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凉山州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功纲要

上传人:志** 文档编号:59442354 上传时间:2018-11-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或凉山州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功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或凉山州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功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或凉山州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功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或凉山州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功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或凉山州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功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或凉山州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功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或凉山州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功纲要(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凉山州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纲要 凉山州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日期: 2010年11月03日 来源:州环境保护局网站 【字体:大 中 小】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十二五”处在两个时期: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二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同时,十七届五中全也指出了“十二五”规划的重要性: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凉山州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是凉山州国民经济总体规划在环保领域的延伸和细化,是政府指导环保领域发

2、展以及审批、核准重大项目、安排政府投资和财政支出预算、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规划是纲,纲举才能目张,编制好我州 “十二五”环保规划,对进一步明确凉山功能区划、生态州建设、矿山生态恢复、重金属污染防治以及“十二五”污染减排具有重大意义。一、环境形势(一)“十一五”环境保护工作进展1、区域环境持续优良2、总量减排扎实推进3、环境整治不断加强4、生态州建设成绩显著5、环境监管不断强化6、监测体系不断完善,监测能力得到大力提升7、服务发展卓有成效(二)“十二五”期间主要环境压力“十二五”期间及未来一段时期,随着工业强州战略的实施,城市化、工业化互动促进,并迎来资源能源消耗和人口数量的高峰。传统工业的

3、弊端日益显现,城镇化环境问题将更加突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发展使全州环境保护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挑战。今后一段时期,污染物介质从大气和水为主向大气、水和土壤三种污染介质共存转变。污染物来源由单纯的工业点源污染向工业点源污染和农村、生活面源污染并存转变;污染物类型从常规污染物向常规污染和新型污染物的复合型转变;污染范围从以城市和局部地区为主向涵盖区域和流域尺度转变。1、处于工业化初期,产业结构调整缓慢2、安宁河、邛海流域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3、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城镇化带来问题日益突出4、农村环境问题日趋突出5、生态保护与恢复任务艰巨6、重金属污染隐患突出。POPS污染防治带来新的压力7、环保监

4、管任务繁重,能力建设不相适应8、污染物总量控制任重道远9、潜在环境隐患增多,环境风险压力大二、规划总体设想(一)规划主题1、以经济建设为核心,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2、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为科学发展观的实施铺路3、以生态系统休养生息为治污理念,为营造清洁环境努力4、以调结构为手段,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谋划5、以能力建设为基础,为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二)规划主线1、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贯穿始终2、经济建设是中心,环境保护是保障3、以削减总量为引擎推动污染治理4、以环境要素为切入点科学谋划5、纵横衔接实现规划的统一(三)以专题研究为支撑,推进规划编制开展“规划目标与指标体

5、系、水环境保护、大气环境保护、生态及农村环境(含土壤污染)保护、固体废物和重金属污染防治、总量控制、监管能力需求及十二五重大环保项目”等相关专题研究分析,为规划编制提供依据。充分考虑规划纵向和横向的衔接问题,将与国家、省级及其他领域规划的衔接,实现环境保护规划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互协调及环保规划下延一级。三、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功能区划为导向,以重要的生态系统休养生息为治污理念,以削减总量、改善质量、防范风险为着力点,以工业污染全防全控为抓手,以推进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方向,以人为本,民生优先,

6、调结构,促发展,奠定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环境基础,积极探索环保新道路,建立全防全控的防范体系、高效的环境治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努力实现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二)基本原则战略响应,民生优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继承延续与创新发展有机融合,全面响应并在基本思路中具体落实生态文明、环保新道路、历史性转变、休养生息等战略思想。从公众对环境的基本需求出发,在指标选择、技术路线、控制模式、规划主线等方面体现新以人为本的新思路,夯实民生,解决与民生相关的突出环境问题,防范环境风险防范,促进社会和谐。统筹兼顾,集成创新。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统筹各要素、各领域、各方面,强化可达可控分析,兼顾需求与可能

7、,源头预防和治理修复相结合,硬件建设和制度建设并重,长远谋划,总体设计,创新规划思路,实现系统集成。整体部署,重点突破。在现状评估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完善措施,三大着力点整体布局,持续推进,确保环境保护力度不减。以全局性问题为主,明确重点地区、重点问题,结合“十二五”阶段特征,选准抓手,务求实效,努力实现重点区域的环境质量改善,保障环境安全。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充分考虑资源承载力和水、气环境容量,严格遵循区域主体功能定位,落实环境功能区划要求,分区控制,合理调整产业布局。充分体现环境污染特征的区域性差异,实施区域性污染物总量控制,进一步突出目标指标的地区差异性,强化指导性。根据经济发展阶

