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演讲稿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095590 上传时间:2018-11-1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斯演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李斯演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李斯演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李斯演讲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李斯演讲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斯演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斯演讲稿(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李斯演讲稿李斯的文秘思想读谏逐客书有感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曾经出现过许多著名的秘书。了解这些秘书的杰出代表的生平及其对秘书工作发展的贡献,不仅能够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而且有助于总结历史上秘书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更好地理解秘书工作内在规律,做好当前的秘书工作。前不久,彭老师就带我们认识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文秘李斯,并拜读了他的名篇谏逐客书。因为我们的专业是文秘教育,彭老师叫我们在读谏逐客书时,体会其中体现出来的李斯的文秘思想。他还给我们讲了与李斯同门的历史上的又一名人韩非子以及其作品,

2、拿其与李斯比,叫我们思考同为荀子的徒弟且都学识渊博,为何两人的命运却截然不同,我们学文秘的从中可以学到什么。一李斯与韩非子据史记李斯列传记载,李斯是楚国上蔡人,“年少时为郡小吏”。古本有注:郡小吏就是“乡小史”,“掌乡文书”,可见李斯是掌管文书的基层秘书。但他不满足于小秘书的卑微地位,羡慕上层社会的生活,怎样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呢?他从无意间观察到的老鼠身上得到了启示:一个人有出息还是没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于是他立下大志,一定要改变环境,进入社会的高层。李斯出身寒微,找不到关系走捷径进入官场,于是他辞去小秘书的职务,去向当时最杰出的大学问家荀子学习。对于有抱负有能力的

3、青年来说,师从名师学习经世治国之道乃是进入上层社会的一条理想的途径。荀子是先秦诸子中最后一位大师级的人物,虽然后人将他归入儒家,但是他的学问与孔、孟有很大差别。荀子集战国后期各家学派之大成,关注当时的政治局势,既讲授如何认识世界的哲学,也探讨如何管理天下的政治。史记李斯列传说李斯“从荀卿学帝王之术”,也就是跟从他学习经世治国的政治学。韩非子是中国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法家学说集大成者、散文家。战国时期韩国(今河南省新郑市)人。他创立的法家学说,为中国第一个统一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韩非是韩国的公子,也就是韩国国君的儿子,只不过不是嫡长子,没有继位。韩非为人口吃,不会说,所以

4、不能做说客,但是他很能写,而且他也是荀子的学生,是李斯的同学。他们两个和荀子学习的时候,李斯曾自认为自己学的没有韩非好,认为韩非比他的才华高。作为文秘人员,要有渊博的知识,要有独到的见解,要能为领导出谋划策,李斯与韩非子的学识我们都知道,可以说是学富五车;通过他们的文章,我们也能看出二人皆见解独到、能为君分忧。但是李斯和韩非有一个很大的不同,李斯是楚国人,看见楚国变弱,投奔到强大的秦国,得到秦王嬴政的赏识,为其大统一出谋划策,最终助秦王完成统一大业。韩非是韩国人,看到韩国不行,他没有走,留下来劝当时的韩王,希望能变法图强,韩王没有采纳。韩非没有办法,就著书立说,写了很多著名的文章,五蠹,说难等

5、等,这些东西后来被后人集合在一起,就是今天的韩非子。从中我们可以学得几点:、李斯能高瞻远瞩,看清局势。所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当时已是战国末期,从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天下小国林立、四分五裂已有几百年,天下统一已是大势所趋。李斯深知这点,所以才会弃楚投秦,最后大展抱负。而韩非子却未看清局势,依然效忠于韩国,最终怀才不遇,郁郁寡欢;、李斯能够正确选择自己的领导者。李斯和韩非子所在的国家的国王都昏庸无能,李斯选择另寻明君,秦王赢政是一个很有魄力的人,很有魅力的人。他有求贤若渴的胸怀,有统一天下的胸怀,有识人之明,有统一天下的远大志向。因此李斯得到重用。而韩非子却仍旧呆在韩国,企图变法强国,韩王未采纳

