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元宵节》教学反思两则【名师】

上传人:ZJ****1 文档编号:60157933 上传时间:2018-11-1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4.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元宵节》教学反思两则【名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元宵节》教学反思两则【名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元宵节》教学反思两则【名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元宵节》教学反思两则【名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元宵节教学反思两则元宵节教学反思之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欢”字教学,可以说是很好地体现了这一教学新理念。在本课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自主识字,生动活泼地识字,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地说从两个方面着手:1.联系已有知识。结构主义学习理论十分强调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的作用,认为学习者的“前理解”“前结构”会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影响。只有学习者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与新知识发生相互作用时,才能产生理解。就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来说,已经认识了一些基本字,掌握了“猜字谜”“加一加”“减一减”“组词”等常用的识字方法,这就成

2、为他们识字的先前“认识模块”,是独立、自主识字的宝贵的学习资源,不可忽视。2.联系生活经验。语文是母语教育,汉字在学生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开始学习汉字之前,小学生已通过口语积累了相当数量的口语词汇,这些都为识字奠定了基础。在本课的识字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调动已有积累,学生才纷纷说出“欢乐”、“欢心”、“喜欢”等积累的词语。既强化了识字效果又拓宽了识字途径。元宵节教学反思之二 开学第一天,就上了两节连堂课元宵节。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1、认字25个,写字16个。2复习看拼音识字。学习方框、火字旁、目字旁。学填常用偏旁表。3用“圆、灯、年”组词。用“觉得”造句。续编灯谜。4背诵元宵节,初步认识

3、对联。5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地习俗,体会亲情、友情,更加热爱生活。教学重点:加强朗读训练,初步建立生字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教学难点:了解农历正月十五的中国的传统习俗,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具体结合到本课来讲,教学目标:认识10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得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 学习偏旁“方框”。在教学过程中,我能正确把握基本的流程和环节,做到不脱节,在课文引入上也颇费心思,以激趣为主,让孩子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第一课时效果比较理想,除了完成教学任务以外,还带着孩子了解了春联以及元宵的来历,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面;第二课时写字教学显得较为枯燥,孩子都已经对识字、写字的教学过程谙熟于心了,所以在课堂上,气氛不是太活跃,有点呆板,以后要在写字教学这一块儿狠下功夫,力求形式的多样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