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技术培训ppt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094851 上传时间:2018-11-14 格式:PPT 页数:234 大小:779.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猪技术培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4页
养猪技术培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4页
养猪技术培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4页
养猪技术培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4页
养猪技术培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养猪技术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猪技术培训ppt(2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养猪手册 (培训教材),中国养猪业概况,2003年,中国基础母猪存栏4660万头,生猪出栏5.92亿头,占全球生猪出栏总量的50%以上,是世界上公认的养猪大国. 生产水平低:规模小,出栏率低,效益差. 猪病多,猪产品药残含量高,出口少. 猪品种差,生产性能低. 搞好育种、优良品种及杂交配套系推广工作是关键.,中国养猪业概况,中国人喜欢吃猪肉,猪肉是中国人第一肉类食品 养猪业是长青产业,大有前途 种猪业是高利润的产业 养猪业或种猪业缺乏真正懂得规模化猪场的管理人才,中国养猪业概况,趋势(与先进、发达国家一样) 养猪户愈来愈少 养猪场愈来愈少 但是 单位饲养规模愈来愈大 集约化程度愈来愈高,学习规

2、模化养猪的意义,规模化养猪技术才是高科技 规模化养猪技术是真正的现代养猪技术 传统的养猪技术是落后的低级的养猪技术,是一家一户散户的养猪技术,是农村兽医的养猪技术 规模化养猪是大势所趋 不懂规模化养猪技术,你只能为散户服务,难入规模化猪场之门! 饲料、动保产品打不进规模化猪场,也谈不上你的产品是高科技产品!更谈不上你的企业是高科技企业!,现代规模化养猪的含义,1. 基础成年母猪500头以上; 或年出栏上市猪万头以上; 2.正规化-制度化-程序化的管理; 3.先进的生产技术; 4.科学的猪场设计与生产流程; 5.先进的符合国情的硬件设备; 6. 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现代规模化养猪的特点,1.

3、管理水平高; 2. 生产技术含量高; 3. 具有规模经济效益; 4. 高度市场化、信息化; 5. 机械化程度高; 6. 劳动效率高 7. 规律有节奏的均衡生产; 8. 高投入、高产出; 9. 细化、全摊成本; 10. 重视生物安全与猪群保健; 11. 经济效益好;,现代规模化养猪的特点,管理正规化 生产程序化 办公电脑化,要转变的几个重要观念,1养猪很容易,不需要什么技术? 2外行人也能管理生产? 3设备设施差、生产条件差也能养好猪? 4先建场,然后再设计生产流程也不迟? 5低投入、低产出,可获高效? 6只问怎么把病治好,而不问怎么让猪不得病? 7有病用药,无病用什么预防保健药? 8只重视个体

4、猪只治疗,忽视猪群整体防制与保健? 9. 实现由过去的治疗兽医,到预防兽医、直至保健兽医的战略性转变!,规模化养猪场普遍存在的问题,1缺乏称职的生产场长-管理问题; 2猪场选址有问题、防疫条件差-环境问题; 3猪场猪舍猪栏设计不合理-硬件问题; 4管理不规范、不正规,管理混乱-管理问题; 5生产流程不科学-管理问题; ; 6引种、杂交配套系的选择混乱、盲目-品种问题; 7饲料、药物的质量与选择有问题,只追求低廉的价格-饲料问题; 8生产报表体系不科学,难以进行生产数据的分析; 9忽视免疫、消毒、保健等生物安全工作,疫病不断-兽医保健问题;,影响养猪效益的5个因素,管理、环境、品种、营养、兽医保

5、健。 其中管理应排在第一位; 环境包括市场环境、猪舍设施等硬件环境、周围防疫环境等。,选择最佳杂交模式(配套系),杜长大、杜大长、PIC配套系、迪卡配套系等具有体躯长大、生长快速、饲料转化率高、瘦肉率高等优点 最好选用杜长大、杜大长杂交,目前在我国比较适合,饲料是养猪的基础,饲料成本占养猪成本的70%-80%。 饲料中主要含五大营养要素,只有科学配方组成的配合饲料,才能使猪只正常发育、生长迅速。 优质饲料才能使优良品种的猪生产性能充分表现出来。,市场环境预测,猪粮比价(毛猪-玉米比价) 盈亏平衡点 5.5:1 高于5.5:1,盈利;低于5.5:1,亏损,兽医保健,多数猪场亏损的主要原因-猪病不

