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设计规范培训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9686941 上传时间:2018-11-10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油站设计规范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加油站设计规范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加油站设计规范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加油站设计规范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加油站设计规范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油站设计规范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油站设计规范培训(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3月,设计规范知识,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2012版),李晓光,主 要 内 容,一、概述: 1、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2012版)(以下简称规范), 是加油站建设的主要技术标准之一,国家于2013年3月正式颁布实施,对新规范的要求,是我们加油站管理人员必须尽快熟悉的当务之急,笔者斗胆根据自己学习的体会, 与同行们一起进行 学习交流。,2、 规范对加油站、加气站都进行了详细规定,本次学习主要交流有关加油站的内容。 3、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4、规范中表示必须要做到的字眼: “必须”,严禁”、“应”、“不应”、“不得”

2、 。 5、“不宜”、“宜”是规范不做为强制性条文的。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 用“可”。,本规范主要有下列变化: 1. 增加了LNG(液化天然气)加气站内容。 2. 增加了自助加油站(区)内容。 3. 增加了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内容。 4. 加强了加油站安全和环保措施。 5. 细化了压缩天然气加气母站和子站的内容。 6. 采用了一些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 7. 调整了民用建筑物保护类别划分标准。,本规范共分13章和3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符号和缩略语、基本规定、站址选择、站内平面布置、加油工艺及设施、LPG加气工艺及设施、CNG加气工艺及设施、LNG和L-CNG加气

3、工艺及设施、消防设施及给排水、电气、报警和紧急切断系统、采暖通风、建筑物、绿化和工程施工等。,二、加油站的等级划分,注:柴油罐容积可折半计入油罐总容积。,、站址选择 4.0.2城市建成区不应建一级加油站 表4.0.4 油罐、加油机和通气管管口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距离(m),注:上述数据是按照无油气回收系统设定的,,注:,1室外变、配电站指电力系统电压为35 kV500kV,且每台变压器容量在10MVA以上的室外变、配电站,以及工业企业的变压器总油量大于5t的室外降压变电站。其他规格的室外变、配电站或变压器应按丙类物品生产厂房确定。 2表中道路系指机动车道路。油罐、加油机和油罐通气管管口与郊区

4、公路的安全间距应按城市道路确定,高速公路、一级和二级公路应按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确定;三级和四级公路应按城市次干路、支路确定。 3 与重要公共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包括铁路、地铁和二级及以上公路的隧道出入口)尚不应小于50m。 4 一、二级耐火等级民用建筑物面向加油站一侧的墙为无门窗洞口的实体墙时,油罐、加油机和通气管管口与该民用建筑物的距离,不应低于本表规定的安全间距的70%,并不得小于6m。,五、加油站平面布置 5.0.1 加油加气站的围墙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5.0.2 车辆入口和出口应分开设置。 5.0.3 站区内停车场和道路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单车道宽度不应小于3.5m,双车道宽度不应

5、小于6m。 2 站内的道路转弯半径按行驶车型确定,且不宜小于9m;道路坡度不应大于6%,且宜坡向站外;在汽车槽车(含子站车)卸车停车位处,宜按平坡设计。 3 站内停车场和道路路面不应采用沥青路面。,5.0.4 加油岛、加气岛及汽车加油、加气场地宜设罩棚,罩棚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制作,其有效高度不应小于4.5m。罩棚边缘与加油机或加气机的平面距离不宜小于2m。 5.0.5 加油岛、加气岛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加油岛、加气岛应高出停车场的地坪0.150.2m。 2 加油岛、加气岛的宽度不应小于1.2m。 3 加油岛、加气岛上的罩棚支柱距岛端部,不应小于0.6m。,站内设施之间的防火距离(米)表5

6、.0.8,注:1、加油机、加气机与非实体围墙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5m 2、 站房、变配电间的起算点应为门窗。 其它建、构筑物系指根据需要独立 设置的汽车洗车, 房、润滑油储存及加注间、小商品便利店、厕所等 3、表中:“”表示无防火间距要求,,六、加油工艺及设施,6.1.1(2006版) 汽车加油站的储油罐应采用卧式油罐。油罐的设计和建 造,应满足油罐在所承受外压作用下的强度要求并应有良好的防腐蚀性能和导静电性能。钢制油罐所采用钢板的厚度不应小于5mm。 6.1.2 加油站的汽油罐和柴油罐(橇装式加油装置所配置的防火防爆油罐 除外)应埋地设置,严禁设在室内或地下室内。 6.1.2A(新增) 橇装式