6、其计策,最终弄得身死国亡。秘书人员也应该有高瞻远瞩的眼光,也要有慧眼识英雄的能力。韩非子救国是一种爱国行为,但也是愚忠。二谏逐客书与猛狗与社鼠公元前237年,秦国的宗室贵族发现,来自韩国的水利专家郑国以帮助兴修水利为名在秦国搞间谍活动,便联名要求秦王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也在被逐之列。李斯不甘被逐,在离开秦国时给秦王写了一篇上书谏逐客书,劝秦王收回成命。韩非子借写“狗恶酒酸”“社鼠为患”的寓言故事来揭露封建社会一种常见的丑恶现象:奸人当道,堵塞贤路,蒙蔽君主。李斯从秦王统一天下的高度立论,用精练而又气势磅礴的语言,列举大量历史事实,说明客卿辅佐前代秦王的功绩,反复阐明驱逐客卿的危害,力劝秦王为

7、成就统一大业要广集人才,而不能拒绝他国来的人才。文章写得词强理直,雄辩滔滔,秦王看了深受感动,于是取消了逐客令,恢复了李斯“长史”的官职,继续采用他对国家大政的决策建议。一代忠臣韩非子为劝谏韩王远奸臣小人,重用贤臣,变法强国而作猛狗与社鼠,“狗恶酒酸”“社鼠为患”寓意深远,语言犀利,明嘲暗讽,韩王怒而不理。谏逐客书虽然只有短短七百来字,却是我国历史上最优秀的公文作品之一,体现了李斯极高的公文写作水平。全文自始至终都紧紧抓住秦王贪婪及要统一天下这两大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向秦王实施攻心术。秘书工作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公文写作,而公文写作要求文秘人员领会领导意图,按照领导要求以及根据实际情况写作,并且要

8、明确自己的观点,开门见山。李斯抓住秦王一心想统一天下意图,根据其需求,以“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开门见山,直述其观点,并例举正面事实,指出秦往昔纳客而获得的种种好处:“遂霸西戎”“至今治强”“使之西事秦,功施至今”“使秦成帝业”也就是说:纳客能令秦获得“称霸、治国、外交成功及成帝业”的益处。紧接着,李斯说了句:“向使四君却客不内而秦无强大之名也。”这是反面陈述不纳客的坏处,从而达到了令秦王废“逐客令”这一预期目的。文秘工作还要求文秘人员能够站在领导的立场思考问题,并且当秘书人员发现领导的决策有错时,应委婉劝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当秘书人员的意见与领导的相左时,秘书人员应与之商议,完善自己

9、的计策,提出建设性的建议。秦王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不甘被逐,进而作谏逐客书。他并不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一心只为自己求情,而是站在秦王欲统一天下的立场,例举多个正面例子,大谈六国客卿为秦国的强盛作出巨大的贡献,然后又从反面阐述驱逐客卿不利于秦国的统一大业的实现,同时李斯在秦王听从秦国的宗室贵族要求下令逐客时,委婉地劝谏,小心地指出逐客令的不妥,提出自己的意见,最终使秦王采纳其意见,取消逐客令。而韩非子却站在自己的立场思考问题,以贤臣的身份,把一些大臣比作蒙蔽君王的“猛狗”和破坏国家设计的“社鼠”,同时也暗讽韩王亲小人、远君子的昏庸行为,导致君王内心不痛快,从而更加远离他。秘书人员应该维护领导的形

10、象,同时要能藏住自己的锋芒,风头不可盖过领导,言行衣着都要十分注意,更不可越俎代庖。秦王下逐客令虽不妥,但李斯在谏逐客书里并因此大骂秦王与献策的秦国宗氏贵族,维护王族威严,自己有才而不过分显露,在说明并证明自己的观点后能做到见好就收。而韩非子在猛狗与社鼠里未做到这些,他言语犀利,明嘲暗讽,锋芒过分显露,得罪的不止奸臣小人,还有喜欢听奉称话的君王,更过的是在文章最后没有见好就收,竟用反问诘问君王,使君王下不了台。李斯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文秘不得不说是实至名归。音乐巨人贝多芬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很荣幸有这个机会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首先向大家提一个简单的问题,大家了解哪些著名音乐家呢?朗朗,莫