6、断 要实现治疗-预防-保健的-观念转变,管理是第一要素,无论是在影响养猪效益方面,还是在猪病控制方面,管理都是第一要素 正规化的科学管理,是做好猪场一切工作的前提,可增加利润的策略,l 在所有被采用的管理技术中,排在第一位的可增加利润的策略是早期断奶和全进全出制相结合的方法。,全进全出的含义,以周为生产节律(1-3万头场以周为生产节律)安排生产; 把同类猪群按生产节律分成批次从各个相互独立的单元一次性地转入转出; 冲洗、消毒、空栏时间1周左右。,猪场选址,远离村镇、交通要道、其它畜牧场3公里以上;远离屠宰场、化工厂及其它污染源;向阳避风、地势高燥、通风良好、水电充足(万头猪场日用水量约100-

7、150吨)、水质好、排水方便、交通较方便;最好配套有渔塘、果林或耕地 一个年出栏1万头的猪场占地约15000平方米(22.5亩,不算附属设施),猪场布局,三区式-生活管理区、生产配套区(饲料车间、仓库、兽医室、更衣室等)、生产区;生产区三点式-繁殖、保育、育肥,相距500米以上;配种舍、怀孕舍、保育舍、生长舍、育肥(或育成)舍、装猪台,从上风向下风方向排列。配种舍要设有运动场。,防疫环境与生物安全,猪场大门需设消毒池并配备消毒机,车辆要消毒;设人员消毒通道,进入人员登记消毒;猪场周围禁止放牧,协助当地周围村镇的免疫工作;最好设围墙、防疫沟及防疫林。,粪尿处理与环保,建场前要了解当地政府30年内

8、的土地规划及环保规划、相关政策,因地制宜配套建设排污系统工程。,猪场各类猪舍设计原则及参数,最重要的原则-产房、保育舍按生产节律分单元全进全出设计;猪栏规格与数量的计算,产房两栏对应保育一栏,保育与育肥栏一一对应;先设计好生产指标、生产流程,然后再设计猪舍、猪栏;,万头猪场或生产线,一般地,以饲养500头基础母猪、年出栏约1万头商品猪的生产线为例,按每头母猪平均年产2.2窝计算,则每年可繁殖1100窝,每周平均分娩20-21窝,即每周应配种24头(如果配种分娩率85%).产房6个单元(如果哺乳期3周、仔猪断奶后原栏饲养1周、临产母猪1周、空栏1周),每个单元20个产床;保育5个单元(如果保育期

9、4周、空栏1周), 每个单元10个保育床;生长育肥16个单元(如果生长育肥期15周、机动1周), 每个单元10个育肥栏;肉猪全期饲养23周.,生产指标,我国目前先进的规模化猪场,生产线均实行均衡流水作业式的生产方式,采用先进饲养工艺和技术,其设计的生产性能参数一般选择为:平均每头母猪年生产2.2窝,提供20.0头以上肉猪,母猪利用期平均为三年,年淘汰更新率30%左右。肉猪达90100公斤体重的日龄为161天左右(23周)。肉猪屠宰率75%,胴体瘦肉率65%。,生产指标,平均每头母猪年生产2.2窝, 平均每头母猪年提供20.0头以上肉猪 肉猪达90100公斤体重的日龄为160天左右(23周) 配

10、种分娩率85% 胎均活产仔数10头 全期成活率90%以上 全场料肉比3.2以下.,生产计划一览表,基础母猪数 473 满负荷配种母猪数 24 104 1248 满负荷分娩胎数 20 87 1040,生产计划一览表,满负荷活产仔数 200 867 10400 满负荷上市猪数 182 789 9464-10000,满负荷均衡生产计划,如某万头场: 每周配种24头, 每周分娩20胎, 每周活产仔200头, 每周断奶仔猪190头, 每周保育成活184头, 每周出栏肥猪182头.,妊娠舍 15周,配种舍 1-2周,产房 4 周,保育舍 4 周,肥 猪舍 15周,种猪 9-10周,肉猪 23周,出栏 上市

11、,工艺流程图,生产流程1,待配母猪阶段 在配种舍内饲养空怀、后备、断奶母猪及公猪进行配种。妊娠母猪放在妊娠母猪舍内定位栏饲养,在临产前一周转入产房。,生产流程2,母猪产仔阶段 母猪按预产期进分娩舍产仔,在分娩舍内4周(临产一周,哺乳三周),仔猪平均21天断奶。母猪断奶当天转入配种舍(先在运动场饲养3天),仔猪原栏饲养7天后转入保育舍。,生产流程3,仔猪保育阶段 断奶7天后强弱分群、仔猪平均两窝并一栏,转入仔猪保育舍培育至8周龄转群,仔猪在保育舍饲养4周。,生产流程4,肥猪饲养阶段 8周龄仔猪由保育舍转入肥猪舍饲养15周,预计饲养至23周龄左右,体重达90100公斤出栏上市。,猪场的规模与基母数

