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如图所示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117216 上传时间:2018-11-1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如图所示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某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如图所示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某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如图所示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某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如图所示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某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如图所示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如图所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如图所示(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某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如图所示第二章轴向拉压应力与材料的力学性能2-1试画图示各杆的轴力图。题2-1图解:各杆的轴力图如图2-1所示。图2-12-2试画图示各杆的轴力图,并指出轴力的最大值。图a与b所示分布载荷均沿杆轴均匀分布,集度为q。(a)解:由图2-2a(1)可知,轴力图如图2-2a(2)所示,题2-2图FN(x)?2qa?qxFN,max?2qa(b)解:由图2-2b(2)可知,轴力图如图2-2b(2)所示,图2-2aFR?qaFN(x1)?FR?qaFN(x2)?FR?q(

2、x2?a)?2qa?qx2FN,max?qa图2-2b2-3图示轴向受拉等截面杆,横截面面积A=500mm,载荷F=50kN。试求图示斜截2面m-m上的正应力与切应力,以及杆内的最大正应力与最大切应力。题2-3图解:该拉杆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为F50?103N?108Pa?100MPa62A500?10m斜截面m-m的方位角?50?,故有?cos2?100MPa?cos2(?50?)?sin2?50MPa?sin(?100?)?2杆内的最大正应力与最大切应力分别为max?100MPamax?50MPa22-5某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如图所示,图中还同时画出了低应变区的详图。试确定材料的弹性模量E、比

3、例极限?p、屈服极限?s、强度极限?b与伸长率?,并判断该材料属于何种类型。题2-5解:由题图可以近似确定所求各量。该材料属于塑性材料。220?106PaE?220?109Pa?220GPap?220MPa,s?240MPab?440MPa,?%2-7一圆截面杆,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如题2-6图所示。若杆径d=10mm,杆长l=200mm,杆端承受轴向拉力F=20kN作用,试计算拉力作用时与卸去后杆的轴向变形。题2-6图F4?20?103N8?10Pa?255MPa解:A?查上述?曲线,知此时的轴向应变为?%轴向变形为拉力卸去后,有故残留轴向变形为l?l?()?10?4m?e?,p?l?lp?

4、()?10?5m?2-9图示含圆孔板件,承受轴向载荷F作用。已知载荷F=32kN,板宽b=100mm,板厚?15mm,孔径d=20mm。试求板件横截面上的最大拉应力。题2-9图解:根据查应力集中因数曲线,得根据得d/b?/()?K?n?F,K?max(b?d)n?32?103Nmax?Kn?107Pa?2(b?d)()?2-10图示板件,承受轴向载荷F作用。已知载荷F=36kN,板宽b=90mm,b=60mm,12板厚?=10mm,孔径d=10mm,圆角半径R=12mm。试求板件横截面上的最大拉应力。题2-10图解:1.在圆孔处根据查圆孔应力集中因数曲线,得故有?K1?36?103N8max?

5、K1n1?10Pa?117MPa(b1d)()?2在圆角处根据?查圆角应力集中因数曲线,得故有3.结论K2?36?103N8max?K2n2?10Pa?104MPab2?max?117MPa图示桁架,承受铅垂载荷F作用。设各杆的横截面面积均为A,许用应力均为2-14?,试确定载荷F的许用值F。第四部分:设计、分析题1、某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如图所示,图应变区的详图。则由图可确定材料的弹性模量E=、屈服极限?s=强度极限?b=、伸长率?=,该材料属于性材料。【提示】:1.E=XXMpa。2.240Mpa。3.440Mpa。4.30%。5.塑。2、某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如图所示,试根据该曲线确定:(1

6、)材料的弹性模量E=()(2)比例极限?p=()(3)屈服极限?=()(4)当应力增加到?350MPa时,材料的正应变?=(),以及相应的弹性应变?e=()与塑性应变?p=()。【提示】:=2.?p=250Mpa3.?=340Mpa4.(=10-3)、(p=10-3)、13、试样直径d=10mm,在弹性范围内拉伸试验,载荷p=12KN,若使试件拉应力的测量精度小于1MPa。试确定载荷p、试样直径d的最大允许测量误差。【提示】:载荷p最大允许测量误差56N,试样直径d的最大允许测量误差4、设计实验方案、计算销钉连接结构强度测试项目:销的连接强度测试qP设计拉伸夹具:要求绘图计算连接强度:如测得销

7、连接极限荷载为P=75KN,计算a,当销钉在A-A截面处断裂时,销连接的抗拉强度。b,当低碳钢环销被剪断时,销连接的抗拉强度。【提示】:a,拉伸夹具2b,计算:当销被剪断时,销的剪切强度为b=75000/(620)Mpa=Mpa当销钉在A-A截面断裂时,销连接的抗拉强度为b=75000/(77)Mpa=Mpa3材料力学各章重点一、绪论1各向同性假设认为,材料沿各个方向具有相同的。(A)力学性质;(B)外力;(C)变形;(D)位移。2均匀性假设认为,材料内部各点的C是相同的。(A)应力;(B)应变;(C)位移;(C)力学性质。3构件在外力作用下不发生断裂;保持原有平衡状态;不产生变形;保持静止。

