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封建制度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9938687 上传时间:2018-11-12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3.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2课封建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12课封建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12课封建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12课封建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12课封建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2课封建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2课封建制度(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2课 封建制度(Feudalism),第五单元 中 世 纪 西 欧,西罗马帝国的最后一个国王被废黜,宣告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也标志西欧奴隶社会走到了尽头。,想一想:请回忆前面课上所学内容,476年,西欧发生了哪件特别的大事,影响欧洲历史的发展进程?,何为“中世纪”?,“中世纪”的概念最早是由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历史学家比昂多提出的,他把公元5世纪至15世纪这一段时间,称为“中世纪”。此后,“中世纪”概念沿用至今。,日耳曼人的南下,匈奴人,一、日尔曼诸王国的建立,457年,勃艮第人占领高卢东南部罗纳河流域,建勃艮第王国(457534年,亡于法兰克) 476年,罗马军队的日耳曼将领奥多亚克废除西

2、罗马末代皇帝,自封为王,西罗马灭亡 489年,东哥特人打败奥多亚克,在意大利建东哥特王国(489554年,亡于拜占廷) 5世纪末,法兰克人克洛维(481511 年)建法兰克王国(481843年),史称墨洛温王朝(481751年) 496年,克罗维率3000亲兵皈依基督教 法兰克王国是日耳曼诸王国中存在最久、影响最大的政权,获得成功最主要的原因,843年,“懒王时期”( 639 751 ) 751 年丕平登上法兰克王位,建加洛林王朝 800 年,教皇利奥三世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为查理曼加冕,尊称为“罗马人的皇帝” 843 年,查理大帝的儿子虔诚者路易三子签订凡尔登条约,从此帝国永久分裂。日耳曼路易

3、统治东法兰克,秃头查理分得西法兰克,老大罗退尔保皇帝称号,得到的是东、西法兰克之间的领土,西欧封建制度形成的两大因素,罗马因素 (隶农制),日耳曼因素 (瓦解中的氏族制),隶农,归顺的罗马贵族,奴隶 (佃农),亲兵,军事首领 (君主),农奴,封建贵族,采邑改革,自由农民农奴化 采邑分封有偿化 权利与义务的原则,二、封建制度的产生,西欧封建制度形成的因素,除了课本上提到的这两大因素外,还有什么因素呢?,克洛维一次与另一日耳曼部落战斗中,军队面临毁灭,他高声喊道:“耶稣基督!如果你能赐我胜利,让我战胜敌人,我一定信奉你,接受洗礼。”他话音刚落,敌人就开始逃跑,于是克洛维496年率领3000亲兵皈依

4、了基督教。从此,他赢得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支持。 世界历史 问题:克洛维为什么皈依了基督教?这件事对法兰克王国封建制度的形成产生了什么影响?,基督教因素,这主要出于政治上的需要,既能获得罗马教会的支持和襄助,又可谋取被征服地区广大信奉基督教的罗马化居民的好感与拥戴,从而加强自己的统治地位。所以,此后,基督教会成为法兰克王国国家机器的一部分,成为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西欧封建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于世纪下半叶 世纪上半叶查理马特的采邑改革,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 11世纪前后基本确立,临危受命的查理马特,面对内忧外患,推行采邑改革以加强统治和提高军队战斗力。具体做法是:改变墨洛温王朝无偿赐地的做

5、法,将赐地作为采邑进行分封,受封者必须以服骑兵役为条件获得采邑,且不得世袭。 齐涛世界通史教程 问题1:采邑改革内容是什么? 问题2:通过内容,分析采邑改革的影响?,1、变无偿赐地为有条件分封。 2、采邑分封的有偿化,自由农民的农奴化,确立了权利和义务相互的原则。采邑改革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根据图中信息,找出在封建社会中,什么事物被认为最有价值并维系着分封制度?,材料一:封建制度图片(引自世界历史p284,美杰克逊斯皮尔福格尔著,大象出版社2006年3月版),骑士,农奴,土地,封建等级制度,受封仪式,通过解读封建等级制度,理解“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句描述法兰克王国封建等级制度

6、的话。,国王在中世纪的权势如何?,国王仅仅是名义上的全国最高土地所有者,实际权力有限,只能控制直接附属于自己的部分贵族。封建等级制是西欧封建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这一制度导致西欧实际上处于分裂割据的状况。,西欧封建制度下,各级封建主只服从自己的上级封建主,与其他封建主没有依附关系。,二、封建制度的产生,“采邑改革”,时间: 人物: 性质: 内容:,8世纪上半叶,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土地分配制度,变无条件赏赐为有条件分封,二、封建制度的产生,“采邑改革”的影响,积极性:,消极性:,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采邑连同居住其上的耕种者一起分封,加速了自由农民的农奴化进程;,在采邑制度下,国王仅仅是

7、名义上的全国最高土地所有者,实际权力有限; 法兰克王国后期,采邑渐渐演变为世袭领地,封建领主势力坐大,王国陷于分裂割据状态。,西欧封建制度,政治上: 封建等级制,国王虚君层层分封土地纽带契约维系,封建割据 私战不断,从课本的图片中,你能读到哪些历史信息?,材料二: 庄园平面示意图(选自教材),表层信息,深层信息,生产资料和阶级关系: 土地分成三部分,领主自营地、农奴份地、自由农民份地。自由农民耕种自己份地,主要向领主交实物地租;农奴还要耕种领主自营地作为劳役地租。领主的城堡和农民的茅舍形成鲜明对比。城堡和教堂是庄园的中心,领主和教会对农民实行世俗和精神生活的双重统治。庄园是西欧中世纪农村基本的

8、经济和社会组织。 生产力发展水平: 土地实行三圃轮作制,使用风磨、水磨等以自然力为动力的简单机械;牛、马等用于耕作 经济性质:图中有耕地、菜园,饲养牛、马、羊等家畜,远处有森林和打猎可以推测庄园是自给自足经济实体。,从材料五中,你能读到哪些历史信息?,材料三:一份公元1050年的文献记载了英国赫思堡恩修道院的地租状况:“在秋分之时,他们必须缴纳麦酒、小麦。他们要用自己的时间犁耕三英亩土地,用自己的种子种上,用自己的时间把它收获入仓。用自己的时间割半英亩草,作为地租缴纳,供应一满车劈好的木柴作为地租,供应十六根栅栏的木桩租。在复活节,他们还应缴纳二只母羊二只羊羔,他们必须用自己的时间给这些羊洗刷

9、、修剪。除了冬至、复活节和祈祷节三天外,他们每周都要按照吩咐劳动。”(引自世界文明史p383,马克尭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农奴要向领主交纳的一是劳动,劳役地租;一是实物地租。,材料四:庄园内,除了盐、铁等少量物品外,大部分生产和生活用品,都可以靠农奴的生产劳动来获得。这种靠对农奴的劳役剥削加以维持的封建庄园,是与9-14世纪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齐涛主编的世界通史教程 问题1:通过材料分析庄园经济的特点? 问题2:这种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这是和当时相对低下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三、中世纪庄园,庄园是西欧中世纪农村基本的经济和社会组织。,1、特点:,2、经济方式:,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西欧封建制度,政治上: 封建等级制,国王虚君层层分封土地纽带契约维系,经济上: 庄园经济,阶级关系,特点,农奴:劳动、实物交租,领主:管理、剥削,封建割据 私战不断,自给自足 封闭,庄园职能,消费品生产,经济管理 社会管理,社会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