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建设“十一五”规划调研报告【12p】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9941638 上传时间:2018-11-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乡建设“十一五”规划调研报告【12p】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城乡建设“十一五”规划调研报告【12p】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城乡建设“十一五”规划调研报告【12p】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城乡建设“十一五”规划调研报告【12p】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城乡建设“十一五”规划调研报告【12p】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乡建设“十一五”规划调研报告【12p】》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乡建设“十一五”规划调研报告【12p】(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乡建设“十一五”规划调研报告 根据市委统一部署和安排,我们第一调研组通过召开专题座谈会、实地调研、征求专家意见、到苏南太仓、吴江、常熟等市学习考察等方式,就我市“十一五”城乡建设工作开展了深入调研,现简要汇报如下。一、“十五”城乡建设发展情况“十五”期间,是我市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乡面貌明显提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的时期。全市紧紧围绕 “把*建设成为上海都市圈的明珠、市独具特色的辅城、长江三角洲北翼最适宜居住和创业的地方”的城乡建设总体目标,立足高起点,坚持高标准,追求大发展,不断加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城乡环境不断优化,初步展示了现代化城市的雏形。(

2、一)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稳步推进。开展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民营出口加工区规划、大桥工业园区、中心镇城镇总体规划、一般镇城镇总体规划、镇村布局规划编制、康居示范村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新(改)建多条城市道路,城区人均占有道路面积由6.38平方米提高到10.8平方米。实施绿化、亮化工程,绿化覆盖率17.2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77平方米。建成省级园林式单位5家,市十佳“绿化景点”2个,市绿化达标先进单位8个。对主干道两侧实施了亮化改造。实施“甜水、活水、清水”工程,建成引江供水一期工程,受惠人口50万人。实施了水环境整治工程,有效提高了城区内河水质。完成了

3、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建成垃圾填埋场、粪便处理场、垃圾中转站各1处。在加强城市建设的同时,标本兼治,日常管理与专项整治结合,加大城市长效管理力度,建立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城市管理水平大幅提高,城市形象明显提升。2003年获得国家卫生城市荣誉,2003年、2004年夺得省城市管理创优奖,位居全省第一方阵,苏中、苏北第一,生活垃圾填埋场通过省“无害化处理二级”评估。(二)城乡交通条件大为改善。干线公路网化工程顺利完成,新建、改建干线公路138.535公里,全市二级以上公路里程达到363公里,比2000年增长1.8倍。农村公路建设强势推进,提前完成规划目标,建成农村公路614.8公里。高速公

4、路建设发展迅速,新增高速公路里程55.729,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64.83公里。全市基本形成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农村公路联网互动的大交通格局。撤渡建桥、危桥改造达到预期目标,建成无渡市。(三)国土资源保障能力持续增强。累计为1227个建设项目提供各类建设用地25400亩,确保了经济发展用地需求。各类用地土地出让金总额达31.9亿元,为改善投资环境,提升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保持社会稳定,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大力推进土地集约利用,积极引导和督促企业提高投资强度和土地利用率,盘活存量土地3480亩。认真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措施。申报国家投资土地整理示范项目2个,新增耕地3401亩。建立全市统一、透明

5、的土地有形市场,实现土地一级市场的高度垄断,保证了土地资产的增值保值。(四)环境保护形势趋于好转。深入开展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全国生态示范区活动,实施蓝天、碧水、宁静、洁净、污染综合整治等工程。环境空气质量优于国家二级标准,水体水质恶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农村面源污染得到进一步控制。实施了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成全国生态示范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通过国家级调研和技术核查,金沙镇、平潮镇建成市级环境优美乡镇。(五)建筑业持续高位快速发展。建筑经济总量快速扩大,运行质量快速提高,基本奠定了建筑强县(市)的发展基础。预计完

6、成施工总产值666亿元,实现增加值140亿元,在“九五”基础上实现翻番。建筑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基本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了新的体制优势。企业资质全面提升,行业整体素质显著增强,新增1家工程总承包特级资质、2家1级总承包资质、10家专业承包资质企业,企业实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壮大。市场开拓力度不断加大,涉足领域不断扩大,占有份额逐步增加。年施工人数稳定在10万人以上,施工总面积稳定在2500万平方米左右,主体市场达到4个。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实施名牌发展战略,5年内获得鲁班奖8项,品牌和信誉优势得到进一步彰显。(六)电力生产经营成绩喜人。电力基础建设突飞猛进,共完成电力建设投资3.86亿元,新(扩

7、)建220千伏变电所1座,110千伏变电所5座,35千伏变电所10座。完成了882个行政村,49个乡镇10千伏及以下的农改任务及县城网全面改造工程。加强电力生产经营管理,提高用电保障能力,电力供应年均增长17%,继续保持各县(市)之首。“十五”期间的城乡建设,改变了*城乡整体面貌,同时也为今后五年全面实施城镇化战略提供了宝贵经验:第一,着眼长远,科学规划,是搞好城乡建设的先决条件。“十五”期间的城建工作实践证明,必须进一步突出规划的“龙头”地位,使规划编制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体现地方特色,又注重时代气息,做到高起点、大手笔规划和建设城镇。第二,审时度势,抓好创建,是加快城镇化步伐的有效途

