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黄疸5

上传人:ZJ****1 文档编号:58911405 上传时间:2018-11-02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腹痛、黄疸5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腹痛、黄疸5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腹痛、黄疸5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腹痛、黄疸5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腹痛、黄疸5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腹痛、黄疸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腹痛、黄疸5(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定义:是腹部神经受各种病变刺激的一种反应;可表现 为慢性或急性,多为器质性,少数为功能性, 器质性多表现为腹腔内器官病变引起。,第十三节、腹 痛,一、病因: 1.急性腹痛腹腔器官急性炎症、空腔脏器阻塞或扭转、脏器扭转或破裂、腹膜炎症、腹腔内血管阻塞、腹壁疾病、胸腔疾病所致牵涉痛、全身疾病 2.慢性腹痛腹腔脏器慢性炎症、空腔脏器的张力变化、消化性溃疡、腹腔脏器的扭转或梗阻、脏器包膜的牵张、中毒与代谢障碍、肿瘤压迫与浸润、胃肠功能紊乱,二、发生机理:,1.内脏性腹痛:痛觉位于深部,定位不准确,发生较慢且持续;痛觉模糊,多为痉挛、钝痛、烧灼痛;常伴恶心、呕吐、出汗等其他自主神经兴奋症状。,2.躯体

2、性腹痛:定位准确;程度剧烈而持续;局部腹肌紧张;腹痛可因咳嗽、体位变化而加重。 3.牵涉痛定位明确、疼痛剧烈、有压痛和腹肌紧张。,三、临床表现:,1.腹痛部位:病变所在部位 2.腹痛性质和程度: 3.诱发因素: 4.发作时间与体位的关系,四、伴随症状:,寒战、高热 呕吐、腹胀、停止排便、排气: 腹泻: 便血:急性者急性菌痢、绞窄性肠梗阻、 急性坏死性出血性肠炎、过 敏性紫癜;慢性者慢性菌痢、肠结核、肠肿瘤等;柏油样便上消化道疾病所引起的慢 性出血。,黄疸: 血尿: 休克:,第十六节、黄 疸,一、定义: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引起的皮肤、粘膜、巩膜以及其他组织发生黄染的现象。正常血液中总胆红素在1

3、.717.1umol/L 之间;如超过34.2umol/L时,临床上即可 出现肉眼黄疸。隐性或亚临床型黄疸:血液中胆红素 超出正常,尚未出现肉眼黄疸时。,二、胆红素的正常代谢,三、发生机理、病因及临床表现:,分类:按黄疸的发生机理分为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胆汁淤积性黄疸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病因和发生机理:红细胞破坏过多:导致间接胆红素增 多,超过肝脏处理能力;肝功能减退:红细胞破坏过多导致肝 细胞功能减退,加重黄疸形成。,溶血性黄疸,临床表现:,黄疸为浅柠檬色 急性溶血: 慢性溶血:,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 ,直接胆红素,尿胆原,粪胆素,有血红蛋白尿,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粪色增加。,

4、实验室检查:,肝细胞性溶血:,病因和发生机理: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及排 泄功能降低;结合胆红素经坏死肝细胞周围,经 血窦间隙返流入血液中;肝细胞炎症或肿胀压迫肝内胆管系统肝内胆红素排泄障碍,反流入 血。,临床表现:,皮肤粘膜浅至深黄急性病毒性肝炎疲倦、乏力、食欲 减退、厌油恶心,肝区疼痛,肝肿大伴明显压痛等; 肝硬化肝功能减退症状及门脉高压症。,实验室检查:,血清中结合和非结合胆红素均增加;尿中胆红素定性试验阳性;尿胆原和粪胆素的多少与肝细胞受损和毛细胆管阻塞的程关; 肝功能异常。,胆汁淤积性黄疸:,发生机理:肝内或肝外胆管系统发 生梗阻梗阻部位上方胆管内压力 增高,管腔扩张、破裂胆汁溢 出,反流入血液直接胆红素潴留 于血液中黄疸。,临床表现:,皮肤呈暗黄色、黄绿色,并有皮肤瘙痒,尿色深,粪便呈白陶土色。,实验室检查:,血清总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 , 尿胆红素阳性,粪胆素减 少或消失大便呈白陶土 色,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 。,正常人及三种黄疸的胆红素代谢检查结果,三、伴随症状:,1.寒战、高热:2.上腹剧烈疼痛:3.肝肿大:4.胆囊肿大:5.脾脏肿大:6.腹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