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巴罗莎计划制定者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001455 上传时间:2018-11-1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巴巴罗莎计划制定者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巴巴罗莎计划制定者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巴巴罗莎计划制定者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巴巴罗莎计划制定者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巴巴罗莎计划制定者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巴巴罗莎计划制定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巴巴罗莎计划制定者(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巴巴罗莎计划制定者为什么苏德战争初期苏军损失如此之巨大?更新时间:XX-7-151941年6月22日凌晨,法西斯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向苏联大举进攻,苏联军民开始了四年残酷的卫国战争。苏联军民英勇奋战,然而本来正义的一方却在战争的初期损失惨重、甚至可以用“极为惨重”来形容。为何拥有进500万红军战士和巨大国防工业的苏联会在战争初期迅速被击溃?让我们先来简单的回顾一下苏德战争初期的形势。德国为入侵行动取名为“巴巴罗莎计划”,德军在主战场上以三个集团军群分三个方向展开进攻。北方集团军

2、群由第18集团军、16集团军、第4装甲集群又3个保安师组成,共29个师,再加上第一航空队的1070架飞机的支援。由冯.李勃元帅指挥。北方集群从东普鲁士哥尼斯堡向苏联波罗的海沿岸地区进攻,并歼灭这一地区苏军主力,目标直指列宁格勒。中央集团军群由冯.博克元帅指挥,率第4、第9集团军,坦克第二集群、坦克第三集群共50个师又两个旅,加上第二航空队1600架飞机的支援。集团军群分南北两路实施钳形攻势歼灭白俄罗斯方面军主力、目标直指明斯克,占领明斯克后进站斯摩棱斯克、并进攻莫斯科。南方集团军群有第6、第17、第11集团军,坦克第一集群,以及罗马尼亚第三第四集团军和匈牙利一个快速集团军共57个师有13个旅组

3、成,加上第四航空队和罗马尼亚空军共1300架飞机支援;由冯.龙德斯泰德元帅指挥。他的任务是进攻乌克兰首府基辅,在第聂伯河以西歼乌克兰苏军主力。6月22日12时苏联国防人民委员发布第三号命令,要求前线各军区部队转入反攻,粉碎主要方向上的敌人,并向敌国挺进。说实话,这是一个根本无法完成的任务。德军在各个方向集中优势兵力展开进攻,苏军阻挡住敌人都难以成功,哪有可能转入反攻?6月23日统帅部要求各军区以不少于9个机械化军的兵力对敌人实施反突击,且不说9个机械化军能否完成任务,而就在这战争刚刚爆发之时,德军空袭了苏军66个机场,摧毁了停在地面上的1489架飞机,苏军已经完全丧失了制空权。据朱可夫元帅在回

4、忆与思考中记载,战争爆发时大本营里斯大林甚至有些惊慌失措,他始终认为这是德军的挑衅,直到德国大使送来宣战书才相信战争爆发。大本营在战争爆发之初根本不清楚敌人的主力在哪,以什么样的兵力投入作战。就在这样混乱的形势下又错误的命令反突击,其结果可想而知。战至7月9日,苏军在各主要方向上的守军和反突击部队均被德军合围、击溃或歼灭。德军闪电战取得很大成功,德国北方集群于6月26日夺去了西德维纳河的渡口,7月1日占领里加,7月5日攻占奥斯特罗夫。6月29日,德国中央集群攻占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合围苏联两个集团军,苏军损失惨重。6月30日,德南方集群攻占利沃夫和罗夫诺,7月9日攻占日托米尔,直趋基辅。从6月

5、22日到7月9日,德军在西北方向推进400至450公里,在西方方向推进450至600公里,在西南方向推进300至350公里,夺占了拉脱维亚、立陶宛全部,白俄罗斯、乌克兰、摩尔达维亚大部,入侵了俄罗斯联邦西部各州,进抵列宁格勒远接近地,威胁斯摩棱斯克和基辅。在头18天的战斗中苏军损失了XX车皮的军火,30万人被俘,损失火炮3000门、坦克1500辆和飞机1500架。这仅仅是个开始,苏军的损失可谓骇人听闻。据朱可夫回忆与思考中透露,在整个苏德战争初期,苏联竟有一个方面军、19个集团军和250个师落入德军合围口袋而被歼,360万军人被俘。在战略防御阶段即1941年6月至1942年11月,苏军损失43

