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复合材料强度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234851 上传时间:2018-11-1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7.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碳纤维复合材料强度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碳纤维复合材料强度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碳纤维复合材料强度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碳纤维复合材料强度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碳纤维复合材料强度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碳纤维复合材料强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纤维复合材料强度(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碳纤维复合材料强度碳纤维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摘要:碳纤维主要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一种特种纤维,分子结构界于石墨和金刚石之间,含碳体积分数随品种而异,一般在以上。关键词:碳纤维复合材料性能与应用正文一、碳纤维的性能分类根据原丝类型分类可分为聚丙烯腈基、沥青基和粘胶基3种碳纤维,将原丝纤维加热至高温后除杂获得。目前,PAN碳纤维市场用量最大;按力学性能可分为高模量、超高模量、高强度和超高强度4种碳纤维;按用途可分为宇航级小丝束碳纤维和工业级大丝束碳纤维,其中小丝束初期以1K、3K、6K为主,逐渐

2、发展为12K和24K,大丝束为48K以上,包括60K、120K、360K和480K等。性能碳纤维的主要性能:(1)密度小、质量轻,密度为2克/立方厘米,相当于钢密度的l/4、铝合金密度的1/2;(2)强度、弹性模量高,其强度比钢大4-5倍,弹性回复l00%;(3)具有各向异性,热膨胀系数小,导热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耐骤冷、急热,即使从几千度的高温突然降到常温也不会炸裂;(4)导电性好,25。C时高模量纤维为775/cm,高强度纤维为1500/cm;(5)耐高温和低温性好,在3000。C非氧化气氛下不融化、不软化,在液氮温度下依旧很柔软,也不脆化;(6)耐酸性好,对酸呈惰性,能耐浓盐酸、磷酸、硫

3、酸等侵蚀。此外,还有耐油、抗辐射、抗放射、吸收有毒气体和使中子减速等特性。通常,碳纤维不单独使用,而与塑料、橡胶、金属、水泥、陶瓷等制成高性能的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也具有轻质、高强、耐高温、耐疲劳、抗腐蚀、导热、导电等优良性质,已在现代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应用领域由于碳纤维具有高强、高模、耐高温、耐疲劳、导电、导热等特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航空航天、汽车、体育休闲用品、能源以及医疗卫生等领域。此外,碳纤维在电子通信、石油开采、基础设施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放电屏蔽材料、防静电材料、分离铀的离心机材料、电池的电极,在生化防护、除臭氧、食品等领域种也有出色的表现。碳纤维复合材

4、料片。碳纤维复合材料片是采用常温固化的热固性树脂将定向排列的碳纤维束粘结起来制成的薄片。把这种薄片按照设计要求,贴在结构物被加固的部位,充分发挥碳纤维的高拉伸模量和高拉伸强度的作用,来修补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物。日本、美国、英国将该材料用于加固震后受损的钢筋混凝土桥板,增强石油平台壁及耐冲击性能的许多工程上,获得了突破性进展。碳纤维复合材料片具有轻质,拉伸模量比钢高10倍以上,耐腐蚀性能优异,可以手糊,工艺性好等优点。因此,碳纤维复合材料片在修补加固已劣化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物和提高结构物耐力以及对用旧标准设计建成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物的补强、加固应用将越来越多。二、生产工艺通常用有机物的炭化来制取碳纤

5、维,即聚合预氧化、炭化原料单体原丝预氧化丝碳纤维。碳纤维的品质取决于原丝,其生产工艺决定了碳纤维的优劣。以聚丙烯腈(PAN)纤维为原料,干喷湿纺和射频法新工艺正逐步取代传统的碳纤维制备方法。干喷湿纺法干喷湿纺法即干湿法,是指纺丝液经喷丝孔喷出后,先经过空气层(亦叫干段),再进入凝固浴进行双扩散、相分离和形成丝条的方法。经过空气层发生的物理变化有利于形成细特化、致密化和均质化的丝条,纺出的纤维体密度较高,表面平滑无沟槽,且可实现高速纺丝,用于生产高性能、高质量的碳纤维原丝。与纯湿纺相比,干喷湿纺可纺出较高密度且无明显皮芯结构的原丝,大幅提高了纤维的抗拉强度,可生产细特化和均质化的高性能碳纤维。射

