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江南:苏州大学海外汉学演讲录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9743067 上传时间:2018-11-1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4.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江南:苏州大学海外汉学演讲录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下江南:苏州大学海外汉学演讲录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下江南:苏州大学海外汉学演讲录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下江南:苏州大学海外汉学演讲录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下江南:苏州大学海外汉学演讲录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下江南:苏州大学海外汉学演讲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江南:苏州大学海外汉学演讲录(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下江南:苏州大学海外汉学演讲录一马可.波罗马可波罗游记却大大丰富了欧洲人的地理知识,打破了宗教的谬论和传统的“天圆地方”说;同时马可波罗游记对15世纪欧洲的航海事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打破了中世纪西方神权统治的禁锢,大大促进了中西交通和文化交流。因此可以说,马可波罗和他的马可波罗游记给欧洲开辟了一个新时代。马可波罗游记对东方世界进行了夸大甚至神话般的描述,更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世界的好奇心。这又有意或者无意地促进了中西方之间的直接交往。从此,中西方之间直接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的新

2、时代开始了。马可波罗是一个时代的象征。马可波罗游记直接或间接地开辟了中西方直接联系和接触的新时代,也给中世纪的欧洲带来了新世纪的曙光。事实已经证实,马可波罗游记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其积极的作用是不可抹杀的。马可波罗游记打开了欧洲的地理和心灵视野,掀起了一股东方热、中国流,激发了欧洲人此后几个世纪的东方情结。许多人开始涌向东方,学习东方,以致欧洲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革。许多中世纪很有价值的地图,是参考游记制作的。许多伟大的航海家,扬帆远航,探索世界,是受到马可波罗的鼓舞和启发。二马若瑟马若瑟从一开始学习汉文时起,其目的就不只是为了传教,而且想要用汉文来著述,并且从汉文经籍中寻找对信奉基督教

3、的支持和依据,为此,那些把中国经典文献看成礼仪事物代表的传教士们,就对马若瑟感到不满和怀疑。马若瑟精通汉文,他著有许多用汉文写成的宣传天主教教义的书籍和用拉丁文、法文写成的研究中国的书籍。马若瑟的最重要著作就是汉语札记马若瑟还把中国元曲赵氏孤儿译成了法文编写教材。其中主要有:德汉语言练习册,德汉语言教科书汉语课文、德汉语言教科书词汇、语法和汉语课文改写、德汉语言教程P克兰茨教程、按笔画排列并加注音和翻译的最常用汉字等。这些教材是卫礼贤为青岛“德华神学校”的中国孩子们学习德语而编写的。尝试向德语读者译介一些中国的古典作品,其中以儒家典籍为主,也包括其他文学作品。除了三字经以外,卫礼贤还先后在同善

4、会的传教信息与宗教学杂志、上海东亚劳埃德报等德文报刊上发表了他节译的诗经(1904)、大学和论语(1905)、三国演义(1906)、聊斋和吕氏春秋(1910)等。1910年,他翻译的论语全文由迪德里希斯(Diederichs)出版社出了第一版,代表着他在这一时期学术翻译的最高成就。向西方尤其是德国读者介绍中国的风土与人情、历史与文化、现状与人物等。如中国的乞丐和山东省的教育(1903)、关于中国的形势(1904)、中国的天文学据中国文献资料编写和中国的社交礼仪(1906)、山东的丧葬风俗(1907)、历史上中国与外国的联系、中国女孩出生的风俗、德国在中国的文化使命、中国妇女在婚姻中的地位和中国

5、的海军(1909),西藏问题、中国的青铜器收藏、所谓秦始皇焚书事件、中国的文化斗争、国民党的影响、袁世凯和西方科学与中国科学的区别(1910)等。这些介绍虽然大多带有猎奇的性质,而且缺乏深入的背景分析,但也明显表现出卫礼贤对广义上的中国文化的关注。与孔子乃至整个儒家学说结下不解之缘,这影响了他一生的活动特别是汉学活动。包括他为自己取的汉文名字,他的字(希圣),以及他自命为儒家弟子,都体现了孔子和儒家思想对他的深刻影响。中期阶段:19111921年1911年是卫礼贤汉学生涯的一个转折点。在这个时期,卫礼贤的活动除继续坚持办学外,更多地转向了学术研究领域,尤其是学术翻译工作。翻译出版了论语修订版和