12、,以实际存栏成年(基础)母猪数多少来区别猪场规模的大小较为确切; 如果准确计算一个猪场的存栏成年母猪数,则应按饲养日计算; 考评一个猪场的生产指标如年产胎数、胎均产仔数等,都应在按饲养日计算的平均存栏成年母猪数的基础上进行。,母猪存栏结构,国内先进的万头规模猪场基础母猪少于500头; 合理的母猪胎龄结构是保证较高生产水平的前提。 1-2胎30%;3-6胎60%;7胎以上10%,合理的全群存栏猪结构,控制合理的存栏猪结构,是控制生产的最有效方法. 如某万头场标准存栏: 妊娠母猪数=360头; 临产母猪数=20头; 哺乳母猪数=60头 空怀断奶母猪数=30头; 后备母猪数=48头; 成年公猪数=2

13、0头 仔猪数=800头; 保育猪=760; 中大猪=2949 合计:5053头(其中基础母猪为470头),存栏猪结构的计算方法,1. 妊娠母猪数=周配母猪数15周 2.临产母猪数=周分娩母猪数=单元产栏数 3. 哺乳母猪数=周分娩母猪数3周 4. 空怀断奶母猪数=周断奶母猪数+超期未配及妊检空怀母猪数(周断奶母猪数的1/2) 5. 后备母猪数=(成年母猪数30%12个月)4个月 6. 成年公猪数=周配母猪数22.5(公猪周使用次数)+1-2头(注:母猪每个发情期按2次本交配种计算) 7.仔猪数=周分娩胎数4周10头/胎 8. 保育猪数=周断奶数4周 9. 中大猪数=周保育成活数16周,新场后备

14、猪计划,新场分批引进后备猪,月龄结构要适合配种计划要求,一般所有后备猪初配完成需要4.5-5个月时间,即20周(20周后有断奶猪参加配种). 如万头场每周配24-25头,共需合格后备猪约500头,购入后备猪约需550头(配前淘汰率10%).,老场的成年猪淘汰计划,老场的成年猪淘汰计划与后备猪的补充计划要有年、月、周均衡计划 成年母猪年淘汰率30% 万头场每年约需补充150-180头后备母猪。,种猪淘汰标准,1. 后备母猪超过8月龄以上不发情的。 2. 断奶母猪两个情期(42天)以上或2个月不发情的。 3. 母猪连续二次、累计三次妊娠期习惯性流产的。 4. 母猪配种后复发情连续两次以上的。 5.

15、 青年母猪第一、二胎活产仔猪窝均7头以下的。 6.经产母猪累计三产次活产仔猪窝均7头以下的。 7. 经产母猪连续二产次、累计三产次哺乳仔猪成活率低于60,以及泌乳能力差、咬仔、经常难产的母猪。,种猪淘汰标准,1. 经产母猪7胎次以上且累计胎均活产仔数低于9头的。 2. 后备公猪超过10月龄以上不能使用的。 3. 公猪连续两个月精液检查(有问题的每周精检1次)不合格的。 4. 后备猪有先天性生殖器官疾病的。 5. 发生普通病连续治疗两个疗程而不能康复的种猪。 6. 发生严重传染病的种猪。 7. 由于其他原因而失去使用价值的种猪。,种猪淘汰原则,l 严格遵守淘汰标准 l 分周/月有计划地均衡淘汰

16、l 现场控制与检定,最好是每批断奶猪检定一次 l 保持合理的母猪年龄及胎龄结构,猪场组织架构 岗位定编 责任分工,组织架构,岗位定编 (生产线16人,全场20人),猪场场长1人, 生产线主管1人 配种妊娠组长人 分娩保育组长人 生长育肥组长人 饲养员定编: 配种妊娠组4人;分娩组4人 ;保育组2人 ;生长育肥组6人;夜班1人。各组均含组长在内。 后勤人员按实际岗位需要设置人数:如后勤主管、会计出纳、司机、维修工、保安门卫、炊事员、勤杂工等。,责任分工,以层层管理、分工明确、场长负责制为原则。具体工作专人负责;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下级服从上级;重点工作协作进行,重要事情通过场领导班子研究解决。,场长,1) 负责猪场的全面工作; 2) 负责制定和完善本场的各项管理制度、技术操作规程; 3) 负责后勤保障工作的管理,及时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 4) 负责制定具体的实施措施,落实和完成公司各项任务; 5) 负责监控本场的生产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