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开发影响分析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8865073 上传时间:2018-11-02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6.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开发影响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开发影响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开发影响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开发影响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开发影响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开发影响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开发影响分析(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的 乡村旅游开发影响分析,以成都三圣乡为例,旅游管理系,1 研究背景,近几年,国内的乡村旅游迅速发展 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旅游主题确定为中国乡村游 ,2007年的主题是:中国和谐城乡游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瓶颈“三农”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历史任务的提出 乡村旅游能够起到以旅助农,城乡互动的作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1)国内乡村旅游发展迅速,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国内旅游蓬勃兴起,以乡村生活、乡村民俗和以田园风光为特色的乡村旅游迅速发展。目前我国一些大中城市周边逐渐形成了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带,乡村旅游正成为特色产业

2、。,(2)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旅游主题确定为中国乡村游,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旅游主题确定为中国乡村游,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宣传口号为“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3)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瓶颈“三农”问题,在我国,城市越来越现代化,而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农村,还相当落后。农业经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单薄,农村教育、交通、通讯、医疗卫生等各方面硬件与软件仍远远落后于城市。“三农”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中的瓶颈。,(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历史任务的提出,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

3、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通过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方略,全面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5)乡村旅游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出台,为我国广大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将推动中国乡村旅游迈向新的发展阶段,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项目,是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各种相关资源与旅游活动的有机结合,以旅助农,城乡互动,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并将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总结构图,2,乡村旅游开发的相关概念及理论,概括乡村旅游概念的四

4、层含义:空间、吸引物、目标市场、旅游目的。 乡村旅游的六大特征:乡村性 、地域差异性 、季节性 、参与性 、高品位的文化层次且易开发、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乡村旅游的概念,是指以乡村地区为活动场所,利用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田园景观、生产经营形态、民俗文化风情、农耕文化、农舍村落等资源,为城市游客提供观光、休闲、体验、健身、娱乐、购物、度假的一种新的旅游经营活动。,乡村旅游涵义,1,以农村社区为主要活动场所,包括农村、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及环城市地带; 2,以乡村田园风光、农林生产经营活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风俗为吸引物; 3,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 4,以领略农村乡野风光、体验农事生

5、产劳作、了解风土民俗和回归自然为旅游目的,乡村旅游的六大特征,乡村性 乡村自然风光、乡村民俗风情、乡村民居建筑、乡土文化艺术、乡村传统劳作等自然景观与人类参与而形成的人文景观都是乡村旅游的主要吸引物 。,较强的地域差异性 由于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差异,不同地域乡村的农业生态与文化景观风格各异;,较强的季节性 以自然风貌、劳作形态、农家生活和传统习俗为主的乡村旅游,受季节和气候的影响较大,导致农业旅游活动也存在明显的季节性。,主体行为的参与性乡村旅游是集观光、娱乐、康疗、民俗、科考等在内的多功能、复合型旅游活动。游客既观赏优美的田园风光,还能进行全新的生活体验,在主体行为上具有很大程度的参与性。

6、,高品位的文化层次 乡村属于民间文化,我国乡村绚丽多彩的民间文化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致使乡村旅游在文化层次上具有高品位的特点。,发展乡村旅游易开发、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 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利用现有的农业资源,而且经济收益也较其他旅游形式多一个收入层次,既有来自农业本身的收入,也有旅游业带来的收入 。,3,国内外研究综述,(1)国外研究综述国外比较注重对乡村旅游的概念研究,对乡村旅游的社会影响研究则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与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研究;乡村旅游发展的管理研究;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女性问题研究。,(2)国内研究综述,学者们普遍认同我国的乡村旅游正处在初级阶段,这一时期有关乡村旅游的文献

7、多达38511篇,大多数文献都着眼于乡村旅游的开发、管理、问题与对策及可持续发展的探讨有关的研究。就某一乡村旅游区域开发进行分析的不多,且多侧重于资源环境保护和对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方面,而涉及乡村旅游开发对农村社会性影响的内容不多。,4,研究方法及手段,方法:归纳法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在对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案例研究。 手段: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数据分析与理论部分相呼应,以电话访谈为调查方式。 创新点:就某一地区乡村旅游开发着重分析其社会影响,借鉴国外的强调乡村旅游开发中社区参与的观点,并对乡村女性参与旅游业对其自身的影响进行分析。,5,理论分析,(1)我国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五种模式:

8、农家乐、高科技农业观光园;农业新村、古村落、农业的绝景和胜景。与后面的乡村旅游开发案例相呼应。,农家乐,高科技农业观光园,农业新村,古村落,农业的绝景和胜景,(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乡村旅游开发的理论指导意义 新农村建设的具体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从各个角度对乡村旅游的开展提出了要求,乡村旅游的开展必须以实现这一政策要求为目标,从经济、文化、社会环境各个方面努力,为新农村的建设作出贡献。,乡村旅游开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 乡村旅游的开发,从经济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增强了乡村的总体经济实力; 从文化上能够保证乡村传统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的固

9、定和传承,促进乡风文明等; 从社会方面能够完善乡村各项基础设施,改善乡村人居环境。,6,实证分析以成都三圣乡为例,(1)成都三圣乡发展概况及开发模式简单介绍三圣乡开发的状况及其“五朵金花”模式即五个村子在种植花卉的基础上,根据各自不同的资源优势,差异化发展,相辅相成,形成一条产业链。,三圣乡基本情况,三圣乡位于成都市东南部,距成都二环路3公里,是成都东大门的交通要道。全乡幅员面积14.17平方公里,总人口32742人; 三圣乡鲜花生产自清乾隆末期至今有三百余年历史,因盛产鲜花而闻名遐迩,享有“花乡”之美誉,自1992年被市政府批准为“西南第一鲜花生产基地”以来,以花卉产业、观光农业为主的都市化

