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医大系统解剖学04内脏学消化系统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8903492 上传时间:2018-11-02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4.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医大系统解剖学04内脏学消化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南医大系统解剖学04内脏学消化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南医大系统解剖学04内脏学消化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南医大系统解剖学04内脏学消化系统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南医大系统解剖学04内脏学消化系统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医大系统解剖学04内脏学消化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医大系统解剖学04内脏学消化系统(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 脏 学,内脏viscera的概念与范畴,内脏所属各系统的简要功能,一、内脏器官的结构,1. 中空性器官 2. 实质性器官,二.胸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一)胸部标志线 (二)腹部分区,1. 4分法, 2. 9分法,大致了解,详细介绍见后续的相关章节。,Alimentary system,消化管消化腺,概貌,消化管:口腔、食管(等)肛门消化腺:大唾液腺、肝、胰散在于消化管壁内的小腺体。,临床上把口腔、咽、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称上消化道,空肠以下部分称为下消化道。,Alimentary system,一、消化管,(一)口腔,当上、下牙咬合时,口腔前庭与固有口腔借第3磨牙后方的间隙相通。,由上、下牙

2、弓及牙槽突分为两部分:口腔前庭固有口腔,1腭palate,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腭舌弓与舌根共同围成咽峡isthmus of fauces,是口腔与咽腔的分界。,软腭的后份称腭帆,后缘游离,中央有腭垂(悬雍垂)。,前23为硬腭,后13为软腭。,(1)牙的数目、名称,恒牙 32颗,乳牙 20颗,2牙teeth,乳牙的名称,恒牙的名称,(1)牙的数目、名称,牙式,乳牙用罗马数字IV记录恒牙用阿拉伯数字18记录,临床以“十”和数字符号表示左右上、下颌各颗牙齿:,2牙,(2)牙的形态和构造 每个牙都分牙冠牙颈 牙根,牙主要由牙本质构成,在牙冠部牙质表面有一层牙釉质,牙根部牙质外面有粘合质(即牙骨质).

3、,牙腔内有牙髓,其中的血管、神经等经牙根尖孔进出牙根管。,(3)牙周组织牙周膜牙槽骨牙 龈,2牙,gingiva,3舌tongue,(1)形态 分舌尖、舌体、舌根,舌体后份有人形界沟,其尖端有舌盲孔,是胚胎时甲状舌管的遗迹。舌尖下面有舌系带。,(2)舌粘膜,舌根部有舌扁桃体。,脱落上皮细胞与食物残渣、细菌等混在一起,在舌表面形成一层白色薄膜称舌苔。,以上除丝状乳头外都含味蕾(味觉感受器)。,舌体和舌尖表面有丝状乳头、菌状乳头、轮廓乳头和叶状乳头。,(3)舌肌,舌内肌 舌外肌,颏舌肌genioglossus,改变舌的形状 改变舌的位置,4口腔腺,(1)腮腺 parotid gland(2)下颌下

4、腺 (3)舌下腺,位于外耳道前下方和下颌后窝,腮腺导管开口于平对上颌第二磨牙牙冠的颊粘膜,开口于舌下阜,开口于舌下阜和舌下襞(大管) (小管),第二节 咽pharynx,成人咽全长约1214cm,借软腭和会厌分为鼻部、口部和喉部。,位于颈椎前方,上起颅底,下至第6颈椎下缘,上宽下窄,形似漏斗。,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道。,1鼻咽nasopharynx,经鼻后孔通鼻腔,经咽鼓管咽口通鼓室。侧壁有咽鼓管圆枕,其与后壁之间为咽隐窝。,咽隐窝是鼻咽癌的好发部位。,二、口咽oropharynx,腭舌弓与腭咽弓之间为扁桃体窝,内有腭扁桃体。经咽峡与口腔相通。,三、喉咽larygopharynx,向下接

5、食管,向前下经喉口通喉腔。,喉口两侧梭形的梨状隐窝,是异物易滞留处。,一、形态和位置,全长可分为颈部、胸部和腹部三段(胸部最长,腹部最短)。,是消化管各段中的最狭窄部,于脊柱的前方、气管的后方下行。,第三节 食管esophagus,2食管的狭窄,第一个狭窄平第六颈椎下缘,食管与咽相续处,距中切牙15cm;,第二个狭窄平胸骨角与4、5胸椎之间,左主支气管越食管前方处。距中切牙25cm;,第三个狭窄平第10胸椎高度,食管穿膈食管裂孔处,距中切牙40cm。,各狭窄的临床意义,第四节 胃stomach,一、胃的形态和分部,两口贲门(入口)幽门(出口) 两缘胃小弯(上有角切迹)胃大弯 两壁前壁和后壁,(