7、加油装置所配置的油罐内应安装防爆装置。 防爆装置如采用阻隔防爆装置,阻隔防爆装置的选用和安装,应执行国家 现行标准橇装式汽车加油(气)阻隔防爆装置技术要求AQ3002。,6.1.3 油罐的外表面防腐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质管道及储罐腐蚀控制工程设计规范SY0007的有关规定,并应采用不低于加强级的防腐绝缘保护层。 6.1.4 当油罐受地下水或雨水作用有上浮的可能时,应采取防止油罐上浮的措施。 6.1.5 油罐的人孔,应设操作井。当油罐设在行车道下面时,人孔操作井宜设在行车道以外。 6.1.6 油罐的顶部覆土厚度不应小于0.5m。油罐的周围,应回填干净的沙子或细土,其厚度不应小于0.3m。,6

8、.1.7 对建在水源保护区内以及建在地下建筑物上方的埋地油罐,应采取防渗漏扩散的保护措施,并应设置渗漏检测设施。 6.1.8 油罐的各接合管,应设在油罐的顶部,其中出油接合管宜设在人孔盖上。 6.1.9 油罐的进油管,应向下伸至罐内距罐底0.2m处 6.1.10 当采取自吸式加油机时,油罐内出油管的底端应设底阀。底阀入油口距离罐底宜为0.150.2m。 6.1.11 油罐的量油孔应设带锁的量油帽,量油帽下部的接合管宜向下伸至罐内距罐底0.2m处。 6.1.12 一、二级加油站的油罐宜设带有高液位报警功能的液位计。,6.2.1 油罐车卸油必须采用密闭卸油方式。 6.2.4 加油机不得设在室内。

9、6.2.5 加油站宜采用油罐装设潜油泵的一泵供多机(枪)的配套加油工艺 6.2.6 当采用自吸式加油机时,每台加油机应按加油品种单独设置进管。6.2.7 加油枪宜采用自封式加油枪,流量不应大于60L/min。 6.2.8 加油站的固定工艺管道宜采用无缝钢管。埋地钢管的连接应采用焊接。在对钢管有严重腐蚀作用的土壤地段直埋管道时, 可选用耐油、耐土壤腐蚀、 导静电的复合管材。,6.2.9 油罐车卸油时用的卸油连通软管、油气回收连通软管,应采用导静电 耐油软管。连通软管的公称直径不应小于50mm。 6.2.10 加油站内的工艺管道应埋地敷设,且不得穿过站房等建、构筑物。 当油品管道与管沟、电缆沟和排

10、水沟相交叉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渗漏措施。 6.2.11 与油罐相连通的进油管、通气管横管,以及油气回收管,均应坡向 油罐,其坡度不应小于2。 6.2.12 油品管道系统的设计压力不应小于0.6MPa 6.2.13 埋地工艺管道外表面的防腐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质管道及储罐腐蚀控制工程设计规范SY0007的有关规定,并应采用不低于加强级的防腐绝缘保护层。,6.2.14油罐通气管的设置,除应符合5.0.8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汽油罐与柴油罐的通气管,应分开设置。 2 管口应高出地面4m及以上。 3 沿建筑物的墙(柱)向上敷设的通气管管口,应高出建筑物的顶面 1.5m及以上。 当采用卸

11、油油气回收系统时,通气管管口与围墙的距离可适当减少,但不得小于2m 5通气管的公称直径不应小于50mm。通气管管口应安装阻火器。 6 当采用卸油油气回收系统和加油油气回收系统时,汽油通气管管口尚应安装机械呼吸阀。呼吸阀的工作压力宜按下面的表6.2.14确定。,九、消防设施及给排水 9.0.2 加油站、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加油和压缩天然气加气合建站可不设消防给水系统。 9.010加油加气站的灭火器材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2台加油机应设置不少于2只4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或1只4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和1只6L泡沫灭火器。加油机不足2台按2台计算。 2、 地下储罐应设35kg推车式干粉灭火器1个

