设,完成“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的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要教学方法的精品课程、特色课程及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企业联合制订出以考核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的的“多元化”评价模式;联合企业开发从媒体素材、题库建设、课件及任务实例四个方面的教学资源库;对现有的校园网进行改造,升级校园网络系统、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优化实训室软硬件设施。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建立校企互动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教学

3、团队。校企联合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完善订单培养运行机制,组建企业定向班;利用企业和自身资源,积极为同类学校和社会企事业单位提供技术培训服务。专业建设过程成立行业、企业专家和学校教师共同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业建设过程中实行“领导包抓制”和“项目负责制”,由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派遣专任领导,负责对本专业的示范校建设进行监督、指导和检查工作。由计算机应用重点建设专业项目组的组长任项目负责人,负责本项目组的所有任务的分配、指导、收集、核查、完(转载于:写论文网:示范校建设中专业总结报告)善及所有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本专业示范校建设任务的实施由本专业组专业课教师负责完成,建设初期,由项目组负责人

4、对所有任务分解到具体教师。并建立任务完成台帐,根据不同的时间节点进行任务的收交和检查工作。示范校创建办公室定期开展示范校工作会,由项目组负责人对各项目组阶段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总结汇报,提出任务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安排。依托企业,共建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示范校建设项目总结两年来,在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的教育改革思想指引下,计算机应用专业积极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办学模式、推行订单培养,创新教育内容、课程对接岗位,加强队伍建设、改善队伍结构,完善内部管理、加强制度建设,改革评价模式、突显贡献与能力。在

5、上级各部门的支持与指导下,在专业组全体教师的参与努力下,经过科学规划、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圆满完成了建设计划的各项任务目标。一、计算机应用专业项目建设基本情况1两年来,专业招生人595人,毕业517人。2计划投入专业建设资金210万元已按相关规定完全投入建设使用。3按照项目建设任务书和项目建设实施方案中专业建设要求,89个专业建设验收要点已全部完成,完成率100%。4完成了对网络安全实训室等3个实训室的改扩建设工作和实训室文化建设工作,并均已投入教学使用。5以企业走访、行业咨询、问卷调查等方式开展了对23家企业、7个行业机构、127名毕业生的社会调研,形成了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改革调研报告,

6、形成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方案。6形成了“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岗位对接,分岗实训”的课程体系。7完成了2门核心课程的建设和4本校本实训指导书的编写,核心课教材已出版。8建成了教学源源管理平台,整合形成专业图书期刊、电子教案、教学课件、教学视频、教学软件等容量达270GB的专业教学资源库。9形成了四方三层和五证考核的教学评价机制。10形成了“依托企业,共同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指导思想和“思想准备、知识储备、技能预备、现岗装备、教学完备”的双师队伍培养模式。培养专业带头人2名、骨干教师6名,双师教师18名,组织专业技能培训6项次71人次,组织外出学习11次15人次,考取工程师

7、(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26个,撰写论文25篇,新聘兼职教师8人,形成了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专、兼职教师队伍。11与企业深入合作形成“订单培养”合作模式,建立校外实训基地6家,利用师资和设备优势开展对外社会服务与交流,与天津市东丽区就业训练中心签订了社会培训师资设备援助协议,共同为东丽人才培养和经济发展服务。12形成典型案例3个,“创建校内岗位锻炼长效机制,提升中职学生职业技能水平”,“分阶段多形式打造双师型师资团队”,“将企业生产引入教学课堂,实现教学生产无缝对接”二、建设目标完成情况深化校企合作,创新“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1.建设思路:依照企业岗位能力需求进行人才培养的原则,把校企合作

8、、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带动专业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2.具体做法:为使计算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高度吻合”,我专业以企业走访、行业咨询、问卷调查等方式开展了对23家企业、7个行业机构、127名毕业生进行了深入调研,并根据调研情况,对计算机人才岗位需求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组织计算机类企业、行业专家进行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研讨与论证,进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规格定位。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我校地理位置特点,我们确定了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岗位需求与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前3学期进行基础文化知识和基本专业技能学习与训练,在第4学期置入企业培训课程,

9、通过工学结合、校内岗位实训,实训基地生产性岗位实训等方式强化岗位技能训练,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与企业之间的匹配能力,缩短学生成为“企业人”的过渡期,提升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加快毕业生在企业中的成长速度,成为企业的骨干和中坚力量。表1定单签约企业图1“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图3.确定以“德能兼备”计算机应用职业人为专业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发展建设需要,德能兼备,具有从事计算机应用工作所需的计算机知识、计算机操作职业能力、综合职业素养及可持续发展能力,能从事计算机相关事务岗位工作的技能型、应用型计算机职业人。构建基于“岗位对接,分岗实训”的专业课程体系1.建设思路:依据计算机应用岗

10、位要求,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为重点,以德能兼备为培养目标,以培养人人成才为课程建设理念,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图2专业课程体系规划图2.“岗位对接,分岗实训”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指导思想:坚持校企合作,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来设计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做到课程体系与就业岗位对接,专业核心课程与职业活动对接、课程内容与工作内容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实施过程:通过对东丽区及周边区域计算机应用岗位需求的调查分析,结合专业设备及师资资源,按照“职业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学习领域课程核心课程课程体系”的工作步骤,构建了

11、以计算机维修维护、办公应用、平面设计、网络组建与管理为主要就业岗位,基于“能力主线、任务载体、实践主导、分段培养、分岗实训”的课程体系,并运用到实践教学中。图3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过程示意图基于人人成才的专业发展理念,在学生基本文化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学习的基础上,在第四学期根据学生的专业学习情况和自愿原则进行就业方向选择,分别对各就业岗位进行上岗前的为期一学期的技能强化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建设成果:调研报告、调研分析报告、基于岗位模块的分层就业岗位实训课程体系、计算机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校本实训指导书等。专业总结报告目录一、项目建设情况.1二、建设工作机制与举措.1三

12、、项目建设进展.1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1师资队伍建设.1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1四、建设经费投入与使用.1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1承诺的地方财政专项资金、行业企业资金等其他资金使用情况.1五、贡献与示范.1对其它专业建设提升的带动作用.1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1对其他地区和学校进行示范、带动和辐射的成效.1六、典型案例.2七、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2一、项目建设情况综述本项目建设的总体进展与预期目标完成情况。二、建设工作机制与举措主要包括合作企业及相关管理制度、建设工作机制、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机制、项目建设保障机制等方面。三、项目建设进展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四、建设经费投入与使用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承诺的地方财政专项资金、行业企业资金等其他资金使用情况五、贡献与示范对其它专业建设提升的带动作用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对其他地区和学校进行示范、带动和辐射的成效总结要多用数据、实例,避免泛泛而谈。要重视引用第三方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