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软的加工棒材料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117670 上传时间:2018-11-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柔软的加工棒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柔软的加工棒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柔软的加工棒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柔软的加工棒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柔软的加工棒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柔软的加工棒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柔软的加工棒材料(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柔软的加工棒材料1.为什么室温下金属晶粒越细强度,硬度越高,塑性韧性也越好?答:金属晶粒越细,晶界面积越大,位错障碍越多,需要协调的具有不同位向的晶粒越多,金属塑性变形的抗力越高,从而导致金属强度和硬度越高。金属的晶粒越细,单位体积内晶粒数目越多,同时参与变形的晶粒数目也越多,变形越均匀,推迟了裂纹的形成和扩展,使得在断裂前发生较大的塑性变形。在强度和塑性同时增加的情况下,金属在断裂前消耗的功增大,因而其韧性也比较好。因此,金属的晶粒越细,其塑性和韧性也越好。2.冷塑性变形金属产生加

2、工硬化的原因?随变形量增加,空密度增加。由于晶粒由有利位向而发生几何硬化,因此使变形抗力增加。?随变形量增加,亚结构细化,亚晶界对位错运动有阻碍作用。?答:晶体内部存在位错源,变形时发生了位错增值,随变形量增加,位错密度增加。由于位错之间的交互作用,使变形抗力增加。3.某厂用冷拉钢丝绳吊运出炉热处理工件去淬火,钢丝绳的承载能力远超过工件的质量,但在工件的运送过程中钢丝绳发生断裂,试分析其原因?答:冷拉钢丝绳是利用热加工硬化效应提高其强度的,在这种状态下的钢丝中晶体缺陷密度增大,强度增加,处于加工硬化状态。在淬火的温度下保温,钢丝将发生回复、再结晶和晶粒长大过程,组织和结构恢复软化状态。在这一系

3、列变化中,冷拉钢丝的加工硬化效果将消失,强度下降,在再次起吊时,钢丝将被拉长,发生塑性变形,横截面积减小,强度将比保温前低,所以发生断裂。4细化晶粒方法1.在浇注过程中:1)增大过冷度;2)加入变质剂;3)进行搅拌和振动等。2.在热轧或锻造过程中:1)控制变形度;2)控制热轧或锻造温度。3.在热处理过程中:控制加热和冷却工艺参数利用相变重结晶来细化晶粒。4.对冷变形后退火态使用的合金:1)控制变形度;2)控制再结晶退火温度和时间5、试说明滑移,攀移及交滑移的条件,过程和结果,并阐述如何确定位错滑移运动的方向。解答:滑移:切应力作用、切应力大于临界分切应力;台阶攀移:纯刃位错、正应力、热激活原子

4、扩散;多余半原子面的扩大与缩小交滑移:纯螺位错、相交位错线的多个滑移面;位错增殖位错滑移运动的方向,外力方向与b一致时从已滑移区未滑移区。相反,从未滑移区已滑移区。6将经过大量冷塑性变形的纯金属长棒一端浸入冷水中,另一端加热至接近熔点的高温,过程持续一小时,然后完全冷却,作出沿棒长度的硬度分布曲线,并作简要说明。如果此金属为纯铁时,又会有何情况出现?例题解答:T牛顿流体假塑性流体C下列哪种设备不宜用于测量聚合物的流动性能A.毛细管流变仪;B.旋转粘度计;C.熔融指数仪;D.平板粘度计A结晶度与时间的关系可用下列A表示。A.Avrami方程;B.Andrade公式;C.方程;D.Fox-Flor

5、y公式解析:Avrami方程:公式:TTf粘度-温度方程Tg使结晶时的晶核数目大大增加,从而提高了形核率,细化晶粒。6-2如下图所示,T12钢加热到Ac1以上,用图示的各种方法冷却,分析各自得到的组织。答:a水中淬火MFe3Cb分级淬火MFe3Cc油中淬火MTFe3Cd等温淬火B下Fe3Ce正火SFe3Cf完全退火PFe3Cg等温退火PFe3C6-4将同一棒料上切割下来的4快45钢试样,同时加热到850,然后分别在水、油、炉、空气中冷却,说明:各是何种热处理工艺?各获得什么组织?排列一下硬度的大小顺序。答:(1)水冷:淬火M(2)油冷:淬火M+T(3)炉冷:退火P+F(4)空冷:正火S+F硬度