6、000门火炮、3XX辆坦克、和近23000架飞机。凭心而论当时苏军的技术装备并不落后于德军,在数量上甚至超过德军,自身又是正义的一方,却遭受如此难以置信的损失,代价大于敌人损失的好几倍,令人不得不进行回忆与思考。朱可夫元帅在回忆录中披露大量苏军战争初期鲜为人知的损失数字在战前,苏军曾在红场举行大规模阅兵式、展示苏军的新式装备,并邀请各国住苏武官观看。面对骄傲的苏联人,各国武官无不对苏联的国防建设表示钦佩。然而德国武官却在向政府的报告中对苏军的实力嗤之以鼻,他极为怀疑苏军落后的战术思想能否有效的运用新式的装备。敌人大举进攻,我方在反击中若组织的反突击力量不足就会陷入重围,这是简单的军事道理。而苏

7、军在战场敌我态势不明的情况下仓促组织反突击等于将有限的部队送进了黄蜂窝,被击溃是必然的。然而苏军的溃败有着许多深刻的原因。苏联人过度迷信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总是认为法西斯德国自一战后绝不会再次在两条战线上作战。对于战争的爆发斯大林和广大苏军指战员是深信不疑的,但未想到会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突然。他们总认为有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有苏德长期友好的经济互助合作在,法西斯不会在消灭英国前对苏联开战。苏联领导人对苏德战争的预测就如同我们对唐山大地震的预测一样,可以预想到它的不可避免,却错误的估计了它爆发的具体时间,结果只能造成严重损失。虽然大量情报显示大批的德国军队向苏德边境集结,尽管苏联特工连德国具体的进

8、攻时间和兵力都侦查到了,可斯大林同志却不理睬他。他认为不可能完全相信情报,他说只有疯子才会在两条战线上作战,他宁肯相信希特勒是一个理智的人。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战争不仅是政治的延续,战争还是人打的。用中国的一句俗话来说“是骡子是马、牵出来溜溜”。苏德战争初期苏军的惨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战前苏联大量政治军事人才的损失,也就是所谓的“大清洗”。1936年至1938年的苏联肃反运动给苏联的政界和军界造成了一场巨大的灾难。从1919年至1935年,苏共中央先后选出31名政治局委员,他们有20人死于政治斗争。1922年苏共十一大是列宁最后一次参加的党的代表大会,共选出26名政治委员,其中17人在肃反中被处决

9、和流放。苏共十七大代表1966人,其中1108人因反革命罪遭到逮捕和处决。这些代表中有80%是十月革命前或国内战争时期入党的老党员,60%是工人党员。十七大选出的139名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中,有83人即将近三分之二被逮捕和处决。因此战前的苏联政界死气沉沉。再说军界,第一批授衔的5个元帅,有3个被处决。他们是图哈切夫斯基、布柳赫尔和叶戈罗夫。15名集团军司令员中被处决了13名,85名军长中被处决了57名,159名师长中被处决了110名。如此严重的、骇人听闻的窝里斗,必然使苏联红军丧失大量的军事人才。在战争爆发前,苏军虽装备不弱、总体人数众多,但很多部队难以成建制齐装满员,很多军事主官缺乏战斗经验

10、,绝大多数战士的军事素质远低于德军。连斯大林都承认“很多指战员认为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就可以赢得战争是错误的,很多人由于文化素质的低下影响到军事素质的提高”。这一切影响到苏军整体的战斗水平。图哈切夫斯基元帅的死是苏军在肃反中的最大的和最令人痛惜的损失没有先进的军事理念就没有坚强的战斗力,谁能掌握先进的战术思想谁就能掌握战争的先机。虽然苏军在战前做了大量准备却难以抵挡住敌人的进攻,其直接原因就在于苏军军事理念的落后。苏德战争前的德军不仅仅是拥有850万军队、5600辆坦克、10000余架飞机、60000多门火炮、217艘舰艇的军事强国,而且德国具有当时世界上最为前卫的战术思想和军事理念。德国军队在二

11、战初期采取军事冒险策略,实践了航空兵配合大规模机械化兵团闪击作战的新战术,造就了古德里安、隆美尔、曼施坦因、冯.博克、克鲁格、龙德施泰德等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而规模庞大的苏军却在军事理念上存在两个巨大的错误,一是过晚的重视机械化军团的建设、二是过分的强调进攻而严重的忽视防御作战。在战前,苏联的图哈切夫斯基元帅提出“大纵深”作战理论,大力推行作为纵身作战突击力量的机械化军的建设。这是极具战略眼光的举措,然而在“大清洗”中,图哈切夫斯基元帅被处决,成为苏军历史上的大悲剧。他死后很多人由于害怕因为“大纵深”作战理论而把自己和图哈切夫斯基牵扯到一起而疏远这一正确的理论。另外,早在西班牙内战期间,德国和

