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姓名权的心得体会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087718 上传时间:2018-11-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姓名权的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有关姓名权的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有关姓名权的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有关姓名权的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有关姓名权的心得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关姓名权的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姓名权的心得体会(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有关姓名权的心得体会学习民法学心得与体会学号:我是文院的学生,但是考研想考法律硕士,选修民法学,主要是为了听一下老师分析地一些案例。因为有些时候,光有理论知识是死板的,只有跟案例结合起来,才能理解地更加生动,记忆才能更加深刻,更有利于民法的学习。就这样,在每节课老师生动的案例分析下,那些生硬而又严肃的法律条文变得鲜活,对民法的了解也更加深刻。随着学习的深入,逐渐发现,民法是一门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大部分需要维护的就是自己的民事法律权利。下面,就结合一下我的

2、所学,谈一下学习民法的心得跟体会。首先,从民法的定义来说,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中发生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在我国民法通则中就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由此展开来看,民法是解决民事法律关系的法律依据。而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事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也就是由民事法律规范所确认和保护的社会关系。此时,民事法律关系又分为财产法律关系和人身法律关系,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物权关系和债权关系这三类。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不同于民法中的“人”,它可以是公民、个体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法人和合伙组织等,国家

3、作为一个整体,在特定条件下也能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民事法律事实根据客观事实是否与主体的意志有关,可以分为事件和行为两大类。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可以是公民。这里的公民是指具有我国国籍,根据我国的法律规范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其中由两个属性,是自然属性和法律属性。公民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公民的民事权利是从公民出生时开始,结束于公民死亡之后。民事行为能力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及无民事行为能力三种。其中,年满18周岁的我国公民就具有了行使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权利或者年满16周岁且经济独立的也可以行使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而满十岁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完全辨认自己的行为能力的精

4、神病患者都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凡是未满十周岁且不能辨认自己的行为能力的,都是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关于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的相关内容。宣告失踪是指经利害关系人的申请,由法院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宣告下落不明满一定期限的公民为失踪人的民事法律制度。宣告死亡是指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判决宣告下落不明满一定期限的公民的死亡的民事法律制度。关于物权的相关知识。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关于合同的相关知识。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它分为有名合同和无名合同,要式合同和不要式合同,单务合同和双务合同,为自己利益订立的合同和为第三

5、人利益订立的合同,主合同和从合同这五类。人身权分为人格权和身份权。人格权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荣誉权、尊严权、信用权。身份权包括配偶权和亲属权。知识产权具有专有性及地域性和时间性的特征,大概分为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关于继承权部分,继承分为两种,一种是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另一种是本位继承和顺位继承。民事责任的相关知识。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违反合同义务或法定民事义务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民事责任根据法律根据的不同可以分为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与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又称为违约责任,是指当事人不履行合同债务而依法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对于该民事

6、责任的承担方式有4种。一是继续履行。二是采取补救措施。三是赔偿损失。四是赔付违约金。侵权责任成立的共同构成要件是无论是过错责任还是无过错责任,其责任成立都必须满足侵害民事权益与因果关系两个构成要件。侵权责任承担方式分为两大类,损害赔偿和预防性救济。共同侵权行为是指两人或两人以上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行为。分为共同加害行为与共同危险行为。侵权的形态有12种,不在赘述。最后,是关于正当防卫的一些内容。还记得老师当时是拿张三李四和一条狗做的案例分析。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采取的旨在制止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未明显超过必要限度损

7、害的行为。我国对正当防卫成体的条件很严格,有起因条件,时间条件,对象条件,主观条件,限度条件等限制。防卫过当会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以上就是对我这学期学习的民法知识部分的串和。有些比较详细,有些比较简略。总而言之,我的收获不仅仅是以上总结的那么多,更多的是在生活,学会怎么样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我会更加努力地继续学习,争取达到目标。我国夫妻的姓名权有关规定夫妻享有平等的姓名权还表现在子女的姓氏的确定上。本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在子女的姓氏问题上否定了子女只能随父姓的旧传统,同样也体现了男女平等的精神。夫妻双方都有各用自己姓名的权利是姓名权在我国夫妻关系中的具体

