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6届九年级科学预习 第五讲 焦耳定律及电能转化(word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014133 上传时间:2018-11-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68.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2016届九年级科学预习 第五讲 焦耳定律及电能转化(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浙江省2016届九年级科学预习 第五讲 焦耳定律及电能转化(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浙江省2016届九年级科学预习 第五讲 焦耳定律及电能转化(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浙江省2016届九年级科学预习 第五讲 焦耳定律及电能转化(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浙江省2016届九年级科学预习 第五讲 焦耳定律及电能转化(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2016届九年级科学预习 第五讲 焦耳定律及电能转化(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2016届九年级科学预习 第五讲 焦耳定律及电能转化(word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开篇小故事】2015 秋季第五讲-焦耳定律及电能转化焦耳简介詹姆斯普雷斯科特焦耳(James Prescott Joule;1818 年 12 月 24 日1889 年 10 月 11 日),英 国物理学家,出生于曼彻斯特近郊的沙弗特(Salford)。由于他在热学、热力学和电方面的贡献, 皇家学会授予他最高荣誉的科普利奖章(Copley Medal)。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能量或功的单位命名 为“焦耳”,简称“焦”;并用焦耳姓氏的第一个字母“J”来标记热量以及“功”的物理量。1 詹姆斯普雷斯科特焦耳(James Prescott Joule;1818 年 12 月 24 日1889 年 10

2、 月 11 日)英国物理学家, 出生于曼彻斯特近郊的沙弗特( Salford)。 焦耳自幼跟随父亲参加酿 酒劳动,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青年时期,在别人的介绍下,焦耳认识了著名的化学家道 尔顿。道尔顿给予了焦耳热情的教导,教给了他数学、哲学和化学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 为焦耳后来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而且道尔顿教会了焦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研方 法, 激发了焦耳对化学和物理的兴趣, 并在他的鼓励下决心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主要成就焦耳定律的发现1840 年 12 月,他在英国皇家学会上宣读了关于电流生热的论文, 提出电流通过导体 产生热量的定律; 由于不久 . . 楞次 也独立地发现了同样的定律,

3、而被称为焦耳 -楞次定律。焦耳定律用公式表示如下 Q = I 2 Rt(J) I=通过导体的电流, 单位: A; R=导体的有效电阻, 单位: ; t=通电时间, 单位: s。热功当量的测定2 焦耳 焦耳的主要贡献是他钻研并测定了热和机械功之间的当量关系 。这 方面研究工作的第一篇论文 关于电磁的焦耳热效应和热的功值,是 1843 年在英国 哲学杂志第 23 卷 第 3 辑上发表的。此后,他用不同材料进行实验,并不断改进实验设计,结果发现尽管所用的方法、设 备、材料各不相同,结果都相差不远;并且随着实验精度的提高,趋近于一定的数值。最 后他将多年的实验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 哲学学报1

4、850 年第 140 卷上,其 中阐明:第一,不论固体或液体,摩擦所产生的热量,总是与所耗的力的大小成比例。第 二, 要产生使 1 磅水( 在真空中称量, 其温度在 50 60 华氏度之间) 增加 1 华氏度的热 量, 需要耗用 772 磅重物下降 1 英尺的机械功。 他精益求精, 直到 1878 年还有测量结果 的报告。 他近 40 年的研究工作, 为热运动与其他运动的相互转换, 运动守恒等问题, 提 供了无可置疑的证据, 焦耳因此成为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者之一。焦耳-汤姆孙效应1852 年焦耳和 w. 汤姆孙( 即开尔文)发现气体自由膨胀时温度下降的现象,被称为 焦耳-汤姆孙效应。 这效应在

5、低温和气体液化方面有广泛应用。 他对蒸汽机的发展作了不 少有价值的工作。【 知识点】一、焦耳定律 1. 电流热效应电流通过电阻时有部分或全部电能转化为内能,使电阻发热2. 焦耳定律内容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与电阻成正比,与通电时间成正比3. 计算公式Q = I 2 Rt4. 焦耳定律实验(1) 实验方法:转化法、控制变量法(2) 控制变量:电流、电阻、通电时间、瓶子(煤油质量、煤油初温)(3) 探究目的(电流、电阻、通电时间) 二、电能转化1、 纯电阻电路W电 = Q热U I t= 2I2、 非纯电阻电路W电 = W机 + Q热【 例题赏析】U I t=2W机 +I【例1】 (多选

