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美国现代教育制度

第***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422.50KB
约21页
文档ID:58900253
美国现代教育制度_第1页
1/21

美国现代教育制度的变革与发展,主讲人:谭 淼组 员: 徐思鼎曾煜恒,近代美国教育发展概述,美国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三阶段,美国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背景,南北战争的胜利为其资本主义工商业大发展创造了条件20世纪初,美国工业产值已跃居世界第一位垄断阶级控制全国经济命脉,政治上共和党和民主党轮流执政,对内剥削美国人民,对外推行典型的托拉斯帝国主义政策因此,经济的大发展和对各国来的众多移民的统一化,推进了美国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 (注:“托拉斯帝国主义”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美国托拉斯”是美国垄断组织最普遍的形式),美国现代教育制度发展主要内容,1.初等教育的普及化①颁布义务教育法令,普及初等义务教育,成为美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联邦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提供教育拨款资助那些亟待进一步普及教育的州和地区②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随着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倍尔等人的教育理论在美国的传播,美国初等教育思想焕然一新③詹姆土和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观、儿童观风靡一时,连小学课程都着眼于当前的使用价值,除原有的阅读、拼写、文法、算术、地理、历史、音乐、图画外,甚至园艺、农业、手工等也成为教育新科目。

④教学方法上,人们更多地欣赏直观教学的新方法,越来越多的公立初等学校的教师受到直观教学的训练这一时期,谢尔顿领导的奥斯维哥运动(19世纪中后期,美国教育家谢尔顿在纽约州的奥斯维哥师范学校中大力推行裴斯泰洛齐的教学法,尤重实物教学和心理活动在教学中的作用一时轰动全美形成了“奥斯维哥运动”),帕克领导的昆西运动(1875年就任马萨诸塞州昆西市教育局长的美国教育家帕克深受裴斯泰洛齐和赫尔巴特等人的影响,在实践中注重直观教学和实物教学,注意新旧知识联系的教学原则他的“昆西教学法”影响很大,形成了著名的“昆西运动”),以及杜威的进步教育运动等教育改革运动对美国初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2.中等教育走向大众化,① 19世纪后半期,美国的中等教育走向大众化阶段,原有的学制渐露弊端,客观形势的发展要求改革学制,缩短年限,扩大受教育的范围② 在各级政府和教育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最终于1918年实现了“八·四”学制向“六·三·三”学制的转轨,即小学修业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该学制奠定了美国中等教育的基础,对其他一些国家的学制也曾产生很大影响 ③这一时期,美国的公立中学得以迅猛发展,主要类型有综合中学、初级中学、职业中学、手工训练中学以及工业、商业、农业中学等。

中学的课程出现科目增多,学科重组,重视实用性和职业性的倾向④ 另外,在教材的组织上由原来重知识体系的逻辑组织,逐渐转变为注重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水平,着眼于青年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现实需要3.初级学院运动,美国的高等教育继续沿着前一时期发展方向稳固地发展着,初级学院运动便是其中一个最有意义的步伐初级学院是为满足未能进大学深造的中学毕业生继续完成他们的正规教育而设立1892年,芝加哥大学校长哈帕(Wiuiam·R·Harpe,)组织创建全美第一所初级学院,他把大学的一、二年级称为“阿卡德采学院”,后两年称“大学学院”(高级学院)1902年,伊利诺斯州的乔利埃特又建立了作为一个独立教育机构的公立初级学院由于初级学院较能适应美国社会实际生活多方面的需要,因而深受人们的欢迎,发展较快1876年成立的约翰·霍布金斯大学第一任校长古尔曼倡导的人才主义,不重建筑,而重人才素质,标榜培养天才,使该大学被誉为美国的“第一所现代化大学”,标志着美国高等教育新纪元的到来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后期的进一步发展,发展背景:20世纪初,美国的工业产值跃居世界首位,垄断资产阶级掌握着国家政权,在教育上推行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和实用主义教育理论,致使教育领域严重偏向实际,轻视系统文化知识的传授。

1957年苏联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使美国人意识到自己教育的落伍和在培养人才、发展尖端科技方面的落后这种状况引起全美各阶层人士的关注,美国人开始大力进行教育改革,1958年颁布了“国防教育法”,1965年颁布了“初等与中等教育法”,60年代还开始了中小学的课程改革,这些教改措施被称为美国战后的“教育十年”(1957—1965);70年代美国进入教育新发展阶段,80年代教育再度面临危机,美国又掀起了战后第三次教育改革运动,可以说,美国的现代教育体制与改革是西方现代教育的典型代表1.教育行政体制的发展美国是联邦制国家,在教育领导体制上,美国实行的是地方分权制,各州均有教育的领导权,执行机构是各州的教育委员会,州下设学区,负责各自教育工作的具体事宜联邦政府无权干涉各州教育,只是通过最高法院的教育判决及教育拨款来加强对各州教育事业的控制全国性的教育组织有1857年成立的“全国教育协会”和1935年成立的“教育政策委员会”(简称EPC),它们虽不是官方组织,但对美国教育的发展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另外,垄断财团组建的各种教育基金会也对教育发展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2.教育立法与教育改革八年研究计划: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美国经济处于大萧条之中,这场危机也波及教育领域,人们开始对中等学校课程及中学与大学的关系进行重新评价。