12、。当两种介质储罐之间的距离超过15m时,应分别设置。 3、 一、二级加油站应配置灭火毯5块, 沙子2m3,三级加油站应配置灭火毯2块, 沙子2m3。加油加气合建站按同级别 的加油站配置灭火毯和沙子。,9.0.12 加油加气站的排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站内地面雨水可散流排出站外。当雨水有明沟排到站外时,在排出围墙之前,应设置水封装置。 2 加油站、液化石油气加气站或加油和液化石油气加气合建站的排出建筑物或围墙的污水,在建筑物墙外或围墙内应分别设水封井。水封井的水封高度不应小于0.25m;水封井应设沉泥段,沉泥段高度不应小于0.25m。 3 清洗油罐的污水应集中收集处理,不应直接进入排水管道。液

13、化石油气罐的排污(排水)应采用活动式回收桶集中收集处理,严禁直接接入排水管道。 4 排出站外的污水应符合国家有关的污水排放标准。 5 加油站、液化石油气加气站,不应采用暗沟排水。,十、电气装置 10.1.1 加油加气站的供电负荷等级可为三级。加气站及加油加气合建站的信息系统应设不间断供电电源。 10.1.2 加油站、液化石油气加气站、加油和液化石油气加气合建站的供电电源宜采用电压为380/220V的外接电源;加油加气站的供电系统应设独立的计量装置。 10.1.3 一、二级加油站、加气站及加油加气合建站的消防泵房、罩棚、营业室、液化石油气泵房、压缩机间等处,均应设事故照明。 10.1.3 一、二

14、级加油站、加气站及加油加气合建站的消防泵房、罩棚、营业室、液化石油气泵房、压缩机间等处,均应设事故照明。,风 险 等 级,10.1.4 当引用外电源有困难时,加油加气站可设置小型内燃发电机组。内燃机的排烟管口,应安装阻火器。排烟管口至各爆炸危险区域边界的水平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排烟口高出地面4.5m以下时不应小于5m。 2 排烟口高出地面4.5m及以上时不应小于3m。 10.1.5 低压配电装置可设在加油加气站的站房内。 10.1.6 加油加气站的电力线路宜采用电缆并直埋敷设。电缆穿越行车道部分,应穿钢管保护。 10.1.7 当采用电缆沟敷设电缆时,电缆沟内必须充沙填实。电缆不得与油品、

15、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管道、热力管道敷设在同一沟内。,10.1.8 加油加气站内爆炸危险区域的等级范围划分应按附录B确定。爆炸危险区域内的电气设备选型、安装、电力线路敷设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的规定 10.1.9 加油加气站内爆炸危险区域以外的站房、罩棚等建筑物内的照明灯具,可选用非防爆型,但罩棚下的灯具应选用防护等级不低于IP44级的节能型照明灯具。 10.2.1 油罐、液化石油气罐和压缩天然气储气瓶组必须进行防雷接地,接地点不应少于两处。 10.2.2 加油加气站的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及信息系统的接地等,宜共用接地装

16、置,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10.2.4 埋地油罐、液化石油气罐应与露出地面的工艺管道相互做电气连接并接地。 10.2.5 当加油加气站的站房和罩棚等建筑物需要防直击雷时,应采用避雷带(网)保护。 10.2.6 加油加气站的信息系统应采用铠装电缆或导线穿钢管配线。配线电缆金属外皮两端、保护钢管两端均应接地。 10.2.7 加油加气站信息系统的配电线路首、末端与电子器件连接时,应装设与电子器件耐压水平相适应的过电压(电涌)保护器。 10.2.8 380/220V供配电系统宜采用TNS系统,供电系统的电缆金属外皮或电缆金属保护管两端均应接地,在供配电系统的电源端应安装与设备耐压水平相适应的过电压(电涌)保护器。,10.3.1 地上或管沟敷设的油品、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管道的始、末端和分支处应设防静电和防感应雷的联合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 10.3.2 加油加气站的汽油罐车和液化石油气罐车卸车场地,应设罐车卸车时用的防静电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