6、老子、列子和庄子、孟子、大学,以及中国的民间童话等。这些作品,使卫礼贤不仅在德国而且在整个欧洲都赢得了声誉。随着对中国、中国人和中国思想文化的进一步了解,卫礼贤开始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研究中国,而不再仅限于做一般性的介绍。其中,中国民族与特性和辜鸿铭:中国对欧洲思想的抵抗(批判文集)是这一时期两部较重要的作品。发起建立“尊孔文社”,以此为依托开展一系列学术活动。尊孔文社不仅是研究儒学的一个机构,还是卫礼贤联系前清遗老的一个组织,在这里人们不仅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也经常进行中西学术交流,既安排中国学者讲授中国文化,也安排德国学者讲授西方文化。后期阶段:19221930年这一时期,卫礼贤彻底放弃了传教

7、工作,他的活动几乎仅限于学术研究和交流,后来受聘担任北京大学教授,并创办了“东方学社”,之后在中国只呆了大约两年半的时间就回国了。作为法兰克福大学的著名汉学家,卫礼贤进入其汉学生涯的黄金时期。陆续完成和出版了一系列对中国古典作品的翻译,包括与迪德里希斯达成的出版计划中的后几部,其中最重要的学术活动之一,就是在他的中国师长劳乃宣的指导下完成了对易经的翻译工作。易经的德文译本是在劳乃宣向卫礼贤进行详细而深入的文本解释和介绍的基础上产生的,为使德文译本尽可能正确地反映原有思想,他又把德文译本返译回中文。卫礼贤认为,只有在体现原作精神前提下,方可被视为真正的外文译本。这是卫礼贤耗费心血最多的一部作品,

8、从开始着手学习、研究和翻译它,到最后出版,花了十多年的时间。1925年11月4日在法兰克福建立了德国第一个“中国学社”,学社的主要日常工作是编杂志,创办了数种汉学研究的报刊。学社还主办各种中国文化报告会和展览会,其报告及展览涉及文学、艺术、绘画、建筑、工艺等领域。卫礼贤在这个时期最主要的学术成就,就是他陆续完成出版了一系列汉学研究的著名作品,如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孔子生平与事业、老子与道教、此外,他还在德国和欧洲各地举行了数不清的演讲和学术报告,筹备了多次关于中国音乐、戏剧、绘画、书籍等方面的演出或展览,为促进中德之间的学术与文化交流也做了不少工作。七比丘林比丘林的汉学活动从十八世纪初开始,持续

9、了半个世纪。他的主要学术活动包括以下几方面:汉语研究与教学编写汉语词典他初到中国即倾全力于学习汉、满、蒙语。早在喀山神学院时便显示他学习外文的才能,对拉丁文、希腊文、法文的知识使他能很快地掌握汉语。当时最大的困难是缺乏教科书和汉俄辞典。于是他开始编纂辞典。遗憾的是比丘林的汉俄词典最终也没能问世。在前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的档案中发现了5部比丘林的词典手稿,在原列宁格勒大学图书馆中发现了另外3部词典手稿,总计为8种。在这8部中,有一部已经命名为汉语句重音词典。这些词典手稿代表了比丘林汉语研究的最高成就。开设汉语学校1830年,比丘林随沙俄外交部亚洲司派出的俄中贸易考察团赴当时的中俄边境贸易重镇恰

10、克图考察。恰克图海关总长和当地的俄商了解到比丘林对汉语的精深了解,就请求他帮助在当地开办一所汉语学校。1835年,经沙皇亲自批准,正式开设了恰克图汉语学校,由比丘林和第10届驻北京传教士团学生克雷姆斯基共同执教。恰克图汉语学校一直开设到1867年。中国边疆史地和传统文化的研究对中国边疆民族史地的研究西藏志1828年,比丘林在圣彼得堡出版了译自卫藏图识的西藏志。译者在书中做了较详细的注释,附录了从成都到拉萨的道路图。这是俄国第一本介绍中国西藏的书,立刻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西藏青海史1833年,比丘林在圣彼得堡出版了西藏青海史(公元前2282公元1227)。比丘林的这部译作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西藏