8、径。实践证明,创建不仅是一个载体,而且是一种资源。从创建中,我们获得了优美的环境,取得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赢得了市民素质的全面提高,炼就了一支作风过硬、敢闯敢干的干部队伍,实现了城镇建设的跨越式发展。第三,广开渠道,筹措资金,是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关键环节。依靠市场化运作,坚持多渠道筹资,盘活存量资产,实行综合开发,走经营城市之路,逐步破解了筹资难题。第四,加强领导,依靠群众,是实施城镇化战略的根本保证。“十五”期间的实践证明,加强领导,整体联动,提高组织程度和全社会的参与程度,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局面,是城乡建设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和根本保证。通过调研,我们也发现“十五”期间城乡建设方面还存

9、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规划编制滞后,影响了城乡建设的统一布局和有序发展。主要体现在总体规划编制存在着粗放性,规划缺乏深度、操作性不强;集镇建设详细规划编制欠帐太多,导致建设管理上缺乏依据,盲目性、随意性现象较为突出;一些镇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及调整完善进展缓慢,影响了村容村貌的改善;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滞后,各专项规划之间的衔接有待加强。(二)产业支撑不强,影响了城镇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主要体现在产业规模偏小,与城镇化的互动作用不明显,企业布局分散,游离于城镇之外,弱化了企业对城镇发展的推动作用,也影响了第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三)城镇规模普遍偏小,影响了城镇的容纳能力和人气的形

10、成。城区与建制镇之间、建制镇相互间发展不平衡,城区发展快于建制镇发展,沿各镇快于其他镇。除金沙镇外,22个建制镇中,镇域人口超过3万人的仅有1个,超过2万人的仅有2个,离经济学预测的合理的城镇镇区人口规模35万人有较大差距。城镇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弱,功能不全,影响了小城镇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四)投融资渠道不畅,影响了城镇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尽管近年来我市加大了城乡建设投入,但与城乡建设实际需要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各镇运用市场化方式筹资的意识还不够强。政府投资强度不大,政策导向的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融资体制尚未真正建立,造成城乡建设资金严重不足,制约了城乡建设事业的发展。(五)工

11、业污水未能有效整治,区域性集中处理亟待解决。部分地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了严重的工业污水污染。地域性水环境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水质污染严重,影响了我市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二、“十一五”城乡建设的思路和目标1、发展思路城乡建设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带动力和加速器。“十一五”期间,我市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重要时期。加快城镇化进程,对区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城乡建设事业的发展状况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我市“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发展质量。我们一定要按照率先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的原则,进一步突出城乡协调和区域共同发展,加快建设资源集约型、环境友好型

12、社会。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及我市城乡建设的实际情况,“十一五”期间,我市城乡建设要遵循以下思路。一是坚持分类指导,促进城市、城镇、农村协调发展;二是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防止和避免重复建设,保护和节约土地资源;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四是切实转变观念,走城乡互动、工农互促的协调发展道路,不断增强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五是深化城建投融资体制改革,提高经营城市水平。2、发展目标总体目标是,城乡建设率先融入苏南,为全市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推动城乡面貌大改变,城市形象大提升,

13、加快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进程,构建全面小康的硬环境。具体目标是,建成功能较全、布局合理、居住舒适、环境优美的,初具中等城市规模的现代工贸城市;优先发展重点中心镇和经济基础好、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大的镇,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形成一批产业特色明显、辐射能力较强的城镇,城镇建设质量明显提高;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加强舆论宣传和政策引导,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投入,加快推进农村集中居住区建设。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发展进程,在建成全国生态示范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的基础上,创建全国生态市。三、加强“十一五”城乡建设的对策建议(一

14、)以完善规划体系为先导,提高对城乡统筹发展的调控能力。规划是城乡建设的龙头,是城市最好的资源,也是政府最大的资源。“十一五”期间,我们要加快规划步伐,最大程度地发挥规划的作用。一要进一步研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要在现有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基础上,按照城市、中心镇、一般镇的三级城镇体系,研究城镇空间布局和数量,整合城乡各类建设资源,优化各类产业布局,努力构建与、苏南及上海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二要深化城市总体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基础上,抓紧编制沿江开发规划。完成城市绿地系统、城市道路、给排水、抗震防震等专业规划,深化城区东部、北部及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控规覆盖率达100%,开展城市重要地区、重点地段的

15、城市设计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三要加强城镇规划的编制工作。已开展城镇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镇,要适时组织对镇区规划进行修编或调整;尚未开展的城镇总体规划修编的镇,2006年底前要全面完成编制任务。各镇要全面开展城镇主要街道景观设计,指导城镇建设。四要深化村庄建设规划。在村庄总平面布局规划(启动区)的基础上,做好村庄建设详细设计。积极开展农民小康型施工图设计和推广工作。按照“占地不多、环境美,面积不大、功能全”的总体要求,积极营造新型农村村庄。(二)以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快城市建设进程。一是以城市道路建设为重点,拉开城市框架。实施*公路东移工程,拓展城市居住、生活用地。完善城区北部路

16、网,实施北三环绕城快速干道、北一环、北二环西延、滨河大道等工程,充分发挥城区北部教育资源对促进城市发展的作用。实施*路、跨越*西延工程,适时启动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区。规划期末,建成区面积20平方公里、人口18万。二是以加强城市生态环境配套建设为重点,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实施城区北部生活污水截流工程。改(扩)建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成区污水处理率超过75%,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小于56分贝,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处置率达90%,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大于85%。三是以创建园林城市为动力,加大绿化建设力度。重点建设一批城市公园和街头绿地,实施部分城区道路两侧绿地景观带,建设*、*路、*路等一批园林景观路。创建一批园林式单位和居住小区。规划期末新增绿地350万平方米,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8平方米,绿地率36%,绿化覆盖率40%。(三)以促进城乡共同繁荣为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