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史前动物(校本课程)

第***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3.12MB
约17页
文档ID:59033599
史前动物(校本课程)_第1页
1/17

史前动物,史前动物大亮相,大唇犀,袋狼,爱尔兰麋鹿,帝鳄,巨犀,恐龙,隆鸟,猛犸象,雕齿兽,渡渡鸟,短面熊,剑齿虎,披毛犀,完齿兽,原古马,走鲸,爱尔兰麋鹿,大角鹿,又名巨大角鹿、巨型鹿或爱尔兰麋鹿,是体型最大的鹿它生存于更新世晚期及全新世早期的欧亚大陆,由爱尔兰至贝加尔湖东最近年代的化石约为属于7700年前大角鹿站立时肩高约2.1米它有所有鹿中最大的鹿角,最大的约有3.65米阔及90磅重袋狼又叫塔斯马尼亚虎曾广泛分布于澳洲大陆及附近岛屿上欧洲移民定居澳洲后,随着人类活动的干预,野生种群已经灭绝体形似狗,头似狼肩高600毫米,体长100~130厘米,尾长50~65厘米毛色土灰或黄棕色,背部生有14-18条黑色带状斑从它的头和牙来看,它是一只狼然而,它的身体又像老虎一样有着条纹它可以像鬣狗一样用四条腿奔跑也可以像小袋鼠那样用后腿跳跃行走,它和袋鼠一样同是有袋类动物袋狼,大唇犀,,大唇犀(学名Chilotherium)是犀牛的祖先它们生存于中新世的中国蒙古 大唇犀的下唇比上唇大,下颌骨粗状成铲子状上颚没有门齿,下颚的门齿阔大,并且向上弯头部比现今的犀大稍大,头颅骨没有角大唇犀矮小,四肢短小,每肢有三趾。

大唇犀是草食性的动物,生活于沼泽地带帝鳄,帝鳄(属名Sarcosuchus)又称为肌鳄、帝王鳄,意思为“肌肉鳄鱼”,是种已灭绝鳄类它们生存在于早白垩纪的非洲,是曾经存活过的最大型鳄类动物之一它几乎是现今咸水鳄的两倍长,重量约是8到10公吨帝鳄的前颌很有杀伤力坚固,尖细,而且有力道强大的门牙——像一把锁锁住上下颌!,雕齿兽,,雕齿兽是一种从化石中发现的犰狳状食草哺乳动物,生活在上新世、更新世期间的南美洲存活直到更新世晚期,它们在约于一万年前灭绝雕齿兽的化石,渡渡鸟,渡渡鸟,是仅产于印度洋毛里求斯岛上一种不会飞的鸟这种鸟在被人类发现后仅仅200年的时间里,便由于人类的捕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彻底绝灭,堪称是除恐龙之外最著名的已灭绝动物之一剑齿虎,剑齿虎的体型不是很大,其中最大的种类,身长约1.5米,体重最多只有110公斤多一些虽不够高大,但它们却拥有壮实的身体,它们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无疑是头部——两颗长达15厘米的剑齿深深埋入上颌,几乎与头顶处在同一水平面上;下颌则向下伸出了巨大的护叶猛犸象,猛犸象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象它身高体壮,有粗壮的腿,脚生四趾,头特别大,在其嘴部长出一对弯曲的大门牙一头成熟的猛犸,身长达5米,体高约3米,虽然身高不高,但身体肥硕,因而体重可达6~8吨。

它身上披着黑色的细密长毛,皮很厚,具有极厚的脂肪层,厚度可达9厘米灭绝原因: 气候变暖,猛犸象被迫向北方迁移,活动区域缩小了,草场植物减少了,使猛犸象得不到足够的食物,面临着饥饿的威胁恐龙,恐龙:是群中生代的多样化优势陆栖脊椎动物,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恐龙最早出现在2亿3千万年前的三叠纪,灭亡于约6千5百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所发生的白垩纪末恐龙灭绝事件霸王龙,霸王龙又名暴龙,是已知的肉食性恐龙和最著名的恐龙之一,它们是肉食恐龙中出现最晚的品种,身长约9.1至14.1米,肩高约3.4至5.1米,体重约3.9至13.5吨,生存于白垩纪末期的马斯垂克阶最后300万年,距今约6850万年到6550万年,是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前最後的恐龙种群之一化石主要分布于北美洲的美国与加拿大西部三角龙,三角龙:草食性恐龙的一种,化石发现于北美洲的晚白垩纪晚马斯特里赫特阶地层,三角龙是最晚出现的恐龙之一,经常被作为晚白垩纪的代表化石三角龙是一种中等大小的四足恐龙,全长大约有7.9到10公尺,臀部高度为2.9到3公尺,重达6.1到12吨剑龙,剑龙为一种巨大的恐龙,生存于侏罗纪晚期的食草性四足动物。

它们被认为是居住在平原上,并且以群体游牧的方式和其它如粱龙的食草动物一同生活它的背上有一排巨大的骨质板,以及带有四根尖刺的危险尾巴来防御掠食者的攻击大约12公尺长和7公尺高,重达4 吨。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