11、和青海历史著作,但对历史学家们仍然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蒙古纪事在比丘林的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蒙古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1828年,比丘林在圣彼得堡出版了两卷本的蒙古纪事,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蒙古纪事得到了俄国科学院的高度评价。1928年12月,由于比丘林在汉学、蒙古学、藏学研究中的成就,被俄国科学院选为通讯院士。成吉思汗家系前四汗史比丘林在蒙古学方面的另一个成就,是从元史和通鉴纲目中翻译了大量有关蒙古历史的资料。他的翻译目的性非常强,只选择有关成吉思汗、窝阔台汗、贵由汗和蒙哥汗的章节译出,最后编写成了成吉思汗家系前四汗史,并于1829年在圣彼得堡出版。这部书介绍了蒙古民族的早期历史,对研究蒙

12、古民族的起源具有重要的价值。比丘林之所以只选择前四个蒙古汗来研究,是由于他认为蒙哥汗以后蒙古帝国发生了分裂,蒙古在中国的统治以及元朝的建立翻开了蒙古历史新的一页。他的这部译作至今仍是上述中国历史典籍的唯一俄译本,每一个蒙古历史学家以及每一个描写1315世纪蒙古人的作家都要不同程度地参考该书。遗憾的是,这部译作当时没有引起世人的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1829年,比丘林将中国的三字经译介到俄国,引起很大反响。他的译本和列昂节夫的相比有很多不同:一是用诗体翻译;二是在译本附加中文原文;三是对书中的历史典故作了详尽的解释。所以该书被称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便捷读本。1840年,比丘林出版了中国及其居

13、民、风俗、习惯和教育。该书介绍了中国的国家行政结构、教育状况、传统习俗和日常生活等方面的一般状况,该书内容丰富,论述深入,受到专家好评。1848年出版的中国的行政和风俗概况是一部论文集,集中比丘林大量的介绍中国的文章概括比丘林的学术活动,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他大大拓宽了俄国汉学的研究领域,把对中国文化的客观的、科学的认识提高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这和他本人的切身经历有关,也和他本人的才能及努力分不开。其次,比丘林的学术成果不仅限于书斋,由于他本人的交往范围广泛、以及当时俄国社会文化环境,他的著作有很多读者,促进了中国文化在俄国的传播,客观上加深了俄国人民对中国人民和中国文化的了解。第三,比丘林

14、作为俄国最出色的汉学家之一,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他的研究方式方法是俄国汉学的重要财富。比丘林对中俄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为后代俄罗斯汉学家开创了一条道路,还创立了在自己的墓碑上题写汉字碑铭的先河。碑文别开生面,独具一格。碑上刻着俄汉两种文字。俄文是亡者的姓名和生卒年代“雅金夫比丘林,1777年生,1853年亡”;汉文是8个工整的楷书“无时勤劳垂光史册”。八卫三畏1833年,卫三畏到达广州后,先后学习中文和葡萄牙文,在欧美商人的资助下为美国公理会创办了海外第一个印刷所。当时在广州的传教士只有马礼逊、裨治文俩人,卫三畏参与了裨治文主编的中国丛报的编辑工作,撰写大量文章,向海外介绍中华帝国的政

15、治、经济、军事、历史、地理和文化习俗。最能反映卫三畏在汉学领域成就的是其巨著中国总论,中国总论是建立在卫三畏此前大量有关中国研究的论文基础上,并将他回国以后发表的许多演讲学理化以后形成的。中国总论是美国第一部关于中国的百科全书。该书分上下两卷,凡23章,对中华帝国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历史、地理、教育、艺术以及宗教等方面做了系统的论述。九费正清.“冲击回应模式”5060年代,“冲击回应”模式在美国和西方相当流行,把持这种历史观的并非费正清一人,但费正清的影响最大,他的近现代中国研究确实始终贯穿了这一模式,无论是美国与中国,还是他与邓嗣禹合著的中国对西方的反应,对“冲击回应”模式都作了极为深刻的论述,在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中一开始就提出,中国文化“既有传统的遗产,又受西方的影响,他们相互交织在一起”。认定中国历史进程是由一个更加强大的外来社会的入侵所推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