6、频法PAN原丝经过预氧化、碳化到石墨化,主要受到牵伸状态下的温度控制。在这一形成过程中达到纤维定型、碳元素富集,分子结构从聚丙烯腈高分子结构乱层的石墨结构三维有序的石墨结构。国内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射频法碳纤维石墨化生产工艺”开辟了碳纤维生产的创新之路,它采用射频负压软等离子法预氧化PAN原丝,接着用微波加热法碳化,最后用射频加热法石墨化形成小丝束碳纤维。三、碳纤维的发展国外发展以PAN碳纤维为例,该纤维国际上研发已有30年左右,目前世界碳纤维的生产能力在万吨左右,主要集中在日本、英国、美国、法国、韩国等少数发达国家和我国台湾省。日本三家以腈纶纤维为主要产品的公司依靠其先进的纺丝科学技术,形成了

7、高性能原丝生产的优势,大量生产高性能碳纤维,使日本成为碳纤维大国,无论质量还是数量上都处于世界前三位,三大集团占据了世界75%以上的产量。国内发展我国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研究开发始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由于碳纤维作为重要的军工产品,国外对我国进行严格技术封锁,使得当时我国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基本上以自主研究开发为主。吉林石化公司在采用硝酸一步法生产原丝的基础上,研究开发出性能基本接近T300的碳纤维,但该法对环境污染较大,因而现已放弃。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碳纤维发展缓慢,表现为生产规模小、产品质量不稳定、产品规格少、品种单一、没有高性能产品、技术设备落后,大多没有形成规模效益,这些成为制约我国碳纤维发

8、展的瓶颈。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整体实力的不断提升,对碳纤维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而我国碳纤维现阶段大部分依赖进口,XX年全国碳纤维用量为4000吨,国内实际产量仅为1O多吨,而且无论是质量还是规模与国外相比差距都很大。另据估测XX年我国碳纤维需求将达到7500吨,这表明我国碳纤维严重供不应求。尽管目前国际社会碳纤维的制造技术与产品对华出口有所松动,通用级碳纤维进口渠道已经开通,但高性能碳纤维对我国依然限制。由于我国对碳纤维需求的日益增加,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又成为国内新材料业研发的热点。存在问题和差距一是国内PAN碳纤维总生产能力较小,实际生产量仅3040吨/年,远远不能满足国内的需要,目前我国95%

9、的碳纤维依靠进口;二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国产碳纤维强度低,均匀性、稳定性差,毛丝多,品种单一且价格昂贵,发展水平总体落后发到国家近2030年;三是厂家、装置规模小,技术设备落后,经济效益差。四、产业分析世界碳纤维市场世界碳纤维扩产加速XX年以前碳纤维基本供大于求,属于买方市场,当时工业用普通模量级12K碳纤维价格仅12美元/公斤,但到了XX年形势突变,碳纤维一下子由买方市场变为卖方市场,价格一路攀升,XX年翻了好几倍,XX年更是处于有价无市的情况,这给碳纤维厂家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从XX年开始全球碳纤维厂家兴起了一轮扩产热潮。日本三菱集团也加快了扩产步伐,从XX年到XX年,3年内碳纤维产能

10、将增加72%,接近或赶上东邦的产能。美国Hexcel公司XX年11月16日宣布在西班牙马德里附近建碳纤维厂,另外美国犹塔工厂也增加碳纤维生产线,产能增加大约50%,即从2270吨/年增加到3300吨/年,XXXX年完成。目标很明确,针对A380、A350和B787对碳纤维的大量需求。Zoltek公司XX年1月3日报告,希望碳纤维产能从XX年的4080吨/年增加到XX年8620吨/年。综上所述,从XX年到XX年全球PAN基碳纤维产能将从34050吨/年增加到61500吨/年,增长%,平均年增长率20%,详见表8。如此显著的增长速度,将会对供需矛盾产生影响。碳纤维供需状况将趋于缓和XX年全球碳纤维

11、供小于求,按ChrisRed的预测缺口约XX吨,Toray预测缺口近3000吨,中国台湾台塑预测缺口也有约1000吨,这就是XX年碳纤维紧张的说明。XX年虽然碳纤维厂家纷纷扩产,其供应量应较需求量大,但是扩产部分要到XX年底或XX年初才能上市供应,且超过部分有限,仍不能满足用户要求。因此XX年碳纤维供应仍然紧张。XX年以后全球碳纤维产量将明显增加,扩量部分陆续上市,供应量显著超过需求量,供需矛盾得到缓解,紧张状况将会所改变。中国碳纤维市场需求增长快。我国碳纤维现阶段绝大部分依赖进口,XX年全国碳纤维用量为4000吨,XX年用量约5000吨,年增长率在20%以上,到XX年将达到7500吨/年,而

