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方法运用与完善开题报告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9884259 上传时间:2018-11-1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7.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方法运用与完善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方法运用与完善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方法运用与完善开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方法运用与完善开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方法运用与完善开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方法运用与完善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方法运用与完善开题报告(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方法运用与完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题目: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比较分析报告人:吴欢欢报告日期XX年11月11日一、文献综述目前国内不少学者在这方面进行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上,进而分析企业应选用怎样的折旧方法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其中任润华在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比较分析中提出了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有固定资产的原值获重置价值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固定支持的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并指出在选择折旧方法时,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不可盲目的选用。还有周庆海、万

2、系庆在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比较及应用思考一文中对现行会计准则下的各种固定资产的具体折旧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并结合企业实际分析了各种折旧方法的利弊,提出了不同经营性质的企业选用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应考虑的因素,并对不同类别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的运用提出了改进建议,其中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固定资产适用特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企业财务利益的影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企业经营管理和业绩评价的影响。企业慎重地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减少税负,XX年第十一期财经界报刊中发表了一文折旧计提方法的比较研究,此文中提出了如何正确合理的进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比较,通过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比较,了解到每种折旧方法

3、的理论依据,优缺点以及适用对象,根据不同单位的不同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运用,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的税负,给企业创造更高的财务效益。同时何艳芳在企业应慎重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中指出从折旧政策对企业财务的影响及选择折旧方法应考虑的因素分析指出折旧方法选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其中指出选择折旧方法应考虑的因素折旧方法的选择与国家政策相协调折旧方法的选择应考虑税利因素折旧方法选择应考虑通货膨胀折旧方法的选择要考虑资金时间价值折旧方法的选择要考虑折旧年限。二、选题的目的和意义随着国家竞争机制的引入、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设备的更新换代技术的加快,对于企业固定资产应采用什么折旧方法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是现

4、在比较热门的话题。固定资产作为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总资产中占的比例比较重,对固定资产的任何处理都会对企业的资产与信息产生重大的影响,固定资产的改变能给企业带来好处,但前提是从目前我国企业的实际状况来看,选择合理的折旧方法才能使企业更好的发展。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一种科学合理的折旧的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合法。它们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的利弊,了解各种折旧方法的特点对企业做出选择很重要。通过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比较分析,来帮助企业选择适合自己的折旧方法,因为企业选用不同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将影响固定资产使用寿命期间不同时期的折

5、旧费用,而折旧费是企业成本费用的构成要素,影响成本的大小,进而影响企业利润水平,最终影响到企业税负的轻重。由于折旧方法上存在差异,所以企业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好的折旧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应结合实际针对不同特点的固定资产选择不同的折旧方法,例如:对于使用强度比较均匀一致,无形损耗比较小的固定资产,如房屋、建筑物、运输工程等可以选择平均年限法和工作量法,对于跟新换代受科技因素影响较大的资产,如电子计算机、自动化设备等可以选择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折旧方法的选择属于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问题,而任何会计政策的选择出发点都应保证会计信息客观性、相关性的需要。三、研究方案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

6、展,经济体制的深入,有关固定资产折旧方面的问题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关于本论文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案主要有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综述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在企业中最常用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包括: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是最简单并且常用的一种方法,此法是以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除以预计使用年限,求得每年的折旧费用。工作量法又称变动费用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的一种方法,它的理论依据在于资产价值的降低是资产使用状况的函数,根据企业的经营活动情况或设备的使用状况来计提折旧。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

7、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余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其中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其他三种方法有所不同,在平常计算折旧时不考虑净残值且不是以固定资产原值而是以固定资产净值为计算依据。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的最后两年计提折旧时,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和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年数总和法又称年限合计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为分子、以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之和为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第二部分:突出不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特点。平均年限法的特点:在各使用年限中,固定资产转移到产品成本中的价值是相等的,折旧的累计额呈直线上升的趋势,

8、这种方法具有易懂和易操作的优点,但它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局限性,它忽略了“何时收益,何时付费”的配比原则。工作量法的特点:折旧的计算与固定资产的工作年限相联系。固定资产的工作效用多,就应多提折旧;如果未被利用或未提供效用则不用计提折旧。每单位工作量或工作小时的折旧额是相同,但各期提取的折旧费可能不相同,因为各期工作效用可能不相同。加速折旧法特点:在开始几年中提取的折旧高于后几年,折旧额逐年递减。这并不影响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内提取的折旧总额,只是在不同年度提取的折旧额有明显差别。第三部分:针对不同企业和企业不同时期如何选择恰当的折旧政策,使其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由于折旧本身的成本特征,

9、使折旧政策与企业财务状况及其变动趋势密切相连,折旧政策不仅受制于企业的财务状况,而且通过折旧政策还可以调整企业的财务状况,甚至于整个经营状况,企业管理者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适合本企业的折旧政策,对于不同企业或者同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战略目标不同,所处的财务环境不同,所拥有的固定资产本身在技术形态上的巨大差别,都会使决策者所选择的最佳折旧政策各不相同。总的来说,折旧政策的选择应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认识折旧的财务意义,认识到折旧与财务状况之间的辩证关系,综合考虑各种影响,谨慎做出折旧政策的选择。第四部分:结论众所周知,折旧方法的选择关系到企业净利益的大小,影响经营管理者的经营业绩,影响以净