6、顺序:(1)(2)(4)(3)6-5残留奥氏体对钢淬火后的性能有何影响?用什么方法可以减少残留奥氏体的数量?答:残留奥氏体不仅降低了淬火钢的硬度和耐磨性,而且在工件的长期使用过程中,残留奥氏体还会发生转变,使工件形状尺寸变化,降低工件尺寸精度。用“冷处理”可以减少残留奥氏体的数量。67甲,乙两厂生产同一批零件,材料均选45钢,硬度要求为2202250HBW。甲厂采用正火,乙厂采用调质,都达到硬度要求。试分析甲,乙两厂产品的组织和性能的差别。答:甲厂采用正火:获得细珠光体,正火消除中碳钢经热加工后产生的组织缺陷,塑性基本不降低。乙厂采用调质:获得回火索氏体,强度、硬度、耐磨性降低。大幅度提高了塑

7、性、韧性,得到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的钢。6-9仓库中有45钢、38CrMoAlA钢和20CrMnTi钢,它们都可以用来制造齿轮,为了满足齿轮的使用要求,问各应进行何种热处理?并比较它们经热处理后在组织和性能上的不同。答:(1)45钢:先调质,感应加热表面淬火低温回火组织:表层M回,心部S回(2)38CrMoAlA:先调质,后氮化组织:表层氮化组织,心部S回(3)20CrMnTi:渗碳,淬火低温回火组织:M回少量AR,心部FP6-10某一用45钢制造的零件,其加工路线如下:备料锻造正火粗机械加工调质精机械加工高频感应加热淬火低温回火磨削,请说明各热处理工序的目的及热处理后的组织。答:正火目的:消除

8、锻造应力,改善切削加工性,同时均匀组织,细化晶粒,为后续热处理作组织准备。组织:晶粒均匀细小的F和S。调质目的:提高塑性、韧性,使零件获得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组织:S回。高频感应加热淬火目的:提高工件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而心部仍保持良好的塑性和韧性。低温回火目的:降低内应力和脆性。表层组织:M回,心部组织:S回。第七章作业78试比较T9、9SiCr、W6Mo5Cr4V2作为切削刀具材料的热处理、力学性能特点及适用范围,并由此得出一般性结论。答:T9的热处理:淬火低温回火。力学性能:硬度高,韧性中等,无热硬性,综合力学性能欠佳。适用范围:用于尺寸不大,形状简单,要求不高的低速切削工具。9SiCr

9、热处理:淬火低温回火。力学性能:硬度和耐磨性良好,无热硬性,综合力学性能优于T9。适用范围:用于制造尺寸较大,形状复杂,受力要求较高,切削速度不高的刀具。716为什么铸造生产中,化学成分如具有三低一高特点的铸铁易形成白口?而在同一铸铁中,往往在其表面或薄壁处易形成白口?答:在铸铁生产中,碳、硅低易出现白口组织,铸件激冷也会出现白口,高牌号铸铁孕育不良也会出现白口,锰是反石墨化元素,含量高才会出现白口。解释下列名词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亚晶粒,亚晶界,刃型位错,单晶体,多晶体,过冷度,自发形核,非自发形核,变质处理,变质剂。答:点缺陷:原子排列不规则的区域在空间三个方向尺寸都很小,主要指空位间

