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笔试高分攻略(初中学段物理学科)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59055119 上传时间:2018-11-0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793.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笔试高分攻略(初中学段物理学科)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8年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笔试高分攻略(初中学段物理学科)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8年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笔试高分攻略(初中学段物理学科)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8年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笔试高分攻略(初中学段物理学科)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8年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笔试高分攻略(初中学段物理学科)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笔试高分攻略(初中学段物理学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笔试高分攻略(初中学段物理学科)(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笔试高分攻略(初中学段-物理学科)第一部分 考情分析按照教育部的统一部署,2018年上半年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预计为3月17日进行笔试,教育教师考试研究院预计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题将延续以往的命题思路,作答时间依旧为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考题题型为单项选择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教学设计题四个题型;考试内容包含初中物理、高中物理、课标与教学论三个模块。现就近2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基本考情总结如下:1.试卷结构分析:笔试时间总分值考试题型题量和分值试卷分值占比120分钟150分钟单项选择题共8题,每题5分,共40分2

2、6.7%简答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13.3%案例分析题共2题,第11题20分,第12题30 分,共50分33.3%教学设计题共2题,第13题12分,第14题28 分,共40分26.7%说明:从2016年和2017年四次考试的试卷结构分析得出:笔试时间、总分值、题型、题量和分值以及分值占比一致,无任何变化。2.近四次考试中,考查最频繁的是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以及电磁感应相关知识,其次是万有引力、曲线运动相关知识,原子物理与光学知识也较常涉及,随机考查初中物理声光电学知识以及机械振动等知识。3.考查范围是初高中物理学科知识,范围没有变化,题目难度没有变化。2016、2017年各模块知识点模块年

3、份 题型知识点分值占比物理教学论2017年下半年简答题科学探究、教学建议13.3%案例分析题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建议33.3%教学设计题教学方法、导入技能、提问技能、教学评价、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物理实验教学26.7%2017年上半年简答题课程基本理念、教学建议、基本理念13.3%案例分析题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建议33.3%教学设计题教学方法、导入技能、提问技能、教学评价、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物理实验教学26.7%2016年下半年简答题导入建议、教学建议13.3%案例分析题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建议33.3%教学设计题教学方法、导入技能、提问技能、教学评价、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4、物理实验教学26.7%2016年上半年简答题科学探究、教学建议13.3%案例分析题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建议33.3%教学设计题教学方法、导入技能、提问技能、教学评价、教学目26.7%标、教学重难点、物理实验教学小结:1.近四次考试题型题量没有发生变化。2.近四次考试中,考查知识点比较集中,考查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建议、导入技能、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知识,随机考查导入建议、科学探究、课程理念等知识。3.考查范围是物理课程标准与教学论,考查难度没有变化。第二部分 备考规划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招聘考试有着难度大、流程复杂、竞争人数多等特点,教招考试的特点决定其是长期阶段性的考试。为

5、此,我们需要进行详细的规划,分成若干阶段进行精确、全面的复习操作,使自己形成一把锋利的“备考利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一举轻松拿下教招考试。第一阶段-打牢基础这一阶段的任务就是学习教材,理顺知识点。所有的题目都是对教材知识点的变形和拓展,把握好教材对于备考是至关重要的。在学习教材的时候,要格外注意对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每学完一章或是一天的学习任务结束,就要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必要的话,可以列出导图。将知识点联系起来,有助于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有助于快速查阅知识点,有助于进行自我检查。在此阶段中,做题只是用于巩固刚学习的知识点,不宜钻牛角尖,不宜大量做题。以强化知识点的全面掌握以及理解运用

6、为主。备考时间建议:10-15天模块一:物理学科知识(7-9天)中公名师提点1.复习内容:(1) 初中物理知识:声现象、光现象、物态变化、内能、机械运动、质量和密度、力、压强和浮力、功和机械能、简单机械、电、磁和能源。(2) 力学:匀变速直线运动、常见力、力的合成和分解、牛顿运动定律、曲线运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万有引力与航天、功和功率、功能关系、动量。(3) 电磁学:库仑定律、电场与电场线、电势、电容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磁场、安培力、洛伦兹力、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右手定则、恒定电流、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交流电与变压器。(4) 选修物理: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7、、光学、分子动理论、热力学定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原子核、光电效应、能级。(5) 物理实验:探究力与运动的关系、探究力和加速度的关系、探究功能关系、测量小灯泡电阻、测量电源内电阻。2.复习方式:梳理结构加练题自测。将书本内容与知识点融会贯通,并及时自测,发现知识点的活用方法以及自己的理解疏漏,及时弥补。(1) 力学与电磁学:以理解为主。这部分知识点众多,且容易结合各个知识点出题。复习时应注意理解物理概念的导出以及其物理意义。帮助理解知识点并方便做题。(2) 选修以及实验:以记忆为主。这部分知识点繁杂,前后联系没有那么紧密,容易考查单个知识点。复习时应注意总结知识点之间的共性和特性,列出表单更有

