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84条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826488 上传时间:2018-11-0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7.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合同法84条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劳动合同法84条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劳动合同法84条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劳动合同法84条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劳动合同法84条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劳动合同法84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合同法84条(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 8484 条条篇一:劳动合同 84 条篇一:劳动合同法解读 84劳动合同法解读八十四:扣押身份证、收取财物法律责任第八十四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档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解读】本条是关于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身份证等证件、要求劳动者提供担

2、保、向劳动者收取财物以及扣押劳动者档案或者其他物品的法律责任的规定。一、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扣押劳动者身份证等证件的法律责任居民身份证是每一个公民的重要身份证件,颁发身份证是为了证明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的身份,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 针对一些用人单位在招用人员时,违法扣押劳动者的身份证等行为,劳动合同法第 九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证件。 ”对用人单位违 反这一规定,扣押劳动者身份证等证件的,要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同时,对此违法行为,要依照有

3、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这里的“有关法律” 主要是指的居民身份证法 。居民身份证法颁布于 XX 年 6 月,该法对居民身份证的申领、发放、使用和查验等作出了规定。该法第十五条第三款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者 个人不得扣押居民身份证。但是,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执行监视居住强制措施的情形除外。 ”根据这一规定,除了公安机关依据刑事诉讼 法,对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以及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执行监视 居住的情形之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均不得扣押他人的居民身份证。对非法扣押他人居民身份证的违法行为,居民身份证法第

4、十六条明确规定了法律责任:“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处二百元以下 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一)使用虚假证明材料骗领居民身份证的;(二)出租、出借、转让居民身份证的;(三)非法扣押他人居民身份证的。 ” 根据这一规定,用人单位违法扣押劳动者身份证的,除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外,还要由公安机关对该用人单位给予警告、二百元以下的罚款和没 收违法所得的行政处罚。这里主要介绍一下“没收违法所得”和“罚款”两个种类的行政处罚。“没收违法所得”和“罚款”在学理上称作财产罚,所谓财产罚是指使被处罚的当事人的财产权利和利益受到损害的行政处罚,主要是对当事人的财 产权予以

5、剥夺,并不影响违法者的人身自由和进行其他活动的权利。财产罚的形式主要表现为没收其不合法占有的财物和金钱,或使其缴纳一定数额的金钱,即没收 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和罚款。财产罚主要适用于以下三种情况:(1)有经济收入的公民或有固定资产的法人或者组织所实施的违法行为;(2)在从事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活动中所实施的违法行为;(3)行为人实施违 法行为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可以通过剥夺其财产予以补偿,对这种违法行为可适用财产罚。财产罚必须以制裁违法行为为目的,依法适用,不能滥用和乱用,否则必 然会产生种种弊端。没收违法所得,是指由行政机关实施的将违法当事人的违法收入收归国有的处罚方式,实施这一处罚的前提是当

6、事人因为违法行为而获得了非法收 入,即有了违法所得才给予没收;如果当事人没有违法所得,这一处罚种类也无从实施。所以法律通常规定“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就是这个道理。相比 警告和罚款等处罚种类而言,没收违法所得属于相对比较重的行政处罚,因此行政处罚法对其在设定和实施方面都作了严格的限定。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只有法 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没收违法所得的行政处罚,国务院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的规章均不得设定没收违法所得的行政处罚。行政机关在决定给予当事 人没收违法所得的行政处罚时,要适用一般程序,即经过调查、收集有关证据,以及必要时要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检查才能作出没收违法所

7、得的处罚决定。这里要指出的是:除了居民身份证外,劳动者的户口簿、护照等重要的个人证件,用人单位也不得非法扣押,所以本条的表述是“用人单位违反本法 规定,扣押劳动者身份证等证件的” ,这里的“等证件”就是指的护照、户口簿等其他证件。关于护照,我国于 XX 年 4 月颁发了护照法 ,该法明确规定, 护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入国境和在国外证明国籍和身份的证件。 除了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行政监察机关因办理案件需要,可以依法扣押案件当事人的护照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非法扣押护照。 此外,对于到中国境内工作的外国人的护照,用人单位也不得非法扣押。二、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

8、,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法律责任 实践中,一些用人单位往往要求劳动者,特别是非本地户口的劳动者提供财物担保才能予以录用,这一问题的存在,严重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是对外来务工人员在就业方面的歧视性行为。为了惩治这一违法行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合同法第 九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证件。 ”对于用人单位 违反这一规定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依据本条第二款的规定,要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将违法收取的财物退还劳动者本人,并按每一名劳动 者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

9、的标准处以罚款;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这里规定了罚款的行政处罚和民事赔偿责任。(一)罚款的行政处罚罚款是对违反法律、法规,不履行法定义务的当事人的一种经济上的处罚,是指行政机关强制违法者承担一定的金钱给付义务的处罚方式。罚款与没 收违法所得的区别是:罚款是对当事人合法财产的剥夺;而没收违法所得则是对当事人非法占有的财产的剥夺。罚款与刑罚中罚金的区别是:罚金是刑罚中附加刑的 一种,主要适用于牟取非法利益的罪犯。罚款作为行政处罚的一种形式,其适用远远超出非法牟取利益的范围,对许多并无谋利目的的违法者也同样适用罚款。罚款这种处罚种类由于既不影响被处罚人的人身自由及其合法的活动

