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春季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9054167 上传时间:2018-11-03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1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春季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2018春季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2018春季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2018春季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2018春季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春季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春季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春季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科学施肥专家指导组 一、小麦(一)华北平原灌溉冬小麦区。包括山东和天津全部,河北中南部,河南中北部,陕西关中平原,山西南部。1.施肥原则(1)根据苗情长势和冬春季冻害发生情况,分次施用氮肥,适当增加拔节中后期的施用比例;根据底(基)肥施用量、苗情、温度以及土壤肥力状况科学确定追肥用量和时间;因地、因苗、因时追肥。(2)根据土壤墒情和保水、保肥能力,合理确定灌水量和时间,做到水、肥管理一体化。(3)抓住小麦返青拔节的有利时机,及时采取促控措施,促进弱苗转化,提高成穗率;控制旺长田块,预防后期贪青倒伏。

2、2.施肥建议(1)返青前每亩总茎数小于45万,叶色较淡、长势较差的三类麦田,应及时进行肥水管理,春季追肥可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返青期,随浇水每亩追施尿素5-8公斤;第二次在拔节期随浇水每亩追施尿素5-10公斤。(2)返青前每亩总茎数在45-60万之间,群体偏小的二类麦田,在小麦起身期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3)返青前每亩总茎数在60-80万之间,群体适宜的一类麦田,可在拔节期结合浇水每亩追尿素12-15公斤。(4)返青前每亩总茎数大于80万、叶色浓绿、有旺长趋势的麦田,应在返青期采取中耕镇压,推迟氮肥施用时间和减少氮肥用量,控制群体旺长,预防倒伏和贪青晚熟。一般可在拔节后期每亩追

3、施尿素8-10公斤。(5)受到越冬期或返青期冻害的小麦应根据冻害发生情况追肥和灌水,对于冻害严重的要立即每亩施尿素5-10公斤和浇水,促进小麦早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减轻冻害的损失。(6)对底肥未施磷肥或缺磷田块要追施氮磷复合肥,未施或少施钾肥的建议在返青或拔节期追施氮钾复合肥;没有灌溉条件或无有效降水,可在春季叶面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起到以肥济水的作用。(7)可以在小麦灌浆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硼肥和锌肥,预防干热风和倒伏,提高灌浆强度,增加粒重。(8)缺硫地区麦田,如底肥没有施用过磷酸钙、硫酸钾、硫基复合肥等,应在第一次追肥时选择施用硫酸铵,每亩施硫用量2公斤左右。(9)由于部分农户旋耕

4、后不耙地,造成播种过深出现深播弱苗,分蘖少,苗势弱的田块建议返青期追施尿素10-15公斤。(二)华北雨养冬麦区。包括江苏及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河南东南部。1.施肥原则(1)应针对不同地方墒情,在小麦返青前进行镇压与中耕划锄结合,保住土壤水分,提高地温促进苗情转化,提高小麦抗旱能力。(2)小麦施肥要分层、多次、少量,即与气象结合,降雨降雪前后趁墒少量掩施,施肥后不要把肥料暴露到空气中。2.施肥建议(1)趁早春土壤返青或降雨雪,用化肥耧或开沟条施,每亩施入尿素5-7公斤,施肥后盖土,如果生育中后期遇降雨每亩可追施尿素5-8公斤。缺磷田块每亩用磷酸二铵7-10公斤,缺钾地块追施氮钾复合肥15-20

5、公斤;施肥后掩盖。(2)为防止后期干旱,在土壤解冻返青前适时镇压,破除坷垃,沉实土壤,提墒保墒。镇压要与中耕划锄结合,先压后锄。小麦封行前,每亩用小麦或玉米秸秆在行间覆盖,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损失。(3)如果年前发生旺长,总茎数大于80万,由于小麦群体过大养分消耗严重,春季麦苗发黄或垫片发黄,可在返青到拔节期内分2-3次进行追肥,每亩追施高氮复合肥10公斤/次。(4)越冬期干旱导致小麦群体过小的(返青前每亩总茎数小于45万,叶色较淡、长势较差的三类麦田),应及时进行肥水管理,返青到拔节期内分2-3次进行追肥,跟随降雨每亩追施尿素5-8公斤/次。(5)要结合病虫害防治、“一喷三防”等手段进行根外追

