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不难写只怕有心人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899670 上传时间:2017-09-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不难写只怕有心人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文不难写只怕有心人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文不难写只怕有心人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论文不难写只怕有心人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论文不难写只怕有心人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文不难写只怕有心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不难写只怕有心人(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文不难写 只怕有心人中隆中学 黄志伟一 说到写论文,长期站讲台的老师大多把它看得较神圣而不敢写。过去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只是后来遇到好老师的指导和未见面的编辑的热心指导,竟让我这个无名小 卒也在权威的中学语言教学上发表了处女作,从此我就在不断提高中写些小块“豆腐文章” ,在辅导学生作文时又学着荐评,虽谈不上一发不可收,但也算收获 不小,近年来确有入门之感。到现在,我先后有个人论文近60篇正式发表或获奖,其中有近20篇发表在全国级刊物,出了个人论著3本,累计40万字以上;经我辅导或荐评的学生作文先后有近80篇正式发表或获奖,有1/3刊发在全国级刊物。不仅如此,近年来,我还先后帮助几位教师大胆写作

2、,结果我校的教育教学论文撰写在全县数第一。近年来我被评为省市先进个人,也许这论文写作也是其中原因之一吧。根据个人的实践,我得出了一个结论只要做教育教学实践的有心人,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并不难!金子本从沙石来变惧怕写为热心写正 如前面所说,若把这论文当成神圣的东西,那就可能望而生畏。因此我们首先就要去掉其神秘感,可把它看成我们教学生所写的议论文,也就是有三要素而发表自己 的某种见解或主张就行了。也先别去选什么高深的论题,而从个人最熟悉的教学实践中选取较小的问题来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豆腐干”文章吧。当然也许:初次 写来确实不像论文,不过没关系,待写成后,先把它冷处理一下,然后或找来同类文章读一读,或

3、请别人看一看,再拿出来改一改,最后试着大胆投寄报刊或参赛, 若不成功再来,若成功了自然就会再参与,说不定就成为论文写作的热心人了,特别是在第一次成功的激励下就再也不惧怕了。就拿我校的化学教师邱学华老 师来说,一般说理科教师写论文是不如文科教师的。但他有胆有识,就以他撰写的试论批判性教学三性来说,他有了构思后找我一起商量,我建议他让先写必要 性,再写多样性和优越性,并恰当补充论据,后来这篇论文获得了省级二等奖。不但如此,接着又成功地写了两篇,写作热情更高。还有我校教生物的胡太霞老 师在接到有关部门的论文征集通知后,她本不想写,或者说还有点惧怕吧。我当时鼓励她说,管它成功不成功,写了再说吧。后来她

4、从自己的生物教学实践中找到了 “重视识图教学”这个好论题,因为这个问题在教学中很有实际意义,再则她也不怕麻烦,几经修改,不断提高,大胆参与,荣获了省级三等奖。在此期间,我校还 有几位老师同样是由有所惧怕而都在不怕后一一成功了。敢想敢写敢提高变一般总结为论文这是多数老师成功的第一个台阶。工作总结谁不会写呢?当然总结也不能等于论文,因总结还只是事实,还无论点,自然不能叫论文了,但总结却可以提高为论文啊!就以笔者的处女作来说吧,那还是1986年 的事。当时的初中第三册教材上有一个附录“书信” ,对于附录,确实容易“附”了。在指导学生学习这篇附录时,我想到写信是学生终生有用的,怎样才能真正过 关呢?在

5、观看部队演习的启发下,我要求每个学生在我的指导后,向在外的亲友写信,以半期考试为题材求教。并作了一个规定,写好的信必须由我从邮局寄出去, 而且要以收到回信才记分。在我们看来,写信收到回信,这有何难?准知这次的作文成了同学们的军国大事,他们为了达到要求,可以说是生平最认真的。确实这次 的效果不错,不久,我们就收到一封封回信,尤其是当时的西南农业大家的汤大川同学收到信后,给他的堂妹回信中讲有关学习的内容写得特好,我将它以大学生 给家乡小弟妹的一封信为题转载于学校黑板报,嗬,这黑板报轰动了山乡,也确实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后来我就将这一做法写成了一份很粗糙的总结,大胆地寄给 了中学语文教学 。其实那时的

