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报告结论分列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023191 上传时间:2018-11-1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像报告结论分列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影像报告结论分列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影像报告结论分列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影像报告结论分列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影像报告结论分列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影像报告结论分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像报告结论分列(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影像报告结论分列视觉特征检测机样机研发总结报告技术部罗一桓何敏【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对复杂盒体类零件特征检查的高效解决办法。分析了视觉特征检测机的研发目的和意义,阐述了视觉特征检测机的实现原理和系统构架,验证了视觉特征检测机原理样机的实用性,并提出了视觉特征检测机的改进方向和市场前景。关键字:测量效率特征检测防差错一引言四威产业园公司承担着29所电子装备零件的生产制造任务,是29所电子装备产品产业链中关键的一环,责任重大,不容有失。其中微波盒体类零件大多结构复杂,零件上孔、腔、槽的数

2、量繁多,依靠数控编程加工成型。但是,人工编写的数控程序难免会出现纰漏,有时机床故障、断刀等情况,也会导致漏加工、错加工的情况发生。这就需要在数铣检验环节,对已加工好的零件进行非常仔细的特征检查。对于这种特征检查,目前的检查方式是:检验人员通过肉眼对比零件图纸和样件实物,查找错误。但是遇到结构比较复杂的零件,这种方法检查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难以保证100的正确性。因此急需寻求一种快速而可靠的零件特征漏加工的检测方案。公司购买的OPG光学三坐标为例,具有强大的检测功能,也能实现微波盒体类零件的全特征检测。但实现这一功能所花费的时间相比原始的检验方式还要浪费很多。我公司的生产特点是小批量多品种生产,

3、且生产任务繁重,现有光学检测设备的检测效率难以满足生产进度需要。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决定自行研制适合我公司需要的视觉特征检测机。三实现原理目前,检验人员在特征检查这个环节,关注的并非每个特征的尺寸公差,而主要的工作量是对比实际加工的零件上腔、槽、孔的数量是否与图纸上一致,相临特征间的位置关系是否相符,是否有错漏加工的情况。零件和图纸分列左右,相互对比当然麻烦,但如果能把图纸和零件的影像重叠到一起,二同类型产品分析目前,检测设备对于零件特征的检测主要基于三种方式,一种是接触式检测、一种是激光检测、一种的光学检测。接触式检测效率很慢,难以满足微波盒体类零件多特征尺寸的检测需求;激光检测虽然效率很高,

4、但检测设备非常昂贵,需要近千万;光学检测兼顾效率和成本,是一种比较好的检测方式。但是经过调研,国内现有大量光学检测设备,其中很多是国际知名测量设备品牌,如果海克斯康、蔡司、莱卡、OPG、三丰等,但这些测量设备生产厂家均努力提升自身设备的检测精度高和丰富检测功能,缺少对复杂零件检测效率的关注。以产业园比对工作就变得简单多了。基于这个思路,我们拟通过一台工业相机采集零件俯视图正面图像,将其显示到显示屏上,同时通过软件的方法导入该零件电子文档图像覆盖其上,通过调整两幅图像的基准点、正方向及缩放比例等,使两者比例一致,基准和方向一致。这样,检验员就可以通过在一个屏幕上观察重叠图像上不重合的线,可以方便

5、快捷的发现漏加工、错加工情况了。四功能需求根据我公司微波类零件盒体特点和检测需求,提出对视觉特征检测机的功能需求如下:1)能检测的零件最大尺寸在400400mm以内,高度30mm以内。四威高科技产业园XX年学术交流年会视觉特征检测机样机研发总结报告2)能清晰准确的获取零件正上方俯视图图像。3)能导入常见CAD格式图纸。4)能在显示屏上看到两张相互重叠的图像,一张图像显示零件实体俯视图图像,一张显示该图纸的CAD格式图像。5)能进行重叠对比的相关操作。6)能在图像上添加一定的标记,说明性文字等,并保存图片至电脑内。五系统架构视觉特征检测机由软硬件两部分组成,其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图1系统结构示意