6、肥补充硫、锌、硼等中微量元素,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等,起到以肥济水的作用。(三)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包括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和上海五省市,河南南部,安徽和江苏两省淮河以南地区。1.施肥原则(1)应针对各地墒情及苗情,在小麦返青前进行镇压或划锄,提墒保墒,防寒防冻,促进苗情转化,增强小麦抗旱御寒能力。(2)根据土壤肥力、基肥施用情况、苗情和土壤墒情科学确定追肥、灌水数量,因地因苗施肥灌水。(3)肥水管理与抗旱排涝及病虫草害防治相结合。2.施肥建议(1)密切注意小麦返青拔节前天气状况和苗情,特别是降雨情况。如旱情持续,则在早春趁天气回暖、土壤蒸发量加大、麦苗对土壤水分有所需求时及早灌水,要注意气温

7、变化,掌握好灌水量和时间。(2)根据冬季冻害和群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如有大分蘖冻死较多或群体严重不足时,应尽早结合灌水,施返青肥,以促春季大分蘖,保证成穗数。(3)产量水平300公斤/亩以下,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6-8公斤/亩;产量水平300-400公斤/亩,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8-11公斤/亩和氯化钾1-3公斤/亩;产量水平400-550公斤/亩,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11-16公斤/亩和氯化钾3-5公斤/亩;产量水平550公斤/亩以上,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17-20公斤/亩和氯化钾3-5公斤/亩。(4)在一些微量元素缺乏的地区,提倡结合“一喷三防”,结

8、合病虫草害(蚜虫和赤霉病)的防治,在小麦拔节期、孕穗期和灌浆期喷施微量元素叶面肥;且在小麦灌浆期用磷酸二氢钾150-200克加0.5-1公斤的尿素兑水50公斤进行叶面喷施。(四)西北雨养旱作冬麦区。包括河北北部,内蒙乌兰察布南部,山西大部,陕西北部,河南西部,宁夏北部,甘肃东部。1.施肥原则(1)去年小麦播前和冬季各地降水有较大差异,今春应针对当地降水情况和土壤墒情,在小麦返青前进行镇压或划锄,提墒保墒,促进苗情转化,增强小麦抗旱御寒能力,防寒、防冻、防春旱。(2)针对苗情,抓住时机,进行早春顶凌追肥、结合降水追肥或化学调控,促控结合,保证旱地小麦稳产、增产。2.施肥建议(1)为防止后期干旱,

9、旱地小麦应及时采取有效的保水措施,防止和减少早春小麦封行前土壤水分大量损失。在土壤解冻返青前适时镇压或划锄,破除坷垃,沉实土壤,提墒保墒。对于浇过越冬水的旱地,在解冻返青前及早划锄,破除板结,消除裂缝。小麦封行前,还可每亩用200-300公斤小麦或玉米秸秆在行间覆盖,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损失。(2)肥料投入不足的田块,要抓住降雨时机,适时进行小麦早春追肥。缺氮田块每亩用尿素5-7公斤,缺磷田块每亩用磷酸二铵7-10公斤,采用施肥机(耧)施入土壤。有灌溉条件的旱地,结合春季灌水,缺氮田块每亩施尿素6-8公斤,缺磷田块每亩施磷酸二铵8-10公斤。(3)播前墒情好或播种早,施肥量高的冬前旺长田块,以控

10、为主。没有灌溉条件的旱地,要及早镇压划锄、提墒保墒。浇过越冬水的旱地,应及早划锄并将春季浇水推迟至拔节后期。(4)播种偏晚、苗情偏弱的田块,宜结合保墒尽早浅划锄,提高地温,促进弱苗转壮。(五)西北灌溉春麦区。主要以春小麦为主,包括内蒙中部,宁夏北部,甘肃中西部,青海东部和新疆。1.施肥原则(1)根据土壤肥力确定目标产量,减少氮磷肥投入,补充钾肥,适量补充微肥。(2)增施有机肥,全量秸秆还田培肥地力,提倡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3)“氮磷钾配合、早施底肥、巧施追肥”。严把基肥施用和播种质量关,确保苗齐、苗全。适时追肥,防止小麦前期过旺倒伏,后期脱肥减产。(4)追肥应与灌溉有效结合。采用水肥一体化

