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概念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9325693 上传时间:2018-11-06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2.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绵城市概念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海绵城市概念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海绵城市概念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海绵城市概念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海绵城市概念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绵城市概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绵城市概念(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绵城市(LID)内涵、途径与展望,1,仇保兴 博士 2014年11月27日,2,2,一、海绵城市(LID)四项基本内涵 二、实现海绵城市(LID)三项基本途径 三、深化海绵城市(LID)五项展望,3,传统城市,改造自然 利用土地为主 改变原有生态 粗放式建设 地表径流量大增,海绵城市,顺应自然 人与自然和谐 保护原有生态 低影响开发 地表径流量不变,1.本质:城镇化与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一、海绵城市(LID)四项基本内涵,4,2.目标:让城市“弹性适应”环境变化与自然灾害 保护原有水生态系统 最大限度保护原有河湖水系、生态体系 维持城市开发前的自然水文特征 恢复被破坏水生态 对传统粗放建设破

2、坏的生态给予恢复 保持一定比例的城市生态空间 推广河长制、治理水污染 低影响开发 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减少对城市原有水生态环境的破坏 留足生态用地,增加水域面积,促进雨水积存净化 通过减少径流量,减轻暴雨对城市运行的影响,5,3.转变排水防涝思路,传统模式: “快排”,6,4.开发前后的水文特征基本不变 径流总量不变:渗透、存储等 峰值流量不变:渗透、调节等 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措施 峰现时间不变:滞留、调蓄等,7,习总书记在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 为什么这么多城市缺水?一个重要原因是水泥地太多,把能够涵养水源的林地、草地、湖泊、湿地给占用了,切断了自然的水循环,雨水来了,

3、只能当作污水排走,地下水越抽越少。解决城市缺水问题,必须顺应自然。比如,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8,小 结 建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低影响开发(LID)模式,是系统解决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 自然积存:削峰调蓄、控制径流 自然渗透:恢复生态、自然循环 自然净化:减少污染、改善水质,二、实现海绵城市(LID)三项基本途径,区域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城市规划区海绵城市(LID)设计与改造 建筑雨水利用与中水回用,a、重要生态斑块识别,区域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b、生态廊道的构建,

4、c、划定全市域蓝线与绿线,深圳市光明新区在生态保护线调整优化的基础上(83.44平方公里,超过全区面积的50%),划定全区的河道蓝线,全面保护山体、水体、低洼地、湿地等生态敏感区。,13,13,13,尊重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和普通居民的利益、 实现宽敞的农村原野和紧凑的城镇和谐并存,d、水生态系统修复,系统的生态修复,e、人工湿地重建城市之肾,西溪湿地,2.城市规划区海绵城市(LID)设计与改造,顶层设计、明确要求,城市总体规划:自然水文条件保护、紧凑型开发指标、提出LID理念及要求,专项规划:,城市水系专项规划:供水、节水、污水(再生利用)、排水(防涝)、绿线、蓝线等,城市道路与交通专项规划:

5、水文保护、红线内外LID系统布置,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各类绿地及周边用地雨水控制利用等,绿色建筑:纳入评价标准或指标体系,控制性详细规划:明确规划区及各地块LID控制目标,统筹协调、系统设计,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途径示意图,18,明确目标,层层落实,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径流流量控制目标,径流污染控制目标,共同达到城市排水防涝系统设计标准LID转输与排放设施应符合相关规范的重现期要求,通过径流总量控制来实现,控制指标SS、COD等,初期雨水污染总量削减40%,扩建或新建城市水系 目标: 蓄水量增加率20% 蒸发量变化10%,利用天然水系调蓄,水景观与雨水调蓄相结合,发挥自然水体作用,改造城市道

6、路、广场 目标: 透水性地面70%(其中下凹式绿地25%) 径流系数0.5,模块式雨水调蓄设施,地下雨水调蓄池,下沉式雨水调蓄广场,透过透水路面收集和下渗雨水,居住区、工商业区LID设计 目标: 透水性地面75% 绿地率30%(其中下凹式绿地70%) 径流系数0.45,延时滞留池,下沉式绿地广场,下凹式绿地与植草沟,23,绿色系统对比,园林绿化LID设计 目标: 人均20m2 绿地率40%,绿化覆盖率50% 透水性地面75%(其中下凹式绿地70%) 径流系数0.15,滞留塘,下凹式绿地,雨水景观滞水,3.建筑雨水利用与中水回用,建筑LID设计与改造 目标: 绿色屋顶普及;透水停车场普及; 雨水

7、收集普及 中水回用率30%,绿色屋顶,透水地面,雨水利用,建筑雨水利用与中水回用,27,27,27,城市分区中水回用、污水处理、雨水收集综合管网系统,总结,28,注:强 较强 弱或很小;,三、深化海绵城市(LID)五项展望,1.引入弹性城市和垂直园林建筑的精细化设计,弹性城市是指城市能够适应新环境,遭遇灾难后快速恢复,而且不危及其中长期发展。联合国建议打造“弹性城市” 应对自然灾害,城市必须在制定低碳可持续发展路线的同时,采取措施提高其弹性应对的能力。,垂直园林建筑,2.海绵城市(社区)结合水景观再造,传承历史文化、由下而上再设计,32,减少面源污染,改善城市水环境,人工湿地(自然净化),雨水

8、篦净化装置,雨水处理装置,3.引入碳排放测算,4.分区测评、以奖代拨、奖优惩劣,我国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分区图,5.LID智慧化,重点:公益、生态、灾害应对 结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 智慧排水、雨水收集;管网堵塞在线监测实时反应 智慧水循环利用 城市地表水污染实时监测(遥感) 暴雨预警与水系统智慧反应(分路段积水、径流量监测和快速反应)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智慧水污染治理 公共建筑水耗在线监测、排名公布 ,36,新西兰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 较为完善的立法与行政法规 低设计影响理念的雨洪管理规划 基于数字模型、信息化技术的精细化管理 严格的监督与执法,计算机模型情景分析,GIS系统的广泛应用,居民院落的细致要求,37,网格化、精细化,城市公共信息平台,通过网格化、精细化将城市管理涉及的事、部件归类、系统标准化等使现场管理反应快、准、好,智慧城管平台主动发现问题、有预见性地应对,物联网智能传感,结 语,38,城市不仅是造成水危机的源头而且是解决之道 海绵城市(LID)概念内涵仍在发展之中,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海绵城市理论、规范、标准任重道远 海绵城市(LID)规划与智慧水务是协调海绵城市各单元有效运行的两大系统工程 区域、城市、社区、建筑四层次LID的侧重点有所不同,需要上下结合推进系统创新 分区建立科学合理的城市“海绵度”测评并给予奖励引导尤为重要,39,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