10、农业发展迅猛,鲜花的生产与销售已形成设施化栽培、规模化种植、市场化经营,年产值达9000万元,日产鲜花占成都市日上市鲜花总量的80%以上。,花乡农居以发展小盆、鲜切花和旅游观光产业为主,红砂村,幸福梅林围绕梅花文化和梅花种植欣赏,发展旅游观光产业,幸福村,江家菜地“市民认种一分田” ,主打体验式消费,江家堰村,东篱菊园多种类的菊花和大规模的菊园, “环境、人文、菊韵、花海”的交融,驸马村,荷塘月色以池塘、荷花、榕树、川西小镇和田园风光为特色,成为艺术创作基地,万福村,(2)乡村旅游开发对三圣乡经济的影响,对成都市旅游局及三圣乡街道办事处的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从03年五朵金花刚开发至2006

11、年间,全村总经济收入及村民人均纯收入均呈直线上升趋势。 2005年,三圣乡人均收入比2004年增加了1010元,2006年,村民年人均纯收入从2003年的4426元增长到7306元,收入增幅超过了成都市城镇居民。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春节七天,“三圣花乡”景区共计接待游客235.5万人次,同比增长180;实现旅游收入486万元,同比增长16,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结合找到了一个契合点,为三圣乡的经济发展注入了一股活力。,(3)乡村旅游开发对三圣乡的社会影响,对当地农户进行电话访谈,在调查后对问题进行总结并结合理论进行分析。有利影响: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提高了农民素质,农村

12、风貌得到改善,其中就业人数的数据由三圣乡街道办事处统计;乡村综合环境的质量得到提高,政府大力完善了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等。,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提高农民素质,农村风貌得到极大改善,2004年,仅红砂村“花香农居”直接吸纳劳动就业人数503人,间接提供就业岗位212个,2005年,三圣乡共新增就业人数594人。为一部分农村闲置劳动力提供了就业空间,增加非农产业的就业岗位。,当地农民通过分享城里人带来的丰富的信息和知识,在培植花卉,开辟田园的过程中,学到很多科学技术和管理理论,有些农户开始订阅报刊杂志,养成了读书、看报的好习惯; 部分农民通过上网获取新知识,开展起各种各样的宣传活动,不断适应市场需求

13、,吸引新的顾客; 村民的卫生习惯也发生了明显变化,随意乱倒垃圾的现象大为减少,农民的自身素质得到了广泛的提高,整个乡村的精神面貌从毫无生气到朝气勃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乡村综合环境的质量得到提高,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当地政府一步步完善了村内道路、水电、污水垃圾处理、天然气开通、公共厕所、活动中心道路指示牌、天然气等生活设施,同时还将污水管网对接到每户民居,实现户户通光纤,按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标准,每个村还建成200平方米的村卫生服务中心,增设了卫生设施,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同时保证公共福利支出,为农民提供低保和就业培训,发展集体经济,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2004年,政府一次性出资8

14、000多万元,每个村1000到2000多万不等,对农居进行改造,将原来“脏、乱、差”的农舍拆建成为独具特色的川西民居和仿欧式建筑群, 改善农民居住环境的同时,也提高了三圣乡的整体人文环境。,有助于保护乡村文化和历史遗产,增强乡村社区的自豪感,三圣乡极具生态化的自然景观,和梅花节、菊博会等的人文景观一起,营造出了优美的生态环境。2003年至今,其一直保持着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在原来花卉的基础上开展各项旅游活动,将观光与体验相结合,展现出了一副自然风光和当地乡土人情和谐交融的美好画面。,在被访谈的约20户三圣乡农家乐之中,几乎80都对三圣乡的生态环境和乡土文化很有信心,旅游业的发展提高了三圣乡的知名

15、度,也增强了乡村社区的自豪感,使乡村居民对自己祖祖辈辈居住了几十年的地方有了重新的认识,村民们开始慢慢变得自信起来,开始向外大力推荐自己的家乡,他们可以用更为平等的姿态来和都市人进行沟通,也更有动力去保护自己的文化。,促使乡村社区的多元化发展,促进社区进步,三圣乡的村民在办农家乐之前,一部分出外谋生,例如开出租,另外一部分则是在家种花,收入微薄。 乡村旅游的开展,无疑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当地农民的传统生活,改变了单一的农业生产方式,也减轻了城市的压力。 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减弱,思想观念发生巨大转变,家庭共同参与劳动分工,不但能增进家庭和睦的感情,充实村民曾经贫乏的精神生活,还能带动社区的共同进步

16、和发展,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和社区发展的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培养团队精神,加强社区参与,三圣乡的农家乐基本上由农民组织整个家庭进行经营,充分渗透着居民的意愿和切身利益,村民直接参与到了三圣乡的旅游开发和规划过程之中 大多数的人都表示,发展旅游业后的生活质量比以前改善很多,且普遍呈支持态度,能够积极地投身于农家乐的经营,自己没有经营的,也能热情地介绍其他经营户。 同时还加强了城乡居民感情沟通,增进了社区内不同类别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和理解,增强了社区凝聚力,对乡村女性的影响,在接受访谈的约20户农家乐中,几乎90以上的家庭都是丈夫和妻子共同经营,且妇女在劳动中承担了多种角色,她们和丈夫一样,处理农家乐的各种事物,同时还从事其他的农业活动和家务劳动。另外还有少量农户,丈夫在外打工,妻子在家独自开办农家乐,搞得有生有色,一些“村姑”还做起了“导游” 妇女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渐渐处于中心地位,社会地位也相应得到了提升,真正成为了乡村旅游开发主体的“半边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