11、或灌水前追肥,孕穗期根外喷施锌和硼等微肥。2.施肥建议(1)推荐17-18-10(N-P2O5-K2O)或相近配方。(2)产量水平300-400公斤/亩,配方肥推荐用量20-25公斤/亩,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10-15公斤/亩。(3)产量水平400-550公斤/亩,配方肥推荐用量30-35公斤/亩,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15-20公斤/亩。(4)产量水平550公斤/亩以上,配方肥推荐用量35-40公斤/亩,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15-20公斤/亩。(5)产量水平300公斤/亩以下,配方肥推荐用量15-20公斤/亩,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5-10公斤/亩。二、水

12、稻(一)东北寒地单季稻区。包括黑龙江的全部以及内蒙呼伦贝尔的部分县。1.施肥管理原则(1)根据测土配方施肥的结果适当减少氮磷肥用量,优化钾肥用量。(2)减少基蘖肥氮量和比例,增加穗肥比例,使拔节期穗肥氮比例达到30%左右。(3)早施返青肥促分蘖早发,插秧后3天内施用返青肥。(4)根据土壤中微量元素养分状况适当的补充中微量元素。(5)偏酸性地块应施用钙镁磷肥,偏碱性地块基肥选用pH值较低的复合肥或复混肥,少用或不用尿素作追肥,可采用硫酸铵作追肥。(6)基肥施用后旱旋耕,实现全层施肥;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施肥前晒田3天左右,施肥以水带氮;有条件地区可采用侧深施肥插秧一体化。2.施肥建议(1)推荐13

13、-19-13(N-P2O5-K2O)或相近配方。(2)产量水平450-550公斤/亩,配方肥推荐用量18-23公斤/亩,分蘖肥和穗粒肥分别追施尿素5-7和3公斤/亩。(3)产量水平550公斤/亩以上,配方肥推荐用量23-29公斤/亩,分蘖肥和穗粒肥分别追施尿素7-8、3-4公斤/亩,穗粒肥追施氯化钾1-3公斤/亩。(4)产量水平450公斤/亩以下,配方肥推荐用量14-18公斤/亩,分蘖肥和穗粒肥分别追施尿素4-5、2-3公斤/亩。(二)东北单季稻区。包括吉林、辽宁两省的全部以及内蒙的赤峰、通辽和兴安盟的部分县。1.施肥原则(1)根据测土配方施肥结果和品种需肥特性确定地块合理肥料用量。(2)控制

14、氮肥总量、合理分配氮肥施用时期,适当增加穗肥比例。(3)合理施用磷肥和钾肥,适当补充中微量元素肥料。(4)在提高有机肥的施用数量基础上、适当减少后期氮肥用量。2.施肥建议(1)推荐15-16-14(N-P2O5-K2O)或相近配方。(2)产量水平500-600公斤/亩,配方肥推荐用量24-28公斤/亩,分蘖肥和穗粒肥分别追施尿素8-9、4-5公斤/亩。(3)产量水平600公斤/亩以上,配方肥推荐用量28-33公斤/亩,分蘖肥和穗粒肥分别追施尿素9-11和5公斤/亩,穗粒肥追施氯化钾1-3公斤/亩。(4)产量水平500公斤/亩以下,配方肥推荐用量19-24公斤/亩,分蘖肥和穗粒肥分别追施尿素6-

15、8、3-4公斤/亩。缺锌或冷浸田基施硫酸锌1-2公斤/亩,硅肥15-20公斤/亩。(三)长江上游单季稻区。包括湖北西部,四川东部,重庆的全部,陕西南部,贵州北部。 1.施肥原则(1)增施有机肥,提倡有机无机相结合。(2)根据土壤肥力情况,适当调整基肥与追肥比例。(3)基肥深施,追肥“以水带氮”。(4)在油稻轮作田,适当减少水稻磷肥用量。(5)选择中低浓度磷肥,如钙镁磷肥和普钙等;钾肥选择氯化钾。(6)土壤pH值在 5.5以下的田块,适当施用含硅的碱性肥料或基施生石灰。2.施肥建议(1)产量水平450公斤/亩以下,氮肥(N)用量6-8公斤/亩;产量水平450-550公斤/亩,氮肥(N)用量8-10公斤/亩;产量水平550-650公斤/亩,氮肥(N)用量10-12公斤/亩;产量水平650公斤/亩以上,氮肥(N)用量12-14公斤/亩。磷肥(P2O5)4-6公斤/亩,钾肥(K2O)5-8公斤/亩(秸秆还田的中上等肥力田块钾肥用量4-7公斤/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