6、)如图是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乙两次实验都应用了控制变量法 B甲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左侧容器内空气吸收的热量更多 C乙实验是为了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D乙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右侧 U 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比左侧的小【例2】 为了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什么因素有关”,某同学将两段阻值不同的电阻丝 R1、 R2 分别密封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瓶中,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套装置,已知所用蓄电池电压相等且保持不变,R1R2,装入烧瓶的煤油质量相等,下列有关此探究活动的各种表述,错误的是()A在此实验中,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是通过

7、温度计示数变化的大小体现出来的 B甲装置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是否有关C比较相同通电时间内 a,c 两支温度计示数变化情况,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是否有 关D在相同的通电时间内,d 温度计所在烧瓶中的电阻丝产生的热量最多【例3】 将阻值为 40 的电阻丝接在电源两端,通电 10min,电流产生的热量是 1.5103J,若将阻 值为 10 的电阻丝接入同一电源的两端,通电 20min,电流产生的热量是()A1.5103JB3.75103JC7.5103JD1.2104J【例4】 用同种材料制成两段长度相等、横截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导体,甲比乙的横截面积大,如图 所示将它们串联在电路中

8、,通电一段时间后,比较甲、乙两导体升高的温度正确的是()A甲导体的温度升高得多 B乙导体的温度升高得多 C甲、乙两导体升高的温度相同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例5】 如图所示,A、B、C、D 是四个装了等温、等量水的相同容器,每个容器内放入同样材料、 粗细相同的电阻丝绕成的线圈,各线圈的圈数如图所示,合上开关,经过一段时间水温最 高的是()AABBCCDD【 例题解析】【例1解析】A、甲、乙两次实验中用到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故A正确B、甲实验两电阻丝串联,则通过电阻丝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右侧电阻阻值大,由焦耳定律Q = I 2 Rt 可知,右侧电阻产生热量多;则右侧容器内

9、空气吸收的热量多,故B错误; C、乙实验,右侧电阻丝与另一电阻丝并联,故左右空气盒中电阻丝的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但通过电阻的电流不同,所以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故C错误;D、乙实验,右侧电阻丝与另一电阻丝并联,故左右空气盒中电阻丝的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由焦耳定律 Q = I 2 Rt 可知,左侧电阻产生热量多;则左侧容器内空气吸收的热量多,气体压强大,即左 侧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比右侧的大,故D正确;故选AD【例2解析】A、当电阻丝通电后,电流产生热量使煤油温度升高,从而使温度计示数上升,因此可 根据温度计示数的大小可知温度升高的多少;故A正确; B、甲中两电阻串联,则两电阻中的电流

10、相等,则可知热量应由电阻有关,根据温度计示数的变化判 断吸收热量的多少,则可知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故B正确; C、甲乙两图中,通过电阻R1的电流不同,比较相同通电时间内a,c两支温度计示数变化情况,可探 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是否有关;故C正确;D、在电源电压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条件下:由串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可知,串联使用时各电阻两端电压小于电源电压,并联使用时各电阻两端UU 2t 电压等于电源电压,由 Q = I 2 Rt , I =得, Q =,可知各电阻并联时产生的热量多;RRU 2t 两电阻并联时,由 Q =可知,电压相等, R1R2 ,电阻R1产生的热量多;故D错误;R故选D【例 3 解析】两电阻丝接在同一电源两端,电阻丝两端电压 U 不变,故选 D【例 4 解析】如图所示,甲、乙两导体用同种材料制成、长度相等、甲比乙的横截面积大,即:电流通过甲产生的热量比通过乙产生的热量少, 即乙产生的热量多,而乙的质量小,乙导体的温度升高得多,故 B 正确 故选 B【例 5 解析】因为线圈的材料、粗细都相同,长度越大,电阻越大,所以 D 容器中的线圈电阻最大;由公式 Q = I 2 Rt 知,在通过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也就是水温升 高的越多,末温度越高故选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