8、段特征,区分轻重缓急,分阶段落实环境保护的任务措施,强化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政府主导,综合推进。强化环境保护的国家意志,力争做到目标、任务与投入、政策的匹配。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行政等综合手段,构建政府、企业、社会相互合作和共同行动的环境保护新格局。以规划任务落地为基础,深化环境目标责任制考核,实施规划编制、过程评估和实施考核的系统管理。(三)规划目标“十二五”期间,是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规划目标必须中长期统一,保持指标的基本稳定。近期以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基本控制,常规(传统)因子环境质量得到基本改善,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为

9、目标。远期实现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15年目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基本控制,常规(传统)因子环境质量得到基本改善,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2020年目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四)指标体系“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护主要指标分为环境质量指标、生态保护与恢复指标、污染防治指标、总量控制指标、环保管理能力指标五个体系,主要是为未来五年面对的新形势服务,突出区域环境保护特点。控制性指标侧重可测量、可量化、可考核,主要由质量指标、污染控制指标构成;指导性指标有利于为未来发展方向定位,这类指标为农村综合整治率、

10、生态恢复面积等;评估性指标为绩效评估和体系评估服务,这类指标主要由总量指标、百分率指标构成。具体如下:水环境污染防治:到2015年,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 30%以上,污水处理厂负荷率70% 以上;COD排放总量、氨氮排放总量比2010年有所减少 ,重金属等区域性总量控制因子排放总量比2010年有所减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到功能要求,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大于 90%,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大于95% (不包括天然劣质地下水本底超标部分;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大气环境污染防治:总量比2010年有所减少,城市空气质量 100%达标土壤环境污染防治:单位面积农田化肥、农药施用强度比2

11、010年降低10% 左右,初步建立主要粮食生产基地和菜篮子基地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初步构建土壤污染防治的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负荷率90% ;危险废物贮存量比2010年减少10% ,年产生总量比2010年减少;综合利用率达到30%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低于90% 。工业污染防治:工业污染排放稳定达标率达到 ,单位产品污染物产生强度降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 ,单位工业增加值固体废物产生量降低农村环境污染整治:环境问题突出的村镇基本得到治理,全面启动农村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建设,农村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监管能力建设:建成

12、较为完备的环境监测业务、监测技术、质量管理技术和保障体系,做到市级测得准、县级测得出。基本形成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环境突发时间应对能力显著提高。系统提升环境执法水平,完善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四、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通过对“十二五”期间面临环境形势的判断,在继续完善、优化总量控制的同时,强化环境质量约束性要求,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积极贯彻循环经济理念,实施全防全控的新型污染防控体系,强化规划的分类指导和分区控制,以基础工程、保障工程、人才工程作为环保基础能力建设的重点。(一)以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为突破口,着力推进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强化规划环评和工业污染防治强化规划环评的前端防控作用

13、,将产污强度作为新建项目硬约束指标,纳入环评前置审批范围,严格环境准入和淘汰制度,控制新污染源,促进产业布局优化调整。实施工业污染综合整治工程,加快传统产业改造,逐步整产业结构,建立退出企业的补偿机制。全面实施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施主动引导战略,促进发展方式转变。逐步建立企业保护环境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完善重点污染源监控,突出新型污染物和特征污染物控制,实现稳定达标。(二)以重点流域污染防治为重点,推进水环境保护以人为本,防治城乡集中式水源地的环境污染,保障群众的饮用水安全。流域统筹,实施区域各县(市)重点小流域综合治理,重点加强对西昌的东河、西河、官坝河,喜德的孙水河和会东的大桥河

14、等水土流失严重和污染较突出的小流域的环境污染防治理,整治沿岸场镇生活垃圾、污水,规范排污口,实现饮用水环境保护与流域水污染防治的结合。继续强化总量控制,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加强工业污染源控制;继续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脱氮除磷工艺升级,积极推动面源污染防治。完善流域断面水质监测,全面提高流域水污染防治水平。加强季节性污染防治,建立水污染事故风险防范和应急机制。(三)加强SO2防治,重视可吸入颗粒物,控制城市NOX污染,推进大气环境保护以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为手段,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为中心,以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和重点行业污染控制为重点,推进大气污染物综合控制。继续实施二

15、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严格控制各类大气污染物排放;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医药业等重点行业SO2排放强度,加强对安宁河流域工业走廊经久工业园区、大坪工业园区、会昌铅冶炼厂等工业园区区域大气污染的重点整治和监管;加强重点大气污染源的监控能力的建设,对国控、省控和州控重点大气污染源安装在线连续监测装置,严格控制和监督重点源大气污染物的达标排放情况。推行清洁生产,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控制燃煤小锅炉和窑炉排放;加强对机动车尾气的监测管理,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加大“一部三沿”(城郊结合部和铁路、高速公路、国道沿线)的烟尘治理,开展油烟专项整治工作,有效控制饮食油烟污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社会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