6、我还不知论文为何物,只是觉得这事很有意义而已。后来在那位未见面的热心编辑和县教研员的帮助下,几经修改,历时一年多才 得以发表。要说修改其实就是把原来的总结写得简洁些,然后提炼出论点罢了。说实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篇处女作改变了我的人生,至少是它激起了我在这方面 的爱好。在今天看来,正如前面所说,这除了我遇到好编辑和好老师外,恐怕还有我的敢想敢写吧。可见只要“敢” ,一般总结是完全可能变成论文的!敢于发现论题,提出论点变单向思维为多向思维若 要说论文的成功,首先在于选题立论,但若我们老是顺着别人的习惯思维走,或者说叫单向思维吧,这样别说没写的,就是写了大约也不一定成功。因为你的说法和 大家的习惯

7、看法差不多,那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因此,我们要做有心人,要敢于而且善于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大胆提出新的论点,这样成功的可能就 较大。比如我校的邱学华老师上学期发现教材有关实验中的滴管使用方法很不利操作,他找我一说,竟让我这个外行也深感教材确有不当之处,是个小而不小的论题,于是支持他的大胆想法,随后他的谈谈滴管的用法虽短却成功了!确 实,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有时会觉得教材或教参及有关资料的一些说法有问题,这时候,我们更要以多角度多向思维来解决这些问题,而就在这个过程中会对问题 的疑难越有思考越清晰,在这种情况下,若把自己的思考整理出来,那就是很有价值的论文。因为别人也可能和你一样对这个

8、问题有疑惑,但就只是没有再去深入思 考,更没有用多向思维的方式来解决它,而你一旦解决了这个疑难,这必然很有意义,如果以此写成的论文成功的可能性就较大了。笔者参加省第一次中学教师教材 考试时,曾做过一道多复句的考题,当时以教参的答案答题,但后来在另外的几刊物上却看到此题竟有七种答案之多,这都是行家的答案呀!但作为面对学生的教师 应当怎么办呢?到底哪个答案为好呢?这实在太难办了!我戏带着此问题请教了好几位老师,也是众说纷纭。的确,对此题的几种答案是各有各的道理,只是无法统 一,在这种情况下,我采用不同角度解释方法,经过反复思考,写成了两篇论文:一篇足发表在河南的中学语文的这类复句不宜让中学牛分析

9、,另一篇是发 表在乐山教育学院学报的谈谈多重复句的分析 。前者说来也简单,就是把那些不同分析法一一展示后,提出一个论点:连行家们都各说各有理,那这类复句 不宜让中学生析了。也许是巧合,此后教材中确实很少见到这种争议大的难题了。后者则提出以“意合法”和“标志法”结合运而准确分析此类复句,这办法受到同 行的赞同。善于组织材料变散沙石为金字塔在 我们对某个问题有了较深刻的研究后,也许会形成许多的想法或者说有很多的论点或论据吧,打个不恰当比方就像有了一块块散沙石,此时若组合得好可能成金字 塔,反之就可能无法成文了,这大约是初写论文的一大障碍吧。这在写作中就是组织材料的问题,怎么组织好呢?才过就是按组织

10、材料的顺序灵活安排而已。即或时 间顺序,或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当然论文,般按引论、本论、结论来组织材料,大多属逻辑顺序。那也就是或并列,或递进,或总分,或因果等等。如我校梁周宁老师的浅谈“导”之特性来说,在初稿时顺序不很恰当,在反复思考后,我建议她从重要性和必要性入题,再谈时效性和实用性,最后谈形象性和趣味性,这样更符合客观规律,也很实用,又对我们所承担的课题研究很有意义,此文后获得了地区二等奖。又如笔者在研究教材的汉语知识短文时,觉得对于学生来说,语法知识陌生而又难懂,讲得简单又笼统,有没有简明而准确分析的方法呢?我从词类到复句作了一一的研究,按知识序列逐一用说明的形式写成了10多 篇系列

11、论文在乐山读写园地上连载。我除了按引论、本论、结论的顺序外,还采用由现象引出知识点,再论证和运用的方法,由浅入深,由理论到实践,有理有 据地说明,受到不少老师和同学的好评。总结起来,我们写论文就是以我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来安排材料,也就是按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等逻辑事理的顺序来安排材 料吧。冷而不冷,小而不小变冷话题为热门话题,变小话题为大论文在 近年的论文写作实践中,我还发现一个似乎不合情理的现象,若你跟在别人后面写作总是跟不上,甚至因此而失去信心。而倒过来,你去写一些类似报考学校的冷门 一样,当然这也包括一些大家不大爱写的冷门学科,竟然还会变为热闹话题哩。也还有不少的把一些小小的话题写成了大论