6、图六实际试用情况按照以上实现原理和系统构架,研发团队经过大半年的努力,克服了很多意料之外的困难,终于完成了视觉特征检测机原理样机的研发,原理样机如图2所示。为了验证该样机的实用性,我们请检验员黄明用实际零件的零件进行了测试。图2视觉测量机原理样机第一步,我们对样机可行性进行了测试。我们选取已完成数铣加工的盒体与它的电子文档进行对比。我们先将零件首件放置于视觉测量机的工作台上,调节焦距拍摄它的正面视图照片,再导入对应的CAD图纸,调节CAD图纸的比例和方向与零件图像一致。两相重叠,如图3所示。图3实例对比图片通过这样的图像,检验员黄明马上就发现零件上有三处地方与图纸不符。其中两处是图纸上标注的孔

7、,零件上只点处了中心孔,还有一处是零件上比图纸上多了一个孔。黄明马上把这三处疑似错误的地方标记出来,进行进一步验证。经过验证,两处中心孔是工艺要求数铣工序只点孔不打孔的。一处多余孔是背面绝缘子孔打穿形成的,实为图纸未画出。最终认定零件特征加工没有错漏之处。黄明坦承,这三处不相符的地方都很不起眼,如果采用人工比对的方式,很可能不会发现。幸好这三处并非真正的错漏加工,否则可能会被漏过去。通过这个测试,证明视觉特征测量机能够辅助检验人员轻松发现零件与图纸加工不符的地方,有效防止特征检查中的误判和漏判。第二步,我们对样机的工作效率进行了测试。开发此项视觉特征检测机,目的是为了减小检验人员在特征检查中的

8、工作量,因此不能让设备操作的工作量还在人工检查的工作量之上。对此,我们以结构复杂程度中等零件为例,如图4所示进行了效率对比测试。经过测试,采用人工比对检查和采用视觉特征检测机比对检查的耗时如表1所示。图4复杂微波盒体的图纸表1零件特征检查耗时对比表经过比较,对于一张中等复杂程度的微波盒体图纸,目前使用视觉特征检测机进行特征检查,暂时相比人工只能节约30左右的时间。但我们注意到使用视觉特征检测机耗费的时间主要在从数据库中找CAD图纸这个环节,这是因为硬件条件所限,连接视觉测量机的电脑没有进入内网,所以导入数据非常烦琐。如果将该电脑联如内网,该环节的时间可以缩短到1分钟以内,这样就可以节约约70的

9、时间。而且,图纸复杂程度越高,节约的时间越多,效果就越明显。第三步,请检验员黄明、徐雷进行为期1个月的试用。通过试用,验证了视觉特征检测机软硬件通过以上三项测试,表明了目前制作的视觉特征检测机原理样机,能够满足检验员在微波盒体类零件特征检查环节质量和效率的要求,能有效降低检验人员的工作量,有效降低错漏检几率。视觉特征检测机原理样机的研发获得阶段性成功。的稳定性,检验员黄明、徐雷也认为视觉特征检测机的应用软件界面操作友好,操作简单灵活,可以很快上手。七结论八改进与发展经过视觉特征检测机原理样机,我们也收集了很多很好的优化建议,这些建议经过整理,汇总如下:1)外型。目前原理样机的外观比较简陋,缺乏

10、美感。后续需要对外观进行工业造型设计。2)光源。目前的光源太强,且方向单一。后续需结构外型设计,重新设计光照方案。3)图像。图像边缘还要轻微变型,无法得到纯粹的正向视图。还需考虑更换功能更强大的镜头。4)控制。目前控制软件依赖外接的电脑。后续希望能将控制软件整合到视觉特征检测机内部的工控机内。5)放大功能。检验员希望在进行比对时,可以将比对图像进一步放大,以便看清局部情况。6)实时成像功能。检验员希望实体零件的图像为实时图像,可以对批量零件进行快速反复比对。我们将根据这些建议,在后续开发中对视觉特征检测机进行不断完善。九市场化前景视觉特征检测机相比其它专业光学测量仪,功能单一,检测精度也很差;