8、助于复习效果。3.复习技巧:部分考点可以结合图形图像学习,例如在学习运动学时结合v-t图可以学习更多的解题技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模块二:物理教学论(3-6天)中公名师提点1.复习内容:义务教育以及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和物理教学论。包括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导入提问巩固技能、教学评价、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各种课型教学方法、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等。2.复习方式:知识点背诵加练题自测。先明白教学论内容,理解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等重点知识,并及时自测,发现常考以及经常变化的知识点,及时弥补。3.复习技巧:部分考点可以结合真实课堂进行理解强化,还有部分考点可以进行规律总结帮助记忆。第二阶段-巩固强化这一阶

9、段主要提升重难点知识,再次复习,并将知识点结合,尝试利用多种方式解答题目,找到适合自己的做题方法。同时可以加强知识点的背诵以及解题方法的总结。能够逐渐形成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以及固定的答题时间。错题集的整理制作可以快速强化薄弱环节。对于主观题也不要轻易放过,看懂答案和自己组织语言写出答案是两个层次。一定要不辞辛苦,才能收获成功。备考时间建议:4-8天中公名师提点1.复习内容:初高中全部物理知识以及教学论知识,着重复习自己不熟悉的知识点,并辅以练习。同时要继续练习力学与电磁学等重点内容。2.复习方式:梳理结构、练题自测、知识点背诵。3.复习技巧:整理错题集,发现自己的弱点,及时复习巩固。第三阶段-

10、题海实战这一阶段主要提升做题能力,包括知识点运用、做题准确率和做题效率。做题可以分成两个维度,一个是按照章节体系做题,这样可以准确判断遗漏的知识点以及忘记的知识点;另一个是按照专项,即知识点模块来做题,这种方法可以快速提高解题能力以及做题速度,对于锻炼综合大题尤为有效。这一阶段就是全面且综合的复习和练习。做成套的卷子,更加概括的复习知识体系。并且按照知识点框架进行提高训练,进一步提高做题效率以及做题准确率。备考时间建议:4-8天中公名师提点不要贪多,不要纠结偏题怪题,把握好重要知识点以及重要题型,及时总结适合的做题方法,灵活做题。第四阶段-冲刺突破这一阶段以做套题为主。按照考试的要求,严格控制

11、考试时间,调整考试心态。并且调整作息规律,以最好的状态应对考试。备考时间建议:2-4天中公名师提点适应考试状态,且不要太过在意考试成绩,调整心态正常发挥才能让自己不留遗憾。第三部分 高频考点考点声音的特性1.声速:声波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声音在15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2.回声:(1) 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室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2) 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3.声音特性:(1) 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2) 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小

12、。(3) 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音色与发音物体有关。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4.超声波、次声波: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经典考题】1.【单项选择题】(2016年上)下图所示为初中物理某教科书“声音的特性”一节的实验示意图。实验时,用纸片分别接触转速相同、齿数不同的旋转齿轮,可用于演示()。A.响度与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B.音调与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C.音品与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D.音色与物体振动振幅的关系2.【单项选择题】(2017年下)下图所示为初中物理某教

13、科书中“声音的特性”一节的演示实验。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用于学习的相关知识是()演示如图2.2-1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钢尺。A.响度B.音调C.音品D.音色考点动力学问题-牛顿第二定律应用所谓动力学两类问题就是将运动和力联系在一起分析,分析此类问题一定要遵循“力是决定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原则,切记不可没有根据“想象”“认为”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牛顿第二定律是连接力和运动的纽带,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步骤:1.选取研究对象;2.分析物体受力情况,正确画出受力示意图;3.分析物体的运

14、动状态,弄清物体的运动图景,画出运动示意图(如物体的关键位置、速度、加速度方向等);4.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建立方程。【经典考题】1.【单项选择题】(2017 年上)如图 5 所示,用跨过光滑定滑轮将水平面上没有动力的小船沿直线拖向岸边。若拖动的电机功率恒为 P,小船质量为 m,小船受到阻力大小恒为 f,经过 A 点时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小船速度大小为v0,绳的质量忽略不计,则小船加速度为( )和绳对船的拉力的大小为( )A.001,coscosPPafFmvvqq=-=B.001,cosPPafFmvvq=-=C.01,PPafFvq=-=D.001,PPafFmvv=-=m v0 cos考点应用万有引力分析天体运动1.基本方法:由万有引力提供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即G Mmr2 = ma = m vr2 = mw2r = m 4Tp22 r= GrM ;w= GrM ;T =2p GrM3 ; a =GMr2 ,当物体在天体表面的时候得出结论: va = g =G RM2 ,得黄金代换式GM = gR22.三种宇宙速度:(1) 第一宇宙速度:v1=7.9km/s,它是卫星最小发射速度,最大环绕速度(v1 = gR )(2) 第二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