12、文的。为什么呢? 正是大家没发现的冷话题、小话题,而又被你写出来,那才有社会意义嘛,你说这怎么不成功呢?比如学生书写潦草问题,可以说不少老师都发现了,也在教学中做了不少工作,可就是习以为常,无人问津。去年,我校的吕雪芬老 师根据她在这方面作的实际工作,写成论文书写教学,不可忽视而获奖。又如应用文写作,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实在太平凡,太细小了。而前不久我发现几家 全国有名的刊物竟然出现把“此致”和“敬礼”的格式写错的,于是我根据现行教材和有关资料写成此致和敬礼应该怎么写一篇小论文而被刊用。又如在我对中 考题的研究时,我看到乐山的中考题中有一道语言实践题,要求考生对公共汽车车窗上贴的汽车发车和到站

13、的广告作说明,我觉得这很有实用性,于是我写成了一 道源于生活实际的考题 ,不久刊于全国影响较大的山西语文报 ,在这方面最有影响的是我校已退休的老校长,全国优秀教师胡文彬同志曾就应用文写作的 问题写的谈谈农村中学应用文教学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后,在语文界反响较大。这的确叫做变冷话题为热门话题,变小话题为大论文吧。敢大胆提出个人的一家之言变疑难为定论要 敢于在不断思索中把疑难变为定论。这才是真正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是对社会的一种贡献。比如在初中四册的议论文教学中,我发现在“论证”的问题上,教 材的讲法有三处不能自圆其说,到底为什么呢?我将我的思考写成“论证”三疑去请教专家,得到了支持,后经反复修

14、改后发表在乐山教育者 ,还被乐山市 的教研员称赞为“解决了他的一大疑难” 。又如我在指导学生阅读全国有名的全国优秀作文选时,看到一篇题为在公堂上的想象作文构思很巧妙,说是孔乙 己在阴间做了官后与范进结为狐朋狗友是因为他们曾“同一乡试” 。说实活,文章的文笔不错,构思巧,立意高,是一篇难得的好作文,但我觉得这个构思不大合情 理,因为两人所处的年代相隔百年,何能“同一乡试”?于是我用文学原理写成意料之外更须情理之中发表于这家著名杂志。今天想来,若当初我不敢说我的一家之言,且不说没有我的成功这作,更主要的是这些疑惑还会一直“疑惑”下去。 构思巧,立意高变一般化为新奇论文有不少的文章选材是好的,为什么

15、没成功呢?大约是因为一般化吧。怎么才能突破这个一般化呢?就 是要按照写作的一般规律,从标题到结尾都有新颖之感,成功的可能性才会大些。如标题就要新而吸引人。如笔者曾以“改一张考卷定终生为多考核论素质”为题参 加地区素质研讨会并发表于眉山教育 ,我想这个标题大约也是成功的一个因素吧。关于以题目的新奇取胜,这些例子前面已经举了不少。至于文章写作中大约还 是“龙头猪肚风尾巴”就是最好的解释,若我们把一篇篇的好论文拿来细细一读,都是符等这些规律的吧,故就不再多言了。勤于写作,熟能生巧变单一论文为多形式论文在写作上有“灵感”之说,到底有没有呢?要说灵感,大约就是勤于写作,熟能生巧吧。只要做教育教学实践的有

16、心人,勤观察,勤学习,勤思考,勤写作,功到自然成,也许就会产生灵感吧。比如95年 我拿到一本全国中考题汇编 ,我一题一题地分析,尤其注意了对作文考题的研究,发表在全国范围内的各地作文考题正在变化之中,于是我将这种思考写成全 国廿省区作文题汇编和分析发表在黑龙江语文天地 ,还受到主编的好评。又如前面所举的以研究复句而成的两篇不同形式的论文也是较实在的例子。就以我先 后所编写的三本专著来说,实际上也就是我对作文教学的研究的不同的形式的三个专题罢了。另 外要说论文的多形式,从教育教学来看,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教育类,如学校管理、班务工作、学生管理,包括当今的素质教育和减负等问题都属于这类;二是 教学类,主要是指各学科的研究论文。若从写作来看,可分立论式和驳论式,还有知识说明式和描述式等等。另外还有对某个问题的专题性研究就可能写出专业性较 强的论文,如结合语文界对“语文观 ”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