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北大荒的秋天》第一次教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693478 上传时间:2018-11-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北大荒的秋天》第一次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北大荒的秋天》第一次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北大荒的秋天》第一次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北大荒的秋天》第一次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北大荒的秋天》第一次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北大荒的秋天》第一次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北大荒的秋天》第一次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北大荒的秋天北大荒的秋天 第一次教案第一次教案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北大荒的秋天第一次教案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 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3 学习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学习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二、初读课文1 自学课文,要求:(1)读通课文,遇有生字词做上记号,参照拼音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尝试理解词语意思。(2)标出各自然段的序号。(3)思考: 如果要用一个字或一句话来赞美北大荒

2、的秋天,该怎么说?北大荒的秋天美,美在哪里?2 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3)指名朗读课文。(4)同座讨论分段意见。组织交流后小结:全文可分四段。第二四自然段为一段,其余各自然段自成一段。(5)赞美北大荒可以用“美”或“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 。(6)北大荒的秋天,美在天空,美在小河,美在原野,美在丰收。三、指导书写1 讲解字形。半包围结构。首笔“撇”起笔要高,要写短平, “秀”下面的“乃”先写横折折折钩,后写撇。最后一笔是“平捺” 。2 学生描红、仿影。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新课二、精读训练1 学习第一段。(1)学生朗读这一段,说说自己知道了

3、什么? (北大荒的秋天是从九月开始的。北大荒的树林里第一片树叶落地,就告诉人们秋天来到了)(2)教师讲成语“一叶知秋”:看见一片树叶凋谢落地,就知道秋天将要到来了。2 学习第二段。(1)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天空一碧如洗和落日映照下的流云美。 )(2)引导学生看图理解“流云” 、 “几缕”和“一碧如洗”。(3)揭示句子: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读一读,用彩色笔画几缕流云,说说你的感觉。读“银灰、橘黄、血红” ,每读一个词,你会联想到什么? (读到“银灰” ,会想到像银子一样

4、的灰色;读到“橘黄” ,会想到像橘子一样的黄色;读到“血红” ,会想到像血一样的红色)(4)学生轻声读第三自然段:找出两个打比方的句子读读,说说是用什么比什么的。 (用“透明的蓝绸子”比小河,用“明镜”来比水面。 )哪些词语是写小河“清澈”的?(清澈见底、如同透明的蓝绸子、明镜一样的水面) (板书:小河清澈见底)(5)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非凡”的意思。 “原野热闹非凡”是什么意思?(北大荒的原野到了秋天非常热闹)课文是怎么具体写“原野热闹非凡”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6)指导朗读这一段。3 让学生默读第三段。(1)引导学生理解:“大豆摇铃千里金”是什么意思?你能从这一段话里想到

5、它的意思吗?(2)“田野、山岭、江河,连同那茫茫的草甸子”有双手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3)指导朗读。4 齐读第四段。提问:北大荒的秋天美在哪里? (景美:天空一碧如洗,流云像锦缎;小河清澈见底;原野热闹非凡。物丰:大豆摇铃千里金)5 指导背诵:选自己喜欢的章节练习背诵,边背诵边想象所描绘的景象。6 指名背诵。7 小结全文。第三课时一、复习检查1 指名读词语,着重正音。2 说说“银灰、血红、橘黄、金黄”表示什么颜色。每读一个词你联想到什么?能再找几个这种类型的词吗?(雪白、漆黑、桃红、天蓝)二、欣赏句子1 揭示句子: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思考:什么像火?(红红的榛树叶子像火)什么地方

6、相似呢? (都是红的)教者讲“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是一个打比方的句子,提问:在这篇课文里还能找到这样的句子吗?(1)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2)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3)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各自朗读这些打比方的句子,体会打比方的好处。2 揭示句子:成片的大豆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思考:大豆会有笑声吗?(不会。大豆的豆荚,在风的吹动下,发出的是响声)谁才会发出笑声?(人)这里是把大豆当做人来写。提问:在这篇课文里还能找到这样的句子吗?(1)小河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2)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3)田野、山岭、江河,连同那茫茫的草甸子,都会在这个季节里用双手捧出沉甸甸的宝物来。各自朗读这些把物当做人的句子,体会它的好处。三、朗读指导四、背诵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