10、利润为基础的各种奖励和报酬。企业的财务状况取决于折旧方法的选择,运用不同的折旧方法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所以企业要根据各类折旧方法所适用的条件以及影响,结合企业整体经营战略合理选择折旧方法,切实做到所选择的折旧方法对企业的发展有作用。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但不管是什么样的方法,只要能够确保固定资产使用情况,能够被科学、清晰地反映出来,同时企业也能够对固定资产进行科学的管理,准确的计提折旧额,则该种方法就是合理、科学的。四、进度计划XX年11月1日与指导老师见面,指导老师下达毕业论文任务,制定毕业论文相关计划。XX年11月2日11日收集有关资料,熟悉相关方面的知识,撰写开题报告

11、。XX年11月11日前完成开题报告,并交指导老师审阅。XX年11月12日XX年1月1日搜集资料,确定论点,列出提纲,完成初稿。XX年1月1日31日将论文初稿交给指导老师审阅,并根据指导老师提出的修改意见对论文进行修改。XX年2月1日28日根据初稿进行修改,完成第二次写作,并交指导老师查看修改。XX年3月1日3月31日对论文进行第二次修改,并完成最终的定稿交指导老师和评阅老师评阅。XX年4月论文写作到此结束,进行毕业论文答辩以及毕业论文工作总结,并将相关材料和工作总结报教务部备案。开题报告论文题目:关于固定资产折旧问题的探讨系别:经济管理系专业:会计电算化年级:会计姓名:辛国鹏导师:1002桂玉

12、敏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1、选题的目的:固定资产是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完成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指标的基本物质保障,具有使用期限长、单位价值高、周转速度慢、占总资产的比重大等特点。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由于损耗而减少的价值。这部分减少的价值以折旧的形式,分期转移到产品成本或费用中去,并在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劳动生产力不断提高的今天,企业处在物价变动的经济环境中,固定资产作为一种非现性质的固定成本。折旧金额的大小和减值准备的合理计提,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收益,风险及现金流量,进而对企业筹资、投资、分配、市场价值以至企业的整体市场竞争能力都将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合理处理固

13、定资产减值与折旧的相关问题,关系企业的切身利益。2、选题的意义:本篇论文写作的意义主要是通过对固定资产折旧的理论概述,比较分析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结合固定资产折旧在我国企业中的实务操作,探讨现行固定资产折旧在实际应用中的影响和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我国固定资产折旧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以满足企业固定资产核算的要求,使其既谨慎又具有活力,不断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文献综述:西方折旧会计伴随着20世纪初铁路运输业的发展而产生。著名会计学家Hatfield曾在一篇文章中描述到处理折旧问题的不同方法或程序有36种之多,可见折旧问题很复杂。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专门用语委员会在1

14、953年对折旧会计下了一个定义:“折旧是以系统的、合理的方式将有形固定资产的成本或其他计价基础减去残值(如果有残值的话)后的净额,分配到资产(也可能是一组资产)估计使用年限中去的会计处理方法。折旧是一个分配过程而不是一个计价过程。”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1976年10月颁布的第4号会计准则准则中,将折旧定义为:“折旧,指按照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分配其应计折旧额。”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第3辑论财务会计概念中给折旧以语义上的解释。它认为因使用而引起的磨损是折旧的主要原因。但它也承认折旧“?费用既非与特定的营业收入、也非与特定的报告期直接有关”。会计人员认识到固定资产的寿命有限,在作账户处理时,考虑

15、到资产必然要报废这一事实。在20世纪之前,许多企业并不计提折旧,使早期的股利发放中包含了部分投资的返还。当企业需要重置其资产时,才发现无法重置。至此对,折旧才真正引起人们的重视。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许多企业在处理折旧事项时采用的是定期对资产进行重估,或在重置或报废当期作为费用处理。直到20世纪30年代,折旧才被认为是成本在资产使用年限内的分配,许多分配方法才被提出。在埃尔登S亨德里克森1965年所著的会计理论以及汤云为、钱逢胜1997年所著的会计理论中,所有的分配方法分成如下几种样式:根据生产经营活动或资产的使用情况分配折旧;直线或固定费用折旧法;递增费用折旧法;递减费用折旧法。这4种方法都属于成本系统和合理的分配方法,在使用成本分摊法之前还有一些折旧方法,比如盘存法、重置法等,在实务上还有被沿用。针对我国新的经济环境与出现的新问题,XX年财政部最近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对企业固定资产的确认计量,折旧的处理、减值准备的计提以及报表信息披露等做出了系统的规定,也吸纳了许多国际通行的处理方法。准则对固定资产折旧政策有所调整,更倾向于企业采用谨慎的原则。)(二)个人综述:关于固定资产折旧会计的文献研究主要集中在关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