大学与中学关系委员会展开一项为期八年(1933—1941)的实验计划,其主要内容有:(1)决定教育目的,确定中学教育的目的除升学外还有为实现个人发展、为走向社会作准备,有效地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2)建立行政机构为帮助各实验学校开展实验研究工作,建立了专门咨询机构负责课程设计、教育评估以及实验研究人员的培训等3)设计新的课程和教学方法4)检查、评估工作八年研究是由进步教育协会组织的,反映了当时美国社会对传统教育的“信任危机”,人们已普遍认识到专门为升学而设计的中学传统课程已不是惟一可靠和成功的选择1958年的《国防教育法》,苏联人造卫星上天震惊美国朝野,美国于1958年颁布《国防教育法》加大对教育的投人,改革教育的制度和内容,大兴科研之风,提高教育的质量,以“满足国家基本安全的要求”《国防教育法》的中心内容是通过联邦政府增拨教育经费,加强科技方面的教育它规定从1959—1962年的4年内拨款8亿多美元以实施以下一些教育措施:加强各级学校的自然科学、数学和外语(“新三艺”)的教学;增加学生贷款;设立国防研究奖学金;加强“VZ才教育”;加强职业教育等1964年,美国国会又通过了《国防教育法修正案》,规定了该法案的延长期限和内容的扩展。

课程改革运动,1959年,美国教育科学院在伍兹霍尔召开专家会议讨论美国学校教育的教学质量及改革问题,最后由大会主席布鲁纳作了《教育过程》的报告(63年正式出版)专家们认为美国中小学课程与教材成为美国教育质量提高的滞障,因此,60年代开始便由许多专家参与编写中小学课程与教材,并邀请了许多教师参加“暑期教学大纲研讨会”,使他们理解新大纲,运用好教材课程改革主要以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论为基本精神,重视课程与教材的知识结构,强调内在的知识体系能反映各门学科的现代发展水平,把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作为课程与教材的中心与主线,并注重儿童的知识发展结构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然而这种理论极易导致教材的难度偏大,而且,这场课程改革运动又是由专家来编写教材,导致教材深奥难懂,学生不愿学,教师不愿教,这场课程改革运动总体上说是以失败而告终恢复基础”教育运动,60年代的课程改革实际上造成美国教育质量有所下降,于是一场旨在加强学生基础知识、否定当时教育革新的教育运动——“回带基础去”的教育运动于70年代在全国范围内悄然兴起其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包括初等学校重视读写算;中等教育强调国语、自然科学、数学及历史等学科的教学,取消选修科目,停止讲授华而不实的学科;取缔一切教育“革新”;取消学校的“社会服务”;恢复爱国精神的教育等。

3.各级教育的发展,美国许多教育家把学前教育称“前初等教育”,把它作为整个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学前教育在美国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教育对象是三至五岁的儿童,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幼儿园和保育班美国的初等教育是包括在义务教育范围内的六岁开始的六年制小学教育各州实施义务教育的年限有所不同,大致有九年、十年至十二年不等;教学内容由地方制定,主要以读写算的基本技能训练以及社会意识、良好习惯的培养等;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还广泛运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上则实行能力分组制及开放教室制中等教育学校主要有四年制中学(八·四制)、六年制中学(六·三·三制)、中间学校(四·四·四制或五·三·四制中的小学五年级至初中八年级合成的一种学校),另外还有一些私立中学中等教育的教育内容历来是教育改革的热点,其课程主要有英语、社会学科、理科、数学、人文学科、计算机等美国的中学广泛采用学分制,规定中学毕业学分数为十六个学分,其中必修课占一半以上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十分注意广泛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美国的高等教育包括初等学院、大学本科和研究生院三级结构二战后美国的高等教育飞速发展,尤其是《国防教育法》颁布后,高教事业突飞猛进,初级学院兴盛,还出现了两年制的社区学院。

美国高校还曾出现一种新做法,一、二年级不分系,加强学习文、理基础知识,高年级分系而不设专业,广泛设立专业基础课程,以便为未来深入研究尖端科技建立基础,对我国教育制度建立与变革的启示,美国教育的特质及其借鉴之地 一、大众化教育的执着在美国,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因此,每一州政府必需提供给个人以十二年的免费义务教育的机会不仅在中小学是如此,而且在高等教育上也大开方便之门,在尽可能的范围内,让有志于学的人,能更上一层楼,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由于美国社会大众对大众化教育的执着,自本世纪初至今,美国教育的成长是相当惊人的, 二、对教育投资富有坚强信念美国人从立国以来,即对教育抱有极大的期望不仅认为透过教育可以训练科技及专业人材,亦因应国家社会济发展的需要,而且相信经由教育可以使选民具有现代基本常识,使民主政治得以履现 三、实用取向(杜威),,美国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及投入特别是对义务教育的投入,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包括英国、日本、法国、瑞士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都无法相比的,发展中国家更望尘莫及美国政府以让“每个人都对教育承担义务”为宗旨,使教育成为每个公民实现自身目标和价值的手段,并使受教育的公民成为整体有益于社会。

教育是产业工人的基础,同时又是通向科技进步的阶梯,良好的教育能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和丰富的精神财富美国拥有众多的世界著名学府如耶鲁大学、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布朗大学等,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社会精英,也吸引了世界各国骄子聚集美国,因而造就了当今世界第一强国,也说明了“教育是强国之本”我国进入新世纪以来,在教育改革发展方面也确实在符合我国国情的前提下,借鉴了美国教育改革的核心思想:一、促进教育公平: 落实义务教育、促进城 乡教育均衡二、加大教育投资: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往教育方面投资的 倾斜度越来越大三、课程改革: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