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中国古代史——秦汉PPT党课课件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59038516 上传时间:2018-11-03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2.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文档)中国古代史——秦汉PPT党课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精品文档)中国古代史——秦汉PPT党课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精品文档)中国古代史——秦汉PPT党课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精品文档)中国古代史——秦汉PPT党课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精品文档)中国古代史——秦汉PPT党课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文档)中国古代史——秦汉PPT党课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文档)中国古代史——秦汉PPT党课课件(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1讲 秦汉政治 (必修1第2、3课),课标要求: (1)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2)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高考考纲: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2,.,3,一、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一)春秋诸侯争霸 1、背景:东周的建立西周末年,王室衰微,西部少数民族来犯,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2、原因: 春秋时期,周天子大权旁落,只能控制都城附近地区。 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诸侯不再听命于周天子。 3、目的:各诸侯国为了控制更多的土地和人民,相互间进行

2、战争。 (二)战国兼并战争 1、背景: 战国时期,一些强大起来的诸侯不满足自己的,.,4,封号,纷纷改称“王”。 一些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开始对本国的政治、军事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变法(封建化改革) 2、目的:力图通过兼并战争来统一天下。 (三)秦朝的统一 1、历史条件: 客观条件: 经济基础(物质基础):战国时封建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经济联系加强,有利于全国统一的实现。 政治基础:诸侯兼并战争(大国兼并小国),实现区域性统一,有利于国家向大一统发展。 群众基础:经过长期的分裂和混战后人民渴望统一。 民族关系:春秋战国以来各民族的初步融合,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主观条件:,.,5,秦因商鞅变法国力强

3、盛秦国商鞅变法比较彻底,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强大,超过其他国家,具备进行统一战争的条件。 秦王嬴政的个人因素嬴政掌权后,广泛搜罗外来人材,部署统一全国的战略和策略(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3、经过:BC230年BC221年十年之中,秦国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由近及远)六国,秦王嬴政终于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 4、结果:秦朝的建立 时间:BC221年。 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都城:定都咸阳(今陕西咸阳)。 意义:秦的统一标志着中国进入秦汉“大一统”政治时代。,.,6,二、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 (一)背景(原因): 1、政治: 秦朝结束了分裂局面,

4、成为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原因:封建地主阶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地主阶级的利益,镇压农民的反抗。 2、经济: 封建土地私有制(小农经济)的确立原因:封建经济的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以保证生产发展。 3、思想: 战国时期法家集权理论形成,.,7,(二)内容: 1、皇帝制度 皇帝称号的确定 A.来源: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王的称号不足以显示自己的权势和地位。因此把三皇和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定为自己的尊号,自称“始皇帝”。 a.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号曰“皇帝”。 天子自称曰 “朕” 。 b.他还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命为制,令为诏”

5、的建议,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制:涉及制度的命令;诏:诏告臣民的一般命令 c.“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8,B.目的:希望由自己开始,子孙能够二世、三世乃至千万世地传承,永掌政权。 C.意义:从此,“皇帝”成为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皇帝权利的规定至高无上 a.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都由皇帝总揽 。 b.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都由皇帝任免。 c.军队的调动以虎符为凭据,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 皇帝制度的特征: a.皇位终身与世袭显示了权力的不可转移; b.皇权至上(核心)显示了地位不可僭越;,.,9,c.皇帝独尊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

6、本特征。 皇帝制度的本质:是封建君主专制,即皇帝是封建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基础:秦始皇在战国官制的基础上,建立了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政权组织三公九卿制。 三公及其职权: A.丞相(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B.御史大夫(副丞相): a.执掌群臣奏章; b.下达皇帝诏令; c.负责监察百官; C.太尉(虚设):负责管理全国军务,.,10,3、九卿及其职权:丞相之下设诸卿,分别掌管 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三)新制的优势有哪些? 1、中央的主要官职,在地位、职责和权利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 2、对于军政大事的决策

7、,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庭辩),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 (四)特点: 1、相互配合,彼此牵制中央的主要官职都有明确的职责,在地位、职责和权利方面既相互配合,又相互牵制。,.,11,皇帝,三公,御史 大夫,丞 相,太 尉,奉 常,郎 中 令,卫 尉,廷 尉,典 客,宗 正,治 粟 内 史,少 府,太 仆,九卿,(监察),(统率),直接控制,(虚设),(统率),刑狱司法,治钱谷,宗庙礼仪,宫殿掖门户,宫门卫屯兵,亲属,治宫室,蛮夷降者,舆马,直接控制,(监察),.,12,2、以皇权为中心 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都由皇帝总揽; “