11、但它的优势在于独辟蹊径,解决了复杂零件特征检测的效率问题,而且造价很低。那么除了我公司以外,类似从事零件结构复杂且小批量生产的制造企业是否也会有一定的应用需求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对承担过我公司微波盒体加工任务的外协厂家:成非、一航、墨钜、永诚进行了调研。经过调研得知,这几个厂家目前对复杂微波盒体的特征检查还是停留在人工目视检查的阶段。经过交流,他们了解了视觉特征检测机的操作和功能后,对这款设备也非常感兴趣,均认为如果有这样一台设备放在检验点,确实能减小检验员的工作量,降低质量风险。由此可见,视觉特征检测机具有一定的市场前景。精神分裂症病因综述摘要精神分裂症的病因还未有一个定理。本综述列举了有

12、关精神分裂病病因的相关案例,并汇集了一些研究资料,从各个方面阐述了关于精神分裂症病因的各种假说。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病因1前言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致残的精神疾病,数百年来,人们一直在努力寻找它的病因以及治疗方法。对精神分裂症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下面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克雷丕林提出了早发性痴呆的概念,病因学研究主要在病理解剖和病理组织学方面,但没有肯定的结果。月造藻怎造藻则提出了精神分裂症的概念,受弗洛伊德影响,他认为应重视精神分裂症的心理病因。因此在这个阶段,精神分裂症被认为是非器质性疾病。此阶段主要的治疗方法有注射肾上腺素、发热疗法、水疗法、输精管切除等,基本上没有什么疗效

13、。第二阶段。二十世纪初至五十年代,这一阶段在临床遗传学调查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心因论很受重视。猿园年代出现了电抽搐、药物抽搐疗法、精神外科手术疗法和胰岛素昏迷疗法,有一定的疗效。第三阶段。二十世纪五十七十年代,氯丙嗪合成并取得确切的疗效,人们开始认为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代谢障碍,诊断量表及数据的统计处理被广泛使用,心理现象开始走向量化。通过对特效抗精神病药氯丙嗪和利血平的应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有了质的飞跃。第四阶段。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今,分子生物学和影像诊断技术的飞速发展,给精神分裂症的研究带来了新的巨大的推动力。目前人们关注的重点在于精神分裂症的基因与脑器质性改变上,而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不断诞生和

14、广泛应用使得精神分裂症的结局大为改观。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大多数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者都认为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多因素影响的疾病,人们主要从遗传、免疫、实验临床心理、脑影像、神经生化、社会心理因素等方面进行研究。2遗传因素双生子研究双生子包括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这种研究的出发点是双生子在遗传上具有最大的相似性,特别是同卵双生子,在遗传上是完全一致的。如果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完全性的遗传疾病,那么同卵双生子的共患率应该是100%。但研究结果表明,同卵双生子的共患率为48%,异卵双生子的共患率为17%。这些数据说明,一个人的双胞胎兄弟姐妹若是患有精神分裂症,他会有较高的患精神分裂症的危险,也就是说精神分

15、裂症与遗传有关,但它并没有证明精神分裂症完全是通过遗传来传递的,环境的因素未能被排除。研究到了这儿似乎又步入了两可的出发点。但Fischer则进一步提出这样的假设:如果这些数据的确反映了遗传的作用,那么双生子中未发生精神分裂症一方的子女患精神分裂症的概率应很高。这些未患精神分裂症的双生子有着精神分裂症的基因型,而非表现型,即未在行为上表现出症状,但这种患精神分裂症的危险性可能带给他们的子女。事实证明,在这些未发生精神分裂症一方的子女中,精神分裂症和精神分裂样精神病的发病率为%;在发生精神分裂症一方的子女中,发病率为%。这两个数字均远高于一般人群。也有人认为双生子本身就是易患因素,但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双生子的患病率并不比单生子高。家庭研究家庭研究表明,病人家属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概率远高于一般人群。一般人群中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只有1%,而精神分裂症的家属患病率要高得多,并且与病人的血源关系越近,患病的危险越大,其子女为员13%,孙子女为6%,父母为6%,舅、姨为2%。看来,对家庭的研究支持了精神分裂症的易患性是通过遗传来传递的观点。但这样的研究仍不能排除环境的影响,因为患者与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