10、,又能起到对违法行为的惩戒作用,因此成为行政处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在 治安管理处罚、工商行政管理处罚、环境保护管理处罚、财产金融管理处罚等许多方面都有罚款的规定。为了更好地规范罚款这一处罚种类,有效地制止乱罚款、滥 罚款,行政处罚法从设定权、处罚主体、决定程序、执行程序等方面对罚款进行了规定,特别是规定了罚收分离制度,即作出罚款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与收缴罚款的 机构分离,除了当场收缴的罚款外,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不得自行收缴罚款。当事人应当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到指定的银 行缴纳罚款。罚收分离制度的确立,从根本上杜绝了行政机关以罚款搞创收的不正之风,确保罚款能及

11、时、全额上缴国库,促进了行政机关的廉政建设,保护了当事 人的合法权益,是行政处罚中的一大举措。本条规定了劳动行政部门对用人单位处以罚款的标准,即每一名劳动者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用人单位求劳动者提供担保、向劳动者收取 财物的违法行为,侵害了多少名劳动者的权益,就按本条确定的标准,乘以受害劳动者的人数,来决定对用人单位罚款的总数额。例如,某一用人单位违法要求 10 名劳动者提供财物担保,对此,劳动行政部门除了责令该用人单位将收取的担保费退还给这 10 名劳动者外,还要按一名劳动者 500 元至 XX 元的标准,乘以 10,来决定对该用人单位的罚款数额。(二)民事赔偿责任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

12、同法规 定,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向劳动者收取财物,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这里的赔偿责任适用全部赔偿原则。所谓全部赔偿原则是指致害 人对其侵权行为所造成的损害,须承担全部赔偿的责任,即赔偿受害人的所有实际损失。适用全部赔偿原则,应当注意以下三个问题:第一,不能把刑法上的量刑标准搬到民事责任上来。在刑法上,犯罪行为的性质、社会危害程度、罪过形式和程度以及犯罪分子的个人情况等,都是 量刑的重要依据。然而,在民法上损害赔偿范围,完全是根据损害的大小来确定的。违法行为的过错程度,违法行为人的个人情况等,通常对于确定侵权行为人应负 赔偿责任范围的大小并无实际意义。因此,若认为故意造

13、成损害或对错误认识不好,就应该全部赔偿甚至多赔偿,反之,就可以少赔偿或不赔偿,这都是错误的。其 结果,必然会造成多赔或少赔。多赔会给受害人不当收入;少赔则又会使受害人的损失得不到应得的补偿。第二,不能把实际损失只理解为直接损失。全部赔偿,是指赔偿受害人全部的实际损失。民法上所说的实际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两个方面。因此,在确定赔偿范围时,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都不应忽视,特别是间接损失,否则,就不可能使受害人的实际损失得到全部赔偿。第三,适用全部赔偿原则时,还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既要公平合理,又要实事求是,切实可行。劳动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在确定用人单位的赔偿责任 时,要考虑用人单位违法的具体情

14、节,侵权行为所涉及的受害人的数量,用人单位的经济实力,劳动者一方权益受损害的具体情况,违法行为造成的社会影响等,对 这些因素要进行综合考虑,本着公平合理,实事求是的原则,依法作出赔偿的裁决或者判决。三、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档案或者其他物品的法律责任 劳动合同法第 五十条第一款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三十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依 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是劳动者的权利,用人单位应当尊重劳动者的这一权利,依法为其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转移手续,不得以扣押档案或者其他物品的方式对劳动 者进行刁难和

15、打击报复。对于违反这一规定的用人单位,本条第三款明确了其相应的法律责任:劳动者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档案或者其他 物品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即: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限期将非法扣押的档案或者其他物品退还劳动者本人,按每一名劳动者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 处以罚款;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篇二:劳动合同样本正式版劳动合同样本正式版甲方:_ _乙方: ; 性别 ; 出生年月日 ;住址 ;联系方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经甲乙双方平等协商同意,自愿签订本合同,共同遵守本合同所列条项。一、劳动合同期限第一条本合同期限类型为_期限合同。本合同生效日期

16、:_年_月_日,终止日期_年_月_日,其中试用期_。二、工作内容和义务第二条乙方同意根据甲方工作需要,担任岗位工作。甲方可依照有关规定,经与乙方协商,对乙方的工作职务和岗位进行调整。第三条乙方应履行下列义务:1.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2.遵守甲方的规章制度;3.维护甲方的荣誉和利益4.忠于职守,勤奋工作;三、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第四条甲方延长乙方工作时间,应安排乙方同等时间倒休或依法支付加班加点工资。第五条甲方为乙方提供必要的劳动条件和劳动工具,制定工作规范和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及其标准。 甲方应按照国家或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规定组织安排乙方进行健康检查。第六条甲方负责对乙方进行政治思想、职业道德、业务技术、劳动安全卫生及有关规章制度的教育和培训。四、劳动报酬第七条甲方的工资分配应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第八条在法定工作时间内,乙方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甲方每月_日以货币形式足额支付乙方工资,工资不低于_元,其中试用期间工资为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