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没签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825502 上传时间:2018-11-0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9.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合同,没签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劳动合同,没签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劳动合同,没签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劳动合同,没签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劳动合同,没签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劳动合同,没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合同,没签(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劳动合同劳动合同, ,没签没签篇一: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补偿误区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补偿误区本期介绍: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责任多数归于用人单位的,当用人单位未依法签订时,将会承担严重的后果。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但这两倍工资并不好拿,因为不少企业对于两倍工资的常见误区。本期法律快车劳动法栏目专访组有幸请到劳动法专业律师【大连 董毅智律师】作客现场,欢迎董毅智律师接下来为我们讲解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补偿误区。咨询电话:135-9171-0550 (咨询请说明来自法律快车)访谈内容:1、法律快车:董律师,您好。很高兴您能在百忙之中抽

2、身接受法律快车劳动法知识栏目的专访。董毅智律师:主持人好,各位法律快车的朋友们,您们好。2、法律快车:有些劳动者一听两倍工资,以为是除了工资以外再额外给两倍工资。这种理解对吗?董毅智律师:这是错误的。在向用人单位要求支付两倍工资时,不能把已经正常支付的那一倍工资排除在外。所以,如果没有拖欠工资的情况,向用人单位要求两倍工资- 社会法律问题,律师零距离访谈一对一解析!时,应该以之前已发的工资为计算依据,乘以一倍的倍率来索取。3、法律快车:劳动者获得的两倍工资可以每个月都有吗?这份补偿持续多长时间?董毅智律师:由于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三款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3、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所以,一旦未签订劳动合同满一年,双方就已经默认拥有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不能再视作无合同处理。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也明确,只有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的期间,需要支付两倍工资。同时,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第二款规定:“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工首月即使不签订劳动合同,也不需要支付两倍工资。这样掐指一算,两倍工资最多也只能拿十一个月,不可能一直拿下去。4、法律快车:申请两倍工资赔偿的时效多长?董毅智律师: 任何法律纠纷的解决都有时效,超过这一时效,便需要承担不利法律后果。

4、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 未签订劳动合同,公司应当支付两倍工资,当用工第二个月工资发放到手起,劳动者就应当知道,公司给没给两倍工资。时效自此时起计算。一年后,如果劳动者没有通过任何有效方式主张自己的权利,仲裁就不再受理这个月的两倍工资请- 社会法律问题,律师零距离访谈一对一解析!求。同样,用工第三个月第四个月一直到第十二个月的两倍工资,都是这样来计算各自的时效。如果等到第十八个月再申请仲裁,大致只能请求半年的两倍工资了。5、法律快车: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补偿金是否要交税?董毅智律师:有不少

5、企业认为,两倍工资性质属于补偿金,因此可以参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178号)。其实该处的两倍工资,依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应当按月支付,这与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一次性支付的性质完全不同。同时,两倍工资是针对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惩罚,与离职也没有关系。至于现在为什么都在离职时支付,是因为在职时很少有劳动者提出劳动仲裁的缘故,不能因此将其与离职补偿混为一谈。因此,两倍工资应当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6、法律快车:再次感谢董律师接受本期的专访问答,同时也感谢各位友对我们访谈栏目的大力支持。我们下期再见。董毅智律师:再见。访谈总结:揭开

6、二倍补偿的误区,对于劳动者、用人单位都益处良多,双方可以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式进行处理和作出决断。- 社会法律问题,律师零距离访谈一对一解析! 来源:法律快车原创(转载请说明出处)- 访谈结束,感谢关注快车官方微信 - 想关注法律快车官微信,请扫描左侧二维码, 还可以搜号码 lawtimecn 或搜公众号法律快车。 法律快车致力成为法律需求者、法律爱好者、 法律从业者交流聚合地;业内讯息传播、法律 援助咨询、律师案源开拓等理想整合服务平台。- 社会法律问题,律师零距离访谈一对一解析! 篇二: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的后果要毕业了,参加了校园招聘,走上了工作岗位,一定要仔细看看小编接下来关于劳动合同

7、的整理哦。如果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劳动合同,对于用人单位来说,这样会存在这很多法律风险。譬如未签的合同并不能免除用人单位为员工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义务等。更多法律风险下面由法律快车编辑为您整理介绍。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有什么后果?如果不签订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来说存在很多的法律隐患和风险:一、未签订合同并不能免除用人单位为员工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义务。按照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只要发生了用工行为,与员工形成了劳动关系,即使是没有签劳动合同书,员工就享有劳动法上规定的各项权利,单位也负有劳动法上的各项义务。其中,依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就是用人单位不能免除的强制性法定义务。假如单位没有缴纳社会保险费,

8、员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可以责令单位缴纳,甚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并对用人单位进行处罚。二、单位终止或者解除事实劳动关系(辞退员工)需要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按照法律的规定,如果双方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时,需要依法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未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还需要加付额外的经济补偿金。而如果是签订了劳动合同,在劳动合同到期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则不需要支付任何经济补偿金。三、单位终止或者解除事实劳动关系(辞退员工)造成员工失业的,可能需要赔偿失业损失。如果因为单位没有依法为员工缴纳失业保险费,导致员工被辞退后无法领取失业保险待遇时,员工