8、三公九卿” 分工严密,各司其职,都要围绕皇权这一中心来运转; “三公”互相牵制,任何人都无法独揽大权,最终军政大权完全操纵在皇帝手中,保证专制皇权不至旁落; 对于军政大事的决策,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 3、具有“家天下” 色彩“九卿”中奉常、宗正、郎中令、少府等官职就是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国”与“家”同治。,.,13,三、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一)背景 1、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已陆续在新兼并的地区设郡县为郡县制的全面推行奠定了基础。 2、秦统一后,统治区域空前扩大需要采取新的有效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3、经过朝廷上激烈的辩论,秦始皇采纳了李斯实行

9、郡县制的建议。 (二)内容 1、行政区划:秦始皇把全国分为36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一郡之内又分为若干县。 2、长官及职权 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职权: a.对上承受中央命令;,.,14,b.对下督责所属各县; c.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 县令或县长是县的最高行政长官(人口在万户以上的县级长官称县令,万户以下称县长)职权: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 3、官僚机构: 4、产生方式: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免,郡,郡守,县,县令 或县长,乡,里,里正,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交通要道上十里设一亭,.,15,(三)影响: 1、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加强了中央

10、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2、这套从中央到地方金字塔般统治机构建立把全国每个地方、每户人家都纳入国家政治体制之中 (四)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对后世: 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2、对秦朝: 积极: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及形成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 消极:秦朝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16,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及作用,1.措施: 政治:建立皇帝制度、实行三公九卿制和推行郡县制 法律: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 经济:实行土地私有,按亩纳税;统一度量衡;统一

11、货币;统一车轨。 文化:统一文字;焚书坑儒;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建设:修驰道,开灵渠,筑长城,进行移民实边。 军事:北击匈奴,南平越族。 2.作用: 经济:有利于维护小农经济的稳定和经济交流,调动全国的人力、物力兴修大型工程,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 政治: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抵御游牧民族的掠夺,初步奠定了我国疆域的基础。 文化: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促进封建文化的发展,国家的统一有利于中华文明的传播和延续。 民族关系:有利于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17,皇帝制度,中央官制(中央行政体制) 三公九卿制,地方官制(地方行政体制) 郡 县 制,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12、度,.,18,中央,地方,御史大夫,丞 相,太尉(虚设),九卿,皇帝,总结,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特点: a制度比较完备 b以皇权为中心 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19,1、“专制主义”指的是皇帝与中央的关系,即一种中央决策方式,强调君主个人权力至高无上,皇帝控制中央,中央服从皇帝。专制主义是君主独自掌握国家大权,主要特征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等大权都具有独断性。 2、“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一种政权组织形式,强调政治、经济、军事大权集中于中央,中央控制地方,地方绝对服从中央。中央集权是区别于地方自治的一种国家

13、体制,与地方分权相对应,地方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概念总结,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20,(1)先秦时期的贵族政治是建立在分封制和宗法制以及“世卿世禄”制基础之上的由贵族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血缘政治制度。 (2)秦朝时期的官僚政治是建立在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以及选拔和任命制基础之上的由官吏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地缘政治制度。 (3)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地缘政治取代了血缘政治,一种新型的国家形态、国家管理方式以及政治体制由此建立起来。,贵族政治和官僚政治,.,21,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相同点: 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性质:都是中国

14、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作用:都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不同点:,.,22,.,23,.,24,名家评史,【观点】(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结合材料试析周秦之间为何是“天下一大变局” 【解读】作者认为由周入秦,是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转型时期,主要表现在西周实行分封制、宗法制;秦朝则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

15、方的制度,君主集权的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25,史料应用,材料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创制了六枚一套的御玺,分别刻着“皇帝之玺”、“天子之玺”、“皇帝行玺”、“天子行玺”、“皇帝信玺”、“天子信玺”。如任命国家官员,则封印“皇帝之玺”;若任命四夷的官员,则用“天子之玺”;信玺用于对国内和四夷用兵事宜,行玺则为皇帝外巡时随身携带。秦亡,御玺落入汉室,代代相传,称“传国玺”。汉亡,传国玺为魏文帝所得。蜀汉和东吴亦想握有传国玺,遂自行刻之,并编造了传国玺神授的故事。唐兴,所获传国玺多达十余套。唐太宗明白了这一切,于是重新刻制了御玺,使其形制增大,并增“授命玺”一枚用于祭天仪式,表明君权神授。 探究:根据史料,秦始皇制玺的史实反映出他所创立的国家体制有哪些特点? 答案:皇帝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设置了内外两种系统处理国事;实行中央集权体制;有较为缜密的权力运作机制。,.,26,1、皇帝制度为以后历代王朝沿用。 2、中央到地方的官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基本上为后世王朝所沿袭。 3、秦律影响了后世封建律令的制定。 4、秦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的型制,为历代封建王朝铸币所沿用。 5、秦统一文字后,汉字的字形结构基本定型。 6、秦朝官府办学的制度,也为后来封建王朝所仿效。 总之,秦朝制订的这些加强中央集权的制度,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有不可磨灭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