12、苏联就都向西班牙派出了大量的军事人员和坦克以检验各自的作战效果。二者遇到的情况是相同的,即坦克必须在步兵的配合下才能避免被反坦克火力所摧毁,没有步兵配合作战的坦克集群难以善始善终的完成作战任务,而将行动迟缓的步兵与坦克结合起来是很困难的。同样的困难在两国却得到不同的解释和对待。苏联的巴甫洛夫将军向斯大林说,西班牙的军事行动证明了坦克的弱点,即使是重装坦克也会被反坦克火力所击毁。以比徒步步兵更快的速度进行大规模坦克兵的机动作战是难以实现的,坦克是难以发挥独立作战作用的。这下可好,苏联于1939年11月将组建的机械化军就地解散,并将之分配给步兵军做支援武器。而此时法西斯德国正在用坦克师横扫西欧,傲

13、慢的俄国人竟忽视这极为宝贵的现成的教材。其实,在德国也有人提过类似于巴甫洛夫的论调,但在希特勒的支持下古德里安将军坚持组建由多兵种组成的均衡优化配置的装甲坦克部队。同时克服困难,完成德国陆军的机械化和摩托化使步兵和坦克能够协同作战,再加上航空兵的空中支援,由此便完成了德军的机械化转型。德军认为装甲快速兵团和航空兵及空降兵的立体配合作战将在战争中起决定作用;德军必须在战争一开始就投入装甲快速兵团和航空兵主力来迅速突破敌方的防御阵地,各兵种协调越充分战果越辉煌。突破防御阵地后,必须迅速向纵身推进、对敌军跟踪追击并合围敌军的重兵集团。这便是德军为之骄傲的“闪击战”。而苏军在1940年才将机械化军重新

14、恢复起来,但他们真正做到坦克和多兵种的出色的协同作战则是1945年时的事了。同样遇到的情况在两国却产生不同的结果,足见德国人开拓进取的精神也说明人们的观念对于胜利是何等重要。战争之初苏军盲目反突击不是偶然的。在战前,苏军如果说坚定的奉行什么战术思想的话那就是伏洛希洛夫元帅的“进攻”理论了。苏军总是自我感觉良好地认为一但开战,凭借苏联的实力就可以把敌军击退、不但可以御敌于国门之外,还可以把战火烧到敌国去。“英勇的以高度进攻精神培养的起来红军要在敌人的领土上作战,不能把敌人放进俄罗斯的土地。”是当时很流行的想法。朱可夫元帅早就提出了大规模的战略纵深的防御配合有把握的反突击是苏军制胜的法宝,可就是得

15、不到足够的重视。当德军集中全国75%的兵力从各个方向攻上来时,苏军不仅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有效防御,而且在撤退中大部被合围,正如科涅夫元帅所说“战士们没有退却的经验”。更准确的说战争爆发时大批一线主力部队过于靠近前沿而又缺乏足够的警戒和有力的火炮支援,大部分军队处于“无队属炮兵状态”,所以导致一线部队几乎全部被合围。要想消灭敌人就必须先保证自己不被敌人消灭,进攻必须建立在有效的防御基础上才是可靠的有保障的进攻。斯大林同志相信伏洛希洛夫元帅的进攻理论在战前苏军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直到战争爆发仍然没有准备好。他们首先没想到德军会打破一战的常规,在第一天就投入如此众多的部队在各个方向展开进攻。虽然苏军

16、拥有先进的装备却没有普遍的装备前线部队更没有就新装备形成新的战斗力,战士们即使有了新的装备也来不及运用它。临战前20%的坦克在大修,47%的坦克正在进行或需要中修。火炮、防空武器和反坦克武器极为缺乏。弹药只够一个月之用。西部边境军区170个师和2个旅均不满员。更可怕的是苏军缺乏独立完备的国防通讯网致使最高统帅部反应迟缓,大量部队在战争开始后仍在长时间等待命令、进而贻误了军机。对于敌人的主攻方向苏军统帅也判断失误,认为主攻方向在乌克兰,因而把大批部队集中在乌克兰。实际上德军的中坚力量在中央集团军群,希特勒认为对白俄罗斯的进攻至关重要、而且目标直指莫斯科。后来苏联发现自己对敌人主攻方向判断失误又重新调整部队进而使局面更为混乱。总之,德军的先进以及苏联和苏军自身存在的严重弊端导致了苏军在战争初期的死板和一溃千里。这一切说明一个国家一支军队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对于军人时刻都有可能爆发战争,敌人绝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