8、体现,也是我国法律确认的夫妻人身关系的重要内容。其含义如下:(1)夫妻双方对姓名权的享有并不(来自:写论文网:有关姓名权的心得体会)受婚姻关系的影响,结婚后,双方仍保持各自姓名的独立性,不因婚姻生活的具体环境、双方的职业、收入和彼此间的扶养关系而发生变化。(2)夫或妻各用自己姓名意味着双方平等享有姓名权,并非仅夫或妻一方享有此权利。(3)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中的任何一方都有权使用或依法改变自己的姓名,他方不得干涉,也不得盗用、假冒。该条规定既体现了男女平等原则和充分保护公民姓名权的精神,也体现了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这一夫妻关系的基本原则。姓氏问题并非孤立存在,而往往与身份乃至财产关系紧密相

9、连,也往往受男女社会地位的制约。不同社会制度下,男女社会地位不同,往往决定夫妻双方在家庭中的不同的家庭地位,也就必然会影响夫妻双方姓氏的变更问题。古代社会的父系家长制下,妻从夫姓是中外各国的通例。姓氏的变更,表现为在妻的本姓前冠以夫姓,它标志着已婚妇女归属于夫的亲族,且被置于夫权之下。同时,为了维护父系血缘关系,子女亦随父姓也作为准则。只有在男子入赘的情况下,丈夫才从妻之姓,子女亦随之,这主要是无子之家为传宗接代而采取的变通办法,数量很少。在当代西方国家的法律中,对夫妻姓氏问题持不同态度,有的坚持夫妻同姓的原则,有的虽逐渐修改为夫妻姓氏独立,但仍相当缓慢,难以取得根本性的进展。在我国的社会主义

10、制度下,法律确立了男女两性平等的社会地位,夫妻平等的家庭地位,为夫妻平等的姓名权奠定了基础。早在1950年婚姻法中,我国就废除了姓名问题上歧视妇女的规定,代之以夫妻姓名权上完全平等的规定;1980年婚姻法又重申了这一规定;新婚姻法又继续沿用。法律保障夫妻双方独立使用自己姓名的权利,对破除旧婚姻习俗的影响,促进夫妻家庭地位平等和建立和睦幸福的家庭,具有积极意义。文章1第3课人格不可辱我们的姓名和名誉教学目标:1知道姓名权、名誉权是一个人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知道法律对姓名权和名誉权的有关规定。2培养尊重他人的优良品格,在社会交往中自觉尊重他人的姓名、名誉,学会平等地对待他人。3珍惜自己的名誉,不做

11、有损人格的事;提高公民素养,培养自己高尚的人格,展现人格的力量。4知道维护自己人格尊严的正确方法。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增强权利义务相统一的观念,能够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5不断增强公民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用自己的行动为社会的文明进步贡献力量。教学过程:生活在线:出“名”的人游戏:“猜猜看”。出示游戏规则。一分钟内按规则进行游戏。探究平台:1.说说我们的姓名说出你的姓名的来历和含义。加深姓名是每个人人格的基本标志的理解。补充与公民姓名相关的知识。明确法律对姓名权的规定。2.喊姓名还是喊绰号案例讨论:莉莉的绰号。结合相幻灯片上相关的观点,请同学们谈谈对此事的看法,说明自

12、己的理由。如果别人给你起了不雅的外号,你会如何处理?从情感、态度角度,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案例分析:通过“议一议”、“生活感悟”、“考考你”、“金点子”、“案例分析”等环节,分析对绰号的不同认识,强化对侵犯姓名权行为的认识,增强依法维权的意识。3.如何珍惜名誉讨论:CD风波。思考回答问题:你对小吴和小白的言行有什么看法?如果你是小吴,会选择什么样的方法要回自己的CD机?生活中我们应如何对待自己和他人的名誉?链接:侵害名誉权的表现;有关名誉的格言。思考:怎样才能获得好的名誉?讨论:P34案例,虞孚为什么会沦为乞丐?列举现实生活中有类似的例子,通过“心灵导航”使学生明确“誉从信中来”的道理,懂得“诚

13、信”的重要性。拓展天地:“被别人误会时”。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维护人格尊严。案例评析:姓名权与名誉权是公民两项基本的人格权。本课由猜姓名、说姓名等活动情境引入,利用起绰号、侵犯姓名权等事例,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设问,引导学生明确姓名权、名誉权的法律规定,从道德和法律的角度加深对尊重公民人格重要性的认识,贯彻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教学中充分利用了课本中的案例,紧扣学生生活设问,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在生活中自觉尊重他人的姓名和名誉,用正确的方法维护自己的姓名权和名誉权,与他人和谐相处。目的-通过该培训员工可对保安行业有初步了解,并感受到安保行业的发展的巨大潜力,可提升其的专业水平,并确保其在这个行业的安全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