11、扎特,贝多芬等。今天我们共同交流的主题是一位音乐巨人贝多芬。我们大家都知道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是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但是他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方面,还有除了音乐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精神,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他吧。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他的家庭背景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莱茵河畔距法国不远的小城-波恩。他的祖父是波恩宫廷乐团的乐长,父亲是当地碌碌无为的宫廷唱诗班的男高音歌手,母亲是一名倍受生活折磨的宫廷大厨师的女儿。贝多芬自幼便已显露出他的音乐天才,父亲急于把他培养成为一个象莫扎特那样的神童,从小就逼着他学习钢琴和小提琴,贝多芬4岁时就会弹奏羽管键琴,并获得了音乐神童的美誉

12、。在五岁时患上中耳炎,八岁时他已开始在音乐会上表演并尝试作曲,10岁时,他拜师于普鲁士最著名的音乐教育家聂费。贝多芬在十一岁发表第一首作品钢琴变奏曲,12岁时经聂费的推荐,到瓦尔特斯坦伯爵的宫廷乐队当任管风琴师助手,这是贝多芬“音乐仆役”生涯的开始。十三岁的贝多芬参加宫廷乐队担任风琴师和古钢琴师但是,他在这段时期中所受的音乐教育一直是非常零乱和没有系统的。其次贝多芬还是一位身残志坚的音乐家从1796年开始便已感到听觉日渐衰弱,在几年中,他避免与人见面交谈,为了他的残疾不被别人发现,他独自承受着这个秘密。他在给韦格勒的信中写到“我过着一种悲惨的生活。两年躲避着一切交际,因为我不能对别人说我聋了,

13、要是我干着别的职业,也许还可以。但在我的行当里,这是多么可怕的遭遇啊!如果让他们知道了我是一个聋子的话,他们还会再相信我的音乐才能吗?他们还会再去听我的音乐作品吗?我的敌人们又会如何让想呢?我真是不敢想象这些可怕的后果!在戏院里,我得坐在离乐队最近的地方,才能懂得演员说的什么。如果我稍微距离远一些,我就听不见乐器演凑和歌唱的高音。别人柔和的说话时,我还能勉强的听到一点儿,如果高声叫喊,我简直痛不欲生.我诅咒我的命运,为什么要我承受这样的灾难。”他对生活的爱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战胜了他个人的苦痛和绝望,苦难变成了他的创作力量的源泉,他扼住了命运的喉咙。他在痛苦中仍然顽强地创作英雄交响曲,这部作品标

14、志着贝多芬精神状态的转机,同时也标志着他创作的英雄年代的开始。英雄交响曲贝多芬的心中充满了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他是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热烈拥护者。1802年,贝多芬在柏纳多特的提意下,动手写作献给拿破仑的第三交响曲。在他的心目中,拿破仑是摧毁专制制度、实现共和理想的英雄。1804年,贝多芬完成了第三交响曲。正当他准备献给拿破仑时,拿破仑称帝的消息传到了维也纳。贝多芬从学生李斯那里得知这个消息时,怒气冲冲地吼道:“他也不过是一个凡夫俗子。现在他也要,以逞其个人的野心了。他将骑在众人头上,成为一个暴君!”说着,走向桌子,把写给拿破仑的献词撕个粉碎,扔在地板上,不许别人把它拾起来。过了许

15、多日子,贝多芬的气愤才渐渐的平息,并允许把这部作品公之于世。这部交响曲在维也纳罗布科维兹亲王的宫廷里首次演出。1805年在维也纳剧院的第一次公开演出,是由贝多芬亲自指挥的,节目单上写着:“一部新的大交响曲,升D大调,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先生作,献给罗布科维兹亲王殿下。”奇怪的是,贝多芬不说是降E大调,而说是升D大调。1806年10月总谱出版时,标题页上印着: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从此,第三交响曲就被称为“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贝多芬的c小调交响曲开始的四个音符,刚劲沉重,仿佛命运敲门的声音。这部作品因此被称作命运交响曲。命运交响曲作于1805至1808年。贝多芬在1808年11月写给他的朋友韦格勒的信中,就已经说出:“我要卡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把我完全压倒!”“命运敲门的声音”在1798年所作c小调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中就已经出现过,以后又出现于D大调弦乐四重奏第三乐章、热情奏鸣曲第一乐章、第三列奥诺拉序曲、降E大调弦乐四重奏等一系列作品中。可见,通过斗争战胜命运,是贝多芬一贯的创作思想。命运交响曲所表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