6、有大网膜附着),贲门部 胃底 胃体 幽门部(又分为幽门管和幽门窦),分为四部:,胃的肌肉有3层:外纵内斜中环状,幽门括约肌与幽门瓣,二、胃的位置,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贲门位于第11胸椎左侧,幽门位于第1腰椎体右侧。,胃大弯的位置较低,最低点一般可达脐平面。高度充盈时可达脐下,甚至降入髂嵴平面。,第五节 小肠small intestine,全长约57米,可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是进行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一、十二指肠 (duodenum),呈C形环抱胰头。可分为上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上部起始段肠壁光滑,又称十二指肠球或十二指肠壶腹。,降部后内侧壁内面有十二指肠大乳头

7、,是胆管和胰管的开口处。,升部与空肠交界处,十二指肠空肠曲借十二指肠悬肌固定于右膈脚,是手术确认空肠起始部的标志。,水平部自右向左横过第腰椎。,二、空肠和回肠 (jejunum-ilium),全长57米,由小肠系膜悬挂至腹后壁。,空肠约占25,位居腹腔左上部,其管径较大,管壁较厚,粘膜环形皱襞密而高,血供丰富,活体颜色较红。,回肠约占35,位居腹腔右下部,其管径较小,管壁较薄粘膜皱襞疏而低,血供少,活体颜色苍白,除有弧立淋巴滤泡外,还有2030个集合淋巴滤泡,是肠伤寒易引起穿孔处。,?,第六节 大肠(large intestine),长约1.5米,包括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结肠和盲肠

8、有三大形态特征,即结肠带、结肠袋和肠脂垂。,3条结肠带的汇聚处是手术时寻找阑尾的标志。,一、盲肠cecum,大肠的起始部。回肠未端突入盲肠,此处有回盲瓣,可防止大肠内容物反流入小肠并控制小肠内容物流入大肠的速率。,二、阑尾,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也有人以左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右13交点表示。),整体如蚯蚓状,根部附于盲肠后内侧壁。,(vermiform appendix),长约68cm,管腔狭小,开口于回盲口下方。,三、结肠colon,可分为四个部分 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结肠右曲也称肝曲;结肠左曲也称脾曲。,四、直肠rectum,在第3骶椎前续乙状结肠

9、,穿盆膈后移行为肛管,全长1014cm。穿盆膈前的肠腔扩大部称直肠壶腹,内有3个直肠横襞。,五、肛管anal canal,上端平盆膈接直肠,末端为肛门。,肛管上段有611条肛柱,,肛柱下端之间相连的粘膜皱襞称肛瓣。肛柱与肛瓣之间的凹窝称肛窦。各肛柱下端与肛瓣相连形成齿状线(或称肛皮线)。,其它:肛梳、白线(括约肌间沟),肛门内、外括约肌,肛门直肠环的组成,第七节 肝liver,一、肝的形态 肝呈楔形。有上、下两面,和前、后、左、右四缘。,肝上面隆凸称膈面,被镰状韧带分为左、右两叶肝左叶、肝右叶。,肝下面又称脏面,有H形沟*,其横沟称肝门,有肝固有动脉、肝管和肝门静脉等进出肝。横沟前方的部分称方

10、叶,后方的部分称尾状叶。,肝门与肝蒂的概念,H形沟* :胆囊(窝)肝圆韧带(裂)腔静脉(沟)静脉韧带(裂),二、肝的位置,肝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延至左季肋区。肝大部分被胸廓所掩盖保护,成人只在剑突下35cm处可触及肝。,肝借镰状韧带和冠状韧带连于膈下面和腹前壁,故可随呼吸而被动地上下移动。,三、肝叶和肝段,4套管道2个系统,2半5叶6段,肝段: 肝裂:,(二)胆囊gallbladder,位于肝下面的胆囊窝内。 分部:胆囊底胆囊体胆囊颈胆囊管,螺旋襞,(三)胆总管 common bile duct,胆总管行向下与胰管合为肝胰壶腹,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由肝总管与胆囊管锐角汇合而成。,第八节 胰pancreas,可分为头、颈、体和尾4部。,胰头位于第二腰椎右侧,被十二指肠C形凹槽包绕。胰体横过下腔静脉、腹主动脉、左肾上腺和左肾前方,胰尾抵达脾门。分泌的消化液经胰管(/副胰管)排入十二指肠。,小结及复习思考题,1.咽分哪几部分,各部通过什么与何处相通? 2.食管分哪几部分,3个狭窄在何处,有何临床意义? 3.胃的位置和形态分部如何? 4.小肠和大肠各自如何分部,各有何形态特点? 5.试述肝的位置和形态特点,以及胆汁的产生、存储和排出需经过哪些结构。,第一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制作:温广明,再 见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