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 学会交往 2.2 文明交往 第1框 社会交往礼为先 良好的人际关系得益于“换位思考”文本素材 粤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9957611 上传时间:2018-11-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 学会交往 2.2 文明交往 第1框 社会交往礼为先 良好的人际关系得益于“换位思考”文本素材 粤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 学会交往 2.2 文明交往 第1框 社会交往礼为先 良好的人际关系得益于“换位思考”文本素材 粤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 学会交往 2.2 文明交往 第1框 社会交往礼为先 良好的人际关系得益于“换位思考”文本素材 粤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 学会交往 2.2 文明交往 第1框 社会交往礼为先 良好的人际关系得益于“换位思考”文本素材 粤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良好的人际关系得益于“换位思考”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是作为特定的社会角色与他人进行交往的。由于我们习惯于从自己的角色出发来看待自己和别人的行为,就可能带上片面性,导致人际交往中产生障碍。要克服人际交往中的障碍,就要学习换位思考。一、换位思考有助克服自我中心每个人具有不同的社会角色,在人际交往中人们是作为特定的社会角色与他人交往的。由于我们习惯于从自己的角色出发来看待自己和别人的行为,就可能带上片面性。换位思考的作用就在于克服这种角色自我中心的缺陷。学会换位思考,也就是设身处地从对方的角度,把作为主体的自我当作客体的自我来审视和评价,这样就能较为公正地理解别人的想法,也较客观地看待自己的行为得失了。

2、二、人际交往中的换位思考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设身处地替对方着想,这样就能通情达理地谅解对方的行为和态度。比如,你向一位朋友借用一架他新买的照相机,他有点舍不得。你就会想:“这么小气,不够朋友”。但若互换角色想一想:假如你的朋友向你提出这样的要求,你是否就一定大方得毫无难色地一口答应呢?将心比心,人同此理。意识到别人的难处,你就容易宽容和理解别人了。另一方面,通过换位思考,以对待“客观之我”的方式来对待他人,就能采取较为适当的行为,即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不希望别人在背后议论你,那你就先不要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也不要轻信他人在背后拨弄是非。你愿意别人怎样对你,你就应该怎样地去对待人。当你对

3、别人作出某种行为或表示某种态度时,应当首先考虑到对方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和反应,并由此考虑调整或改变自己的行为,避免给对方造成伤害或带来痛苦。换位思考能使人体验到别人在此情此景中的感受,适时并恰当地作出反应,减少很多人不必要的误会和不愉快的冲突,使人际交往得到和谐发展。三、换位思考要注意不同年龄段群体的心理需要换位思考是为了能够了解别人的感情,并引起共鸣性的情感反应,从而缔结良好的人际关系。换位思考需要区别不同年龄段的人,要因人而异。1.如何与孩子相处小孩的特点与生俱来:自信、快乐、创造。后天的教育和激励改变了他的天性。因此我们要缔造孩子的自尊、自强、自立、自信。从孩子降生那一刻起,使得孩子

4、有安全感,并施加积极的影响。对小孩应该关注、照应、理解,如果对孩子的恐惧漫不经心,会压垮其自信心。2.如何与青年人相处青年人刚刚来到社会上,没有什么成绩、财富和社会关系,他有的是时间、精力和学习力。特别是一些自尊心强、重感情的人,很重视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对别人的行为、眼神、表情、很短的一句话都很敏感,所以对青年人需要多给予认同和赞美,让他们感到对未来充满希望。 年长的人也许因为年轻人做事毛躁而诋毁他们,可是自己是否想过,当自己处于他们同样年龄段时还不如他们?不能用50岁人的城府要求20岁人的心智。青年人重视别人的肯定和未来发展。3.如何与中年人相处中年人兼有青年人和老年人的特点,既有辉煌的过去,也有广阔的未来,所以通过沟通赢得中年人的方法是承认他们的过去,鼓励他们的未来。4.如何与老年人相处如何对待老年人?老年人的辉煌已经过去,他们已经没有能力再造辉煌,他最大的需要是年轻人对他们过去的认同和现在能力的认可,承认他们的过去,引起他们对过去成功的回忆,并对他们过去的成功给予赞美。如果家中有老人,要经常同他们沟通,经常同老人沟通可以保持他们头脑的活力,由于心情愉快地做事而获得健康。子女要做的就是认同,并欣赏他们的能力,哪怕带有一点善意的谎言。这样可以使他们有一个愉快的心情和快乐的晚年。结语:提升换位思考的能力对于改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也是培养和提高自己情商的一个重要手段。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