10、隙原子、置换原子等。线缺陷:原子排列的不规则区域在空间一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大,而在其余两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小。如位错。面缺陷:原子排列不规则的区域在空间两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大,而另一方向上的尺寸很小。如晶界和亚晶界。亚晶粒:在多晶体的每一个晶粒内,晶格位向也并非完全一致,而是存在着许多尺寸很小、位向差很小的小晶块,它们相互镶嵌而成晶粒称亚晶粒。亚晶界:两相邻亚晶粒间的边界称为亚晶界。刃型位错:位错可认为是晶格中一部分晶体相对于另一部分晶体的局部滑移而造成。滑移部分与未滑移部分的交界线即为位错线。如果相滑移的结果上半部分多出一半原子面,多余半原子面的边缘好像插入晶体中的一把刀的刃口,故称“刃型位错”。

11、单晶体:如果一块晶体,其内部的晶格位向完全一致,则称这块晶体为单晶体。多晶体:由多种晶粒组成的晶体结构称为“多晶体”。过冷度:实际结晶温度与理论结晶温度之差称为过冷度。自发形核:在一定条件下,从液态金属中直接产生,原子呈规则排列的结晶核心。非自发形核:是液态金属依附在一些未溶颗粒表面所形成的晶核。变质处理:在液态金属结晶前,特意加入某些难熔固态颗粒,造成大量可以成为非自发晶核的固态质点,使结晶时的晶核数目大大增加,而提高了形核率,细化晶粒,这种处理方法即为变质处理。变质剂:在浇注前所加入的难熔杂质称为变质剂。固溶强化:通过溶入某种溶质元素形成固溶体而使金属的强度,硬度升高的现象叫做固溶强化原因

12、:晶格畸变过冷度与冷却速度有何关系?它对金属结晶过程有何影响?对铸件晶粒大小有何影响?答:冷却速度越大,则过冷度也越大。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大,则晶体内形核率和长大速度都加快,加速结晶过程的进行,但当冷速达一定值以后则结晶过程将减慢,因为这时原子的扩散能力减弱。过冷度增大,F大,结晶驱动力大,形核率和长大速度都大,且的增加比G增加得快,提高了N与G的比值,晶粒变细,但过冷度过大,对晶粒细化不利,结晶发生困难。在铸造生产中,采用哪些措施控制晶粒大小?在生产中如何应用变质处理?答:采用的方法:变质处理,钢模铸造以及在砂模中加冷铁以加快冷却速度的方法来控制晶粒大小。变质处理:在液态金属结晶前,意加入某些

13、难熔固态颗粒,造成大量可以成为非自发晶核的固态质点,使结晶时的晶核数目大大增加,从而提高了形核率,细化晶粒机械振动、搅拌。0.试比较共析碳钢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与连续转变曲线的异同点。答:首先连续冷却转变曲线与等温转变曲线临界冷却速度不同。其次连续冷却转变曲线位于等温转变曲线的右下侧,且有C曲线的下部分,即共析钢在连续冷却转变时,得不到贝氏体组织。这是因为共析钢贝氏体转变的孕育期很长,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通过贝氏体转变区内尚未发生转变时就已过冷到Ms点而发生马氏体转变,所以不出现贝氏体转变.珠光体类型组织有哪几种?它们在形成条件、组织形态和性能方面有何特点?答:三种。分别是珠光体、索氏体和屈氏

14、体。珠光体是过冷奥氏体在550以上等温停留时发生转变,它是由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片层相间的组织。索氏体在650600温度范围内形成层片较细的珠光体。屈氏体是在600550温度范围内形成片层极细的珠光体。珠光片间距愈小,相界面积愈大,强化作用愈大,因而强度和硬度升高,同时,由于此时渗碳体片较薄,易随铁素体一变形而不脆断,因此细片珠光体又具有较好的韧性和塑性。3.指出下列工件的淬火及回火温度,并说明其回火后获得的组织和大致的硬度:45钢小轴;60钢弹簧;T12钢锉刀。答:45钢小轴,工件的淬火温度为850左右,回火温度为500650左右,其回火后获的组织为回火索氏体,大致的硬度2535HRC。选择下列零件的热处理方法,并编写简明的工艺路线:目的-通过该培训员工可对保安行业有初步了解,并感受到安保行业的发展的巨大潜力,可提升其的专业水平,并确保其在这个行业的安全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