12、国内现有产量仅约40吨左右,无论质量和规模与国外相比差距都很大。产能瓶颈明显。我国除了华皖碳纤维及少数科研院所具有完整的产业链外,绝大部分企业仅仅具有部分碳纤维及其制品的生产工艺。安徽华皖碳纤维有限公司目前已经顺利完成200吨碳纤维及500吨碳纤维原丝的生产装置的安装,XX年还计划开工建设800吨碳纤维及1800吨碳纤维原丝二期项目。生产效益大。如果按丙烯腈万元/吨的销售价格计算,大体可以测算出碳纤维原丝及碳纤维的生产成本,分别为万元/吨、18万元/吨。一般CFRP加工问题及主要性能指标B机电091梁吉刚一、加工问题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以碳或石墨纤维为增强材料、以树脂为基体的复合材料,是由质软

13、而粘性大的基体材料和强度高、硬度大的碳纤维增强材料混合而成的二相或多相结构,其力学性能呈各向异性,层间强度低,切削时在切削力的作用下容易产生分层、劈裂等缺陷。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钻削加工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材料硬度大,其硬度HRC值可达5365,相当于一般高速钢的硬度,因而钻孔时钻头磨损很快;(2)层间强度低,在钻孔过程中,易产生分层等缺陷;(3)属于各向异性材料,钻孔处的应力集中较大,极易引起劈裂等缺陷;(4)热导率小,线胀系数和弹性恢复大,钻孔时,存在缩孔现象;(5)切屑为粉尘状,对人体健康危害大。分层是碳纤维复合材料钻孔的主要缺陷。分层缺陷的大小可以用分层因子来表示。分层因子可以用以

14、下公式表示:Fd=Dmax/D。分层因子Fd与平均轴向力Fz间存在着线性或分段线性关系:平均轴向力Fz越大,分层因子Fd越大,分层越严重。因此,可以通过平均轴向力的大小以及制孔质量,来评判不同钻削工艺的优劣。二、主要性能力学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拉伸强度高,模量大,密度小,具有较高的比强度和很高的比模量。与传统金属材料相比,碳纤维复合材料质量轻,强度高,韧度高,具有明显的优势。与同为新型材料的硅基纤维复合材料相比,碳基纤维的拉伸强度约为其3-7倍。碳基纤维的弹性模量高于硅基纤维,所以碳纤维复合材料在相同外载荷下,应变较小,其制件的刚度比硅基纤维复合材料制件高。高模量碳纤维的断裂伸长率约为%,高强度

15、碳纤维的约为1%,硅基纤维约为%,而环氧树脂的约为%,所以碳纤维复合材料中纤维的强度能得到充分的发挥0。由于碳纤维的脆性很大,冲击性能差,所以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拉伸破坏方式属于脆性破坏,即在拉断前没有明显的塑性变形,应力应变曲线为直线,这一点与玻璃纤维相似,只是模量高于、断裂伸长率低于玻璃纤维。热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耐高低温性能好。在隔绝空气,XXC仍有强度,液氮下也不脆断。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好。导热系数较高,但随温度升高有减小的趋势。碳纤维复合材料沿纤维轴向的导热系数为/;垂直纤维方向的导热系数为cal/。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线膨胀系数沿纤维轴向具有负的温度效应,即随温度的升高,碳纤维复合材料有收缩的趋势,尺寸稳定好,耐疲劳性好。耐腐蚀性碳纤维复合材料除了能被强氧化剂如浓硝酸、次氯酸及重铬酸盐氧化外,一般的酸碱对它的作用很小,比硅基纤维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碳纤维复合材料不像硅基纤维复合材料那样在湿空气中会发生水解反应,具有好的耐水性及耐湿热老化特性。此外还具有耐油、抗辐射以及减速中字运动等特性。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发展及应用摘要本文总体阐述了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特点,其良好的物理、化学特性,同时介绍了碳纤维增强型材料的优点和使用环境,对碳纤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