8、4杆件的刚度是指。杆件的软硬程度;件的承载能力;杆件对弯曲变形的抵抗能力;杆件对弹性变形的抵抗能力。二、拉压1低碳钢材料在拉伸实验过程中,不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时,承受的最大应力应当小于D的数值,比例极限;许用应力;强度极限;屈服极限。2对于低碳钢,当单向拉伸应力不大于=E成立。(A)屈服极限s;(B)弹性极限e;(C)比例极限p;(D)强度极限b。3没有明显屈服平台的塑性材料,其破坏应力取材料的比例极限p;名义屈服极限;强度极限b;根据需要确定。4低碳钢的应力?应变曲线如图所示,其上C点的纵坐标值为该钢的强度极限?b。(A)e;(B)f;(C)g;(D)h。3题图5、三种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分别

9、如图所示。其中强度最高、刚度最大、塑性最好的材料分别是A。(A)a、b、c;(B)b、c、a;(C)b、a、c;(D)c、b、a。5材料的塑性指标有(A)s和;(B)s和;(C)和;(D)s,和。6确定安全系数时不应考虑(A)材料的素质;(B)工作应力的计算精度;(C)构件的工作条件;(D)载荷的大小。7低碳钢的许用力(A)p/n;(B)e/n;(C)s/n;(D)b/n。8系统的温度升高时,下列结构中的不会产生温度应力。9、图示两端固定阶梯形钢杆,当温度升高时D。(A)AC段应力较大,C截面向左移;(B)AC段应力较大,C截面向右移;(C)CB段应力较大。C截面向左移动;(D)CB段应力较大

10、,C截面向右移动10在图中,若AC段为钢,CB段为铝,其它条件不变,则A、B端的约束反力FRA,FRB(图示方向)满足关系D。(A)FRA?FRB;(B)FRA?FRB;(C)FRA?FRB?F;(D)F?FRA?FRB。11图示等直杆两端固定。设AC、CD、DB三段的轴力分别为FNl、FN2、FN3,则C。(A)FNl=FN3=0,FN2=P;(B)FNl=FN3=-P,FN2=0;(C)FNl=FN30;(D)FN1=FN2=FN3=0。11题图12直杆的两端固定,如图所示。当温度发生变化时,杆C。(A)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为零,轴向应变不为零;(B)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和轴向应变均不为零;(C)

11、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不为零,轴向应变为零;(D)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和轴向应变均为零。12题图13图示木榫接头,左右两部分形状完全一样,当F力作用时,接头的剪切面积等于C。(A)ab;(B)cb;(C)lb;(D)lc。14如右图所示,在平板和受拉螺栓之间垫上一个垫圈,可以提高_D_。A螺栓的拉伸强度;B螺栓的挤压强度;C螺栓的剪切强度;D平板的挤压强度。15插销穿过水平放置的平板上的圆孔,在其下端受有一拉力P该插销的剪切面面积和计算挤压面积分别等于B。(A)?dh,?D;(B)?dh,?(D?d);1421422(C)?Dh,?D;(D)?Dh,?(D?d)。1421422三、扭转1圆轴横截面上某点

12、剪应力的大小与该点到圆心的距离成正比,方向垂直于过该点的半径。这一结论是根据B推知的。(A)变形几何关系,物理关系和平衡关系;(B)变形几何关系和物理关系;(C)物理关系;(D)变形几何关系。2、空心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切应力分布为图B所示。3图示圆轴由两种材料制成,在扭转力偶Me作用下,变形前的直线ABC将变成所示的D情形。(A)AB1C1;(B)AB1C2;(C)AB1C3;(D)AB1C4。四、弯曲内力五、弯曲应力1、三根正方形截面梁如图所示,其长度、横截面面积和受力情况相同,其中(b)、(c)梁的截面为两个形状相同的矩形拼合而成,拼合后无胶接在这三根梁中,A梁内的最大正应力相等。(A)(a)和(c);(B)(b)和(c);(C)(a)和(b);(D)(a)、(b)和(c)。2、某直梁横截面面积为常数横向力沿Y方向作用,下图所示的四种截面形状中,抗弯能力最强的为_B_截面形状。(A)矩形(B)工字形(C)圆形(D)正方形3、T形截面铸铁悬臂梁受力如图,轴Z为中性轴,横截面合理布置的方案应为B。4图示U形截面梁在平面弯曲时,截面上正应力分布如图C所示。目的-通过该培训员工可对保安行业有初步了解,并感受到安保行业的发展的巨大潜力,可提升其的专业水平,并确保其在这个行业的安全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