9、可以依法要求用人单位给予赔偿。四、员工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且不承担任何违约责任或者赔偿如果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员工要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必须提前 30 日书面通知单位,否则就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造成单位损失的,应该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劳动合同约定了员工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违约责任,单位也可以依法要求员工承担为违约责任(如违约金等)。但是,如果单位没有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员工不但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而且不需要对单位承担违约责任或者赔偿责任。五、单位不能以试用不合格辞退员工。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最长不超过 6个月),在试用期内,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且不需

10、要支付经济补偿金。但是,如果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则不存在试用期(因为口头约定的试用期是无效的),单位虽然可以辞退员工,但需要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未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还要加付额外的经济补偿金。六、不签劳动合同不利于单位保护商业秘密。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之一,是单位必须对所谓商业秘密采取了一定的保密措施。而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密条款或者签订专门的保密协议,是对商业秘密采取保密措施的表现形式之一。如果没有签订保密条款或者保密协议,明确保密的范围和法律责任,单位就难以证明哪些属于商业秘密,是否已对其主张的所谓商业秘密采取了保密措施,从而有可能不被认定为商业秘密。这对企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七、不签劳动

11、合同造成员工损失的,单位要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因为单位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包括劳动合同到期后不及时续订劳动合同),造成劳动者工资损失、工伤、医疗等待遇损失的,除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外,同时还要支付 25%的额外赔偿费用。劳动行政部门还可以责令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给予行政处罚等等。八、用人单位可能面临劳动行政部门的行政处罚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员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一经查实,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单位改正,并可以给予罚款的处罚。综上所述,关于签订劳动合同的问题,对用人单位来说不是签不签的问题,而是如何签的问题。所以,在此建议用人单位应当在如何签订一份合法有效的劳动合同上多用心思,而不应该采取不

12、签劳动合同的消极做法。本文来自 简历 http:/篇三:没签劳动合同被辞退怎么办没签劳动合同被辞退怎么办 制作:找法 分类:劳动合同百科 大家都在问(30,831 人参与) 时间:XX-06-13 如果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你可以要求双倍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每工作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经济补偿金,超过半年不足一年的,支付一个月工资,不足半年的支付半个月工资。以劳动者本人实际工资计算。解除劳动合同单位需要提前 30 日通知,如果没有提前通知的,需要另外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代通知金。司法实践中,经济补偿金和代通知金通常只有一项会得到支持,你可以自己选择。不签定

13、劳动合同是违法行为,你可以要求单位支付双倍工资,最高为 11 个月。证据方面能够证明劳动关系即可,比如工资条,打卡记录、工装、工作往来信息、同事证言等。建议可以与公司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申请劳动仲裁应当在单位注册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也可以委托律师代为仲裁,劳动仲裁时效为 1 年,自知道或应当知道侵权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对仲裁不服的还可以向法院起诉。 相关知识劳动者如何证明劳动关系其劳动者注意收集和保存能够证明与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就可以避免在发生劳动纠纷时陷入被动局面。以下是证明劳动关系的 5 种方法:(一)入职时要求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权利义务

14、关系的最重要的法律文件。劳动合同的签订,可以在劳动争议过程中有效维护劳动者的权益,故而在入职时劳动者务必要求和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二)在公司规章允许情况下,尽量保留能证明提供劳动的材料原件。在用人单位否认劳动关系的情况下,类似加盖公司公章的业务授权委托书、代签的业务合同、申办贷款、信用卡的工资证明、暂住证以及单位评定员工等级的证明等,都可能被作为确认劳动关系的依据,所以劳动者应尽量保存这些资料原件。第三,申请法院向有关单位、部门调查取证。为保护劳动者的诉讼权益,法律赋予当事人申请法院调查取证的权利。在目前情况下,有些社会单位是不接待公民个人调查取证的,比如各大商业银行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等。如果

15、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了社会保险费或者委托银行向劳动者代发工资,那么劳动者可以申请法院向这些部门调取相关的文件。社会保险缴费证明以及代发工资协议都可以视为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有力证据。第四,请在职期间的同事提供证人证言。证人证言的提供需要注意以下事项:首先,证人要能够证明其本身和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其次,证人和用人单位之间不能存在劳动争议,否则会被视为和案件有利害关系;再次,证人开庭时一定要出庭作证,单纯的书面证言一般不为法院采信。第五,申请服务客户出具证明。在用人单位既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也没有缴纳社会保险费,工资也是现金发放,而且劳动者也没有保留有效证据的情况下,劳动者可以尝试让接受过服务的

16、公司客户为自己出具证明。如果客户是公民,则需作为证人出庭;如果是法人单位,则需要加盖单位公章的书面证明。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2、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 、 “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3、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 、 “报名表”等招用记录;4、考勤记录;5、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篇四: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法律规定劳动合同法第十条: (订立书面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不按规定订立书面合同的责任)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末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